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与能源钟乐超学院:机电 学号:1100800103 班级1008111 电箱:摘要: 如果要研究人类历史的话,能源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入口。从奴隶社会走向现在,人类经历了火的时代,煤炭的时代,电的时代和石油的时代。通过发现新的能源技术和改进旧的能源技术,人类逐渐地发展了文明,而文明的发展,也是能源技术发展的推力和动力。总之,化学能源与人类是密不可分伙伴。能源对人类历史文明的推进上,拥有任何领袖都无法企及的巨大力量。同时,放眼于当今时代,能源的问题也在严重制约着人类的发展,成为人类心头的一块大病。随着人类数量的不断增大,能源在数量上已显得不够使用,能源的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而同时从很早就一直存在的能源污染和能源浪费问题,则更使问题复杂而严重。关键词:化学;能源;生活;生产力引言:人类求生存、建城市、办工厂,需要各种不同的能源。做饭、取暖需要热能,点灯照明需要电能,万物生长需要太阳能可以这样说,没有能源,人类就不能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经历了柴草、煤炭、石油三个能源时期。火的使用,使人类第一次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使人类和动物界彻底分开。但是由于人们还不能把热转换为机械能,所以这个阶段生产力比较低下。煤的发现,提供了大量热能;风车和水车的制作,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力。但是这些远不 够满足人们的需求。蒸汽机的发明,使得人类解开了另一个时代的面纱,人类进入大机器时代。但是,由于蒸汽机比较笨重,效率又低,无法在轻便的运输工具如汽车、飞机使用,又开始限制了人们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又发明了新的热机内燃机。内燃机的使用,引起了能源结构的一次又一次变化,石油登上了历史舞台。世界各国依赖石油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人类的生产力达到了历史的最顶峰!但是,随着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地球的环境越来越恶化,大自然的报复也无休无止,人类也碰上了历史以来最大的挑战。为了保护环境,世界各国都开始大手笔投入资金开发新能源,力求达到环境和利益的均衡,这些热点领域是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资源经转化或加工后的电力或洁净燃料。地球上的能源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地球和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如潮汐能;第二类来自地球的内部,如地热能和原子核能;第三类来自地球以外,主要是太阳能以及由它产生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水能、风能、海洋热能等等。由于化石能源的超常规消耗,地球显得越来越苍老了。酸雨和气候变暖,土地沙化,臭氧层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为子孙后代的丰衣足食着想,使地球人类大家庭的明天过得更舒适、更美好。所以,人们一方面研究如何进一步合理、妥善、高效率地开发利用化石燃料和水力等常规能源(也叫传统能源),比如研究提高能源转换效率的方法,改善能源开采和利用的方式等等,着重从节流方面想办法和采取措施;另一方面,人们又上天、入地、下海,四处寻找开源途径,探索低廉而丰富、又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很清洁的新能源,比如开发太阳能、地热能、核聚变能和海洋能等等。这样,一门边缘化的、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能源技术就迅速形成,并蓬勃发展起来。8世纪前,人类只限于对风力、水力、畜力、木材等天然能源的直接利用,尤其是木材,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长期占据首位。蒸汽机的出现加速了18世纪开始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到19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能源转换。1860年,煤炭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24,1920年上升为62。从此,世界进入了“煤炭时代”。19世纪70年代,电力代替了蒸汽机,电器工业迅速发展,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渐下降。1965年,石油首次取代煤炭占居首位,世界进入了“石油时代”。1979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是:石油占54,天然气和煤炭各占18,油、气之和高达72。石油取代煤炭完成了能源的第二次转换。但是地球上石油的储量有限,石油的大量消费,使能源供应严重短缺,世界能源向石油以外的能源物质转移已势在必行。世界能源正面临一个新的转折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已开始从石油为主要能源逐步向多元能源结构过度。新能源包括地热、低品位放射性矿物、地磁等地下能源;还包括潮汐、海浪、海流、海水温差、海水盐差、海水重氢等海洋能和风能、生物能等地面能源;以及太阳能、宇宙射线等太空能源。乌金墨玉煤煤是能源中的长辈, 正是在火的光辉照耀下,人类才迈出了文明的第一步,从而日益繁盛起来。煤与火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把煤炭称作乌金墨玉,不仅是它有金子般的光泽和玉石般的晶莹外表,更重要的是,它对于提高人类生活水平起了无法估量的重大作用。那么,煤炭是从哪里来的呢?大约100 万年到44 亿年前,地球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很适于植物的大量生长和繁殖。它们大量地出现在陆地、沼泽、湖泊和浅海中。死亡的植物日积月累,逐渐沉积起来,在细菌的作用下,经过一段长的时间,慢慢硬化,变成褐色或黑色的泥炭。再经过一段漫长的岁月,这些泥炭被深深地埋在地下,这样,泥炭就和空气完全隔绝了。细菌在缺氧的高温条件下无法生存,终于停止了活动;泥炭却处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被挤压成了褐煤。又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褐煤受到更大的压力而形成更硬的烟煤。随着岁月的流逝,烟煤又受到了更大的压力,最后变成很硬的、晶莹黑亮的无烟煤。到1765 年,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以后,煤炭一跃而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成为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开发的原动力和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尽管地球上的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专家们估计,如果单独使用煤炭,也足以满足全人类今后至少200 年所需要的能源,然而,它毕竟是一种非再生能源,用一点就会少一点。工业血液石油石油主要来自千百万年前生活在浅海和内陆湖泊的浮游生物残骸。浮游生物非常小,但数量巨大,当它们死后,沉入海底或湖底腐烂,一层层泥沙盖在上面,在高压下,泥和沙变成岩石,浮游生物的尸体变成了石油,积蓄在岩石的缝隙里。人们从石油中提制汽油、柴油、润滑油、沥青和其他许多化工产品。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飞机迅速发展,汽车加速普及,石油作为它们的燃料,就在整个能源家族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从地下开采出来的石油,通常称作原油,需要经过加工提炼后才能使用。但石油是非再生能源,在地球上的储藏量非常有限。据目前估计,包括海底油田和深层油田,石油地质含量总共约有3000 亿吨,已探明了的石油含量不到1000 亿吨。而现在的年开采量达3040 亿吨。照此发展下去,有限的石油资源很快就跟不上需要了。按目前的消费量计算,现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到2020 年就要用完了。天然气天然气与石油属于同一类,是一种更简单的碳氢化合物,成分以甲烷为主。天然气蕴藏在地层内的岩石孔隙和空洞中,在地球上的储量也很大,已探明的储量已超过石油的探明储量,是一种与石油并列的重要能源,所以,人们通常把它们总称为“油气”。天然气的形成和石油基本相同,不过,促使有机物质进行生物化学反应的不是石油菌和硫磺菌等,而是厌氧、嫌气菌参与分解活动。天然气常常和石油埋在一起,由于天然气的比重轻,所以气在上,油在下。它和石油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从形成、蕴藏到开采、使用,经常是形影不离、密不可分的,这种天然气叫做油田伴生气,这样的矿脉称为油气田。天然气有时也单独储于地下,这样的矿脉叫天然气田。天然气的开采、运输和使用都很方便,也较清洁。由于天然气压力很高,只要钻井开孔,就容易把它采出。采出后,既可用管道直接输送到需要的地方,也可冷却到-161变成液化天然气,再用冷冻油轮或冷藏槽罐运送。比如,日本用油轮从加拿大、阿拉斯加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大量进口液化天然气供城市煤气或火力发电用。天然气主要用作工业和民用燃料,或用以制造炭黑,作为合成氨、乙炔、氢氰酸、甲醇、石油和其他有机化合物的原料。按目前的消费量计算,工业发达国家的天然气将在2030 年被采尽,发展中国家也将在2060 年发生短缺。那时,人们就不得不开发新的能源了。电电在现代生活中,点灯照明,使用各种家用电器,都离不开电。现在发电机主要有多种多样,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核能发电等。火力发电发电机和电动机都是应用磁感应原理制造的。随着时光的流逝、社会的发展,发电机已经成为人类生产动力、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最常用的机器,电能也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空气”和“水”,是人们须臾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了。不过,迄今为止,所有的火力发电机都是经过从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的三次能量转化,才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即使是核电站,其发电过程也几乎与此相同。水力发电水能是人类利用很早的一种能源。水力发电通常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水源必须维持一定的落差;二是水源必须具有相当的流量。为此,人们在江河干流上建造拦河坝,筑蓄水库,迫使上游水位抬高,水坝前后的水位落差增大。高高在上的水库里的水,通过输水管引导,以很大流速冲击到水轮机上,使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产生电能。水力发电比火力发电经济。因为水力发电的原料水是免费的,所以,水电成本只有火电的四分之一。水力发电不污染环境,还可以解决防洪、灌溉、航运等各种水利问题。地球上成千上万条奔流不息的江河为人类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这是一种流动的再生能源,可以不断地供应,反复使用。尽管人类制造水车来带动机械碾谷、磨面至少有2000 年的历史了,但是,水能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只不过是近100 多年来的事。1882 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水轮发电机以后,随着远距离输电技术的不断提高,水力发电便迅速发展起来,水能成为仅次于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主要能源。太阳能发电太阳能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太阳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有太阳能的光热转换、光电转换以及光化学转换三种主要方式。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由太阳能导致或转化成的能量形式。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主要有:太阳能电池,通过光电转换把太阳光中包含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光的热量加热水,并利用热水发电等。太阳能清洁环保,无任何污染,利用价值高,太阳能更没有能源短缺这一说法,其种种优点决定了其在能源更替中的不可取代的地位。核能发电核能是通过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核能产生的能量非常巨大,但是也非常危险,造成的后果无法估计。例如苏联的切诺贝利事故,日本的福岛核电站事故等。世界能源消费现状1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影响,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2界能源消费呈现不同的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增长速率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 3界能源消费结构趋向优质化,但地区差异仍然很大。4. 世界能源资源仍比较丰富,但能源贸易及运输压力增大。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济、社会的发展,未来世界能源需求量将继续增加。预计,2010年世界能源需求量将达到105.99亿吨油当量,2020年达到128.89亿吨油当量,2025年达到136.50亿吨油当量,年均增长率为1.2%。欧洲和北美洲两个发达地区能源消费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将继续呈下降的趋势,而亚洲、中东、中南美洲等地区将保持增长态势。伴随着世界能源储量分布集中度的日益增大,对能源资源的争夺将日趋激烈,争夺的方式也更加复杂,由能源争夺而引发冲突或战争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结论:1 进步和政策引导,提高能源效率,走高效、清洁化的能源利用道路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中国能源资源储量结构的特点及中国经济结构的特色,决定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将不大可能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将继续存在,这就要求中国的能源政策,包括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勘探生产、能源利用、环境污染控制和利用海外能源等方面的政策应有别于其他国家。鉴于我国人口多、能源资源特别是优质能源资源有限,以及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等情况,应特别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引导,提高能源效率,寻求能源的清洁化利用,积极倡导能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积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4.1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2024年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理想信念 第1课《扬起理想的风帆》说课稿2 新疆教育版
- 农产品嫁接种苗技术服务合同7篇
- 2025年人防工程防护(化)设备供应及安装合同
- 转租合同安全协议书7篇
-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说课稿 川教版
- 4.4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第1课时(新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湘教版)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单元 让爱驻我家 第一课 相亲相爱一家人 第1框《家 温馨的港湾》说课稿 鲁教版
- 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 4 Where is my car Part B第二课时说课稿1 人教PEP
- 全国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验证多个点共线》说课稿
- 产品品质及售后无忧服务承诺书3篇
- 2025年第11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课件
- 妊娠期高血压用药
- 游泳社会指导员专项理论考试复习题库汇总(附答案)
- 我不是完美小孩
- GB/T 18091-2015玻璃幕墙光热性能
- 2023年高考全国1卷理科数学和答案详解(word版本)
- 大学英语精读第三版第三册课文翻译
- 患者跌倒的预防及管理课件
- 医疗设备验收单
- 竞选大学心理委员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