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财富复制者.doc_第1页
王传福:财富复制者.doc_第2页
王传福:财富复制者.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传福:财富复制者他37岁稳坐电池行业的龙头老大,身家338亿美元。他想把在电池领域的经验复制到汽车产业。他在让自己富裕的同时,复制了数十个千万富翁。 抠门成就财富 1995年的2月,深圳乍暖还寒。王传福领着二十几个人在莲塘的一个旧车间开始折腾着创业。此前的他是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 但5年办公室时光有些使他感到窒息。他发现作为自己研究领域之一的电池行业面临机会:当时要花2万3万元才能买到一部大哥大,手提电话的发展对充电电池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作为研究方面的专家,王传福坚信,技术不是什么问题,只要能够上规模,就能做出大事业。 于是,王传福在深圳注册了比亚迪实业。 当时的电池市场基本被日本的产品所垄断。如何打开局面?王传富从一份国际电池行业动态中发现,日本宣布本土将不再生产镍镉电池,而这势必会引发镍镉电池生产基地的国际大转移,王传福立即意识到这将为中国电池企业创造前所未有的机会,遂决定马上涉足镍镉电池生产。 比亚迪很快在镍镉电池领域站稳脚跟,产量全球排名第二,年产35亿只镍镉电池。 在镍镉电池领域站稳脚跟之后,王传福抓住了第二次机会,进军锂离子电池。当时锂离子电池是日本人的天下,国内同行不相信比亚迪能搞成,王传福当时在业内受到了嘲笑,但他相信这是机会。电池生产大国日本的7家锂离子电池生产商中有5家亏损。他分析研究后认为,高成本运作是他们亏损的罪魁祸首。 王传福是一个知道如何控制成本的“抠门”老板。根据企业的特点,他一直使用“小米加步枪”式的企业战略。他要利用的就是,中国最大的优势人力资源。他的思路就是多使用人力来取代资本密集的设备。这无疑节约了成本。 王传福把自己的工厂做成了流水线,他相信,每一个工人重复同样的工作,总会熟练起来。他还强调让自己的员工多加班,尽管加班的员工比不加班的员工每个月多收入几百元钱。 充电电池业实际上是高科技与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重视成本控制和工艺的可操作性往往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一项工艺变化甚至会带来10倍的成本变化。 生产镍镉电池需要大量耐腐蚀的镍片,镍的价格为14万元吨,而用镀镍片就可降至1万元吨,但会影响品质。比亚迪研发中心专门改造电池溶液的化学成分,从而使镀镍片也不易被腐蚀,这一项改进使镍原料的月花费从500万600万元降至几十万元。而类似这样的技术专利,比亚迪已申请了19项。 经过努力,比亚迪的总体成本比日本对手低了40。 比亚迪2002年在香港上市时募集资金165亿港元,是道琼斯指数下挫20、全球投资者惶恐期中成功发行的罕见个案。强调成本控制的王传福这个老板等来了真正的价值。 比亚迪以近15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成为中国最大的手机电池生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正与日本三洋一决雌雄。目前,在镍镉电池领域,比亚迪全球排名第一,镍氢电池排名第二,锂电池排名第三。电池大王造汽车 正当比亚迪在电池生产领域春风得意的时候,2003年1月23日,比亚迪突然宣布,以27亿元的价格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77的股份。比亚迪成为继吉利之后国内第二家民营轿车生产企业。2003年8月,在陕西广东经贸合作推介会上,王传福再爆惊人之举,比亚迪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陕西省投资集团签订合资组建比亚迪电动汽车生产线合同,项目投资达20亿元人民币。 王传福的思路是,通过电池生产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打造中国乃至世界电动汽车第一品牌,“电池大王”将造汽车与自己的长项相结合。 王传福的自信来源于比亚迪在电池生产领域的成功。他要复制这样的成功,他看准了庞大的汽车市场。 在做这样的决定前,王传福甚至都不会开车,但他此前带着手下,在上海的保税区买了几十辆诸如凌志、丰田之类的名车拆完再装上,研究每一个机件。 王传福为比亚迪做汽车寻找了几个理由。首先,3年之后,比亚迪的电池制造将达到顶峰,需要寻找其他行业进行拓展。其次,相对于国企来说,比亚迪拥有制度优势。 而国内私车市场每年增长60以上的巨大空间更充满诱惑。 “我下半辈子就干汽车了”,王传福说。 2004年一季度,200辆比亚迪制造的锂离子纯电动车在深圳投入出租运营。深圳市政府给予牌照成立专门出租车公司试运行。这种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后可行驶350公里,成本价在10万元到12万元之间,零售价在14万元左右。在做完必要的改进后,将全面进入北京市场,并且在上海、广州、西安等城市陆续上市。 比亚迪在开发电动汽车的同时,坚持普通汽油机家用轿车的生产开发,2003年对秦川原有的福莱尔轿车进行了多项技术升级,推出了有更高科技含量和更高性价比的福莱尔“福星”轿车。与此同时,比亚迪在上海的汽车研发中心又与外国汽车设计公司合作,开发出一款全新的16升比亚迪轿车。 2004年的春夏之时,王传福在北京接受采访。尽管一年前资本市场对他投资汽车的不良反映已经消除,但是王传福还是很有意思的归咎于自己是个性子比较急的人,事实上,他可以不急着动用上市公司来收购,而等到自 己经营好了再动用上市公司来收购。学会共同致富 2003年王传福以资产328亿美元登上福布斯杂志“中国大陆百富榜”,位列第13位,随后又在2003年11月成为美国商业周刊的“亚洲之星”。 财富没有给他带来生活上的任何变化,他和妻子及5岁的孩子依然住在深圳龙岗区葵涌镇上一套两室一厅里。开的是一辆开了很久的“凌志”。王传福身上惟一值钱的东西是一块“阿迪达斯”运动表,因为它能够显示很多地方的时间,通过它可以确切地知道分散在全球的分支机构是在白天还是夜晚。 对于名誉和财富,王传福已经觉得无所谓了。王传福喜欢集一些硬币,但是基本上都是人民币一元的。 对于钱财,多一点少一点对他个人完全没有影响,不像创业时那么重要,但很显然,他感受到了责任和压力的增长,他现在要对近30000名员工生活负责,他现在有很强的社会责任的约束。 “我们面对的有两万多员工,我们又是上市公司,买股票的是美国基金,他们要看你的增长,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责任,它之所以买你的股票是希望你增长,因此我们有增长的义务,我们有义务把这个企业变成每年增长的企业。”王传福这样说。我认为财富作为企业家来说是一种责任。 财富是责任感不能停留在口头上,王传福做的就是分享财富。2003年,他上缴个人所得税1600万元。 此前,对于上市王传福是排斥的,他认为公司的财务状况良好,现金流丰沛,没有必要上市,但考虑到上市可以兑现对公司管理层的激励,王传福才将上市付诸实施。 正是如此,一不小心,比亚迪成为千万级富豪员工的根据地。作为比亚迪的核心创始人,王传福本人在比亚迪股份的持股比例仅为28,而其他34位高管获得了高达22的股份。公司里很多人惊讶地发现,他曾经承诺过的股份,甚至包括口头承诺的,也在公司上市后如约兑现了。王传福在制造自身财富传奇的同时,也使比亚迪成为“富豪员工”的根据地。 正是王传福乐于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