(美术学专业论文)丰坊书法研究.pdf_第1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丰坊书法研究.pdf_第2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丰坊书法研究.pdf_第3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丰坊书法研究.pdf_第4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丰坊书法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丰坊书法研究 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隋邦平 指导教师周永健教授曹建副教授 中文摘要 本文为明代著名书法家丰坊书法的专题研究。 丰坊( 1 4 9 4 1 5 6 9 ) ,字存礼,号南禺外史世称丰考功,浙江鄞县人。丰坊博学工书 且数体皆精,于书学和书法艺术创作皆有相当高的造诣。本文拟就丰坊书学思想、书法艺术 等作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论述丰坊:饽法渊源;第二章探讨丰坊书 学思想及其影响;第三章研究丰坊书法艺术特征。丰坊是明中期复古祈向鲜明的艺术家。他 从笔法入手,主张书法应复古崇王、以魏晋为宗。同时本文认为前人对丰坊及其书法的评价 存在疏失和偏颇,应在书法史上还丰坊一个更公允的位置。 关键词;丰坊家族性格藏书书法带学复古 t h e s t u d y o f f e n gf a n g sc a l l i g r a p h y p o s t g r a d u a t eo fa r t s u ib a n g p i n g t u t o r z h o u y o n g j i a np r o f e s s o rc a o j i a na s s o c i a t ep r o f e s s o r a b s t r a c t t h i st h e s i si sam o n o g r a p h i cs t u d yo ft h ec a l l i g r a p h yo ff e n gf a n g ,t h ef a m o u s c a l l i g r a p h e ro fm i n gd y n a s t y f e n gf a n g ( 1 4 9 4 1 5 6 9 ) ,w i t ha na l t e r n a t i v en a m ec u nl ia n dan i c k n a m e n a n y u w a i s h i ,i su s u a l l yc a l l e df e n gk a o g o n g h ei sf r o my i nc o u n t yo fz h e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f e n gf a n gi sh i g h l y - s k i l l e da tc a l l i g r a p h ya n dp r o f i c i e n ti ns e v e r a l c h a r a c t e r s ,e n j o y i n gap r o f o u n dk n o w l e d g ea n dg r e a ta t t a i n m e n t si nb o t ha c a d e m i c s t u d ya n d a r tp r a c t i c eo f c a l l i g r a p h y t h et h e s i si si n t e n d e dt om a k eac o m p a r a t i v e l y p r o f o u n dp r o b ea n dr e s e a r c hi n t of e n gf a n g sc a l l i g r a p h yi d e o l o g ya n da r t t h et h e s i sc o n s i s t so f t h r e ec h a p t e r s c h a p t e r 口2i st oe x p o u n dt h eo r i g i no ff e n gf a n g sc a l l i g r a p h y ;c h a p t e r 2 i st o p r o b e i n t of e n gf a n g sc a l l i g r a p h y i d e o l o g ya n di t si n f l u e n c ea sw e l l ;c h a p t e r l 3i s t o s t u d y a r t i s t i cf e a t u r e so f f e n g f a n g s c a l l i g r a p h y f r o m w r i t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f e n g f a n gi sa na r t i s to fm i d d l em i n gd y n a s t y ,w i t hac l e a r - c u ts t a n do f r e s t o r a t i o no fa n c i e n tw a y sa n df o l l o w i n gt h ee x a m p l e so f w a n gx i z h i 、w e i s a n d j i n ss t y l e t h et h e s i sh o l d st h a tt h e r ea r ee r r o r sa n dp r e j u d i c e si np r e v i o u sc o n u n e n t s o n f e n gf a n ga n dh i sc a l l i g r a p h ya r t ,w i t ha i li n t e n t i o nt or e c t i f yt h e ma n di nt h e h o p eo fl e t t i n gf e n g f a n gi nam o r ee q u i t a b l ep l a c ei nc a l l i g r a p h yh i s t o r y k e yw o r d s :f e n gf a n g f a m i l yn a t u r el i b r a r yc a l l i g r a p h y a c a d e m i cs t u d yo f c a l l i g r a p h yr e s t o r a t i o no f a n c i e n tw a y s 独创性声明 y 9 0 1 9 4 8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为获得西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 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 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储:伟荤寸寻签字嗍:年莎肌堋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保密, 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 。 蛰普翥箩蔫瞻诱日签字日期:弘形年i 彩月j ,j d 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导师签名:锨 签字日期:,了。年广月,2 日 电话:( 2 邮编: # 坊书法研究 绪论 明代书法承前朝复古余绪,以中叶复古成就为著。明中叶书法以吴门书派为 大宗主流,以前期复古而终入“台阁体”死胡同为鉴,与“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的文学复古相呼应,力矫时弊,追溯二王,给书坛注入了无限活力。吴门书派之 外,王守仁、丰坊等浙东一派与吴门书派相犄角,成为明代中期书法复古的重要 一一支。作为典型的学者型复古书家,丰坊于诗学、易学、经学、书学研究和书法、 篆刻、绘画等诸多领域成就显著。但书名为吴门书派所掩,加上家族性格鲠直刚 烈和晚年因“心疾”而行为放诞,因而为世所不容。历来对其褒贬不一,大有因 人废学、废书之势。 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丰坊书法研究成果并不算太多。据笔者所见,唐兰先 生神龙兰亭辨伪( 书法一九八三年第二、三期) 就丰氏收藏的冯承素 临兰亭序及其刻石与八柱兰亭进行比较考究,充分肯定了冯临兰亭序 在书法史上的地位。黄悖先生中国书法史元明卷从书法史的角度客观概要 地论述了丰坊生平、书学及艺术成就。郑玉强丰坊及( 书诀) ( 宁波师专学 报一九八三年第二期) 侧重于丰坊书学理论尤其是笔法的探讨。赵维扬有瑜 有瑕论丰坊( 书法丛刊一九九八年第四期) 概要地论述丰坊阅历、处世、治 学与书法,对丰氏治学和人格方面存在的纰漏和其成就进行评说,力戒后人莫要 因人废学、废书,但对丰坊的学术、艺术人生未能给予充分展示。张金梁论丰 坊( 书法研究一九九九年第二期) 能比较全面地论述丰坊生平及其书法艺术, 不过资料欠深入,对丰坊人生的认识与评价偶有结论略嫌草率,对丰氏艺术成就 的定位也有待于商榷。总之,丰坊书法研究还有待于深入和系统化,对于蹈袭旧 说的泛泛而论有待于匡正,从而对丰坊及其书法艺术应作重新认识和定位。由是, 本人拟就此作个案研究。 研究方法 本文力图站在书法史的角度上纵横剖析丰坊书法艺术人生, 加强时代背景和家族影响的论证,以彰显这些因素对丰坊艺术人生的影响。同时 深挖史料,厘正对丰坊人生及其书法艺术成就的草率评价,以求公允。研究丰坊 书学思想将其书论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并且附以图版资料加强佐证。制作丰坊 # 坊书法研究 书法年表附后供参考。 选题的意义与价值本文力求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丰坊及其书法艺 术成就,还丰坊在书法史上以公允的位置,发挥其应有的影响。以新发掘的史料 厘正前人对丰坊失当与偏颇之述评。世人应该更为清醒理智地对待人物生平是是 非非,切忌因人废学、废书。本文可视为明代中期复古笼罩下书法发展状况的一 个横截面,能够清楚细致地展示出那个时代书法发展的原生态。 第一章丰坊书法渊源 丰坊( 1 4 9 4 - - 1 5 6 9 ) ,字存礼、存叔、人叔,号南禺外史,后更名道生,字 人翁。别署人季、天野人、西郊农长、南禺世史、南禺病史、南隅越客、碧玉堂 下吏、天官考功大夫等,世人多称丰考功,浙江鄞县人。丰坊是有明一代屈指可 数的几位复古祈向鲜明的学者型和全能书家之一( 图1 ) ,于经学、易学、诗学、 绘画、篆刻等诸多领域咸有所成且斐然可观,为后人研究明代书学与书法艺术, 尤其是复古思想笼罩下的明中叶书法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参照。丰坊出身豪门望 图l 丰坊草书李白庐山谣卷( 局部) 鞲溉 = 一族,自幼秉承 红 主篇 发、慷慨得志。由于生性耿直孤傲,不谐世俗,时运不济,命途多舛。除去短暂 的为官生涯,罢归故里后,埋首诗、书、画、印,专心治学、治艺,基本上在隐 逸中度过一生。丰坊是明中叶书法“复古回归”大潮中的员主将,其书学思想 旗帜鲜明地以复古回归传统为旨归,这集中反映在他的书诀与童学书程 里。丰坊拥有积十六代藏书的万卷楼,于古文篆籀潜心研习,泽古颇深,其书法 别有一番古雅情趣。功力之深,同代人少有出其右者。丰坊学书能冲破古人樊篱、 善于食古而化,即使于沈周、文征明等也不敢多让。由于不善理家,积十六代藏 书与族业败落在他手中。晚景益发凄凉,穷困潦倒,行无居处,寄居萧寺,时有 渗谚筵;至素 荡)丕y旁咿_一侄涯节宕铲墨屋垂嚏 浙惨专穆豸红 反可够 丰坊书法研究 断炊,但丰坊仍能临池吟诗,陶然自适。 第一节丰坊生卒年考 关于丰坊的生卒年,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恐怕是书法史上生卒年争议 最大的一位书家,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丰坊由于自身人格存在瑕疵而小为j 力史所 重。目前主要依据其书法作品中的款识来推算其生卒年,而他的存世作品义相对 偏少,这就更增加了其生卒年的不确定性。迄今有如下几种说法: 1 、1 4 9 2 1 5 6 3 ,即明弘治五年至嘉靖四十二年。 萤有华编著宁波名贤1 和虞旭浩著历代名人与天一阁2 皆定为1 4 9 2 1 5 6 3 。 2 、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3 与顾廷龙主编中国美术全集书 法篆刻编明代书法4 定为“明弘治五年至嘉靖四十二年后。”即1 4 9 2 1 5 6 3 年后。 3 、林申清编著明清著名藏书家藏书印5 定为;1 4 9 4 1 5 6 3 7 4 、1 4 9 4 1 5 6 5 ,即明弘治七年至嘉靖四十四年。 黄停著中国书法史元明卷6 采用此说。此说主要依据目前发现的被认 为是丰氏最晚的一件书法作品孤山观梅诗卷的款识:“乙丑岁大雪节,吴山 大雪。f , n 开朗,千峰万木,金玉交辉;竹籁风泉笙簧迭奏。势利恶僧不来, 游冶市人绝迹,境旷神怡,书此以遣兴,效鲁直也。七十二翁南禺老史。”1 按嘉 靖乙丑年( 1 5 6 5 ) 七十二岁推算,其生年当为弘治七年( 1 5 9 4 ) ,这一观点也为 多数人所接受。但是,仅凭尚不能完全确定为最后一件作品的落款来断其卒年, 似乎也难以成为定说。 5 、刘九庵编著宋元明清书画家传世作品年表8 中收录丰氏最后一件作 品行草书诗卷( 故宫博物院) 是在嘉靖丙寅年( 1 5 6 6 ) 。其生年亦是据孤 山观梅卷,推为1 4 9 4 年。即丰坊生卒年为1 4 9 4 - - 1 5 6 6 。 1 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台会,1 9 9 9 年l o 月,第一版。 2 宁波出版社,2 0 0 1 年1 2 月,第一版。 3 文物出版杜。 4 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8 9 年5 月第二版。 5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 0 0 0 年1 0 月,第一版。 6 江苏教育出版社2 0 0 2 年1 1 月,第二版。 7 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九册,文物出版社2 0 0 1 年1 2 月,第一版,9 2 、9 3 页。 上海书画出版社。1 9 9 7 年1 月,第一版。 3 丰坊书法研究 6 、不能确定生卒年。 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和上海书店出版社明清书法论文选 ”有关丰坊简介仅为“明代嘉靖年间书法家”。清代张廷玉明史”、钱谦益列 朝诗集小传”、张寿镛编著书诀传”、蒋学铺撰鄞志稿文苑传“、张 铣纂修鄞县志”、鄞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鄞县志”和王河主编中国历 代藏书家辞典”等著作中均未提及丰坊生卒年。 前面几种说法都依据丰坊存世书法作品款识来推算其生卒年,显然有很大的 局限性。笔者在研究丰坊传世诗歌作品时,注意到丰坊有一+ 首己巳人日即事 诗: 春雾蒙花柳,春禽语屋檐,绝粮长独榻,避世只空帘。 药饵贫难致,文章老更耽亦知玄覆瓿,千载俟桓谭。” 据笔者推算,丰坊一生中可能身历的两个己巳年应为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四年 ( 1 5 0 9 ) 和明穆宗朱载厘隆庆三年( 1 5 6 9 ) 。诗中内容显然是悲凉的老境而非少年 时代( 1 6 岁) 。那么丰坊至少活到1 5 6 9 年,应为七十六岁,而非七十二岁。那么, 何以不见他最后几年( 1 5 6 7 - - 1 5 6 9 ) 的书法作品呢? 本文认为,书法作品流传很 复杂,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其次,丰氏晚年寄居僧舍,贫病交加,生存难以为 继,书法创作难以进行。由此,丰坊的卒年至少为1 5 6 9 年,即七十六岁时。 第二节家学渊源与家族影响 鄞县( 浙江宁波) 地处东南沿海,自古以来,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名臣 硕学史不绝书,以及抗志授命宏览博闻之士亦顶背相望,洵足为乡邦增重矣”。1 9 自汉以来,宁波籍有据可考的书画艺术家殆至七八百人,可谓群星交相辉映。他 9 上海书画出版社,1 9 7 9 年1 0 月第一版。 上海书店出版社,1 9 9 4 年版。 ”中华书局出版社,1 9 7 4 年4 月,第一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3 年版。 ”四明丛书第四集书诀,约园刊本,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 ”四明丛书第三集鄞志稿卷1 4 ,约园刊本。 ”清,咸丰五年刊本。 ”第二十九编文化 ,中华书局。 ”同济大学出舨社1 9 9 1 年4 月,第一版。 “( 清) 胡文学翁甬上耆1 1 3 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集类- 集部 1 4 7 4 册,台湾商务出版社。 ”( 清) 张铣纂修鄞县志卷十三人物,咸丰五年刊本。 4 丰坊书法研究 茎季一喜寸萎霎譬霉妻 与丰坊之父同科进士的著名思想家王吐 !匆雠, 守仁,于理学、文学和政治上均有显赫7 芒i j 烙 j? 成就,书法远宗二王,近学张、李( 张 静一,炊f 。,- q 弼、李东阳) ,自成面目。明末清初,学 凡 。: 幺。:。 嗣j 则又有姜宸英、万经等一代大家。e 至 q 西 磊 。 斑 丰坊书法研究 个家族发展的基调。丰稷身上所折射出来的鲠直禀性和犯颜直谏之举可视为丰氏 家族性格与气节。于治学、游艺、藏书等皆由丰稷开家族风规,后代克绍祖q t , 翕然有序。 丰稷,“字相之,明州鄞县人。曾祖衍,不仕:祖表,赠朝奉郎;父禄,赠 通奉大夫。公嘉祜四年( i 0 9 5 ) 及进士第。”累迁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工部 尚书侍读、礼部尚书、枢密直学士。卒隘清敏。丰稷一生“凡事之朝,历谏官之 任,危言谠论,不恤忌讳,故眷注甚厚而奸人侧目,终以此得罪。”“为官之际, 正当章停、蔡京用事。丰稷刚直不阿,不畏权奸,宁与时忤,不为己计,遭排挤。 建中靖国,章悖言举蔡京翰林学士,满朝上下谀佞阿附,无人敢言,独稷等上表 痛斥“蔡京身为禁从,外结后族,交缔东朝,伏望独断,出之于外。若果用蔡京, 则治乱自此分矣,祖宗基业自此坏矣。”“同时兼斥其弟蔡卞“兄弟同恶,迷国误 朝,为害甚大,乞诈典刑。”2 3 可见丰稷器识非凡洞察蔡氏之奸,料事如神。可 惜徽宗皇帝赵佶昏馈,忠奸不辨。若果能依丰稷诤谏之言,那么宋朝历史乃至宋 以后的整个中国历史或许就要重写。而丰稷最终“以清忠鲠直言触权臣,死于谪 籍。”朝庭在赐谥清敏中释日:“不迩声色日清,务时成志日敏。”2 5 于丰稷 身上清晰可见,允为盖棺之论。又称丰稷“养气如孟子,好古如扬雄;清如范丹, 无近名之累;正如汲黯,有可绩之言。” 丰稷“天性嗜学,逮老不衰余闲每燕坐一静室,前后书史,终日观阅。 所到惟以书籍自随,衣衾之外,他无一物。”丰家治学、藏书的历史可以视为从 这里开始的。为官之暇,丰稷还醉于翰墨。遗迹有慈溪永明寺殿记“书形大 而不沓拖,谨密而不拘曲,驰骋于意象之先,从容于笔画之外,蔡、苏、黄、米 2 0 丰清敏公遗事附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传记类5 5 0 卷,据( 清) 宣统三年叶氏刻奉影 印,上海古籍出版社。 2 1 丰清敏公遗事附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传记类5 5 0 卷,据( 清) 宣统三年叶氏刻本影 印,上海古籍出版杜。 盟丰清敏公遗事附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传记类5 5 0 卷,据( 清) 宣统三年叶氏刻本影 印,上海古籍出版社。 丰请敏公遗事附录,景印文渊匍四库全书史部传记类5 5 0 卷,据( 清) 宣统三年叶氏刻本影 印,上海古籍出版社。 2 丰清敏公遗事附录景印文渊阔四库全书史部传记类5 5 0 卷,据( 清) 宜统三年叶氏刻本 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 嚣丰清敏公遗事附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传记娄5 5 0 卷,据( 清) 宣统三年叶氏刻本 影印上海古籍出版杜。 2 6 丰清敏公遗事附录)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传记类5 5 0 卷据( 清) 宣统三年叶氏刻本 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 2 7 丰清敏公遗事附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传记类5 5 0 卷,据( 清) 宣统三年叶氏刻本 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 # 坊书法研究 之美,无不挹取,而不用其一笔。”于书法游艺,丰稷仍能保持自己的风格而卓 然自立,甚至从丰坊的治学游艺中亦可品读到这些家族风格。 丰稷一生著述颇丰,计有浑仪浮漏景表铭词四卷”,丰清敏公遗书”六 卷,中国丛书综录中还有丰清敏公诗辑存等。 丰稷五世孙丰有俊( 字宅之) ,登南宋绍熙元年进士。“以讲学与象山( 陆九 渊) 、慈湖( 杨简) 最相善。”3 官通判南昌府。创立东【l j 书院,造士之法甚备。 曾迁居绍兴,丰家的藏书也曾随迁至绍兴。他是继丰稷后,丰家又一位以学问见 长者。六世孙丰存芳( 字公茂) ,“官太平州通判。元兵至,知州孟知缙将以城降, 存芳力争不得,罟之。知缙引元兵害之,家同死者十八人。有卒方义匿其八岁儿 礼,育于民间。”2 在鄞县志忠义传中丰家竟有三人,不愧清敏公之后。十 二世孙丰寅初( 字复初) ,“博学笃行,耻事胡元,隐居句章之墟。洪武中征为国 子司业。上书谏观灯,谪德化县学教谕。成祖入金陵,弃官躬耕,年百五岁卒。” ”著有古易略说。十三世孙丰庆( 字文庆) ,也就是丰坊曾祖,“正统四年( 1 4 3 9 ) 进士,授兵部给事中,谏景帝南城及易储事,言甚恺切,系狱七年。英宗复辟, 复官。累迁河南布政使,以清节著。”“因眷念先畴,复迁于甬上定居。著有古 易筮法、简庵集。丰坊在书诀中论及历代知笔诀之秘者云:“本朝唯宋景 濂、仲珩先曾祖通奉府君数公而已。”可见丰坊对曾祖书法还是颇为推 重的。十四世丰耘( 字用勤) ,丰坊祖父。官教授。著有家礼便宜录、唐诗 续音。丰坊在书诀中亦盛赞乃祖“书学子昂、宋克,依洪武正韵一笔不苟。” 十五世丰熙( 1 4 6 8 - - 1 5 3 7 ) ,也就是丰坊的父亲。字原学,号五溪,晚号一斋。 丰熙“幼有异禀。尝大书壁间日:立志当以圣人为的。逊第一等事于人,非夫 也。”“5 ,j 、小年纪,即显示出非凡的志向与气度。弱冠师事姚镆,研习毛诗、 郑诗,成化二十三年( 1 4 8 7 ) 中举人。“弘治十二年( 1 4 9 9 ) ,己未科举殿试 第二( 榜眼,与王守仁同科) 。孝宗奇其策,赐第一人袍带宠之。授编修,进侍 弘马宗霍著书林藻鉴- 书林纪事,文物出版社,1 9 8 4 年5 月,第一版,1 3 9 页。 挣( 清) 张铣纂惨郭县志 卷十四人物,成丰五年刻卒。 ( 清) 张铣纂修鄞县志 卷十四人物,咸丰五年刻本。 3 1 ( 清) 全祖望天一阁藏书记 ,载天一阁集,景印文渊阁网库全书集部别集类13 4 1 卷r 上 海古籍出版社 弛( 清) 张铣纂修鄞县志) 卷十四人物,咸丰五年刻本。 3 3 台湾中央图书馆编明人传记资料索引,中华书局出版社,1 9 8 7 年8 月第一版,9 2 0 页。 台湾中央图书馆编明人传记资料索引,中华书局出版杜,1 9 8 7 年8 月第一舨,9 2 l 负。 明史卷一百九十一,列传) 第七十九,上海古籍出版杜,1 9 7 4 年4 月,第一版。 # 坊书法研究 讲,迁右谕德。以不附刘瑾,出掌南京翰林院事。”初入仕途就表现出耿直不阿 的家族性格。“世宗即位,进翰林学士。兴献王大礼议起,熙偕礼官数力争。 及召张璁、桂萼为学士,方献夫为侍读学士,熙昌言于朝日:此冷褒、段犹流 也,吾辈可与并列耶? 抗疏请归,不允。”3 7 此举何异于其远祖丰稷当年在朝庭 上痛斥章停、蔡京之奸呢? 更为轰动朝野的是“既而尊称礼定,h 只卜恭穆献皇 帝谥册。熙等疏谏日:大礼之议颁天下三年矣,乃以一二人妄言欲去本生之 称,专隆鞠育之报。臣等闻命,惊惶罔知攸措。窃惟陛下为宗庙神人之主,必宗 庙之礼加隆斯继统之义不失。若乖先王之礼,贻后世之讥,岂不重累圣德哉。 不得命,相率伏哭左顺门。”当年丰稷犯颜直谏徽宗赵佶、丰寅初上书谏朱元璋 观灯和丰庆谏景帝南城及易储事,仿佛又在这里重现,丰氏家族诤谏之举在历史 上也是少见的。当然在皇权如此集中的时代里,他们都曾付出过沉重的代价。最 终丰熙也未能避免先祖们的命运,落得“狱掠治,复杖之阙廷,遣戍竟卒于 戍所。”丰熙生而颖异,胸怀大志,博览群书, 为文典雅,潜心六经,尤精于礼,擅金石。 在戍所十三年,杜门著述。著有古易传义、 礼教仪节、鲁诗正说、白庵集、一斋 集等,很好地继承了祖辈治学的传统,诚为 书香门第。丰熙书法传世作品比较少见,从其 所跋范文正公帖与司马温公帖中可见 一斑( 图3 ) ,刚劲古雅,于谨饬中别有道丽。 另有送万民望诗卷行楷书序文,质朴、刚 毅、峭拔,丰坊小楷中可隐约窥见其中消息。 祖辈的诸多特点,在丰坊身上似乎都可以见到 印证。因此,丰坊那光怪陆离的人生正是丰氏 图3 丰熙书法( 局部) 家族综合性的折射,一旦撩开这个家族的面纱,历史似乎可以宽容和理解他的品 行。这一切,到丰坊这一代并没有结束,请看他的后人。“丰越人,字正元,考 列传,第七十九 列传第七十九 列传 第七十九 列传第七十九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杜,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一版。 第一版。 第一版。 第一版。月月月月 4 4 4 4 年年年年 di卯 卯一一一 十十十十九九九九百百百百 一一一一 卷卷卷卷 , 史史史史明明明明 :毫” 蛐 丰坊书法研究 功之孙,诗四卷,另有天放野人集。予建,天启五年( 1 6 2 5 ) 进士。”越人 “性萧散,每杜门散发,兴至即有诗索笔,直书窗牖,墙壁皆满。每见同时游 客卷有祝某公寿、赠某公赴官之作,辄取唾之,日:诗以道性情,岂因为汝辈 行乞资耶? 观后辈诗中语涉谐谑,正色棚戒:无为风雅罪人。故时谓越人 诗有林泉无朝市,有陶字无应酬,有留连无袭慢。弟应元,从之受诗法,与齐 名,曹能始为列其兄弟集。”“丰应元有鸣卑集。丰越人的情况与乃祖相比, 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总之,丰氏家族于治学、游艺、藏书等世代相传,诗书继世令人钦慕。秉性 刚烈,耿介不阿,屡屡犯颜诤谏。如此家族性格,就象一把双刃剑,既为丰家换 来了清节声誉,但也使这个家族每每踬踣受挫,最终到丰坊这一代连祖传的家业 和积十六代藏书也未能守住。在对丰坊“哀其不幸”的同时,我们也知道,丰坊 父子人生盛年之际适逢刘瑾、严嵩奸邪当道,皇帝昏庸腐朽,荒于政事,朝野上 下,纲纪败坏,风俗颓败,那维系社会稳定的道德与伦理根基已经发生了严重的 摇动,呈现一派季世气象。因此造成丰氏家族的悲剧命运,就那个时代来说,也 是摆脱不了干系的。如此社会和历史大背景卜i ,总会牺牲一些代表历史和社会良 知的正直之士,他们往往不幸成为黑暗社会现实的殉葬,需要等待漫长的历史来 给他们洗冤昭雪,进而把他们重新扶到公允的历史位置上去。 第三节丰坊书法交游 关于丰坊的书法交游,我们可以从他的师承、与天一阁主人范钦、吴门书派 的交往和其它活动中来评述。 丰坊书法师承除去家学渊源外,他还曾经师事何玮。“何玮,字叔田,精书 学,尤工篆,通易理,丰坊尝师之。自署下下田夫。”有关这段师承关系我 们知道的材料甚少,但从丰坊书法、书学和治学成果来看,应该是受乃师何玮 的影响尤为深远。丰坊恰是在受业的基础上而最终在书学理论、古文象籀、易 学经学研究等领域成就显著,再凭藉祖传下来的丰富藏书、碑帖,使其入古既 深且阔,加上时代的影响,复古便成了丰坊一生治学与游艺所株守的不二课题, 也初步奠定了他的书学观。“包槟,字子和,精于书。尝与丰坊论书法。坊著鹿 柏( 清) 蒋学镛撰四明丛书 第三集鄞志稿) 卷1 9 隐逸传) ,道光刻本,成丰乙卵岁刊。 “( 清) 蒋学镛撰四明丛书) 第三集鄞志稿卷1 9 隐逸传,道光刻本,咸丰乙卯岁刊。 n 张铣纂修鄞县志卷2 1 艺文 咸丰刊本。 9 丰坊书法研究 亭子传手书以赠焉。鹿亭,槟自号也。”这是鄞县志中所能见到丰 坊的两则书法交游。 正德十五年( 1 5 2 0 ) 五月既望,:十六岁的丰坊与父亲丰熙、吴惠、陆鼎仪、 余本等达官显贵一同挥亳赋诗贺赠万表。万表,字民望,号鹿园,宁波卫世袭指 挥佥事,年十七袭职。读书学古不失儒生本分,登正德十五年庚辰科武会试,官 至浙江指挥佥事南京中军都督府佥书。力表文武双修,又是阳明先生王守仁的追 随者,与丰氏父子及当士名流交游唱和。从中可以一睹丰熙书法,规整谨严中别 有劲峭,隐约透露出他那鲠直不阿的个性。 1 丰氏万卷楼与范氏天一阁 丰坊与范钦的交往最为密切。从藏书、治学、游艺等无所不有,最有力的见 证便是流传至今的天阁。 丰家万卷楼藏书亦历经沧桑,一波三折。“盖万卷楼之储,实自元祜( 1 0 8 6 一1 0 9 4 ) 以来启之。”“在数次家族的搬迁过程中,图书始终陪伴着他们,丰有俊、 丰庚六、丰茂四、丰庆等四人功不可没。尤其是丰庆,“使元祜以来之图书,由 甬上而绍兴,而奉化,而定海,复归甬上。5 自丰庆历丰耘、丰熙至丰坊,虽历 官他乡异域,但未曾举家迁徙,图书始终留在甬上,于甬上文化积累贡献大矣。 特别是丰坊,仕途失意后,遂刻意著述,喜好藏书,“负郭田干余亩,尽鬻以购 法书名帖”“。聚书达五万卷,因名藏书楼为“万卷楼”。于丰氏“万卷楼”,可 以说丰坊贡献最大。惜盛极而衰,由于丰坊晚年得“心疾”,放诞任气,持家理 家不利,所藏宋椠本、抄本被门生窃去者十之六七,后复遭大火,损失惨重,所 剩无几,最后将幸存之书籍、珍帖及月湖碧浊住宅尽售与其好友、曾官至兵部右 侍郎的天一阁主人范钦,还写下了字据:“碧浊园、丰氏宅,售于范侍郎为业, 南禺笔”。” 提起私人藏书,天一阁几乎是无人不晓。天一阁藏书楼屹立于浙东四百余年, 成为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藏书楼,有“江南书城”之称,约建于明嘉靖四十至四 耵张铣纂修鄞县志 卷2 1t 艺文,咸丰刊车。 劓( 清) 全祖望天一阁藏书记,载天一阍集,景印文渊阁四库仝书集部别集类1 3 4 l 册,上 海古籍出版社 帖( 清) 全祖望天一阁藏书记) ,载天一阁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1 3 4 1 册,上 海古籍出版社。 4 6 丰坊书诀传) 。张寿镛编四明丛书,约园刊本。 7 转引t 丰坊与天一阁 虞旭浩著历代名人与天一阁 ,宁波出版社,2 0 0 1 年1 2 月,第一版,i 页。 丰坊书法研究 十五年( 1 5 6 1 - - 1 5 6 6 ) 之间,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民间藏书楼之一。( 图4 ) 天一阁为范钦所筑。范钦( 1 5 0 5 1 5 8 5 ) ,字尧卿,号东明。嘉靖十一年( 1 5 3 2 ) 进士,累官至兵部右侍郎,生宦迹遍布半个中国。范钦爱书如命,每到。处, 就刻意搜集当地的公私本,对无法购置的书就雇人抄录,经史百家之书,兼收并 蓄。他把各地搜集到的书籍, 寄回原籍宁波月湖之滨的故 宅。今天天一阁博物馆里面 的东明草堂,即为他最初的 藏书处。范钦与丰坊为比邻, 丰家有祖传的“力卷楼”藏 书,海内珍本甚丰,范钦与 丰坊研究版本,搜求古籍, 图4天一阁 并常借抄万卷楼典籍,以充 实“东明草堂”,还请丰坊为他作了藏书记。后来丰氏家道败落,藏书又遭祝融 之厄,便转让给了范钦,丰富了范氏藏书,此乃范氏后来天一阁藏书的重要来源 之一。全祖望在天一阁藏书记一文中也称“阁肇始于明嘉靖间,而阁中之书 不自嘉靖始,固城西丰氏万卷楼旧物也。”天一阁藏书的另一重要来源是范钦与 江苏太仓著名的藏书家和文坛盟主王世贞互相交换转抄罕见之本,这样又使范氏 藏书中增加了不少抄本。范钦还收得了静思斋等藏书,经多年累积,蔚成大观, 所藏典籍达七万卷,号称东南第一。 纵观丰氏万卷楼与范氏天阁,丰氏藏书从丰稷至丰坊历f 1 六代,若从元祜 年间( 1 0 8 6 - - 1 0 9 4 ) 算起,至丰坊晚年售与范钦为止,历时四百七十年左右。而 范钦的天一阁藏书从他传至其十二世孙范鹿其( 至1 9 4 9 年归国家所有) ,若从范 钦二十八岁中进士的嘉靖十一年( 1 5 3 2 ) 算起,约为四百一十余年;若从范钦建 楼年问( 1 5 6 1 - - 1 5 6 6 ) 算起,还不足四百年。因此,从家族传承图书的角度讲, 丰氏为十六代,约四百七十年;范氏为十三代,约四百余年。如果不是丰坊持家 守家不利和遭火厄,那么丰氏万卷楼藏书或许还可以继续下去,乃至掩过天一阁。 天一阁今天享有如此隆名盛誉,我们上溯历史,亦缅怀当年万卷楼之伟绩,至今 万卷楼旧物在天一阁仍不算少数。j 下如万卷楼之末代主人丰坊与天一阁第一代主 拈( 清) 全祖望灭一阁藏弗记载天一阁集,续修四库会书集部别集类1 3 4 1 册,i j 海古籍 出版社。 1 1 丰坊书法研究 人范钦当年之深情厚谊和丰氏对范氏的至深影响,力卷楼与天一阁之间也存在着 如此密切的宿缘与传承关系。天阁辉煌的背后有着万卷楼鼎力的原始支撑,楼阁 合璧谱写了我国古代藏书史上瑰丽的篇章,为中国古文化的传承作出了卓越贡献。 丰坊与范钦在书法等到方面的交流也十分可观。从现存天一阁数量众多的丰坊墨 迹及刻石( 见丰坊书法传世作品一览表) 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其中兰亭刊石、 草书千字文及刻石、砥柱行墨迹及刊石等无疑当属丰氏传世作品中的力作。 2 丰坊与吴门书派 尽管丰坊的书法风格及书学思想与吴门书派拉开了距离,并且在某种程度上 见斥于吴门书派,但丰坊还是与他们有所接触,可以肯定,在复古这一命题中双 方都能找到认同。 明代书画之大集成者董其昌甚至称“丰考功、文待诏皆墨池董狐也。”o 如此 有分量的评价并且又是出自如此有分量的大家,足见丰氏书法艺术水平之高和造 诣之深。尽管身为吴门书派领军人物的文征明比丰坊年长二十五岁,属父辈又是 大家,但文征明对丰坊却是推许有加。“长洲文征明深契坊书,每日:丰先生无 一点一画不自古人中来。其重之如此。”从两人的小楷中还是能看出他们相同 的复古取向来的( 图1 2 、图1 3 ) 。丰坊有一首诗专门表达对这位吴门书派掌门人 的仰慕之情,甚至把文氏比作唐代王维:“晴窗新浴罢,春色满楼时。野鸟驰书 案,桃虫啄砚池。虚心涵万象,静境欲无为。更喜王维至,酣歌其奕棋。”5 ( 春 日衡山见过) 朱卧巷藏书画目中亦记载了丰、文的一次唱和:“又太史一 j i i 图,文太史画,王百谷 隶首,文太史书传,王酉 室、丰南禺诗。”凭着丰 家的门第威望与治学藏书 盛名,作为那个时代书画 艺坛的执牛耳者文征明, 也完全可能与丰氏有过甚 图5 祝允明、丰坊合书草隶扇面 密的交往。 丰坊与祝允明的交游尚无足够的资料,只有一幅两人联袂书写的扇面。( 图5 ) 4 9 鄞县地方志编委会编鄞县志第二十九编文化,中华书局,9 6 页。 加书诀传。张寿镛编著四明丛书,约园刊本新立丰出版公司印行。 ”周道振辑校文征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7 年l o 月版,1 6 6 4 页。 5 2 黄寅虹、邓实编美术丛书第二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 9 8 6 年6 月,第一版,i5 8 7 页。 1 2 丰坊书法研究 但不能确定是二人在某次交游唱和中的即兴之作,抑或是异时补添之作? 不过还 是前者的可能性大些,因为作为一幅完整的书法创作,除非有意留出空白来供合 璧,否则是不足以再写幅作品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件合壁之作视为丰、祝交 游的见证。 另外,鄞县历代诗社表”记载了嘉靖问丰坊与范大澈( 范钦之侄) 游吴 时与吴门士子的一次诗文唱和,参入人物有皇甫涝、张传允、文彭、周天球、文 征明、彭年、王宠等。肯定这次雅集不会仅限于诗文酬唱,应该是吴门书派与其 浙东派的一次交流与碰撞,惜乎未见到更详细的记载。说明丰坊并未远离时代, 相反,正是这些交流使他得以对当代书坛脉搏把握得很准,评骘人物艺事才更为 鞭辟入里、切中时弊,也促成和加深了他复古书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3 其它书法交游活动 今天所能见到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叙 晋二王的书学思想和在 临池创作中恪守古法的 观点都在相当程度上受 其影响,也是丰坊书法艺 术重要渊薮。嘉靖五年 ( 1 5 2 6 ) ,丰坊时任南京 礼部考功郎。为官之余, 他勤于治学与游艺。丰坊 曾持唐摹神龙兰亭谒 见李廷相,李廷相曾是弘 治壬戌科探花,对丰坊此 件珍迹品鉴玩赏后题日: 也曾是丰家万卷楼旧物。丰坊尊崇魏 “兰亭石亥0 往往人间见 图6 旧拓本兰亭( 局部) 图7 赵孟颊跋文 之,余家亦藏有善本。至 于唐摹真迹,则仅见此耳。存礼考功偶出示,为题其后而归之。“4 这本传世名帖 后来被大收藏家项元汴以“伍百伍拾金”重价购得,并请文嘉于万历丁丑孟秋七 ”鄞县地方志编委会编鄞县志) 第= 十九编文化 ,中华书局1 5 8 7 页。 h 书诀传,。张寿镶编著四明丛书 。约园刊本,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 1 3 乏武蔻帖五人间孝如表堇矣破又 镩善唐明者邵丸氯丸丰夏;冗辟 特碍昊震肄壅啕韬笠拳以是正 马喹之如右?画日甲宜人趟孟烦专 窿鹦蕊鹊鳃 丰坊书法研究 月三日跋之。文嘉对此帖激赏赞叹不已:“此神龙本也,嘉靖初丰考功存礼尝手 摹使章正甫刻石于乌程镇王氏。然予未见真迹。惟孙鸣岐抄得郭祜之诗跋鲜于伯 机长旬,每诵二诗,慨然思欲得一见而不可得盖往来予怀者五卜余年矣。”5 5 最后又有项氏本人收藏题跋:“种龙珍秘,唐宋元明名公题咏( 图7 ) ,唐中宗朝 冯承素奉敕摹晋右军将军王羲之兰亭序禊帖。明万历丁丑孟秋七月墨林山人 项元汴家收藏真赏。原价伍百伍拾金。”“在兰亭序真迹陪葬昭陵以后,唯此 为最,向来为艺林所重。丰坊本人对祖传之宝奉若圣物,珍重有加,对他后来的 书学思想和艺术创作所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后文另叙) 。八月十日,丰坊 临兰亭集序行书( 万卷楼旧物) ,使章正甫刊石于乌镇王氏。此刻后来转归 天一阁范钦,范氏对丰坊的墨迹、碑刻十分珍爱,保存于天阁。此石有印三方。 于一九三五年十月,被嵌于天一阁前壁间。 丰坊所刻神龙兰亭对后世影响很大。唐兰先生曾著长文“神龙兰亭” 辨伪分上、下刊登在一九八三年第二、三期书法杂志上,文中盛赞“嘉靖 以后神龙兰亭由丰氏石刻而风行一世,因而这一种特别为人重视。”丰坊为 传世兰亭序的传承流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本人一生钟情晋唐风规而入古 弥深也是情理之中了。 嘉靖二十八年丰坊在无锡人华夏”处题跋碑帖若干种,今天所能见到的有明 拓夏承娄寿碑,丰氏跋日:“伯喈此书谓之芝英体,乃八分之奇品也。今广 平有碑乃永乐间俗人重写,顿加肥浊,而吾乡徐芳远遂以为法,无乃宝燕石者耶! 是本乃宋揭,非中父( 中甫) 好古未能识也。”后又有杨绳祖、翁方纲、吴荣光 等名士题跋考释,对隶书传承与学习影响很大。丰坊还以精劲峻健的小楷两跋张 旭古诗四帖,品鉴考释甚祥,颇为后世关注。此次题跋考释中,丰坊还留下 了另一件传世墨迹真赏斋赋。华氏真赏斋法书尚有钟太傅荐季直表、右军 袁生帖、谢灵运书法诗帖、虞永兴汝南公主墓志铭起草、王方庆通天进帖、 颜真卿朱巨川诰、与刘中使帖、黄山谷上座帖与太白忆旧游诗、定 武兰亭、赵承旨临鹅群帖、蔡中郎石经残本等书法珍迹。 ”兰亭墨迹汇编,北京出版杜,1 9 8 5 年9 月版。 m 兰亭墨迹汇编,北京出版社,1 9 8 5 年9 月版。 ”华夏,字中甫。别号末沙 如明拓夏承碑) ,文物出版社,1 9 8 8 年5 月第一版。 丰坊书法研究 有关丰坊与域外的书法交游活动,有谦斋记为证。嘉靖年间曾两次来过 宁波的日本高僧策彦,汉名周良,号谦斋。在口未干啦击的时m 云 b 呈i i 的椭 耳 相吟咏,编成一本名同城西联句的诗集。 他素闻丰坊书法之名,特地从日本带诗集来 到宁波,请丰坊作序,时在嘉靖二十七年 ( 1 5 4 8 ) 。丰坊此件行书手迹谦斋记( 图8 ) 现存同本京都妙智院。 以上是丰坊书法交游活动的几个片段。 作为明代有名的书法大家,尽管性格上有些 极端和怪戾,但丰坊j 下常的治学游艺交流并 不另类。实际上性格因素并未过分地干扰他 治学与治艺的理性,广泛的交游更加磨练了 他敏锐的艺术知解力,使他得以在诸多方面 能够出时人之右。 圈8谦斋记( 局部) 第四节人生际遇 1 慷慨得志及进士第 纵观丰坊一生,可谓是以喜剧丌幕而以悲剧谢幕。他曾有过才华横溢、慷慨 得志的青少年,罢归后的中年郁郁不得志,晚年则颇颔潦倒。 丰坊出生于如此文化之乡和名门望族,自小就显示出迎异于常人的聪慧与警 敏,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正宗的传统文化教育。“垂髫诵庄老,口熟心漫漫。” 可见他自小所受的教育就并非单一的孔孟儒学。五岁那年,父亲丰熙时任翰林编 修。有次丰坊随父亲去谒见御使大人董钥,董大人问他平日读些什么书,答日: “大学序。”又命他现场背诵,当丰坊背到最后一句“淳熙五年新安朱熹序” ”时,故意漏背“熙”字,董大人便向他提示,不料丰坊的回答是:“此家父讳。” “一言既出,在座的人无不拍手称赏。弘治十二年,即丰坊六岁那年,丰熙在己 末科( 1 4 9 9 ) 殿试中名列篼二,即中榜眼。弘治皇帝亲自阅卷,大奇之,取第一。 5 9 书诀传,张寿铺编著四明丛书第四集,约同刊本新文丰版公司印行。 6 0 书诀传,张寿铺编著四明丛书第四集,约园刊本新文丰 l l 版公司印行。 “书诀传,张寿镛编著四明丛书第四集,约同刊本,新文丰f 版公司印行。 1 5 # 坊书法研究 本来应该是状元郎,但因其“蹇步”而易置第二,不过基帝还是特赐状元袍带嘉 赏之。后进侍讲并参修孝宗实录,累官翰林学士。当时奸佞刘瑾用事,纲纪 废驰,秉性耿直、正气凛然如丰熙者根本不愿附合,出掌南京翰林院事。 丰坊十三岁那年出语即为老成人。据鄞县志记载,丰坊“及长,于天下 书无所不读,无所不贯,所以能谈论经史,辨证凿凿”。张惟静云:“存礼质禀灵 奇,才彰卓诡。论事则谈锋横出,摘词则藻撰立成,士林拟之风毛,艺苑方之逸 驷,然而性不谐俗。”6 2 正德十四年( 1 5 1 9 ) ,二十五岁的丰坊参加了乡试,荣登榜首而中解元,甚 至还有一方“发解出身”印专门纪念此事,其博学与才华已充分展示出来了。早 年的丰坊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处在人生的顺境,藉其高贵的门第与煊赫的家声, 交游广泛,并不象王世懋在王奉常集中所说言“人望不副,天下恶其人并废 其书。”有关丰坊不谐世俗、人望极差主要是在晚年,尤其是得“心疾”后,行 为逸出法纪之外。由于对其早年人生的研究缺乏深入,致使后人对丰坊的印象多 囿于前人评语,最为严厉和近乎诋毁的莫过于清人朱彝尊在明诗综中的过激 言辞了,竟称“此等人第作犬豕,相遇可耳。诗不必存录,而论到之期以祛后人 之惑也! ”从中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