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一级甲等攻略.docx_第1页
普通话一级甲等攻略.docx_第2页
普通话一级甲等攻略.docx_第3页
普通话一级甲等攻略.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有人这样问,普通话一级有多难考?我回答:“你认为难,那肯定难;你认为不难,那一定不难。”问话者茫然,追根就底:“究竟难,还是不难?”怎么说呢?难是肯定的,只要是考试,都会有一定难度。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毕福剑、阿丘、刘仪伟等在这道门槛前栽过跟斗,曾被央视通知下岗;著名主持人李霞、何炯、李湘、谢娜等也曾受到质疑,被指普通话水平不过关,引来口水仗。不过,我觉得,难和易,更多是一道心理门槛,而不是技术门槛。你要相信,“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能成。”一、“难易”考证(一)容易说普通话水平测试(PSC)不是普通话系统知识的考试,不是文化水平的考核,也不是口才的评估,仅仅是应试人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标准程度的检测和评定,是应试人的汉语标准语测试。因此,就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系统性、复杂性、科学性而言,测试方式比较简单,测试目标比较单一,应试人在运用普通话口语进行表达过程中所表现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就是评定其所达到的水平等级的主要依据。只要应试者的口语规范化程度达到了相应要求,就有机会通过一级乙等、一级甲等测试。(二)困难说普通话水平达到一级乙等、一级甲等,是从事相关行业(或专业)工作的准入条件。国家广电总局明确规定,“国家级和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一级甲等。其他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达标要求按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规定执行。话剧、电影、电视剧、广播剧等表演、配音演员,播音、主持专业和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师、学生,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一级。”据我所知,许多市(州)级广播电视台已将“普通话水平达到一级甲等”,视为行业准入门槛。既然是一道准入门槛,就必然有一定高度,须通过努力才能跨过。尤其是“一甲”,由于其分数线高,要求严格,致使很多人的测试成绩徘徊于95-96.9之间,难以越过97分的标线,总是离“一甲”总是差一点点。有的虽然在测试时过了97分,但在复审时又吃了闭门羹,且屡考屡败,到最后信心全无。二、“标准”浅析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标准,是一个理论标准,并非实践标准,这是语音面貌的瞬时性、多样性决定的。没有人可以信心百倍地说,自己的语音是标准的普通话语音,即使中央电视台播音员也不会这样说。所以,准确地说,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向普通话理论标准靠拢。但是,作为一项专业测试,必须有“标准”作为评判依据。国家语委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规定了一级乙等、一级甲等的测试标准。一级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 语音标准, 词汇、语法正确无误, 语调自然, 表达流畅。测试总失分率在3%以内,即测试得分97分以上。一级甲等成绩须在认定前由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复审。一级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 语音标准, 词汇、语法正确无误, 语调自然, 表达流畅。偶然有字音、字调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8%以内,即测试得分92分以上。一级乙等成绩在认定前由省级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复审。这是一个普适标准,是等级判定的基本依据。同时,根据大纲和测试实践, 具体评分时还要参考相应的“限制性条件”。我们以“一级乙等”为例,看看有哪些限制性条件:1.在第一项“读单音节字词”失1分或1分以上,或在第二项“读双音节词语”中失2分2分以上, 这两项无论哪一项失分超过10%,都不能进入一级乙等, 即不能进入一级。2.在等级标准中, 一级要求“语音标准”是指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标准, 不包括偶然出现的语音错误, 以及受方言影响遗留的非系统的语音错误。因此, 存在一类(涵盖常用字字音比较多的, 例如舌尖后音声母zh、ch、sh, 或前后鼻音韵母的区分等)或两类(涵盖常用字字音较少的, 例如声母f 在3500个常用字中只有120个左右, 声母r 只有50多个)以上系统性的语音错误, 或存在两类或三类以上系统性的语音缺陷, 不能进入一级乙等。从量化实际评分上看, 也很难进入一级。3.在第三项“朗读”中字音错误失分在1分以上(即相当于10个字音错误, 此处仅限于字音错误, 不包括“漏读”的失分情况), 或者“方言语调”问题比较突出扣去23分的, 不能进入一级乙等。4.在第四项“判断测试”中扣去12分的, 不能进入一级乙等。严格地说, 进入一级的人员在此项不能出现任何错误, 不应失分。5.在第五项“说话”的“语音面貌”中扣4分以上的;或者在词汇语法规范程度中失分2分的;或者在自然流畅程度上失分2分的, 均不能进入一级乙等。一级乙等尚且如此,一级甲等的限制性条件则更加严格。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的考试成绩总在9596.9之间徘徊的原因,也是一些考生成绩已经达到97分,却在复审中被刷下来的原因。三、“一甲”门槛一甲(即一级甲等)指称的是标准普通话,是最高水平的普通话。其特征为:在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这是笼统而模糊的概括性说明,无法让人们对一甲产生深刻认识。如果能说出一甲十分具体的语音表征,那么不但有利于应试人备考、受测,而且可以帮助测试员提高听辨敏感度,进而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信度。然而应试人发音的复杂性和瞬时性,决定了列出一甲具体的语音表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下文是摘录一位国家级测试员根据语音理论和施测实践,结合失分情况,对一甲的常见语音表征作出的一些阐释。一甲者受测四个题项,须得97分或以上,最多可丢3分,为保险起见,设定允许丢2.5分。根据单字、词语、短文、说话四项依次为10分、20分、30分、40分的配置,照百分比推算,单字项只能丢0.25分,词语项只能丢0.5分,短文项只能丢0.75分,说话项只能丢1分。如果某项多丢分,就必须在其他项补回来,否则难入一甲。一甲者读“单字”,一般不会丢分,或丢分0.2左右,如超过0.5,就不像是一甲语音了。丢分原因主要是读错,也偶然出现缺陷发音。读错,多见于不常用的字,如把上声“髓”错读成阳平,把平舌“攥”错读成翘舌,等等。偶然出现的发音缺陷,多见于使用频率不高的音位,如把“虐”中韵母e的韵头舌面元音,发成带有舌尖元音的味道,把“窘”中韵母iong的韵腹半高元音o,发成舌位偏低的中元音,等等。若发音缺陷见于使用频率较高的音位,比如z、c、s出现齿间音缺陷,j、q、x出现尖音缺陷等等,那么这种发音缺陷一定是极其轻微的,根据情况有时可忽略不计。一甲者读“词语”,一般不会丢分,或丢分0.4左右,如超过1.0,就不像是一甲语音了。丢分原因除跟“单字”相当外,可能的读错还有:不能准确识辨轻声词,或把轻声词读成非轻声词,如“清楚”读成qngchu;或把非轻声词读成轻声词,比如“眉头”读成metou,等等。发音缺陷除跟单字相当,还有儿化韵发音不规范,或对双音词后音节为上声的,声调调值发音弱化超度,比如发“兔儿”,主要元音u卷舌过程中夹进了较明显的央e?(正确的发音是无e?,或有e?但不明显),又如“思考”的“考”,调值是214,发音弱化超度为211,等等。一甲者读“短文”,可以得满分30分,或丢分1.0之内,若超过1.0则不像一甲者所为。六个评分项(1、音节;2、声韵系统;3、语调;4、停连;5、流畅;6、超时)易出问题的,是第二项和第一项。评判一甲语音非常严格,只要有一类声母或一类韵母存在轻微的系统缺陷,就要扣掉0.5分。比如,读“单字”时,应试人出现的极轻微的z、c、s齿间音缺陷,如果当时忽略未计,那么到了读“短文”时,则应当作为“声韵系统缺陷”扣掉0.5分。常见的声母系统缺陷有:舌尖后音平舌化;舌尖前音齿间化;舌面前音舌尖化,等等。常见的韵母系统缺陷多一些,表现形式也较为复杂,主要有单韵母舌位偏移和唇形偏移,复韵母韵腹偏移或弱化,鼻韵母韵腹偏移或韵尾偏移和弱化,等等。一甲者存在的声韵系统缺陷,总是单一的,且极其轻微,因而表现较为隐蔽。一甲者读短文,语音错误应该没有,若有,也是不经意产生的,而且通常在5次以下,即扣分不会超过0.5。以17号作品为例,可能会把文中“觉得”的“得”,其轻声de读成带调d;可能会把“准保”的“准”,不音变为阳平zhn,而仍读原调上声zh?n,;可能会把“因为”的“为”,由去声wi或轻声wei错读成阳平wi,等等。对于“语调、停连、流畅”,一甲一般是不会丢分的。如果丢分则一定是意外,大多是因为短文不熟悉,丢在了“流畅度”上,最多丢0.5分。这是非常偶然的。一甲者“说话”,虽有可能得满分40分,但应该说很难。因为该项是临时抽签,临时组织话语。说3分钟的话,不但要求语音准确无误,而且要求语调自然,语流顺畅,话语有内容。它涉及因素多,没有过硬的语言能力和充分的测前训练,一般总要丢些分。丢分在1.0左右,若丢分超过2.0,则测试总分很难达到一甲。“说话”有三个评分项:语音标准度、词汇语法规范度、自然流畅度。一甲最可能丢分的是“语音标准度”,如果前面“短文”的“声韵系统缺陷”被扣0.5分,那么“说话”的“语音标准度”一定也会被扣分,哪怕3分钟内没说错一个字,毕竟发音存在缺陷嘛,也就是说,有极不明显的方音听感性质,这种情况一般扣0.5分或1.0分。如果前面“短文”的“声韵系统缺陷”没有被扣分,而且“单字”“词语”中也没有缺陷音,那么“说话”的“语音标准度”就可能得到满分25分。施测结果总分在98分以上者,一般都是没有发音缺陷的。当然,一甲可以没有发音缺陷,但偶然说错字还是很有可能的,而且往往是下意识的。说话中的错字常见于声调错误或者音变错误,比如,“复杂”的“复”由去声错说成上声。又如“一会儿”中的“会”由去声错说成上声,进而使“会”前“一”的变调也跟着变,由应变阳平而无奈变成去声。再如“真高啊!”中的“啊”,未根据音变规律说成“哇”,而仍说成“啊”,等等。一甲说话的“自然流畅度”一般不会丢分,如果紧张则可能出现一点点不顺,最多扣0.5分。至于“词汇语法规范度”,一甲是不会出现问题的。四、“进阶”杂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四川人在四川考普通话一级甲等,过关率相对比较低,四川人到北京考一级甲等,过关率相对比较高。这是我的亲身体会,当年我们那一届“国测班”里,过一甲的南方同学就比北方同学多,气得北京同学吹胡子瞪眼,直嚷嚷。后来,我反复琢磨,发现其中的问题主要是,在四川学说普通话,会不断强化弱点,弱化优点,而在北京学习普通话,则可以不断优点,弱化缺点。比如发声用气。我认为,说普通话的基础不是声、韵、调,而是“打、提、挺、松”开口腔;不是单音节字词、双音节词语,而是控制气息、使用共鸣。通过气息控制和共鸣训练,以及声音弹性训练、音域拓展训练、声音魅力训练等,逐渐规范“以气带声”的发音方式,练好“吐字归音”基本功,做到“字正腔圆”。说到底,要想过普通话一级甲等,必须牢记3点:一是要有过一级甲等的语言环境,尽量多受到正面影响,避免受到负面干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