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考试光盘试题解析-电子表格、幻灯片、因特网等部.doc_第1页
计算机考试光盘试题解析-电子表格、幻灯片、因特网等部.doc_第2页
计算机考试光盘试题解析-电子表格、幻灯片、因特网等部.doc_第3页
计算机考试光盘试题解析-电子表格、幻灯片、因特网等部.doc_第4页
计算机考试光盘试题解析-电子表格、幻灯片、因特网等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Excel2000实验与解析 返回 前言一、本章主要内容:1、 Excel文档的新建、打开、保存、关闭操作。2、 Excel各种类型数据的输入方法。3、 Excel工作表的插入、移动、复制、删除和重命名操作。4、 工作表的编辑和格式化,包括单元格、行和列的插入和删除,单元格合并,单元格数据的复制、移动、清除,单元格的字体、字号、对齐方式、边框、底纹的格式设置等。5、 数据的自动填充,常用函数的使用,公式的使用。6、 数据清单的自动筛选。7、 数据清单的高级筛选。8、 数据清单排序、分类汇总。9、 创建图表、图表的编辑和格式化。10、 创建数据透视表。二、相关概念1、 工作簿:是Excel处理的文档,是一个文件扩展名为“XLS”的文件。2、 工作表:是Excel存储和处理数据的主要空间,不是独立的文件。3、 数据清单的概念: 数据清单是一个规则的二维表格,第一行称为标题行,以下各行构成数据区。 一个数据清单就是Excel工作表中一个矩形区域。 数据清单的每一列必须有且只能有唯一的一个名字。 同一列中的数据具有相同的数据类型。 不允许有空行、空列或空白单元格。 不允许有合并单元格操作后,形成的单元格。 是否正确地选定数据清单区域,关系到数据清单的排序、分类汇总、筛选操作。4、排序:数据排序是指按数据清单中某一个或几个字段值的升序或降序方式,对数据清单中的所有记录排序。按两个字段值进行排序时“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的作用: 先按第一关键字排序。 在第一关键字相同的情况下,再按第二关键字排序。5、分类汇总的功能:将数据清单中的每类数据进行汇总。6、嵌入式图表的概念:图表和数据工作表占用同一工作表。7、图表工作表的概念:图表自身占用一张工作表,是一张特殊的工作表。8、数据源的概念:图表中数据的来源区域,要在图表中反映出来的数据区域。9、数据透视表”和“分类汇总”的区别:“分类汇总”只能按一个字段分类。“数据透视表”可以按两个或三个字段进行更详细的分类。即先按第一关键字段分类;在第一关键字段值相同时,再按第二关键字段分类;在第二关键字段值相同时,再按第三关键字段分类。三、 考点分析1、 文件的保存操作。考试中经常要求考生,将按考试要求作完的Excel的指定文件,以指定的名字另外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下的操作。例如:打开某指定的文件进行如下操作,最后以“G1.XLS”为文件名保存到EXCELKT文件夹下。这是Excel部分考试中最关键部分,因为一但保存的“位置”或“文件名”出错,考试系统无法检测到考生所做结果,将以0分计算。所以建议考生在保存完毕后,一定要检查考试题目要求的文件夹下,是否有考试题目要求的文件。2、 图表的位置。考试中经常要求考生,创建的图表是图表工作表。这就要求创建图表时,图表的位置一定要选择“作为新工作表插入”。否则,不管图表的数据源、类型等如何正确,都将以0分计算。3、 高级筛选的问题考试中经常要求考生,在做高级筛选时,条件、筛选结果要放在指定区域,例如条件区域,从 E16单元格开始,筛选结果从A17单元格开始。考生一定要按考试要求进行,否则,不管筛选结果是否正确,都将以0分计算。4、 分类汇总的问题分类汇总的前提条件:必须先按照分类字段排序,然后再做分类汇总。在汇总之前做排序时,排序关键字段必须和分类汇总所用的分类字段保持一致。5、 数据清单的排序操作问题。 可以使用常用工具栏内的“”升序按钮或者降序按钮,或者使用排序对话框进行数据清单的排序。 在使用“”升序按钮或者降序按钮进行数据清单的排序时,选定排序字段列内的任意一个单元格,对数据清单中的所有记录排序。 如果选定排序字段列,在使用“”升序按钮或者降序按钮进行排序时,仅对选定列的值进行了排序,而其它列的值顺序保持不变。因此不能实现对数据清单的排序。6、建议最后做高级筛选部分题目,因为条件比较复杂的高级筛选,条件区域如果有错误,极易导致计算机出现“死机”,不仅影响时间,更影响考试情绪。实验一 Excel文档基本操作练习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Excel2000的编辑环境及操作方法2、 掌握Excel文档的新建、打开、编辑、关闭操作。3、 掌握Excel各种类型数据的输入方法。4、 熟练掌握文件的保存操作。二、实验内容 任务一:启动Excel常用下面4种方法:1、 打开“开始”菜单,选择“程序”级联菜单中的“MicrosoftExcel”命令。2、 双击由Excel生成的文档。3、 打开“开始”菜单,从“文档” 级联菜单中选择最近编辑过的Excel文件。4、 双击桌面上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文件。(如果桌面上有MicrosoftExcel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任务二:认识Excel窗口的组成元素(重点认识当前工作表、活动单元格、单元格的名称),各个组成元素的名称见图3-1。 任务三: 在自己的文件夹下创建“学生成绩管理XLS”工作簿步骤一:创建新工作簿方法一:采用任务一中的MicrosoftExcel启动方法一和方法四,自动创建工作簿。方法二: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方法三:单击“文件”菜单,选择“新建”命令。(默认的工作簿名为BOOK1或BOOK2或BOOK3等)步骤二:在默认的SHEET1工作表中输入图3-2所示数据。 注意: “学号”一列中文本数字串的输入方法。 “出生日期” 一列中日期型数据的输入方法。步骤三:保存工作簿 方法一: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方法二:单击“文件”菜单,选择“保存”命令或者“另存为(A)”命令。方法三:单击MicrosoftExcel窗口的“”按钮。 在如图3-3另存为对话框中指定文件要保存的位置、输入文件名“学生成绩管理”后,单击对话框中的“保存“按钮,即可保存。注意:比较上述三种方法的区别。任务四: 在文件“学生成绩管理XLS ”中的H1单元格输入“总成绩”,并以“学生成绩管理1XLS ”为文件名, 另存到C盘的MY DOCMENT文件夹下。步骤一:首先打开“学生成绩管理XLS ”文件。(如果该文件已经打开,可略去此步)步骤二:在H1单元格中输入“总成绩”步骤三:单击“文件”菜单,选择“另存为(A)”命令。选择保存的位置为C盘的MY DOCMENT文件夹,文件名改为“学生成绩管理1XLS”,单击对话框中的“保存”按钮,即可保存。三、难点解析 1、 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区别与联系区别 : 工作簿:工作簿就是EXCEL处理的文档,是一个文件,可以在存储介质的文件名列表中查找到工作簿的文件名。工作表:工作表是存储和处理数据的主要空间,在存储介质的文件名列表中不存在工作表的名字。联系:工作表包含在工作簿中,是工作簿存储和处理数据的主要空间,一个工作簿文件可以包含多张工作表。2、文本行数字串的输入方法及时间的输入。3、文件的另存操作。需要注意: “另存为(A)”命令和“另存为WEB页”命令的区别。 保存的位置是否选择正确。 文件名、文件类型是否选择正确。 实验二 工作表的管理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工作表的插入、删除操作。 2、掌握工作表的移动、复制和重命名操作。 二、 实验内容: 打开实验一所创建的文件“学生成绩管理XLS”任务一 工作表更名将工作表“SHEET1”改名为“成绩”。方法一:用鼠标直接双击工作表标签栏欲改名的表名“SHEET1”,进入编辑状态后输入新名“成绩”即可。方法二:用鼠标右击工作表标签栏欲改名的表名“SHEET1”,在快捷菜单中选择“重命名”命令,进入编辑状态,输入新名“成绩”。任务二 插入新工作表在“成绩”工作表之前插入一个新工作表。方法一: 单击工作表标签栏中的“成绩”标签。 单击“插入”菜单,选择“工作表”命令,即在“成绩” 工作表之前插入了一个新工作表。方法二: 右击工作表标签栏中的“成绩”标签。 在快捷菜单中单击“插入”命令,在图3-4所示对话框中,选择工作表即可。 任务三:在同一个工作簿中复制工作表将“学生成绩管理XLS”中的“成绩”工作表,在当前工作簿中的Sheet3表之前复制一份,并命名为“99班成绩”。方法一:拖曳鼠标的方法。 单击工作表标签栏中的“成绩”标签,使其成为当前工作表。 将鼠标指针移到工作表标签栏中的“成绩”标签,按下鼠标左键,并按下Ctrl键,拖动鼠标Sheet3表标签前端,释放鼠标左键和Ctrl键。 将“成绩(2)”工作表,改名为“99班成绩”。方法二:菜单方法 单击工作表标签栏中的“成绩”标签,使其成为当前工作表。 单击“编辑”菜单,选择“移动或复制工作表”命令。 在图3-5所示对话框中选择Sheet3并选定“建立副本”之前复选按钮。 单击“确定”按钮。 将“成绩(2)”工作表,改名为“99班成绩”。任务四:在同一个工作簿中移动工作表将“成绩”工作表移动到“Sheet4”之前。方法一:拖曳鼠标的方法。 单击工作表标签栏中的“成绩”标签,使其成为当前工作表。 将鼠标指针移到工作表标签栏中的“成绩”标签,按下鼠标左键,拖动鼠标Sheet4表标签前端,释放鼠标左键。方法二:菜单方法 单击工作表标签栏中的“成绩”标签,使其成为当前工作表。 单击“编辑”菜单,选择“移动或复制工作表”命令。 在图3-6所示对话框中选择Sheet4,使“建立副本”之前的复选框处于非选定状态。 单击“确定”按钮。 任务五 删除工作表 删除工作表Sheet2工作表。方法一: 单击工作表标签栏中的“Sheet 2” 标签,使其成为当前工作表。 单击“编辑”菜单,选择“删除工作表”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如图3-7所示)中选择“确定”按钮。 方法二: 用鼠标右击工作表标签栏中的“Sheet 2” 标签。 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命令。三、难点解析: 采用菜单方式完成移动和复制操作时,他们之间的区别。 实验三 工作表的编辑和格式化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单元格的插入和删除。 2、 掌握单元格的选定方法。 3、 掌握单元格合并操作。 4、 掌握单元格数据的复制、移动、清除 。 5、 掌握单元格的的格式设置,包括单元格字体、字号、对齐方式、边框、底纹等。 二、实验内容 任务一: 单元格、行和列的插入操作 打开工作簿文件“学生成绩管理XLS”。 单击A3(或行号3)选定单元格(或选定第3行)。 选择“插入”下拉菜单中“行”命令,在第3行插入一个空白行。 单击C4(或列号C)选定单元格(或选定第C列)。 选择“插入”下拉菜单中“列”命令,在第C列插入一个空白列。 选择单元格B2。 选择“插入”下拉菜单中“单元格”命令,弹出“插入”对话框,如图3-8所示。 在对话框的单选按钮中,选择“活动单元格下移”选项。 单击“确定”按钮,在B2出插入一个空白单元格(原单元格的数据下移)。 上面操作的结果如图3-9所示。 任务二 单元格、行和列的删除操作 打开工作簿文件“学生成绩管理XLS”。 单击行号3选定第3行。 选择“编辑”下拉菜单中“删除”命令,第3行被删除,其下各行上移。 单击列号C选定第C列。 选择“编辑”下拉菜单中“删除”命令,第C列被删除,其右各列左移。 选择单元格B2。 选择“编辑”下拉菜单中“删除”命令,弹出“删除”对话框,如图3-10所示。 在对话框的单选按钮中,选择“下方单元格上移”选项。 单击“确定”按钮,在B2出删除一个空白单元格(原单元格的数据上移)。 上面操作的结果如图3-11所示。 任务三 单元格的选定1、一个单元格的选定。用鼠标单击该单元格即可选定。2、多个连续单元格的选定。选定A2:E6区域的单元格方法一:在选定区域上,从第一个单元格A2到最后一个单元格E6拖曳鼠标。方法二:单击选定区域上第一个单元格A2,按下Shift键,再单击选定区域上最后一个单元格E6。3、多个不连续单元格的选定。同时选定A4、C3、D6、E1单元格单击欲选定第一个单元格A4,按下Ctrl键,再依次单击欲选定的其它单元格。 任务四 单元格的合并操作在第一行之前插入一行,并输入“99201班学生信息”,使其在A1G1范围内居中显示。如图3-12所示。 操作步骤: 在第一行之前插入一行。 在A1单元格中输入“99201班学生信息”。 选定A1:G1单元格。 单击格式工具栏“合并及居中”按钮。 任务五 单元格数据的复制、移动、清除 。 1、将B4:B7单元格的数据复制H11:H14。 方法一:拖曳鼠标完成复制。(适合短距离复制) 选定B4:B7单元格。 鼠标指向选定区域的外框处(鼠标指针呈空心箭头)。 按下Ctrl键,拖曳鼠标到H11:H14区域。 方法二 :使用剪贴板。(适合长距离复制)(步骤略) 问题:将A、B、C三列数据复制到Sheet2中的对应位置,应该使用哪一种方法更好? 2、将A2:E2单元格的数据移动B15:F15 方法一:拖曳鼠标完成复制。(适合短距离复制) 选定A2:E2单元格。 鼠标指向选定区域的外框处(鼠标指针呈空心箭头)。 拖曳鼠标到B15:F15区域。 方法二 :使用剪贴板。(适合长距离复制)(步骤略) 问题:将A、B、C三列数据移动到Sheet2中的对应位置,应该使用哪一种方法更好? 3、清除H11:H14区域、B15:F15区域的数据。方法一: 选定H11:H14区域、B15:F15区域的数据。 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清除”命令。 方法二 : 选定H11:H14区域、B15:F15区域的数据。 按键盘的Delete键。 任务六 选择性粘贴。 1、 打开EXCAXLS工作簿,将“人员简表”工作表的“实发工资”列的数据(该列数据带有公式),使用选择性粘贴复制到Sheet5工作表的A列。 操作步骤: 打开EXCAXLS工作簿,单击工作表标签栏的“人员简表”工作表标签,选定“实发工资”列。 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复制”按钮。 单击工作表标签栏的“Sheet 5” 工作表标签,选定A1单元格。 单击“编辑”下拉菜单的“选择性粘贴”命令,弹出“选择性粘贴”对话框,如图3-13。 选中“粘贴”栏的“数值”单选按钮。 单击“确定”按钮。 2、 计算EXCAXLS工作簿的“成绩表”的“总分”列的数据。 要求使用选择性粘贴将“人员简表”工作表中“实发工资”列的公式复制到“总分”列。 操作步骤: 打开EXCAXLS工作簿,单击工作表标签栏的“人员简表”工作表标签,选定H2:H8单元格。 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复制”按钮。 单击工作表标签栏的“成绩表”工作表标签,选定D2单元格。 单击“编辑”下拉菜单的“选择性粘贴”命令,弹出“选择性粘贴”对话框,如图3-13。 选中“粘贴”栏的“公式”单选按钮。 单击“确定”按钮。 利用自动填充方法计算“总分”列的其他数据。 任务七 单元格的格式设置 1、设置标题(A1:G1)字体为隶书24号。 2、其余部分为宋体、小五号字,对齐方式为水平居中、底端对齐。 3、外边框为红色双线,内边框线为蓝色单线,标题的下边框线为黄色粗虚线。方法: 选定A1:G8区域。 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单元格”命令,弹出如下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依次选择“字体”、“对齐”、“边框”标签(图3-14、3-15所示),进行格式设置。 实验四 数据的计算与填充操作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数据的填充方法。2、 掌握常用函数的使用。3、 掌握公式的使用。二、实验内容 在“学生成绩管理XLS”的Sheet2工作表中输入图3-16所示数据(要求尽可能的使用自动填充)。 任务一 使用鼠标拖动自动填充(适用于简单数列)。1、数值型数据的填充首先输入“产品编码”列,观察数据的规律,数列的步长为1,可使用鼠标拖动自动填充。方法: 首先在A2单元格输入该数列的第一个数据“1”。 选定A2单元格,用鼠标单击填充柄,并按下Ctrl键向下拖动到A11单元格。提示:(1)填充柄的位置如图3-17中右下角黑色的小方块。(2)体会直接拖动与按下Ctrl键拖动的区别。2、 文本型数据的填充“产品类型”列,数据有规律,部分数据保持不变,可使用鼠标拖动自动填充。方法: 首先在B2单元格输入该数列的第一个数据“彩电”。 选定B2单元格,用鼠标单击填充柄并向下拖动到B5单元格。 用同样的方法输入B6:B8的数据,B9:B11的数据。3、“产品型号”列,数据的规律,部分数据步长为1,。方法同上(略)。4、列标题“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为一个有规律的自动序列,可使用鼠标向右拖动自动填充,此5列其它的数据直接输入。 任务二 使用序列对话框自动填充(适用于复杂数列)1、“单价”列,数据的规律,前四项D2:D5为首项1668,步长为240的等差数列;D6:D8是以688开始,步长为240的等差数列;D9:D11是以1840开始,步长为220的等差数列。方法: 首先在D2单元格输入该数列的第一个数据“ 1668” 。 选定要填充的区域D2:D5。 单击“编辑”菜单中的“填充”,再选择其级联菜单中的“序列”,弹出如图3-18所示“序列”对话框。 在“序列产生在”栏内,选择“列”按列填充。 在“类型”栏内,选择“等差数列”。 在“步长值”文本框内输入步长值240。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填充。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对D6:D8区域、D9:D11区域的填充。2、“出厂日期”列数据的填充,数据规律:从1999年1月开始,按月以步长2的规律递增。方法: 首先在E2单元格输入该数列的第一个数据“Jan -99” 。 选定要填充的区域E2:E11。 单击“编辑”菜单中的“填充”,再选择其级联菜单中的“序列”,弹出如图3-19所示“序列”对话框。 在“序列产生在”栏内,选择“列”按列填充。 在“类型”栏内,选择“日期”。 在“日期单位”栏内,选择“月” 在“步长值”文本框内输入步长值2。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填充。任务三 公式的使用1、“销售数量”列数据的计算方法: 单击K2单元格。 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自动求和按钮,当K2单元格中显示“=SUM(F2:G2)”公式时,按回车键。 选定K2单元格,用鼠标拖动K2单元格的填充柄,向下自动填充E3到E11各单元格的数据。2、“销售额”列数据的计算。(销售额=销售数量单价)方法: 单击L2单元格。 在L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K2*D 2” ,按回车键。 选定L2单元格,用鼠标拖动L2单元格的填充柄,向下自动填充L3到L11各单元格的数据。任务四 函数的使用1、 在“成绩”工作表中的H2单元格中,输入列标题“平均成绩”,计算每一个学生的平均成绩。方法: 单击H3单元格。 单击“插入”菜单,选择“函数”命令;或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按钮。弹出“粘贴函数”对话框(如图3-20所示)。在“函数名”列表框中,选择“AVERAGE”函数,单击“确定”按钮,弹出“AVERAGE”函数框(如图3-21所示)。 观察“AVERAGE”函数框,观察其数据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单击“确定”按钮;否则,重新选择欲计算平均值的数据区域。 单击H3单元格,用鼠标拖动H3单元格的填充柄,向下自动填充H4到H8各单元格的数据。2、 图3-20在“成绩”工作表中的E9、F9、G9单元格中,分别计算每一门课程的平均成绩。 方法: 单击E9单元格。 同上一个练习中的第二步。 同上一个练习中的第三步。 单击F9单元格,用鼠标拖动F9单元格的填充柄,向右自动填充F9到G9各单元格的数据。3、 在“成绩”工作表中的E10、F10、G10单元格中,分别计算每一门课程的最高成绩。方法: 单击E10单元格。 单击“插入”菜单,选择“函数”命令;或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按钮。弹出“粘贴函数”对话框(如图3-22)。在“函数名”列表框中,选择“MAX”函数,单击“确定”按钮,弹出“MAX”函数框(如图3-23所示)。 观察“MAX”函数框,观察其数据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单击“确定”按钮;否则,重新选择欲计算平均值的数据区域。 单击E10单元格,用鼠标拖动E10单元格的填充柄,向下自动填充F10到G10各单元格的数据。 三、难点解析 1、 注意使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公式必须以“=”开始。2、 使用“序列”对话框进行填充时,注意数列“类型”的选择、“步长”的选择。3、 使用“序列”对话框,对日期型数据进行填充时,应注意“日期单位”的选择。 实验五 自动筛选练习 一、 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自动筛选的方法。二、 实验内容 打开XLAXLS工作簿文件。任务一 按单个条件进行筛选。1、 简单筛选,给出一个固定值进行筛选。在Sheet1中筛选出部门为“物理系”的人员。方法: 选定数据清单中的任何一个单元格。 选择“数据”下拉菜单中,“筛选”级联菜单中的“自动筛选”命令;每个字段右侧增加了一个下拉按钮,如图3-24。 单击“部门”单元格右侧的按钮,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物理系”,则数据清单只显示“部门”为“物理系”的记录(如图3-25所示)。2、 自定义筛选,筛选符合某特殊条件的记录。(1)在Sheet1中筛选出“基本工资”超过500元的人员(包括500元)。撤消上一次自动筛选,单击“部门”单元格右侧的按钮,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全部”。方法: 单击“基本工资”单元格右侧的按钮,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自定义”命令,弹出图3-26所示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单击上面列表框的下箭头,从中选择“大于或等于”运算符,在其右侧的组合框中输入“ 500” 单击“确定”按钮。(2)在Sheet1中筛选出姓“刘”的人员。撤消上一次自动筛选,首先单击“基本工资”单元格右侧的按钮,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全部”方法: 类似上一题中的 ,略。 在图3-25所示对话框中,单击上面列表框的下拉箭头,从中选择“始于”运算符,在其右侧的组合框中输入“刘” 单击“确定”按钮。(3)在Sheet1中筛选出职称为副教授以上的人员。撤消上一次自动筛选,首先单击“姓名”单元格右侧的按钮,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全部”方法: 类似上一题中的 ,略 在在上图对话框中,单击上面列表框的下箭头,从中选择“包含”运算符,在其右侧的组合框中输入或选择“教授” 单击“确定”按钮。注意:在此题中为什么不能选择“大于或等于”运算符。3、 筛选值按降序排列的前几个(或按升序排列的前几个)。(1)在Sheet2中筛选出“基本工资”的值按降序排列(或按升序排列)前3条记录。撤消上一次自动筛选。方法: 选定数据清单中的任何一个单元格。 选择“数据”下拉菜单中,“筛选”级联菜单中的“自动筛选”命令。 单击“基本工资”单元格右侧的按钮,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前10个”命令,弹出图3-27所示对话框。 在上图中,在左边的列表框中选择“最大”(或最小),在微调按钮框,选择3。 单击“确定”按钮。任务二 按两个条件进行筛选,两个条件属于同一字段。1、 两个条件间是“与”的关系。在Sheet2中筛选出“基本工资”介于600800元之间(包括“基本工资”为600元和“基本工资” 为800元)的记录。首先撤消上一次自动筛选,单击“基本工资”单元格右侧的按钮,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全部”方法: 单击“基本工资”单元格右侧的按钮,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自定义”命令。 在“自定义筛选方式”对话框,按图3-28所示内容选择相应项。 单击“确定”按钮。 2、 两个条件间是“或”的关系。在Sheet2中筛选出“附加工资”小于或等于100,或者“附加工资”大于或等于400元的记录。撤消上一次自动筛选,首先单击“基本工资”单元格右侧的按钮,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全部”方法: 单击“基本工资”单元格右侧的按钮,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自定义”命令。 在“自定义筛选方式”对话框中填写如图3-29所示条件。 单击“确定”按钮。 任务三 按两个条件进行筛选,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分别属于不同一字段。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间必须是“与”的关系。1、 在Sheet2中筛选出“部门”为“数学系”,“性别”为“男”,“基本工资”大于500元的记录。撤消上一次自动筛选,首先单击“附加工资”单元格右侧的按钮,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全部”。方法: 筛选出“部门”为“数学系”的记录。 在 的筛选结果中,筛选出“性别”为“男”的记录。 在 的筛选结果中,筛选出“基本工资”超过500元以上的记录。注:具体过程略三、 难点解析 1、 按同一列的两个条件进行筛选时,要注意两个条件之间的关系,正确地选择“自定义筛选方式”对话框中的“与”或“或”按钮。2、 按不同字段的多个条件筛选时,多个条件间只能是“与”的关系。 实验六 高级筛选练习 一、 实验目的 1、 熟练掌握高级筛选的方法。2、 掌握较复杂条件的条件区域的输入。二、 实验内容 打开XLAXLS工作簿文件。撤消Sheet2的自动筛选,单击“数据”下拉菜单中“筛选”,再选择级联菜单中的“自动筛选”命令。任务一 按单个条件进行筛选。1、 条件值为数值型数据。在Sheet2中筛选出“基本工资”超过500元的人员(包括500元),筛选结果保存到A21单元格开始的位置上。方法: 筛选条件的输入。在数据清单的右侧(或下方)空白处输入筛选的条件。例如,将字段名“基本工资”复制到D16单元格,(或在D16单元格中输入字段名“基本工资”),在D17单元格中输入条件值“= 500” 。如图所示。 单击数据清单内的任意单元格。 单击“数据”下拉菜单,选择“筛选”级联菜单中的“高级筛选”命令,打开“高级筛选”对话框(图3-30)。 观察“数据区域”文本框中所示区域是否为数据清单所在区域,如果有错误,单击其右侧的切换按钮,返回工作表窗口,重新选定数据清单(A3:E14),单击其右侧的切换按钮,返回“高级筛选”对话框。 用同样的方法选择区域D16:D17。 在“方式”栏内选择了“将筛选结果复制到其它位置”。 在“复制到”文本框中单击切换按钮,返回工作表,单击A21单元格,单击切换按钮,返回“高级筛选”对话框。 单击“确定”按钮,则筛选结果保存到A21单元格开始的位置上。2、 条件值为文本型数据。在Sheet2中筛选出部门为“数学系”的人员,筛选结果在原位置显示。撤消上一次高级筛选,单击“数据”下拉菜单,选择“筛选”级联菜单中的“全部显示”。高级筛选操作步骤同任务一,条件区域如图所示。 任务二 按两个条件进行筛选,两个条件属于同一个字段。1、 两个条件间是“与”的关系。(1)在Sheet2中筛选出“基本工资”介于600800元之间(包括“基本工资”为600元和“基本工资”为800元)的记录,筛选结果保存到D24单元格开始的位置上。撤消上一次高级筛选。高级筛选操作步骤略,条件区域如图所示。(2)在Sheet1中筛选出1979年出生的人员记录,筛选结果在原位置显示。高级筛选操作步骤略,条件区域如图所示。2、 两个条件间是“或”的关系。在Sheet2中筛选出“附加工资”小于或等于100,或者附加工资”大于或等于400元的记录,筛选结果保存到G3单元格开始的位置上。撤消上一次高级筛选。高级筛选操作步骤略,条件区域如图所示。 任务三 按两个条件进行筛选,两个条件分别属于分别不同字段。1、 两个条件间是“与”的关系。在Sheet2中筛选出“部门”为“数学系”,“性别”为“男”的记录,筛选结果在原位置显示。撤消上一次高级筛选。高级筛选操作步骤略,条件区域如图所示。2、 两个条件间是“或”的关系。在Sheet2中筛选出“基本工资”超过700元,或者“附加工资”超过400元的记录,撤消上一次高级筛选。高级筛选操作步骤略,条件区域如图所示。任务四 按多个条件筛选。1、筛选出“学生成绩管理XLS”工作簿“成绩”工作表中,至少有一门课程不及格的记录,筛选结果保存到B25单元格开始的位置上。撤消上一次高级筛选。高级筛选操作步骤略,条件区域如图所示。2、筛选出“学生成绩管理XLS”工作簿“成绩”工作表中,每一门课程分数最高的记录。撤消上一次高级筛选。高级筛选操作步骤略,条件区域如图所示。提示:在条件值区域,采用插入“MAX”函数方法,计算出每一门课程分数最高值。3、 选出“学生成绩管理XLS”工作簿“Sheet3”工作表中,2001_1班和2001_4班中,英语85分以上(含85分),计算机或物理只要有一门超过85分(含85分)的记录。撤消上一次高级筛选。高级筛选操作步骤略,条件区域如图所示:三、 难点解析 1、 掌握数据清单的概念, 数据清单的每一列必须有且只能有唯一的一个名字。 同一列中的数据具有相同的数据类型。 不允许有空行、空列或空白单元格。 不允许有合并单元格操作后,形成的单元格。2、 筛选条件的基本输入规则: 条件值一定要在,条件中用到的字段名的下方单元格中输入。 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筛选时,不管条件之间是“与”,还是“或”,条件中用到的字段名都要在同一行中并且连续。 条件之间是“与”的关系,它们的条件值要写在同一行上,可以不连续。 条件之间是“或”的关系,它们的条件值要写在不同行上。3、在输入条件时,筛选条件中用到的字段名字或条件值,建议尽可能用复制的方法形成,以免出错。实验七 排序操作 一、 实验目的 1、 熟练掌握排序的方法。2、 理解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的含义。二、实验内容 打开XLAXLS工作簿文件。任务一 简单排序(按一个关键字值排序)。1、 对Sheet4工作表中记录,按照基本工资升序排列。方法: 选定排序字段“基本工资”列内的任意一个单元格。 单击常用工具栏内的“”升序按钮。2、 对Sheet4工作表中记录,按照姓名升序排列。方法实习一。注意:仔细观察字符型数据“姓名”列的排列顺序,找出排序依据。任务二 复杂排序(按多关键字值排序)1、 对Sheet4工作表中记录,以“部门”为主要关键字、升序,“姓名”为次要关键字降序排列。方法: 选定数据清单内的任意单元格。 选择“数据”下拉菜单中的“排序”命令,打开“排序”对话框(如图3-31)。 在“主要关键字”列表框中选择“部门”,并选中“递增”按钮。 在“次要关键字”列表框中选择“姓名”,并选中“递减”按钮。 单击“确定”按钮。注意:仔细观察排序的结果,体会“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的作用。任务三 改变默认的排序方法。(默认按字母顺序排列)对Sheet4工作表中记录,按照姓名笔画顺序升序排列。方法: 选定数据清单内的任意单元格。 选择“数据”下拉菜单中的“排序”命令,打开“排序”对话框,如图3-31所示。 在“主要关键字”列表框中选择“姓名”,并选中“递增”按钮。 在“排序”对话框中,单击“选项”按钮,打开“排序选项”对话框,如图3-32。 在“排序选项”对话框中,选择“方法”栏内的“笔画顺序”。 单击“确定”按钮。三、难点解析 在按多关键字排序过程中,“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的作用:1、 先按第一关键字排序。2、 在第一关键字相同的情况下,再按第二关键字排序。实验八 分类汇总操作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分类汇总操作。2、理解分类汇总的概念。二、 实验内容 打开XLAXLS工作簿文件。任务一:对Sheet4工作表中记录,按“部门”汇总“基本工资”、“附加工资”的平均值。方法: 按“部门”字段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 选定数据清单内的任意单元格。 选择“数据”下拉菜单中的“分类汇总”命令,打开“分类汇总”对话框,如图3-33所示。 在“分类汇总”对话框中,单击“分类字段”下方的列表框,选择“部门”。 单击“汇总方式”下方的列表框,选择“平均值”。 在“选定汇总项”下方的列表框,单击“基本工资”、“附加工资”前面的复选按钮,选定汇总字段。 单击“确定”按钮。三、 难点解析 1、 分类汇总的功能:将数据清单中的每类数据进行汇总。该命令不具备把同一类数据排列在一起的功能。如果在汇总之前,没有先按照分类字段排序,该命令将不能起到汇总的功能。2、 分类汇总的前提条件:,必须先按照分类字段排序,然后再做分类汇总。3、 在汇总之前做排序时,排序关键字段必须和分类汇总所用的分类字段保持一致。 实验九 图表操作练习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创建图表的方法。2、 掌握图表的编辑和格式化。3、 熟练掌握图表工具栏的使用。二、 实验内容 任务一 创建嵌入式图表。(图表插入到源数据表中)在“学生成绩管理XLS”工作簿的“成绩”工作表,根据“姓名”、“英语”、“计算机”、“物理”列的数据,创建如图3-34所示簇状柱形图表。 创建图表的具体要求如下: 图表标题为“学生信息”;X轴的标题为“姓名”,Y轴标题为“成绩”。 图例在图表的“靠右”位置。 图表的数据源为“姓名”、“英语”、“计算机”、“物理”。 图表的位置为“成绩”工作表数据清单的下方。方法: 选定“姓名”、“英语”、“计算机”、“物理”列,即(A2:A8)、(E2:G8)单元格区域。 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图表向导”按钮,或选择“插入”菜单中“图表”命令,此时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1-图表类型”对话框(如图3-35)。 在“标准类型”标签中,选择图表类型为默认的柱型图;在“子图表类型”中,选择默认的簇状柱形图。 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2-图表源数据”对话框(如图3-36所示),在该对话框中,可以预览到图表和要求一致。 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3-图表选项”对话框(如图3-37)。 选择“标题”标签,在“图表标题”文本框中输入“学生信息”;在“分类(X)轴”文本框中输入“姓名”,在“数值(Y)轴”文本框中输入“成绩”。 选择“图例”标签,选择“图例显示”,位置选择“靠右”。 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4-图表位置”对话框。选择图表的位置为“作为其中的对象插入”,完成图表的操作。任务二 创建图表工作表。(图表作为一张新工作表)根据Sheet2工作表中,“产品类型”、“单价”、“销售数量”列,创建图表工作表,图表的名字为“产品销售”。方法: 步骤同任务一,略。 在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4-图表位置”对话框。选择图表的位置为“作为新工作表插入”,在其右边的文本框中输入“产品销售”,完成图表的操作。 任务三 图表的格式化操作。对“成绩”工作表的嵌入式图表进行如下设置。1、 设置图表的标题的字体:隶书18号。2、 定义X轴、标题的字体:宋体、 10磅 。3、 设置Y轴的刻度最大值为100,主要刻度单位为10。4、 设置图例的格式:填充色为红色。方法: 双击要设置格式的对象(图例、标题或坐标轴等)弹出格式设置对话框(例:图例格式对话框如图3-38所示)。 在上述对话框中,可以对图例、标题或坐标轴等设置字体、位置、图案、刻度最大值、刻度单位等。 任务四 图表中数据系列的添加、删除操作。1、 对“成绩”工作表的嵌入式图表中,添加“平均成绩”列。方法: 选定“平均成绩”列所在的区域H2:H8。 将鼠标指向选定区域的边框处,鼠标指针变成箭头状时,按下Ctrl键,并拖曳鼠标到图表区。2、 将Sheet2工作表的“销售额”列,添加到“产品销售”图表工作表中。方法: 选定“销售额”列所在的区域K1:K11。 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复制按钮。 选定“产品销售”图表工作表,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粘贴按钮。3、 将 “成绩”工作表的嵌入式图表中的“英语”列删除。方法:在“成绩”工作表的嵌入式图表中,选定表示“英语”数据系列,按Delete键。任务五 改变图表类型、图表选项、位置1、将“成绩”工作表的嵌入式簇状柱型图表,改为“数据点折线图”。方法:右击图表区,打开快捷菜单,选择“图表类型”,打开“图表类型”对话框,重新选择图表的类型为 “数据点折线图”。2、 编辑图表的标题、X轴、Y轴标题、图例的位置等操作。方法:右击图表区,打开快捷菜单,选择“图表选项”,打开“图表选项”对话框,可以编辑图表的标题、X轴、Y轴标题、图例的位置等操作。3、 将 “成绩”工作表的嵌入式图表改为图表工作表,图表的名字为“TUBIAO”。方法:右击图表区,打开快捷菜单,选择“位置”,打开“位置”对话框,重新选择图表的位置为“作为新工作表插入”,在其右边的文本框中输入“TUBIAO”。三、 难点解析 1、 嵌入式图表的概念:图表和数据工作表占用同一工作表。2、 图表工作表的概念:图表自身占用一张工作表,是一张特殊的工作表。3、 数据源的概念:图表中数据的来源区域,要在图表反映出来的数据区域。4、 注意创建图表时,图表位置的正确选择。实验十 数据透视表操作练习 一、 实验目的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