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动因及目标评述_祝小兵.pdf_第1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动因及目标评述_祝小兵.pdf_第2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动因及目标评述_祝小兵.pdf_第3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动因及目标评述_祝小兵.pdf_第4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动因及目标评述_祝小兵.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金融 5世界经济研究62009年第 6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动因及目标评述 祝小兵 内容提要 本文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 MF 的宗旨 职能以及运作机理出发 剖析了 I MF职责与权 能间的内生冲突 并从 I MF的内部控制权问题 最后贷款人角色 对危机的预警和挽救功能 特别提款权 的困境与改革以及 I MF的监督和磋商机制等五个方面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亟需改革的动因和目标进行 了较为全面的评述 关 键 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 MF 金融危机 特别提款权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中图分类号 F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6964 2009 06 090107 0023 美国 2007年爆发了次贷危机 通过金融市场等传 导到世界各国 最终酿成一场 7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 机 在这次危机中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 MF 仍然起着救火队的作用 在一 些受灾严重的国家面前充当国际最后贷款人的角色 从 I MF给面临 国家破产0的冰岛央行提供的 锦囊 0来 看 I MF还没有摆脱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以维持全球汇 率稳定为己任的路径依赖 给冰岛的药方更像是在汇率 稳定的掩护下帮助海外资本撤退 这将会让冰岛经济面 临 速溶0的危险 同时 因为缺乏对金融危机蔓延的 有效阻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受到了普遍的非议 要求 其进行改革的呼声也非常强烈 本文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 职能以及运作机 理出发 剖析了 I MF职责与权能间的内生冲突 从 I MF 的内部控制权问题 最后贷款人角色 对危机的预警和 挽救功能 特别提款权的困境与改革以及 I MF的监督 和磋商机制等五个方面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亟需改革 的动因和目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述 提出在当前新的 世界经济形势下有必要重新定位基金组织的基本原则和 角色 重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 旨 职能及运作机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建于 1944年 联合国国际货 币金融会议于 1944年 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 森林市举行 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 布雷顿森林体 系0 这一体系实行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 其他国家货 币和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 奠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国际金融秩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这一国际货币 体系的核心机构 其目的是通过鼓励各国采取健全的经 济政策 防止体系出现危机 正如其名所示 基金组织 还是一个基金 需要暂时融资的成员国可以从中获得资 金 解决国际收支问题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 1945年 12月 27日签署 5基金组织协定6规定 I MF 的六项宗旨为 1 通过一个永久性机构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该机 构应为就国际货币问题展开的咨询与协作提供便利 2 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张与平衡的增长 并借此提 升或保持较高的就业率和真实收入水平 鼓励成员国将 开发生产性资源作为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3 提高汇率的稳定性 维护成员国间有序的汇率 安排 避免竞争性汇率贬值 4 协助建立成员国之间的多边支付体系 并努力 消除阻碍国际贸易增长的外汇管制 5 在有充分保障的情况下 利用 I MF的资源向成 26 崔宇 I M F会不会让冰岛 速溶0 新华网 2008 1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动因及目标评述 5世界经济研究62009年第 6期 员国提供临时贷款 以恢复其信心 并向成员国提供纠 正国际收支政策中错漏的机会 避免成员国采取对本国 和其他国家经济具破坏性的措施 6 在符合上述五项宗旨的前提下 缩短成员国间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时间 降低不平衡的程度 从 I MF的六项宗旨可以看出 在该组织成立之初 它主要担负两个方面的职责 其一 构建成员国间改善 国际收支的良性机制 并以此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 其 二 维护成员国间汇率水平的稳定 避免竞争性贬值 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各成员国实施金融监督 为执行上述宗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其多年的经 验为基础 监督成员国及全球的经济 金融发展和政策 并向成员国提供政策建议 1 国别监督 采取与单个成员国就其经济政策 定期 通常是每年一次 全面磋商的形式 需要时还进 行中期讨论 I MF在监督成员国的经济政策时 主要看经济的整 体表现 通常被称为宏观经济表现 包括 总支出 其主要组成部分为消费支出和商业投资 产出 就 业 通货膨胀及国际收支 即一国与世界其他地方的交 易余额 I MF主要关注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即与政 府预算 货币和信贷管理及汇率有关的政策 及金融部 门政策 包括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管理和监督 另外 基金组织还对影响宏观经济表现的结构性政策 包括影响就业和工资行为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给予适 当关注 基金组织就如何改善这些领域的政策向每个成 员国提出建议 以使它们更有效地追求高就业 低通胀 和可持续经济增长的目标 2 区域性监督 基金组织对区域性安排下执行 的政策进行检查 包括执行董事会对欧洲联盟 欧元区 西非经济和货币联盟 中非经济和货币共同体及东加勒 比货币联盟的发展情况的讨论 基金组织管理层和工 作人员还参与对七国集团及亚太经合组织等各组国家 的监督讨论 3 全球监督 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对全球经济 走势和发展情况进行检查 这种形式的检查以基金组 织工作人员撰写的 5世界经济展望 6报告为基础 通常 每年两次 在国际货币和金融委员会会议之前 全文公 布 5世界经济展望 6报告及执行董事会讨论的主席总 结 基金组织全球监督的另一项内容是执行董事会对 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 前景和政策问题每年一次的讨 论 并公布关于国际资本市场的报告 执行董事会还就 世界经济和市场发展召开更频繁的 非正式的会议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来源 基金组织的资金主要来自成员国加入基金组织时 认缴的份额 或资本金 或来自定期检查后成员国缴 纳的增资份额 各国以特别提款权或主要货币 如美元 或日元 支付份额认缴额的 25 需要时 基金组织可 以要求成员国以本币形式支付其余的份额 用于贷款 份额不仅决定一国的认缴支付额 还决定其投票权 其 可从基金组织得到的资金数额及其在特别提款权分配 中所占比例 如果需要 基金组织可以借款 补充其份额资金 基金组织有两个借款安排 在需要时可以对付国际货币 体系面临的任何威胁 1 借款总安排 GAB 1962年建立 有 11个参加 方 工业十国集团及瑞士的政府或中央银行 2 新借款安排 NAB 1997年建立 有 25个参加 国和机构 基金组织从这两个安排下总共可以借款 340亿特 别提款权 约合 460亿美元 特别提款权 SDR 是基金组织于 1969年创造的国 际储备资产 亦称 纸黄金0 最初是为了支持布雷顿森 林体系而创设 每单位特别提款权被定义为 0 888671 克纯金的价格 也是当时 1美元的价值 特别提款权作 为补充储备资产而出现 需要时 基金组织可以定期 分 配0特别提款权 必要时可以取消 基金组织成员国之 间 成员国与 16个特别提款权 机构 0持有者及与基金 组织的交易可以使用特别提款权 特别提款权按成员国份额的一定百分比进行分配 迄今为止 基金组织已向成员国分配了 214亿特别提款 权 约合 290亿美元 最初 特别提款权由 15种货币 组成 经过多年调整 目前以美元 欧元 日元和英镑 4 种货币综合成为一个 一篮子 0计价单位 按照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的规定 每一单位特别提款权由 39 美元 32 欧元 11 英镑 18 日元组成一个 一篮子 0货 币 由于 4种货币的汇率在不断变化 因此特别提款权 的价格每天都会不同 货币篮子的构成每 5年检查一 次 以确保它代表国际交易使用的货币 并保证赋予各 货币的权重反映了它们在世界贸易和金融体系中的相 对重要性 按照 I MF的规定 SDR一般以伦敦市场午市欧元 2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动因及目标评述 5世界经济研究62009年第 6期 日元 英镑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作为计算标准 先计 算出含有多种货币的特别提款权对美元的比价 得到一 个用美元标价的特别提款权价格 然后再根据成员国央 行公布的各自货币对美元的汇率 计算出其对特别提款 权的兑换比例 得到其他各种货币标价的特别提款 权值 作为 I MF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 美国以 371 493亿特别提款权占总额的 16 77 而成为 最大份额成员 由于 I MF部分决策要获高达 85 投票 支持才能通过 这意味着美国在一些重大事务上拥有一 票否决权 4 基金组织贷款的主要特点 1 基金组织不是援助机构或开发银行 它向成 员国贷款 帮助其解决国际收支问题 并恢复可持续的 经济增长 基金组织提供的外汇 其限额由成员国在 该组织的份额决定 存放在成员国中央银行 以补充其 国际储备 从而为国际收支提供一般性支持 与开发机 构的贷款不同 基金组织不为特定项目或活动提供融 资 2 基金组织的贷款是有政策条件的 借款国必须 采取能够纠正其国际收支问题的政策 基金组织的贷 款条件有助于确保成员国通过向基金组织借款 加强其 经济并偿还贷款 而不是推迟做出艰难的选择并积累更 多的债务 成员国和基金组织必须就需要采取的经济 政策行为达成一致 基金组织还根据借款国实现其预 定政策承诺的情况分期拨款 3 基金组织的贷款是临时性的 取决于贷款形 式的不同 贷款的拨付期限短至 6个月 长至 4年 短 期贷款 在备用安排下 的还款期限为 3 25 5年 中期 贷款 在中期安排项下 的还款期限为 4 5 10年 基 金组织在优惠的减贫与增长贷款项下对低收入国家贷 款还款期限为 10年 本金偿还有 5 5年的宽限期 4 从基金组织取得普通非优惠贷款的国家 除低 收入发展中国家之外的所有其他国家 支付与市场相 关的利率和服务费以及可退还的承诺费 贷款超过一 定数额之后可能收取附加费 以限制对基金组织资金的 过量使用 在二战结束后的二十多年里 由于国际货币体系内 生的稳定性和世界各国对跨国资本流动的严格管制 I MF成功地实现了改善国际贸易和维护汇率稳定的两 大目标 然而 进入 20世纪 80年代后 国际经济体系 发生的重大变化增加了整个体系的不稳定性 也给 I MF 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职责 与权能间的内生冲突 20世纪 80年代后 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频率较二 战后 30年有明显的上升 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也成为 国家经济 国民福利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最大威胁 虽然 在 I MF的成立章程中并未明确规定该组织负有金融危 机救济的职责 但形势的紧迫并未给 I MF留下太多选 择的余地 更何况 I MF在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稳定中积 累的经验也促使 I MF被历史地 逻辑地认定为提供危 机救济的最适宜的国际机构 事实上 从维护平价体系下的汇率稳定到维护由浮 动汇率制主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从调整各国间经 常项目的不平衡到控制巨量资本自由流动可能给一国 经济带来的毁灭性冲击 I MF的职责已经发生了本质的 变化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I MF在机构性质 多边 合作机构而非国家主权让渡机构 资本构成等决定其 国际影响力的关键方面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这构成了 I MF职责与权能间的内生冲突 1 I M F的组织架构与运作机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其成员国负责 基金组织的日 常工作由执行董事会负责 执行董事会有 185个成员 国的代表 理事会是管理基金组织的最高当局 理事会 通常每年在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上召开一次会议 每个成员国任命一名理事 通常是该国的财政部长或 中央银行行长 及一名副理事 理事会决定主要政策问 题 但将日常决策赋予执行董事会 执行董事会由 24名执行董事构成 基金组织的五 个最大股东 美国 日本 德国 法国和英国 及中国 俄 罗斯和沙特阿拉伯 在执行董事会拥有单独席位 其他 16个执行董事由各组国家 称为选区 选举 任期两年 执行董事会选举总裁 总裁除作为执行董事会的主席之 外 还是基金组织工作人员的主管 在执行董事会的指 导下开展基金组织的业务 与一些在 一国一票 0原则下运作的国际组织 如 联合国大会 不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实行的是加权投 票体系 一国在基金组织的份额 主要由其经济规模决 定 越大 它拥有的票数越多 2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动因及目标评述 5世界经济研究62009年第 6期 2 I MF金融危机救济方式与目标之间的冲突 迄今为止 I MF进行危机救济的主要方式是向危机 国提供贷款 并以贷款为条件要求该国纠正错误的政策 或进行改革与结构调整 I MF希望通过这种救济方式 同时实现两个目标 在短期 帮助危机国控制危机 防止 危机升级与传染 在长期 通过深度的经济改革和结构 调整帮助危机国经济重新回到良性发展的轨道 遵循这一救济原则 I MF在一些国家的实践取得了 成功 然而 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是 随着全球经济 自由度的加深和跨国资本流动的加速增长 内生于 I MF 的职责与权能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I MF要实现其长短期 救济目标的难度也将越来越大 短期看 I MF希望通过向危机国提供充足的贷款控 制危机的升级与扩散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大障碍是 I MF贷款来源与使用上的错位 这一错位同时体现在贷 款的数量与期限上 1 数量错位 I MF救济贷款的来源主要是成员国 缴纳的配额 该配额与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重成正 比 与资本流动量却远远不配比 自 1970年以来 扣除 通货膨胀因素 以美元计价的 I MF 份额总量增加了 170 但国际私人资本流动量增长了 850 与此对 照 I MF的贷款使用越来越由向经常项目赤字提供融资 转变为对抗因巨量资本突然逆转引起的金融危机 2 期限错位 I MF的资本来源于成员国的份额 而这些份额在缴纳给 I MF后 仍被视作该国外汇储备 的一部分 并且成员国始终拥有随时提回配额的权利 因此 I MF的资本必须保持很高的流动性 这意味着 I MF 借给危机国的贷款需要很快收回 然而 在金融危机 中 当一国面临清偿性危机而非流动性危机时 危机国 要在短期内清偿 I MF贷款几乎是不可能的 由此可 见 由于 I MF资本来源与用途在期限上存在错位 I MF 用贷款进行危机救济的有效性将进一步受到抑制 长期看 I MF希望通过向危机国推荐改革药方 帮 助危机国经济重返健康发展的轨道 然而 I MF开出正 确药方的能力常常受到质疑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期 紧缩货币政策 削减财政 支出 开放国内市场 允许银行破产和反对国家援助就 是 I MF为受援国提出的苛刻贷款条件 但从实际经济 效果来看 既没有维持住受援国的汇率 又使受援国丧 失了货币主权和经济主权 印度尼西亚 泰国和菲律宾 等国经历了同样的命运 而冰岛在本次金融危机中的遭 遇又验证了这一说法 I MF的危机救济行动在理论界与实践界引起的激 烈争议至少衬托出 I MF在当今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尴尬 境地 固定汇率体系的崩溃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加速增 长提升了国际金融体系的效率 但同时也促使其更趋向 于不稳定 金融危机的频频爆发更将 I MF推上了危机 救济者的位置 然而 职责与权能间内生的矛盾成为阻 碍 I MF实现金融危机救济目标的最大障碍 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角色定位 和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目前的困境集中在两个相互联 系的方面 首先 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美国持有近 17 的投票权 这 一票否决权 0使得 I MF日益成为美 国手中的工具 随之而来的是 I MF由于独立性不足而 无法及时对具体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 显得不够灵活 效率低下 因此 I MF亟待改革 1 I M F的内部控制权问题 I MF的改革方向实际上很明确 那就是开源节流 由于贷款数目减少导致 I MF收入锐减 所以 2008年 5 月 18日 I MF新成立了预算顾问委员会 并邀请中国人 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前主席格林斯 潘 欧洲中央银行总裁特里谢等 8位声名显赫的经济界 要人为该委员会委员 该委员会旨在提供建议 协助改 善 I MF的财务状况 而在节流上如何通过内部管理改 善效率仍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I MF贷款数目减少直接 影响了其对全球经济政策的影响力 间接的是占 I MF 最多投票权的美国的影响力受损 在瞬息万变的国际金融市场上 要应对突发性的经 济问题 I MF只有采用更为灵活高效的方式才能继续生 存下去 中国等其他国家在 I MF地位的改善 有助于 这种方式的形成 因为美国的变相垄断不仅会导致 I MF本身的效率降低 更会对受助国的自由形成威胁 2 I M F的最后贷款人角色 在国际领域 最后贷款人的存在可以有效地防止金 融危机的扩散 如果 I MF具有全球最后贷款人的权利 并且可以无限度提供贷款直至资本抽逃停止 那么 人 们就可以相信危机是可以限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的 事实上 I MF目前并没有最后贷款人的责任和义务 也 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扮演这一角色 但在某种程度上基 2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动因及目标评述 5世界经济研究62009年第 6期 金组织已经发挥这样了的作用 虽然各国主张不同 经 济学家也提出了不同意见 如建立国际信贷保险公司 私人保险公司等 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建立一个可以提 供信贷的机构 在危机国面临外资撤离压力时提供贷 款 以缓解压力 3 I MF对危机的预警和挽救功能 当金融危机发生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被寄予期望 将危机的影响限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而多次金融危机 的爆发证明了其本身的局限性和缺陷 目前 基金组织的援助主要是在危机发生以后 只 是在最大限度内减少损失 而不是事前避免损失 面对 来势汹汹的危机 I MF的救助很难达到理想目标 由于 金融危机时起时伏 危机预警系统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 焦点 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 亚洲开发银行开发建立了 一个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早期预警系统模型 如果通过 本次金融危机能够建立一个覆盖面更广的早期预警系 统的话 对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将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从数次金融危机的基金组织援助计划失败中得出 的结论是 1 I MF没有在外汇市场崩溃之前而是在危 机之后进行救援 救助来的太晚而且资金不足 2 援助 计划过于僵硬 缺少反映危机国家自身特点的灵活性 3 在危机中偏袒债权人的做法也鼓励了投机 基金组 织应在介入时对债权国设限 让它们承担份内的损失 I MF应确立新的监管目标 加强对成员国的汇率监 管 发现问题时及时提出警告 并赋予一定的法律强制 力 建立基金组织的预警机制 4 特别提款权的困境与改革 作为 I MF创设的资产 特别提款权虽然没能挽救 布雷顿森林体系 却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储备 在进入 20世纪 90年代以后 特别提款权的发展面临严 重的困难 以至其储备资产地位正走向衰落 大多数成 员国希望特别提款权能成为主要国际储备 逐步减少其 他形式储备持有量 这必然会危及几个主要储备货币 的主导地位 这是西方大国不愿看到的 也会使大国失 去目前的许多利益 另外 有关特别提款权的分配一直为世人关注 西 方发达国主要是七国集团所持有的特别提款权多 而发 展中国家只持有较少的特别提款权 这相对于发展中国 家的需求是不够的 制约特别提款权发展的致命因素 正在于 股权分配 0和储备资产获得成本的不均衡性 大国只需发行纸币就可以获得资产 股权分配0使 得需要进行国际清偿力补充的国家没有获得足够的特 别提款权 甚至根本没有获得特别提款权 另一方面 国际清偿力足的国家却积累了大量的特别提款权盈余 形成 富人越富 穷人越穷0的局面 5 I M F的监督和磋商机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确立的国际货币体系运作的 主题是合作 稳定与发展 合作是稳定发展的前提与方 式 诸项合作中 汇率的合作是最核心的义务 为保证 基金与各国的有效合作 基金组织有权对国际货币制度 监督 以保证它的有效运行 同时又要对每个成员国是 否履行义务进行监督 主要是成员国汇兑安排和储备资 产政策合作义务的监督 如前所述 为了建立危机预警 系统 基金组织要加强监管 以达到预防与补救双管齐 下 一方面基金组织要调整监管目标 另一方面监管的 标准也应加强 次贷危机因为美国监管部门失职让世界无辜受损 弗兰克 帕特诺伊 2008 撰写的5诚信的背后 6 一书向 世人揭示 美国投行出售的金融衍生产品往往潜藏着巨 大风险 当其不讲诚信 向外出售金融衍生产品时不会 向客户充分说明 这等于在欺瞒客户 结果造成了一些 世界著名大客户亏损倒闭 此次美国发生金融海啸就 是由于美联储监管失职 而美国评级机构又对这些衍生 品予以过高评级 使金融机构得以对外大肆出售 让世 界经济全体遭殃 这充分暴露了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 缺陷 即美联储在出现问题时只需向美国负责 不需顾 及世界其他国家利益 世界性监管的共同需求得不到体 现 当 I MF履行监管职能时 应有法律手段进行配套 针对不同信用级别金融产品进行分类监管 以便建立良 好的金融安全机制和市场稳定的秩序 如果世界各国 出资组建这样的评级机构 将其设置在经过改革 具有 独立性的 I MF内 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I MF应切实履行其维护全球货币金融稳定的使命 及时对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和影响进行跟踪和评估 参 与和帮助有关国家制订危机救助方案 尽快平息危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当代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发挥着 不可或缺的作用 面对跨世纪的机遇与挑战 加强金融 合作 完善基金组织监管制度 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 环节 如何更好地完成使命 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I MF的 变革成为必然 同时 重新定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 本原则和规范 重构国际货币法体系也成为当务之急 责任编辑 王丽娟 30 No 6 2009 SerialNo 184 W orld Economy Study 5世界经济研究62009年第 6期 Contents Abstracts The Competition for FDI Environ m entalRegulation and Pollution Haven Chen Gang 3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cs i mpacts on FD I after bringing local government into analysismode l and e mpirically testsour theoreticalhypothesisby provincial paneldata fro m 1994 to 2006 Ourmain findings are as the local o f ficialsc perfor mance evaluation syste m mainly lying on economic perfor mance under political centralization the localgovernmentc s target func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attaching i mportance to econo m ic perfor mances and ignoring public services0 so eco no m ic decentralization leads local government through loosening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to attractmore FDI formaxi m izing their utilities So it re m inds us need to reevaluate the Chinese decentralizationcs i mpact on localgovernance G lobalization GlobalOutput Gap and Domestic Inflation Han Jian 8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lobal output gap and do mestic price change uses Aug mented Philip curve to exa m ine the factors and tests the global output hypothesis0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inflation anticipation oil price food price are themain factors to affect domestic price change and the weighted trade i mport output gap also have positive influ ence In conclusion to copew ith the currency change inChina it is necessary for government to grasp accurately the ti m ing and intensity according to the globalbusiness cycle in using policy tools and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w ith other countries InternationalO ilPrice Fuel Substitutes and the Rising of Food Price in the W orld An Analysis on the Conducting Channel of the Rising of Food Price based on theM odel of Backstop Technology Zhang Liangliang Zhang Hui m ing 13 International foodstuffprices have increased sharply since 2006 it also led to a series of econom ic and political crises It suggests that the essence of the rising of foodstuff price i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rapid econo m ic gro wth in most countries and the li mited resources and itbursts out in the for m of fuel substitutescprice rising Based on themodelofbackstop technology we find that the price of nonrene wable resources h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its substitutesc price In fact it is those countries just likeAmerica Brazi land EU thatencouraged the using ofbiofuels bioethanol and biodiesel enacte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