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成语个性化使用手法重议.pdf_第1页
俄语成语个性化使用手法重议.pdf_第2页
俄语成语个性化使用手法重议.pdf_第3页
俄语成语个性化使用手法重议.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1 1 年 O 2月 第 3 O卷第 1 期 中国俄语教学 pyCC Km I f I 3 bI K B KHTAE q e a p a b 20 1l r T 3O 1 俄语成 语个性化使用手 法重 议 北京大 学 石 河子 大学 凌建侯上海外国 语大学 杨 波 提要 随着俄语修辞学与词汇学的不断发展 成语个性化运用手法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本文从规律运用的 变 与 不变 出发 在收集并分析语料的基础上 确立 返本 这个 不变 原则以及围绕使用者所选 核心词 如何花样 翻新这个 变 标准 为成语活用手法的进一步研究探索出了一种新方向 我们的研究对从成语角度考察文学语言和作 品言语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俄语成语 个性化运用 返本 文学语言 中图分类号 H3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2 5 5 1 0 2 0 1 1 0 1 0 0 4 5 0 5 1 成语活用手法的归类标准 我们取用俄 国学者 O J I O T K O B 1 9 8 6 7 I I I M e e B 2 0 0 3 2 8 8 的成语界定标准 强 调俄语成语 的三个 特 点 1 组成成分 固定且不 可随意更 改的词组或短语 2 语义构成像单词那样是一个整体 且往往 出 自于词 汇的转义 3 形象性与表现力鲜 明 所谓俄语成语的 个性化使用 简称活用 是指作者拿成语 的固定结构 做文章 根据语境需要 改变组 词方式 语义形 象 以 达到特定 的修辞 目的 M I 3 F o a y 6 2 0 0 3 1 2 1 1 2 4 的 俄语修辞学 从 破坏形象性语义 改变成素数量 革新成素 三 个角度 描述了成语的各种活用方法 严格讲 这是 对俄语成语 活用 手段 的研究成 果的总结 每个视 角 的归纳 标准一致 但只涵盖一部分情形 因此作者不 得不开 发三个不 同的视 角 制定三种不 同的归类标 准 以囊括尽可能多的个性化使用手法 成语 的个性 化使用 涉及文学 口语 报章等言语活 动领域 与个 性各异的使用者直接相关 实例庞杂而散乱 高标准 地归纳与概括其手法 难度不言而喻 怎样 归类 既能 具有抽象的概括性又能具有具象 的描述性 归纳 的 视角不同 结果也会不 同 但 无论 有多么不 同 考察 的视角 归类 的标准应该一贯 不可一会儿选语义 一 会儿选语法 一会儿选 组词结构 标准不连贯 是因 为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 原则不明确 规律总是 不变中有变 变中有不变 的 把这条 辩证法原理定为指 导思想 不变 的是 返本 返 回 本形 即成语 的原初语义形象及其作为普通词组 的 可变结构 变 的是 由 返本 带来 的创造性发挥 当 然不能超越 本形 所允许的范 围 要符合语 言规范 修辞规律和语义逻辑 这样就可 以确立使用者如何 围绕其所选 核 心词 改 变成语 结构这 个归类标 准 我们依据 这个标准 在考 察并分析具 体实例 的基 础 上 初步归纳出 增词 减词 和 换词 三个大类 从 中分 出 内嵌式 外挂式 减词式 暗换式 明 换式 偷 换式 六个 小类 及其彼此混用 的手法 只 有返 回到成语 的 本形 才能突破 常态 使 它摆脱公 式化 格沃兹节夫 1 9 8 2 1 1 9 即便是熟得 已失形象 性 的成语 也能成 就生 花妙笔 使 文句新 颖 谐 趣横 牛 2 增词 法 源 自作家独创的成语 初用时不过是 比较有特色 的普通词 组 但 随着作 品的流传 文笔 相承 口耳 相 传 在它们产生的那个艺术语境之外经 常用于转义 形象一概括义 H a t t c K t l f i 1 9 8 5 9 2 久而久之便作为 成语固定在 了词汇体 系中 渔夫 和金鱼的故 事 中 有一个普希金独 创的词组 p a a 6 H T o e K O p b I T O 后来成 4 5 中国俄语教学 第 1期 为了成语 常用 C I4 l e T b O C T a T b C f1 Y p a 3 6 n T o r o K O p b I T a 来表达 结果 落得一场空 之义 3 减词 法 1 P a a 6 n T o e n p a B x o fi K O p B I T O Pa j I 3 H X O B C K n f 2 0 0 8 真相让美景落空 这是一篇 网络文章 的标题 该 文讲述 了一种不 良倾 向 铺 天盖地 的宣传称 现在 正值美好 年代 基 金 房地产和意识形态市场一片火红 可真相却令人 深思 火红背后是随时可能破灭 的巨大泡沫 作者返 回 p a 3 6 n T o e K o p b I T O 的 本形 即 老太婆家原来什么 木盆最后还是什么木盆 这一语义形象和 被动行动 词 p a 3 6 t i T b I fi与名词 K O p b I T O的 自由结合 这一组词结 构 然后围绕 p a 3 6 n T b ff 这个作者所选的 核心词 嵌 入 了 n p a B x a 一词 的五格形式 从改变成语 结构 的手法来 看 这是一 种可称 为 内嵌式 的活用 与此相仿却又不同的是 外挂式 的 运 用 2 HH C n e K T O p J H O 6 H T B O B C H K y I O k K e b c o o K t o c c o B a mt 督察爱管闲事 啥事都有他一份 成语 C O B a T b C B O fi H O C 意为 多管 闲事 这里作 者不但将 它 用如 成语 而且 把它 看成 了普 通词 组 B O B C I K y I O L K e b 看似画蛇添足 与成素 c O B a T B 组合 却产生 了双重含 义 第 一重是 成语 之意一一多 管 闲 事 第二重是普通词组之意 把 自己的鼻子伸向所 有缝隙 于是创造 出双关效果 为讥讽 的情调增添 了 可笑 的意味 无论 内嵌式 还是 外挂式 必定先 返本 然 后使用者选择一个 核心词 建构成语 词组的拓展形 式 从而改变其组词结构 使语义 出现 急转弯 最终 营造出双关的修辞氛围 外挂式 的一种变体是使 用从句 3 CT a a O H I x z c r u C o ma mb y mo m K o mo p o g o Y He r o 6 b I I a n aAa H B x p yr e My C d l O B HO K T O me n n ya B e Xb D T a K n wKa ayf t B e C b n nc K a p n p o x a B HO ne p e B i 一 J I C I 6 h i C a J I T B I K O I I e x p I I H r p e M y 压 p b I H H C K a p b 他用他那聪明异常的脑 袋寻思起来 忽然好像有人 对他小声说 真要是这样 绚鱼大概早就绝种了 作者视 琢磨 考虑 p a c K n X b l B a T b y M O M 和 非常 聪明 y M a n a a a T a 的共有词 y M为 核心词 用定语 从句来加强主句中 y M的程度 于是从单纯 的 开动脑 筋 一跃而为 用顶聪 明的脑袋思考 这无疑和题名 中的 n p e M y J J p b l f I 的构词法 形容词最高级 遥相呼应 明褒暗贬 生动刻画 出这条觞鱼的胆小怕死 愚不可 及 嘲讽之情跃然纸上 4 6 与 增词 法相对立 的是 减词 法 即使用者保 留 其所选定 的 核心词 省略其他成素的活用法 4 On Y M e H g l i i a i i o i K a 8 e 3 t C O 6 b l X 6 b Ka K T O J I b K O p a 3 B o p q n T C H a c q e T xe ne r HJ I H q e r o H n6 yX b c e fi a c Ka a K C I T o o HT O O O T a K n e e o 8 c 兄o y l u a 8姗优 qe X O B J 1 H H H b I H 3 b l K 亲爱的 我管他可严了 只要他没完没 了地唠叨起钱或什 么事 我这就会 拖着 长音 问 怎么 什 么 说什 么 呢 于是他就吓得魂不附体了 这里使用 了成语 B e H O B b l X p y K a B H K a x 6 b l T B H a X O X H T B C Y K O F O 和 x y ma y mJ m y X O X H T B I I 5 I T K H Y K O F O 的 减词 形式 说话爱用成语却不用全 是当时 上流社会的习惯 女主人公故意省略某些成素 是为 了强调她说 的是 标准 话 符合圈 内的道德规范 从 而在丈夫面前 凸显出她那上 流社会 的生活方式 读 完整篇小说发现 这位 年纪轻轻 的小妇人 表面上标 榜道德 生活方式并不道德 遵循 的习惯 乃是装腔作 势 矫揉造作 成语 减词式 既是人物 的言语个性 也是当时上流社会的风气 在这里成了作者展示讽刺 之情的有力手段 有学者称这种减少 了词 词组 的 成语 为 简化 形式 认为 减去成语 中某个或某几个成素 并 不改 变其基本意义 康兆安 1 9 9 6 减词式 在 口语 中使 用较多 这与 口语体本身 的 简练 节省 的特点有 关 成语减少成分 常见于报 刊文章 特别是小品文 的标题 中 谢盛根 1 9 8 6 如 蒙骗 1 I b b B r a a 3 a I l y C T H T b H B I J I B B r a a a a 外扬的家 J C o p H 3 n 3 6 b I B b l H O C H T B c o p H 3 I 4 3 6 b i 等等 4 换 词 法 实际上 上举两大类可合为 增减 法 与之并列 的是 替换 法 即使用者用更符合语境 的词 词组把 其所选 核心词 替换掉 或者在 核心词 的多义性上 做文章 把其成语 性义项 用另一个 义项 来代替 总 之 替换的是词 词组 或其义 项 且 替换手 段纷杂 繁 复 可分细类较多 4 1 暗换式 最常见 的 换词 法是直 接把使用 者选为 核心 词 的那个成分换成别的词 词组 比较典型 也颇 为 凌建侯杨 波俄语成语个性化使用手 法重议 传神的是契诃夫 的一个例子 5 B 3 1i u 6 o me Y t i e p B a K O B a q T O T O o mo p a a 一 l OC b HHq e r o H e B H I H H Hq e F o He C Y l b l I I I a O H HO H H T H J I C H K B e p H B b I l l l e r l H a yJ I H uy 1 4 o nJ I 芭 c 兀 p H 且兄 Ma I I I H H a Y l B H O O MO fi He C HH Ma B H My H I Hp a O H J 1 芭 r H a H B a H H n o M e p L I e x o B CM e p T b H H H O B H H K a 切尔维亚科夫惊恐万分 肚子一 阵抽 搐 他什 么都 看不见 什么都 听不 到 退至 门 口 走 到街上 拖着沉 重的步子 他机械地走 回家 未脱制服便躺倒在沙 发上 就此 死了 俄语里有成语 O T O p B a M O C b B c e p a e Y K O F O c e p 一 且 u e O T O p B a O C b Y K O r O 胆战心惊 了解 者一定会 为 K H B O T 肚子 替换 c e p x I e 心 而赞叹 切尔维亚科夫 奴性十足 胆小怕事 卑微猥琐 软弱麻木 小官员 的 身份似乎是其生活与生命 的全部 他 至死都未脱制 服 给人感觉 死的不是有 内心世界 的人 而是官僚机 器里可怜 可 叹 可悲 可恨 可笑 的可有可无 的螺丝 钉 K H B O T 和 c e p e都是人体 器官 前 者属于物质一 躯体 的下部 后者与心灵生活紧密相连 人的恐惧和 震惊总归发生在内心 精神 的层面上 如双腿发软 脸 色苍 白 毛发竖立 小便失禁等生理反应 只是惊恐不 安的心理表征 用肚子替代心脏 实则传 达出主人公 为小官吏制服 小文官身份而活着 的现实 应该说 此例属于 换词 法中标 准 的 暗换式 即被替换词 词组并不出现而直接使用替换词 词组 6 BC e MH b H 6 p a MH c B o e r o q e Mo za H a O H c T p e M t a c 兄3 a r p a H H a y Ha b H 1 e T p O B I I 3 3 a H H C H b I X K H H 一 K e K 1 9 2 6 1 9 3 0 他带着 自己的钢纸手提箱满 怀激情地奔向了国外 0p H 6 p a 直义 纤维 乃解剖学术语 转义为 钢纸 硬化纸板 与 浑身 满腔 后者是描写强烈情绪 的象 征性用语 有 固定 组词形 式 B C e M H C B O H M H 棚6 p a M H 可用 C y L L e C T B O或 皿 y a 的二格相接 但例中相接 的是和第一个转义有直接语义联系 的单词 q e M O a H 字面上可理解为 钢纸手提箱 所以整个句子就产生 了双关效应 由于 dp H 6 p a M H之后接不接 z y ma 并不影 响成语 固定语义 所 以 C B O H q e M O a H 既属于 暗换 又属于 外挂 的词组 此例可看作 暗换式 的特殊 变体 其实 B c e M H a 6 p a M H 属于公式化成语 B H H O r p a o B 1 9 8 1 2 6 1 2 6 3 认为 就文学熟话套语概念而 言 其表达具有缺失审美价值和象征性语义丰满 的特 点 但这并不是说文学创作不能使用公式化成语了 它是作家刻画人物 日常言语个性 的重要手段 4 2 明换式 第二种常见的 换词 法是 明换式 即被替换词 与替换词同时出现在上下文 中 7 M O K e T 6 b I T b H y Me H Ho 6 y X b只 c e J n u ns t O e 6 0 以6 He l l p e Me HH O T y T Ke H a T c 只B O O L K e C T B e q e J I O B e K B 6 o c e t a n z O e 6 0以 6 H兄I I O F H 6 Zo C T O e B C K H I I o z p o C T O K 我也许很聪明 但我即使 聪明到绝顶 社会 上必定还有更聪 明的人 那 时我就 完蛋了 使用了 顶聪 明 C e M H n a a e fi B O a 6 y 之后 还要 继续把它当作普 通词组 将其 中的 C e M b替换 为 B o c e M b 造 出一个带有该成语语义 的新词组 七柞 已聪明 到顶 了 再多一柞 似乎比到顶的聪明还更高一筹 滑 稽效果一览无余 8 r IJ l H H a H e F O H B C H O MH H J I K M O H O B 3 H H 0 q Ky C B O t O ZH a F H O C T HK y 1 4 He nop o s a 8 且b f 3 I e O o一 8 l b f o r e a n n p o 6 e e a a n o M O e fi c n u n e L I e x o B 我瞅着 他 想起了臭虫 季诺奇 卡 自己的诊 断 倒吸 了一 口 凉气 仿佛整个北冰洋流过 了我 的背脊 令我直打寒 噤 这里的语境避免了不必要 的词语重复 却不影 响 作者通过替换 核 心词 来增强 不寒而栗 之程度 的 修辞 目的 反而使语句更加凝练 而且把 M O p O 3 树立 为靶子 用 整个北 冰洋 去 比照 更 突出了叙 述人发 现审判者原来是 老熟人 时的恐惧感 4 3 偷换式 第三种常见的 换词 法可称为 偷换式 换掉的 不是 核心词 本身 而是与成语直接相联 系的那个义 项 用 词 汇 学 术 语 描 述 就 是 直 义 化 B H H o K y p 2 0 0 6 1 0 1 引述 了一则小故 事来说 明直义化是学语 期儿童的言语 特征 一个 男孩听到他家 的女客人说 她在某些事情上很有经验 B K a K H X T O z e a a x O H a C O 一 面 c e n a 之后 就把 自己心爱的小狗藏到了她看不 见的地方 直义化也会引发双义化 使用者既取成语 的不可分割的语义整体 同时又返 回到普通词组 的状 态 用如直义 9 K H O 口 l 优b a o 6 p o 3 口3 t o T e T e p e B He H M e H r p y n H o H nme a r o o 1 e mb 1 F o p b K n fi Me H e 叶莲娜 小声地 难道您不知道应该以 德报怨吗 杰杰列夫 我可没有什么可 以用来报怨 的 既没有大硬币 也没有小硬币 成语 以德报怨 以善报恶 里 的 H a T H T b 直义 是 支 付 付款 成语 中使 用 的是转 义 还 报 抵 偿 答话人暗中把 H a T H T b 独立 出来 赋予其以直 义 这样就出现了 我没有大小硬币用来报怨 的滑稽 效果 杰杰列夫以此来揶揄 叶莲娜的天真与善 良 这 也是 比较典型的 偷换式 活用 只不过双关之义是在 对话 中两个语轮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 5 其他变体与 换增式 学术界公认 的一些活用手法 如仿造法 词序变 换法 语法形式改变法 两类成素混用法 打破整体法 等等 常常合并使用在 同一语句 中 张家骅 2 0 0 6 1 7 7 但是 不管多么复杂的 合并 都可以用 增减 和 替换 各细类相互混合使用的方法来加 以概括 5 1 模仿成语造新词组 如 C T a p b t fi C o x a T O K O H a H e H C H O p T H T 老兵 不会 破 坏 战壕 一 C T a p b ff t K O H B 6 o p O 3 皿 b I H e H O p T H T 老马不伤犁 从我们 的分 类标准看 这是典型的 暗换式 考虑到模仿的结构 不妨称之为 换仿式 5 2 混用 两个不 同成语 的成 素 如 1 I p o 6 H b ff l K a M e H b 3 a I I a 3 y x o H 来 自 n p O 6 H b I f t K a M e H b 与 u e p 一 K a T b K a M e H b 3 a n a 3 y x o fi 心怀 叵测 l H S e T p a B 0 J I e 来 自 且 H Y M O p fl H O F O b I 海边坐等好消息 喻 48 消极等待时机 和 H I I I H a e T p a B 伽e 如 田野捕风 永 远也找不到 第一个是典型 的 外挂式 第二 个是 典型的 暗换式 考虑到两类成素 的彼此作用 不妨 称之为 换位式 5 3 改变 成语 常态语法 形式 如 q e p H e e I e M H e r p 来 自 q p H b l fi K a K H e r p 像 黑人一样黑 K y p a M H e C K e B a T b 来 自 K y p b I H e K Y I IO I O T 非常富有 这类活用是 比较复杂 的 必须具体使用具体分析 第 一 个属于 明换式 第二个属于 偷换式 考虑 到语 法因素 不妨称之为 换形式 5 4 改变成语的固定词序 如 a a b me e e mb T H L U e 6 y e L U b 来 自 T H me e e a m 且 a J I b e 6 y e mb 宁静致远 这属于 明换式 考虑到词序 的特点 可称之为 换序式 5 5 以 换词 法为主兼用 增词 法的各类 活用 手段 我们称之为 换增式 比较而言 这一变体使 用极为广泛 1 1 B o c e MH a I i a T b l f l r o 且 K O H H a c fl H p o H e C I C b H KH M y p a r a H o M H a Po c c r mfi Te mna 6 t t a a 8 0 8 o c e n n u x x肥 p b 正 my a x I p o H T 6 b i a o B c l o 皿 y A T o a c T O f l 1 9 1 8年接近尾声 像狂野的飓风横扫俄罗斯上空 秋天 的阴沉沉 的乌 云令人迷惑不解 处处都是战线 成语 T e M H a B o 皿 a B O o 6 a a e x 因内含诗语词 B o o 6 a a e x 而使整个词组带上了文语色彩 作者用 T y l I H换掉该词 还加上 了限定词 O C e H H H e和 x M y p b m 彷 佛对伪成语 T e M H a B o 且 a B T y q a x 进行了 内嵌式 的 运用 总体上看 作者强调 了两 个修辞点 一是令人 惑然不解 的东西并不具有 诗意 替换为 乌 云 就能给人 严酷 感 作者以此来改变原成语的整个修 辞情调 二是修饰 乌云 的两个形容词 第一个起着 表达具体时问的作用 第二个发挥着加大情感评价力 度的修辞功能 两者结合在一起 使叙述精炼而内容 丰富 流畅而逻辑严 密 此 例属 于 暗换式 与 内嵌 式 兼而有之的混合变体 1 2 C mo和n p o mu H I 4 X U M I O H O H H 3 1 0 0 T H I 王 H o 3 H a I O T A B O T n o q e M y O H H T a K H e丑 le J I a 1 0 q T O b l M z 厶 l g U o O n o e o 3 u 6 a He B b r r O H O RI M e J I e B 2 0 0 3 3 2 3 他们很 明白 我对他们恨之入骨 可 他们为什么不做到让我一点儿也不记恨他们 是不 想吃亏 为了突出 不满 与 恨 的程度 作者 返本 给 核心词 a y 6加上表示 多 的数量词 1 0 0 以及表示 凌建侯杨 波俄 语成语个性化使用手法重议 少 的数量词 1 这是 外挂式 如果把 外挂 的数 量词加上 3 y 6 构成的词组看成替换 的对象 那 么它又 成了 明换式 应该说 明换式 与 外挂式 的共 同 作用 使得成语表现力大大增强 从 而较为传神地展 示出叙述人咬牙切齿的痛恨之情 把成语一分为二 在一前一后两部分 中间加入各 种语汇 特别是把其 中一部分作 为 核心词 换掉 人 们常引的例子是陀思妥耶夫斯基 舅舅 的梦 里的一 小段文字 1 3 Efi 6 o r y H e 3 H a I O M a p b AJ I e K C a H X p O B H a K a K H q e M H p o 且H e My K a Ke T c 只 c e Oo ma n ao O a MO 一 Ke T 6 b I T b a K e H H e H a t c u c e t e a H a t t e m uu6 y Op y e o m I p O C T O 3 a n p o c T o H Ha 3 b I B a IO e r o X XI O H I K O fi O H O T K 2 I H K a e T c I o c T o e B c K H 访 q J I IO I I I K H H c o H 玛丽亚 亚历 山德罗芙娜 随她吧 我不 知道 怎么和他是亲戚 又是什 么亲戚 好像八竿子 也许甚 至九竿子都打不着 连碰都碰不着的亲戚 只不过 是 我叫声舅舅 他就应声 成语 八竿子打不着 的亲戚 被拆成 C e X b M a B O 一 且 a 和 H a K H c e e 两半 内嵌 了插入语 语气词组 以 及为后面的替换 做准备的语气 否定词 作者 用不确 定的 H a q e M H H 6 y X b x p y r o M 明换 了形象明确的 H a K H c e a e 羹汤里 从字面意义上扩大了 模糊 关系的 范畴 增加了略带滑稽意味的 亲戚关系遥远 的情感 表 现 力 6 结束语 我们确立 了成语活用的 返本 这个 不变 原则 离析 出使用者如何 围绕其所选 核心词 改造成语这 个归类标准 任何 变 都意 味着根据语境 需要 围绕 这个 核心词 做文章 或 内嵌 或 外挂 或 减词 或 暗换 或 明换 或 偷换 抑或彼此混用 当然 这 里的归纳与概括还不足以涵盖成语所有的活用情况 另外 由于篇幅所限 更 由于阅读视野 的局限 我们还 无法做到更为细致的分类 但是 随着实例的不 断充 实 相信我们 的研究会 获得更充分 的论证 与理据支 撑 俄语语文学者采用不同的标准 总结成语 的活用 手法 涵盖面广 突出了各类别 的内在特点 不过 如 果不是单纯为成语而研究成语 而是视其活用手法的 研究为进入言语学 文学修 辞学 诗学领域 的基础性 工作 那么统一归类标准的问题就显示出了 自己的迫 切性 文学创作 中的语言要不落俗套才能具有 强大 的生命力 这是一条 不变 原则 而 变 则 是使其不 落俗套的不可或缺 的准则 用 变 与 不 变 相互关 系这一基本原理为指导来研究成语在文学 中的活用 规律 对从成语角度考察文学语言和作 品言语风格具 有重要的意义 注 释 契诃夫 的这个短篇小说被我们 的 中学语 文课本 收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