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与习惯演讲稿.doc_第1页
安全与习惯演讲稿.doc_第2页
安全与习惯演讲稿.doc_第3页
安全与习惯演讲稿.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与习惯演讲稿 大家下午好! 其实一开始要我来参加这个演讲比赛我是拒绝的,因为我从来没有参加过演讲。我一直觉得演讲是个激-情澎拜的事,我们部门还有一些活力四射的年轻人,他们上来肯定比我更有感染力。后来点名让我参加,我冷静想了想,这既然是一个关于安全的演讲,我决定试一下,因为十六年的电力行业工作体验告诉我,安全绝不只是热情洋溢的口号,安全更应该是一种经年累月潜移默化的习惯,我们都深知好习惯带来安全,坏习惯带来安全事故的简单道理。所以,我人生中的第一次上台演讲也没打算学习亢奋昂扬的演讲模式。只是想平声静气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对于安全的理解。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就是习惯与安全。 先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吧。说的是从前有一个小和尚,出家后,开始学剃头。老和尚先让他在冬瓜上练习,小和尚每次练习完剃头后,都将剃刀随手插在东瓜上。老和尚多次劝说,小和尚都充耳不闻,置之不理。后来在一次给老和尚剃完头后,也习惯性将剃刀随手插在了老和尚的头上。啼笑皆非之余,深入思考一下,这不就是典型的习惯性违章吗?试想如果从第一个冬瓜开始,小和尚就能意识到或者有人告诉他,这些冬瓜将是他技艺娴熟后将要面对的一个个头颅,他应该就不会养成如此“潇洒”的恶习,最后将头颅当成冬瓜的悲剧也就不会发生。 同时想起一件身边的小事。有一次坐一个朋友的新车,因为是新手,朋友开得一板一眼,完全是驾照考试的标准,我们一直忍俊不禁,终于在一个转弯处,我们全车哄笑了那是一个荒无人烟视野开阔的弯道,前后几百米不见任何车辆行人障碍物,可我的这位朋友,减速、看后视镜,鸣笛、打转向灯一个都没落下。再联系起那个小和尚的悲催故事,想想我们当时的哄笑是多么的自作聪明,自以为是。这位朋友只不过是习惯性的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做了一个正确动作,是一个典型的习惯性遵章行为,可在我们眼里,这个弯道只是一个“冬瓜”,而我这位朋友对这个“冬瓜”似乎太较真了。我清楚记得朋友当时被哄笑后的尴尬,我也几乎能断定若干次的被哄笑后,这位朋友也会渐渐变成一个不打转向灯不鸣喇叭的“老司机”。就这样,许许多多的类似的习惯性遵章就在我们不经意的哄笑中,渐渐蜕变成了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对于安全生产的危害性,我想不必赘述。电力系统事故统计显示,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违章而引起的,而大部分又与习惯性违章有关。对安全工作来说,可以认为“习惯性违章作业无异于自杀”,“习惯性违章指挥等于杀人”。有人认为这一提法言过其实,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是很有道理的。习惯性违章危害性突出在一个“习惯”上,人们对偶然发生的违章行为看得较清楚,纠正也较容易,对习惯性的违章行为,由于见得多了,反而认为是正常行为,因而对事故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给安全生产留下了事故隐患。 习惯性违章危害如此严重,怎么破?先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我认为排在第一的原因当属侥幸心理的存在。伤害事故是一种小概率事件,一次或多次不安全行为不一定会导致伤害。于是,一些职工根据习惯性违章行为也没有受到伤害的经验,认为自己运气好,不会出事故,或者得出了“这种行为不会引起事故”的结论。这是一种隐患极大的心理习惯。就像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安全帽问题,100次作业中,可能99次不戴安全帽都没问题,但一次就足以酿成终身遗憾。我们的安全规程也绝不可能依据99次不出事的经验编制,曾有人说每一条安规都是用鲜血或生命写就的,我认为一点都不夸张。习惯性违章形成的第二个原因就是省事心理。人们总是希望以最小的能量消耗获取得最大的工作效果,这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心理习惯。由于省事心理作祟,操作者可能省略了必要的操作步骤或不使用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而引起事故,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习惯一旦在心理上成为固定的程式,短时间内就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如果人的行为受坏习惯支配,那么违章行为就会一直重复,直到作业者受到事故的教训。反过来想,既然习惯养成后会如此顽固,当然也包括好的习惯。试想一开始养成的习惯是遵章,它也会如此顽固。俗话说“撒什么种子结什么果”,如果撒下“习惯性违章”这粒种子,得到的必然是发生事 故的“苦果”,如果开始就“习惯性遵章”,一开始就像对待“头颅”一样的态度和心理对待我们遇到的第一个“冬瓜”,养成一个顽固的好习惯,那就从源头上消除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