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文社区绿色之城 济南田园新城规划 邵莉1王全良2 崔显坤 摘要 济南田园新城是面向普通收入群体开发建设的大 型居住社区 文章基于居住群体需求以及大型住区特性 反思传统住区规划建设模式和现实问题 提出居住区规 划应融入社区规划理念 充分考虑社会性 强调住区持 久发展活力 倡导大型住区的开放性和复合化 创新规 划设计手段 创造繁荣 宜居 可持续的人文绿色社区 关键词 田园新城居住社区规划设计 A B S T R A C T i a n y l l a nN e wT o w ni sal a r g er e s i d e n t i a lc o m m u n i c yf o rc o m m o ni n c o m eg m u pB yc o m b i n i n gf h ec h a r a c t e ro f t h el a 曙er e s i d e n t i a ld i s t r i c ta n dt h er e q u i r e m e n fo f r e s i d e n l s a n ds t I l d y i n gm et m d i o n a lc o n s t n l c f i o nm o d ea n d s o m er e a l i s t i cp r o b l e m s t h ep l a l l n e r sa s s i m i l a I ec o m m u n 时 i d e ai n t o d i s t f i c td e s i g n g i v e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t ot h e d i V e r s m c a 廿o n 1 1 1 es u s t a i n a b l e 曲V e l o p m e n t c h eg l a s n o s ta n d t h es o c i a lc h a r a c I e r a n dm a k ei n n o v a l i o no f d e s i 印m e a l l s f oc r e a t ea p r o s p e r o u s g r e e na n dh 啪a n ec o m m u n i t y K E YW O R D S T i a n a nN e wT o w n r e s i d e n t i a lc o m m u n i 吼 p l a l l l l i n ga n dd e s g i n 作者单位 1 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济南 2 5 0 0 0 1 2 济南市住宅产业化发展中心 济南 2 5 0 0 0 1 收稿日期 2 0 0 6 1 0 一 7 济南田园新城是以政府为主导 面向 中低收入群体予以开发建设的普通商品房 大型住区 田园新城位于济南主城区东北 部近郊区 总用地1 8 5 h m 2 其所处王舍人 片区是上世纪5 0 年代末至7 0 年代发展起来 的工业基地 区内有济南钢铁厂等大型工 业企业及一些中小型企业 田园新城项目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房居 住区开发 首先它面向中低收入的普通消 费群体 其次是可居住约5 万人口的大型住 区 因此 规划设计应体现其经济性 社会 性 可持续性的住区特性 基于居住群体需 求以及大型住区特性 首先对传统住区规 划模式和现实问题进行反思 更新规划理 念 探索面向普通收入群体的大型住区的 规划模式和方法 旨在创造繁荣 宜居 具 有持久发展活力的人文绿色住区 1 基于居住群体需求以及大型住区特性的 规划理念 传统 居住区一居住小区一组团 的规 划模式 往往忽视居住空间中人的主体地 位 过于注重物质形体美学及其功能结构 而且居住小区一般由城市主次干道围合限 定 用地规模在l O 一2 0 h m 2 之间 实行封闭 式管理 犹如传统的单位大院 形成城市的 交通岛 割裂了城市的支路网 无法满足现 代交通需求 另外 小区配套设施缺乏社会 共享性 住区功能单一 亦对多样化的社会 经济发展需求不适应 我国早期新城开发中大多是以大规模 居住开发为主体的 卧城 模式 其主要问 题是就业岗位缺乏 居住与就业分离 居民 社会阶层单一和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缺失等 必然导致往返于不同城市功能片区之间的 钟摆式 交通 居民生活和城市运营成本 增加 社区更新和自我发展缺少动力乃至 新城活力的丧失 1 1 摈弃传统住区不足 打造人文居住社 区 4 7 居住社区是人类居住模式的基本单元 由家庭 邻里等基本单位整合而成的社会 空间统一体 居住社区 与传统的 居住 区 和 居住小区 有本质的不同 居住社 区除了物质 地域空间的内涵 还包括了住 区内的组织结构以及建立在主体交往互动 基础上的社会文化认同与归属感双重内涵 强调住区的活力 传统住区模式正在被居 住社区理论所代替 因此 在田园新城这一面向普通收入 群体的大型住区规划中 运用 居住社区 理念 以小范围同质大地域复合的居住人 群的多样化提升社区的活力及和谐性 考 虑居住与就业的结合 强调社区配套的复 合化与共享性 强化居住社区的社会性 1 2 与城市有机融合 倡导大型住区的开 放性和复合化 传统封闭小区的布局和管理模式 不 仅使城市支路网密度低 干道交通负荷过 大 还阻碍了人群移动和沟通 人为造成了 城市各部分的割裂 而且各自建设的公建 配套设施由于各自为政的封闭管理 而不 能高效使用 不仅浪费资源 还因恶性竞争 而无法盈利 居住社区规划建立完善均匀的支路网 以支路划分小规模居住单元 解决城市道 路交通问题 对于公共服务设施 绿地在内 的所有功能设施保持高度的开放性 统筹 规划配建社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形成 社区公共服务中心 与城市有机融合 发挥 社区公共资源的规模效益 创造出更多的 就业空间 增加城市公共空间和绿地空间 共享资源 集聚人气 增强城市的新陈代谢 能力 提升住区活力 1 3 提炼 田园城市 空间特征 构筑绿 色之城 1 9 世纪末 霍华德提出 田园城市 其核心是 城 与 乡 的和谐共存 提炼 其空间的主要特征是 城市之间有广阔的 农业用地 城市内部有绿核和绿带 绿核 R c H f T E c 俐R LJ o u 日 L2 0 D 一4 建筑学报 万方数据 一 0 住区研究R E s I D E N T l A LD I s T R I c Ts T u D l E s 1 规划总平面 绿带和外围的农业用地通过林荫大道连通 形成蜘蛛网状的绿色开敞空间 田园新城所在王舍人片区为城乡结合 的近郊区域 有工业企业和农田 为凸显地 区田园住区特征 规划纵横带状绿化开敞 空间 林荫道 社区绿廊与片区外围的绿色 生态空间相连 形成网络状均衡布局 可生 长的住区绿色开敞空间 构筑绿色之城 1 4 借鉴 新城市主义 理论 营造宜人 活力街道空间 居住社区以 交往活动与空间 体现其 社会性 规划借鉴 新城市主义 理论思想 回归中国 街道 公共生活空间这一传统生 活脉络 继承与发扬街道的公共生活属性 创造紧凑的 功能复合的 适宜交往和活动 的街道空间 即以人的尺度为考量 适宜的 街道尺度和密度 复合交通 商业 休闲 交往等多重功能的公共活动空间 从而充 分满足人们交往和使用需求 产生出更多 建筑学报2 0 0 2 4 R c M T E c 丁U R LJ o u 叭 L 具商业价值的空间 为社区提供更多就业 机会 营造具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充满人情 味 具有持久发展活力的生活住区 图1 2 田园新城规划设计特色 基于上述规划理念 规划田园新城功 能组织和空间结构为 一轴 一街 双心 三带 二十六街坊 图2 设计特色如下 2 1 改良 居住区一小区一组团 传统 组织模式为 居住社区一街坊 组织结构 有研究表明 以人的尺度确立的理想 居住单元规模约为5 h m 2 左右 而城市支路 间距为1 5 0 2 5 0 m 以城市支路划分的街坊 为3 5 h m 2 左右 因此 依据人控制环境的 范围和认知能力 规划确定居住街坊的规 模为3 5 h m 2 左右 在城市主次干道划分的 地块中 通过支路划分2 6 个居住街坊组成 居住社区的基本单元 也是社区中相对独 立的封闭管理单元 小规模街坊的划分不 用地平衡表 页目数值占比重人均面积 h m 2 m 2 人 划总用地1 8 5 2 2 1 规划净用地 1 4 3 7 8 1 居住区用地 1 1 5 4 61 0 02 5 3 8 住宅用地 6 2 8 l5 4 4 01 3 8 0 配套公建用地 2 2 9 91 9 9 15 1 6 道路用地 1 53 31 3 2 833 7 协 绿帅 1 4 3 31 24 l3 1 5 2 非配套公建用地1 3 7 3 3 干道两侧绿带用地 1 4 5 9 城市主次干道用地 2 9 6 3 工业北路北侧绿带用地 1 1 6 现状保留用地 1 0 6 5 居住人数 45 5 万人 人口毛密度3 9 4 人 h m 2 住宅平均层数 7 层 住宅建筑套密度 毛 12 3 套 h m 2 住宅建筑套密度 净 2 2 6 套 h m 2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 20 4 万m 2 h m 2 地上容积率 12 2 地下容积率 O4 0 住宅建筑净密度 2 84 3 总建筑密度 1715 绿地率 3 88 0 居住区停车率6 56 7 居住区地面停车率1 00 0 居住区停车位8 9 2 0 辆 总停车位 13 0 9 1 辆 仅增强了住区的开放性和与城市的有机融 合 有利于打造活力住区 而且对于大型住 区来说 街坊之间相对独立完整 利于分期 建设 分级开发 2 2 构筑三条复合化的带状绿色开放空间 在街坊之间 结合支路 街坊间道路 规划带状绿色开放空间 围绕街坊居住人 口出行路线组织 融合步行系统 复合支路 交通 绿化景观 休闲健身 商业餐饮等多 种功能 既是公共绿地 又是居民主要的活 动和交往空间 是社区的开放空间 与城市 生活有机融合 使 三带 成为集聚人气 最具活力 交往活动最集中 居民日常使用 最频繁的社区公共空间 三带 所蕴涵的绿地布局 摈弃传统 四菜一汤 式居住小区模式 调整城市公 共绿地过于集中和边缘化的特点 将街坊 绿地和城市绿地结合布置 融于三条共享 的复合化的开敞功能带之中 相比团状或 心状的集中绿地 服务范围更大 服务人群 更多 作到了功能和效益的最大化 同时避 开城市主次干道的交通干扰 形成连续的 功能复合的 各功能相互促进的活力空间 三带 公共绿化空间向城市开放 由 三带 向街坊内延伸形成的南北向半私密 绿地 对街坊内部居民开放 从而 田园新 万方数据 2 规划空间结构 一轴 一街 双心 三带 二十六街坊 3 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4 道路规划系统 城以 三带 公共绿化空间为主体 由 三 带 向街坊内延伸的带状街坊内绿地为补 充 并与沿城市干道林荫绿带相结合 形成 纵横交错网络状布局的绿化系统 图3 2 3 构筑复合化和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组 织结构 田园新城公共设施组织探索了 集中 的大配套与分散的小配套相结合 的复合 化构成模式 具体体现为 社区公共中心 商业街 居民日常使用设施 保持社区公 共服务设施高度的开放性和共享性 比传 统三级公建配置更能发挥效益 提高使用 效率 并创造社区丰富业态和就业机会 社区公共中心为王舍人片区 田园新 城居住社区公共设施的复合体 沿社区主 轴刘志远路两侧布局复合公共中心和公共 次中心 内容包括办公商务 大型综合商 业 金融服务 文体娱乐 社会福利 社区 服务和学校等 强化了刘志远路作为公建 和景观组织主轴的地位 商业街包括独立 5 一纵三横 景观设计 商业街和住宅底层商业街两种形式 一是 改造并发展坝王路传统商业街 二是沿 三 带 中支路一侧布局的底商 成为社区居民 自主经营的商业设施和基层配套服务设施 的复合体 其它如幼托 文体活动等居民日 常使用设施则融于 三带 开放空间中 居 住街坊内部不设置公共服务设施 2 4 建立便捷 安全 完善 复合的道路 交通系统 在已确定的 四横四纵 城市干道网基 础上 规划添加均匀适度的城市支路网 形 成具有合理密度 简洁 经济 高效的方格 网道路系统 更有效地分担干道交通压力 满足小汽车发展需求 同时以支路作为划 分街坊的道路 使不受约束的车行交通可 以到达街坊周围 并与 三带 复合化功能 空间相结合 创造开放友好的街道空间 街坊内部人车分流 车行道流线型 通 而不畅 直接与地下车库出入口相连 每个 街坊独立设置地下停车系统 符合以街坊 4 9 为居住管理单元的要求 街坊内步行系统 与 三带 和由 三带 向街坊内南北延伸 的绿地相结合 每个街坊的步行主人口沿 三条绿色开放空间带设置 图4 2 5 规划 一纵三横 的主体景观构架和 特色街坊 景观规划体现 田园人居 绿色街坊 主题 构筑 一纵三横 的主体景观构架和 田园特色街坊 一纵 为以南北向城市主干路刘志远 路为景观主线 由每侧宽2 0 m 的绿带 类 型丰富的建筑景观 不同层次的节点空间 开合有致的沿街界面构成 形成纵向景观 主轴 三横 为贯穿东西的三条绿色开放 活力空间带 复合多类型的绿地 小巧别致 的景观建筑 蜿蜒流畅的景观水系 紧凑宜 人的街道空间 形成三条横向景观主轴 其 中 水系是利用社区处理达标后的中水 先 观后用 既为处理后的中水提供储存场 所 又为社区环境缔造了水景和滨水空间 强化中国传统街坊院落文化的脉络继 承 体现宜人田园特色 以不同的鲜花植物 作为街坊环境景观设计的主题 形成鲜花 植物特色景观区域 增强街坊的特色和可 识别性 同时也使整体区域具备了田园特 征和协调性 图5 3 大型居住社区的动态规划控制探索 田园新城项目规模较大 拟采取总体 控制 分级开发的运营模式 以政府为主导 的一级开发负责实施统一规划 统一征地 村民拆迁安置 土地整理 基础管网 道路 公共绿地和配套设施建设等一级开发 再 通过实施土地分片分块招拍挂 由取得土 地使用权的开发企业进行二级开发 大型 居住社区一般建设周期较长 为适应大型 居住社区的分级开发模式和未来市场的变 化 借鉴融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方法 进行 了大型居住社区详细规划动态控制的探索 实施 规划结构 配套设施 绿地系统 总量指标 街坊指标 五项控制目标 以保 证规划结构的完整性 连续性和空间特色 按照五控原则细分地块 以单个居住街坊 和不同性质的公建地块为基本划分单元 并将街坊间三带单独划块 并对地块定性 定量 为实施动态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在实 行必要刚性控制前提下 为社区发展提供 一定的的弹性空间 同时为土地招拍挂和 二级开发提供条件 月c H f T E c 圳LJ o u R M L2 0 0 2 4 建筑学报 万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入侵检测系统实时监控与优化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中的医疗信息化产业链协同发展策略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投资策略:充电站投资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报告001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带答案详解(达标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高分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检测提分附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题标准卷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模拟题库提供答案解析附答案详解(精练)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拟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国际商务文化与礼仪课件
-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下册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课件
- 书法坐姿与执笔课件
- 外宾接待礼仪课件
- DB31T 808-2019 地下空间安全使用检查规范
- 劳动课整理与收纳教案
- 戴晓琳《课余生活我安排》-课件
- 日周月安全检查记录表
- 防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专项施工方案
- 数据文化与我国时空大数据的发展
- 现代生物技术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