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協鑫熱電有限公司汽輪機檢修規程(試行)發放編號: 文件編號:持有者: 控制性質:汽輪機檢修規程(試行)200506-25發佈 20050701 實施南京協鑫熱電有限公司 發佈目 錄说 明1第一篇 汽轮机本体21.1设备规范21.1.1本体规范及工作参数21.2准备工作及检修工序31.2.1检修准备工作31.2.2检修工作顺序31.3汽轮机本体检修41.3.1汽缸41.3.2转子71.3.3喷嘴与隔板111.3.4汽封131.3.5滑销系统141.3.6轴承检修151.3.7汽轮发电机组对轮找中心181.3.8回转设备20第二篇调节系统及油系统222.1调速系统222.1.1调速系统的作用及要求222.1.2调速系统技术规范222.1.3调速系统检修注意事项242.1.4调速执行机构242.1.5配汽机构252.1.6危急遮断器及危急遮断油门262.1.7手拍危急遮断装置282.1.8电磁保护装置和电磁阀282.1.9主汽门292.1.10电液驱动器供油系统302.2油系统302.2.1主油泵302.2.2注油器302.2.3冷油器312.2.4主油箱312.2.5油管路32第三篇汽轮机附属设备333.1凝汽器333.2热交换器383.2.1高低压加热器383.2.2轴封加热器403.3除氧器40923.3.1设备规范403.3.2检修工艺403.4真空泵413.4.1真空泵设备规范413.5汽水系统及其附属设备423.5.1空气冷却器423.6水泵443.6.1.水泵的故障和检修方法443.6.2循环水泵473.6.3凝结水泵503.6.4给水泵523.6.5其它型式的水泵593.7汽水管道及阀门613.7.1汽水管道613.7.2一般阀门663.7.3.专用阀门70第四篇附录774.1汽轮发电机组的调整、起动试运行774.1.1一般规定774.1.2管道的吹洗和冲洗794.1.3汽轮机真空系统严密性试验794.1.4汽轮机附属机械和辅助试运行804.1.5油系统起动和油循环814.1.6汽机静态试验及自动保护装置的试验、调整834.1.7汽轮发电机组空负荷试运行854.1.8汽轮发电机组带负荷试运行884.1.9工程验收90說 明1.本汽輪機檢修規程根據汽輪機監督制度、火力發電廠水汽品質標準、火力發電廠水汽試驗方法、汽輪機設備型號編制方法、火力發電廠汽輪機設計技術規定、汽輪機檢修技術等有關標準,結合南京汽輪機廠設計、製造技術資料和現場設備具體情況制定。2.本汽輪機檢修規程中汽輪機主、輔設備規範,主要技術性能及參數限額根據廠家提供的說明書編寫。3.本汽輪機檢修規程內容與現場主輔設備的製造廠說明書或上級規定抵觸時,以後者為准。4.下列人員應熟悉和執行本規程4.1.汽輪機檢修人員4.2.檢修部、技術發展部有關技術人員4.3.檢修部、技術發展部部門經理4.4.總工程師、生產廠長5.本汽輪機檢修規程自下發之日起執行編寫:冷吉果審核:趙榮俊批准:瞿建國第一篇 汽輪機本體1.1設備規範1.1.1本體規範及工作參數表1.1.1序號名 稱單位額定最高最低1功 率MW5060/2主蒸汽溫度5355405253主蒸汽壓力Mpa8.839.328.344可調抽汽壓力Mpa1.301.570.985可調抽汽量t/h60150/6冷卻水溫度203358總進汽量純凝工況t/h187額定工況t/h2379給水溫度額定負荷215純冷凝工況20310額 定 轉 速r/min300011汽輪機轉子臨界轉速r/min159315最大振動允許值mm(正常)0.03(極限)0.0516過臨界振動值mm0.1517汽耗額定工況Kg/kwh4.72(計算值)純冷凝二況Kg/kwh3.7(計算值)18熱耗額定工況Kj/kwh8497.46(計算值)純冷凝工況Kj/kwh9636.53(計算值)19汽輪機旋轉方向自汽輪機看至發電機為順時針方向20供熱抽汽安全閥動作壓力MPa(a)1.5821額定工況排汽壓力Kpa(a)5.022鍋爐給水溫度21523汽輪機軸承處允許最大振動mm0.0524過臨界轉速時軸承處允許最大振動mm0.1525汽輪機中心高(距運轉平臺)mm80026汽輪機本體總重t11327汽輪機上半/下半總重(連同隔板上半等)t27/3628汽輪機轉子總重t17.529汽輪機本體最大尺寸(長寬高)mm835156484628回熱抽汽與供熱抽汽參數值 (以下壓力為絕對壓力)工況參數單位級 別額定工況壓力Mpa2.371.471.270.41570.18620.0307溫度37831930221413969抽汽量T/H10.7712.46605.3011.513.97純凝工況壓力Mpa1.851.140.9710.52540.23420.0384溫度370310.8292226.6714974.88抽汽量T/H7.965.472.416.5915.195.561.2準備工作及檢修工序1.2.1檢修準備工作1.2.1.1統計制訂大修標準項目和特殊專案,主要工序控制進度表,制定組織技術和安全措施;制定特殊專案的技術措施和安全措施。1.2.1.2落實材料、備品、配件、安全用具、施工器具。1.2.1.3召開大修動員會,進行大修前的安規考試。1.2.1.4檢修班組召開大修會議,分解落實檢修專案,並使檢修人員充分瞭解上次大修的情況、現存的缺陷和消除方案。1.2.1.5檢驗起重設備、鋼絲繩、吊具的安全可靠性。1.2.1.6將常用工具、專用工具、枕木轉子托架等運到現場。1.2.1.7準備各種記錄表格和原始記錄本。1.2.2檢修工作順序1.2.2.1當汽缸壁溫度降至120以下時,可拆除罩殼,拆除高、中壓缸上缸保溫,拆除汽封管道、儀錶管、前箱控制油管、凸輪配汽機構連杆及有關熱工、電氣接線。1.2.2.2拆導汽管螺栓,吊盤車裝置。1.2.2.3拆汽輪機發電機聯軸器螺栓,測量、記錄大修前中心值。1.2.2.4當調節級內壁溫度降至100以下時,可拆除汽缸水準結合面螺栓.,取出定位銷,汽缸四角裝上導杆.吊出上缸,拆除隔板套。拆推力軸承及1#、2#、3#、4#上軸瓦,測量轉子軸頸揚度;檢查汽缸結合面有無漏汽痕跡,做好記錄。1.2.2.5測量通流部分間隙、汽封間隙、推力盤、聯軸器、各輪盤瓢偏度、大軸彎曲度、軸頸晃動度,測量各軸瓦間隙、緊力、油擋間隙及檢查轉子下沉情況。1.2.2.6吊汽輪機轉子。1.2.2.7翻汽缸大蓋,取出上下隔板、導向環。1.2.2.8清掃檢查隔板、轉子、汽缸、汽封及滑銷系統,檢查結合面並測量下缸水準,轉子大軸探傷、葉片測頻,轉子及隔板除垢,轉子各輪盤間隙。1.2.2.9檢查修刮軸瓦,測量及檢查各軸瓦墊鐵的接觸情況。1.2.2.10測量隔板套、上下隔板的膨脹間隙,回裝隔板轉子,測量各軸承間隙、汽封間隙、通流部分間隙、轉子彎曲度及輪盤、推力盤、聯軸器的瓢偏度。1.2.2.11扣汽缸大蓋,緊固汽缸螺栓,回裝導汽管。1.2.2.12找汽輪發電機中心。1.2.2.13回裝壓力錶管、油管、汽封信號管、盤車裝置。1.2.2.14進行汽缸保溫,回裝化裝板,清理檢修現場。1.22.15汽機本體檢修過程中,吊大蓋、吊轉子、翻上缸及抽穿發電機轉子,必須有總工、生產廠長、安監主任、檢修經理及汽機專工等在現場。1.3汽輪機本體檢修1.3.1汽缸1.3.1.1汽缸螺栓的拆卸1、拆卸化裝板,除去部分保溫層。2、拆導汽管,用專用堵板將管口堵好並加封條;拆落前汽封壓圈。3、用煤油澆在螺栓上進行浸濕(提前八小時左右)。4、拆卸汽缸螺栓:(1)用專用的螺栓加熱器或烤把對高壓缸螺栓進行加熱,用1.5磅榔頭輕敲汽缸螺帽端部,能聽到嘶啞聲音時進行拆卸(不得用大錘敲擊的辦法)。(2)松卸螺栓時,應以防止汽缸變形力量集中到最後幾個螺栓上為原則。一般從汽缸中部螺栓開始,兩側對稱松卸,防止應力集中到最後的螺栓上。5、記錄汽缸螺栓和定位銷的偏號和位置,清理組合時不得倒換,汽缸螺栓和螺帽端面應打鋼字碼,螺栓和螺帽一一對應。1.3.1.2吊大蓋1、在下汽缸四個角分別裝上汽缸導杆,導杆應清洗乾淨並塗上潤滑油。2、吊大蓋前通知總工、生產廠長、安監主任、檢修部經理、汽機專工及有關檢修負責人員到現場。3、行車司機必須精神集中,絕對服從指揮。行車專人統一指揮。4、吊大蓋時,應確認上下缸之間無任何物件連接,再用頂絲將大蓋均勻頂起10mm,用行車吊起大蓋,四角的高度差應小於2mm,確認不應隨大蓋同時起吊的物件未被抬起時,方可起吊大蓋。5、上缸吊起200-250mm時應停止起吊,校核汽缸水準,並對起重工具進行嚴格檢查,在下汽缸平面四周墊上方枕木,15分鐘後,確認安全無誤時,方可繼續起吊。6、起吊過程中,工作人員應在四周注意觀察、傾聽,不得有卡住或碰撞現象,當有人發出停止信號時,行車司機應立即停止起吊。7、在大蓋吊至將要離開導杆時,應仔細校正汽缸前後、左右的位置,並用人扶穩大蓋,人用纜繩導向,以防發生任何意外事故。8、大蓋吊離汽缸後,抽汽孔、壓力錶孔等應立即用布團堵好。並聯繫有關人員到現場拍照存檔。9、排汽室蓋上專用蓋板,下汽缸蓋上帆布。10、通知中心化驗室檢查汽缸及葉片結垢情況。11、專人檢查汽缸結合面有無漏汽痕跡並做好記錄。1.3.1.3翻大蓋翻大蓋是檢修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項,務必謹慎小心,不得馬虎。所用吊具及專用鋼絲繩等,必須有足夠的強度,無裂紋、變形及損傷折痕,行車應經檢查試驗合格,才能進行翻大蓋工作。翻大蓋的工藝要求:1.翻大蓋一般採用空間翻轉法和空間換點翻轉法兩種。2雙鉤空間翻轉法:高壓側可將鋼絲繩綁在調速汽門進汽室法蘭內側,然後掛在行車的大鉤上,低壓側可利用兩隻吊環,將專用鋼絲繩子穿好,掛在小鉤上,為便於取鋼絲繩,小鉤口應朝外。3.當行車找正後,先吊起大鉤側約100mm,再起吊小鉤側,使汽缸離開支持物少許,再全面檢查吊具及汽缸水準法蘭、隔板、汽封等,確無問題時才可繼續起吊。4.大鉤與小鉤的位置,以保證汽缸不碰著地面為原則。5.當大蓋重量全部由大鉤承擔時,可緩慢旋松小鉤,取下低壓側鋼絲繩;將汽缸旋轉180(小鉤不應妨礙大鉤旋轉),再將鋼絲繩子繞過尾部掛在小鉤上,使小鉤拉緊鋼絲繩子;把汽缸尾部稍微抬高一點,大鉤才慢慢松下,直到汽缸水準法蘭成水準後,將汽缸平穩放置在道木架上。6.經檢查汽缸沒有碰著地面,汽缸接合面應水準安放牢固,才可將兩吊鉤松去。7.翻大蓋注意事項:翻大蓋前,必須卸下所有調速汽門;翻大蓋的地點要足夠寬暢,綁紮用鋼絲繩與汽缸棱角接觸處,應墊木塊或布,以免磨壞鋼絲繩;吊鉤起吊時,工作人員不許站在汽缸附近,以確保安全。1.3.1.4汽缸的清理、檢查與要求1.在汽缸塗料未清除之前,檢查結合面是否有蒸汽沖刷的痕跡和紅鏽。2.檢查各部件是否有損傷、裂紋、腐蝕現象。3.清掃汽封窪窩、汽封塊、汽缸結合面,汽缸內部不得有損表面。4.按大修測量汽缸水準的規定位置,用合像水平儀測量汽缸水準,檢查疏水孔應暢通。5.如汽缸在運行時,有漏汽現象時,應將空缸組合並緊上汽缸的1/2螺栓(隔一個緊一個),用塞尺檢查結合面間隙並做好記錄,以便用最佳方法處理。處理後用0.03mm塞尺塞不進或個別部位插進,深度不超過密封寬度的1/3,可認為合格。1.3.1.5零件組合及扣大蓋1.用黑鉛粉將汽缸內部隔板槽內全部給予塗抹。2.翻缸前認真檢查汽缸內部件組裝應正確,並用壓縮空氣吹淨汽缸內部。3.翻轉汽缸後,找正水準,檢查頂絲應退出。4.在下缸口工作的人員應儘量減少,並且是有經驗的熟練工人。穿專用的汽包服,衣著口袋內應無任何物品,所用的工具應捆上細繩,防止工具、物件等落入汽缸內。5.扣蓋前,須經檢修部、發電部、安監部負責人、專責工程師、生產廠長或總工對汽缸內部檢查後,方可進行扣大蓋。6.結合面塗料的要求:(1)塗料成份:白鉛油20%,紅丹粉40,黑鉛粉40(重量百分比)。以上成分與適量的精練亞麻仁油調成糊狀。熬煉亞麻仁油用文火,保持油溫130左右,熬煉目的是為蒸發水份,增加粘度。檢查熬煉是否合格可用鐵棒來試驗,能拉長粘絲10-15mm為宜。過火亞麻仁油不能使用。(2)紅丹粉、黑鉛粉應仔細篩過,不得有固體顆粒或其它雜物。(3)應優先選用新型汽缸密封塗料MF-2。7.汽機扣大蓋也應裝設導杆,在行車起吊情況下,上汽缸縱向水準用合象水平儀檢查不得超過0.10mm,橫向水準不得超過0.15mm。當上下汽缸結合面相距500-800mm左右時,兩則用枕木支撐,再在下缸接合面上均勻抹上塗料,厚度一般為0.2-0.5mm,螺孔螺栓周圍10mm左右不抹塗料,最後取下兩側支撐枕木迅速補上塗料。8.落下大蓋。當吊索未松時,打上定位銷,然後試轉一下轉子應正常無碰擦聲音。9.按拆卸的序號裝上高、中壓缸螺栓。10.緊螺栓時,應從汽缸中部高壓螺栓開始向兩邊延伸,並注意汽缸兩側對稱,緊高壓螺栓時,專用扳手加長杆不應超過2m。緊低壓螺栓時,專用扳手加長杆不應超過1m。全部冷緊好後,按規定弧長在螺帽上劃好線對高壓螺栓再進行熱緊。11.回裝導汽管,法蘭、螺栓應對稱緊好,緊好後法蘭結合面用塞尺檢查,0.05mm不入。12.回裝儀錶管、疏水管等。13.按汽缸保溫規範進行汽缸保溫,保溫層厚度應適當、結合實心密實。14.組裝汽缸罩殼,注意平正美觀。15.組裝好的機組進行噴漆。1.3.2轉子1.3.2.1各資料的測量與記錄 1動靜葉片間隙的測量汽輪機在大修解體推力瓦前及大修吊入轉子軸承組裝完畢後,需進行動靜間隙的測定,並做好記錄。測量方法:把轉子從高壓側推向低壓側,並使#1危急保安器動作方向朝上作為轉子的0度位置,利用楔形塞尺或塞尺在汽輪機汽缸結合面兩側逐級分別進行測量,然後再按轉子旋轉方向轉動90度,再次測量並做好測量記錄。C50-8.83/1.27-2機組間隙標準如圖1.3.2和表1.3.1。表1.3.1流通部分間隙名 稱間隙數值(mm)複速級第一級g0=2.00.25, h0=1.0-1.50A=5.5,0B=5.5, H0=5.5第1-10級g=2.00.25, h=0.81.2A=5.5,B=4.5,H=4.55.8第11-12級g=2.5+0.5- 0.25,h=0.81.2A=4.5,B=4.5H=4.5第13級g=3.5+0.5-0.25, h=1.82.2A=6.0H=6.0第14級g上=4.5+1-0.25 g下=4+1-0.25 h=1.82.2A=9.0,H=9.0第15級g上=4.47+1-0.25 g下=4.5+1-0.25 h=1.82.2A=9, B=9.0第16級g上=9.0+1.5-0.5 g下=11+1.5-0.5 h=1.82.2A=6, B=6.0 第17級g上=15.0+1.5-0.5 g下=11.74+1.5-0.5 h=1.82.22.瓢偏的測量測量位置:測點為推力盤、複速級輪盤、1-17級輪盤、靠背輪等端面。測量方法:用兩個千分錶分裝在每一測點相對180的位置,將圓周分成八等分如圖1.3.3瓢偏度的測定,順轉子工作方向轉動轉子,並將各測點各表指示數填入下表(表1.3.2)。表1.3.2瓢偏度測量記錄表(轉子)(例)(單位:1/1000毫米)千分錶位置千分錶讀數(0.01mm)a左-a右瓢 偏 度a左a右 1-550500(a左-a右)最大-(a左-a右)最小 2 7(9)= =8 2(即0.08毫米) 2-655487 3-752511 4-849543 5-148563 6-246559 7-345549 8-442519 1-548480續表1.3.2汽輪機轉子端面瓢偏度允許值(mm)測量部位允許端面最大瓢偏度推力盤端面002輪緣端面003葉輪輪緣端面015聯軸器法蘭外圓端面002資料標準:推力盤的瓤偏度不大於0.02mm,靠背輪的瓤偏度0.02mm。3.轉子晃度及彎曲度、橢圓度的測量測量方法:將測量的地方用細砂紙磨光滑,將所測圓周劃分為八等份,把千分錶放置在固定的汽缸平面上或軸承座上,並安放牢固,千分錶杆應垂直圓周平面,然後轉動轉子一圈,並記錄晃動值。計算方法:最大晃動度是直徑兩端相對數字的最大差值,轉子的最大彎曲度即為最大晃動度的1/2。資料標準:軸徑的晃度,橢圓度不大於0.03mm;軸封套的晃度,橢圓度不大於0.05mm;靠背輪的晃度,橢圓度不大於0.03mm;推力盤晃動度不大於0.02mm;主軸彎曲應小於0.04mm。4.軸頸揚度的測量汽輪機每次大修前後,均要測量轉子的揚度。測量方法:將轉子轉至“0”位(同前邊“0”位),用合象水平儀或框式水平儀在規定位置測量軸頸水準,確定揚度揚起方向,記錄一次讀數a1,在同一位置將水平儀掉轉180,記錄揚起方向及第二次讀數a2,這時氣泡偏移的方向為轉子揚起的方向,兩次讀數之差的二分之一為轉子軸頸揚度的數值。1.3.2.2轉子的起吊1起吊前應測量並記錄下列資料:(1)通汽部分間隙;(2)轉子的竄動量,各軸承間隙、緊力、各油檔間隙,並用橋規檢查軸頸下沉情況;(3)靠背輪中心;(4)軸頸揚度;(5)推力盤及靠背輪的瓢偏度。2起吊過程:(1)取下靠背輪罩殼,拆開靠背輪螺栓,並用頂絲將靠背輪頂開。(2)起吊前,拆掉軸封套、旋轉隔板上隔板、推力瓦及1、2上瓦。(3)對吊轉子專用工具應仔細檢查,確信可靠,並必須使用吊轉子的專用橫擔。(4)調整、檢查索具,轉子剛吊起時,將水平儀放在軸頸處,調整轉子不平度,使轉子無傾斜現象。(5)轉子吊出後應平穩地放在專用支架上。(6)全面分析上述測量資料。3注意事項:(1)吊轉子時現場要有專職起吊工指揮。(2)起吊過程中,應有專人監護前後左右的動靜部分,不得有任何碰撞、摩擦。(3)不允許綁紮在軸頸上吊起。1.3.2.3轉子的檢查與清理1檢查葉片上的結垢,用銅鉚頭敲擊各套裝件,聲音清脆無啞音,檢查葉輪、葉片是否有裂紋和傷痕,複環、拉筋有無鬆動。作好詳細記錄,必要時通過技術人員批准,可用小鏨子、什錦銼和手鉗等工具修正,但不得損壞葉片和其它部件。2用精細砂布輕擦葉片及輪盤,除去結垢及鐵銹。3對長度為100mm以上的葉片做靜頻率試驗。4對轉子大軸、軸封套鍵槽、葉片作金屬探傷。5開停次數較多的機組,並有軸向鍵和葉輪較大的末一、二、三級與第一級葉輪,要採用超聲波檢查鍵有無裂紋。對主汽溫度變化較大的機組要檢查複速級前後的彈性鍵有無裂紋、鬆動。6注意事項:葉片如有擊傷、卷邊、裂紋、變形,應及時處理,要保證葉片通道型線限制裂紋發展並查找原因,加以處理。1.3.2.4轉子的就位1隔板、前後汽封等已正式組裝完畢,用壓縮空氣將汽封內吹乾淨,放入下軸瓦澆上透平油。2對起吊設備及專用工具進行仔細檢查,確認安全可靠,並有專人指揮和專人監視。3將轉子找平吊離支架後,用壓縮空氣將轉子、葉輪、軸封套、葉片吹乾淨。4當轉子對準汽缸軸向中心後緩慢落下,吊入過程中不允許發生摩擦和碰撞。5當轉子正式就位後,再將下半推力瓦裝上,才能盤動轉子,觀察是否有卡澀磨擦跡象。6檢查、測量、調整後,如具備扣上缸條件應立即扣上上缸。主軸承可暫時用專用罩殼或專用蓋布蓋上,以防落入異物,如暫時不扣上缸時要有專人監視,並用大塊乾淨帆布整個蓋好,與檢修無關的人員嚴禁進入檢修現場。7轉子測量,調整記錄:(1)通流部分的間隙;(2)轉子軸頸揚度;(3)總竄軸量和推力間隙;(4)推力盤、葉輪、聯軸器的瓢偏度、晃動度;(5)轉子的彎曲度,軸頸的橢圓度、晃動度。1.3.3噴嘴與隔板1.3.3.1隔板的起吊1隔板吊出前,用塞尺或千分尺(百分尺)測量隔板的軸向和徑向間隙,測量時要注意均勻、準確。2轉子吊出後,用專用工具或吊環,拴掛牢固後從下汽缸逐級吊出下隔板。3上汽缸翻大蓋後,卸掉上隔板緊固螺絲和鎖餅,用同樣工具逐級吊出上隔板,並應放在指定地點用小木板好放平。4在起吊過程中,起落要緩慢,不應有碰撞和摩擦。5當隔板有卡澀現象時,應先用足夠的煤油浸透隔板在汽缸內的凹槽,用銅棒在隔板一端用力敲打,而另一端可用行車慢慢起吊,但不能強行起吊。6如用普通方法取不出時,可用槽鋼支撐在汽缸或隔板套中分面上,兩側同時用合適的螺絲緊固,吃力後再敲打取出,但不能用力過大和硬性緊螺絲,以防拉壞隔板。7注意事項:(1)不得在噴嘴內拴鋼絲繩;(2)不能強行起吊;(3)當隔板全部吊出後,應將汽缸內的壓力錶孔、抽汽孔、疏水孔用布堵塞好,以防落入雜物,引起不良後果。1.3.3.2噴嘴與隔板(套)的檢查和清理1用砂布、鋼絲刷、專用刮刀將隔板及噴嘴的表面清理乾淨。2檢查隔板、鎖餅、固定螺絲、銷釘是否完好。3詳細檢查各個隔板有無損傷、裂紋、變形,噴嘴有無卷邊、突起、鬆動、開裂。4清理後應乾淨,無鐵銹、污垢的殘留,然後對所有輪緣與汽缸、槽道接觸面塗適量的黑鉛粉油或銀粉,以防銹蝕。1.3.3.3隔板(套)的回裝1隔板的回裝工作是在汽缸內部所有部件檢修工作全部結束後進行。2將汽缸內部清理乾淨,無任何異物。再用壓縮空氣將隔板上,導葉內、汽缸、隔板槽道吹乾淨;並塗黑鉛粉。3用專用工具將隔板逐級吊入缸內,放上壓板,緊上埋頭螺絲,注意使螺絲和壓板低於汽缸結合面,並留有膨脹間隙。4測量隔板的軸向、徑向間隙與拆前比較。5上下隔板組裝後,隔板平面應低於汽缸結合面,上隔板裝上鎖餅及螺絲後,分別撬動隔板兩側,測量隔板兩側高於汽缸面數值的和應大於該級下隔板兩側,低於汽缸平面值0.2mm,保證上隔板能嚴密地落在下隔板上。6拆隔板前,先檢查吊環或卡子是否可靠,吊環與螺絲孔是否一致,環首應上到底,鋼絲繩應兩側各一根,起吊夾角不應大於60,嚴禁使用強度不夠和不合格的吊環及鋼絲強等起吊工具。1.3.4汽封1.3.4.1概述汽輪機的汽封,每次大修中全部汽封環都應測量間隙,拆下檢查和修整。汽封間隙對於機組經濟影響極大,必須認真對待。C50-8.83/1.27-2型機高低壓汽封為高低齒梳齒汽封。1.3.4.2汽封的解體檢修工藝和注意事項:1拆下固定銷餅及壓板,沿汽封槽取出汽封塊,按標記依次拆完隔板汽封、高壓軸封,再拆低壓軸封。把拆下的汽封塊及彈簧片分別按順序裝入專用汽封盒內,妥善保管。2在拆下汽封塊時,禁止敲打汽封的梳齒,以免損壞梳齒。3有時汽封塊常在汽封窪窩內銹蝕卡澀取不出來,應先澆上煤油,浸透銹蝕部分,再用木板墊著汽封塊或套箍,反復敲打左右兩側接合面,疏鬆後即可取出。1.3.4.3汽封間隙的測量1大修中梳齒形汽封的輻向間隙應進行檢修前和檢修後兩次總的檢查性測量工作。大修前的測量為檢修提供依據。上缸汽封在揭大蓋過程中用壓膠布測量;下缸汽封在吊轉子以前用專用工具檢測,或在吊轉子過程中壓膠布測量,大修後上缸汽封則在扣大蓋過程中用壓膠布測量,或轉子吊入以後用專用工具測量。2汽封窪窩中心的調整是以汽缸前後汽封窪窩中心為基礎,調整前後軸承中心,使之對正,其誤差資料要求,同於機組各隔板汽封窪窩中心的要求。3上汽缸壓膠布測量汽封間隙的方法:(1)採用醫用膠布,每層膠布厚度約0.25mm。(2)吊起汽缸,並用木塊支撐。(3)前後端部汽封的膠布貼在主軸汽封套上,隔板汽封可貼在汽封片梳齒上,並貼緊。將膠布撕成510mm寬的長條,在汽封片的兩側及中間貼三至六道,高低壓軸封貼二三層,隔板汽封貼三層。(4)扣上大蓋,上緊1/3螺栓,檢查汽缸結合面應無間隙。(5)盤動轉子,盤動的角度控制在每塊膠布不走出對應的汽封片為限。(6)松去螺栓,吊起並支撐大蓋,根據膠布與轉子的接觸情況判斷汽封間隙。如果汽封間隙過大(輻向較大時,對汽封快承力面進行修刮;軸向較大時,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移動轉子或調整隔板或隔板套來達到要求)。(7)記錄每片汽封所壓膠布的厚度。(8)下汽缸採用壓膠布的方法與上汽缸同,但需起吊轉子,便於貼膠布,起吊轉子應按規定的步驟進行。1.3.4.4汽封的清理檢查及組裝檢查工藝及注意事項:1.檢查汽封套、隔板汽封凹槽、汽封塊等,應無污垢、銹蝕、裂紋、折斷、彎曲、變形和毛刺等缺陷。2.檢查高低壓軸封的汽封套箍在汽封窪窩內不得松晃,但能自由膨脹。其各部間隙應符合製造廠有關規定。3.檢查高低壓軸封疏水孔應暢通。4.對於有污垢、銹蝕的汽封塊、汽封套、隔板汽封凹槽、彈簧片等應用砂布打磨乾淨,然後擦上黑鉛粉,以防再銹蝕。5.檢查彈簧片彈性應適當,彈性太小或折斷的彈簧片應更換。6.在檢查清理工作結束後,按原來的標記,依次組裝。7.汽封塊要用手自由壓入,並能自動地彈回。8.固定鎖餅與壓板上緊後,不許高出接合面。9.軸封內軸向間隙的檢查,在組合好後推力軸承及轉子順汽流方向推至極限位置的狀態下,用塞尺在汽封體兩側水準結合面處檢查其間隙應緊密,對合上緊螺絲後,用0.05mm塞尺不能插入。C50-8.83/1.27-2機組的汽封間隙標準見圖1.3.4。1.3.5滑銷系統1.3.5.1各機組大修中常修滑銷為:1.機組前軸承座架下縱銷,立銷;排汽缸縱銷2.機組各壓銷及橫銷。3.各機組貓爪及連接螺栓。1.3.5.2大修時所有能拆開的滑銷均應拆開清洗檢查和測量間隙,並作好記錄,注意其修理前的狀況,滑動面有無磨損和卡澀痕跡等。1.3.5.3所有滑銷的間隙,必須符合製造廠的規定,各機滑銷系統間隙按附圖表嚴格執行。1.3.5.4間隙過大應用補焊後加工或另配製新銷子的辦法,新銷通常可採用經正火處理的45號碳鋼為材料。補焊後或新配製的銷子強度不得低於原來金屬的強度。1.3.5.5不允許用點焊、撚打或擠的方法來修補過大的間隙。1.3.5.6間隙過小,必須用刮刀刮研,不允許用銼刀加工,研好的滑銷,應使全長間隙均勻,並符合要求。在銷槽內應能靈活滑動而無卡澀。1.61.3.5.7滑動面光潔度不低於 ,接觸面積應在80以上。1.3.5.8檢查合格的滑銷,應洗乾淨,然後塗上滑銷潤滑脂,塗敷應盡可能薄。也可使用幹鉛粉塗擦,塗擦必須用力,按原記號裝回原處,切不可裝倒了頭或反了面。1.3.5.9汽缸滑銷潤滑脂配比(品質比):Si412/3, MoS21/3。1.3.5.10所有連接螺栓都應拆下清洗檢查並修理好絲扣,將螺栓、螺帽吹乾淨後,塗上黑鉛粉,按原位回裝後,調整間隙,使其符合規定。機組滑銷系統標準見圖1.3.5。1.3.6軸承檢修1.3.6.1主軸承的檢修1主軸承解體(1)首先拆除軸承蓋上所有附件和連接件,其次拆下結合面螺絲,並分類妥善保管。(2)做好記錄、記號,吊起軸承蓋,並注意軸承蓋與軸瓦頂部是否有墊片。(3)拆除瓦枕和軸瓦結合面螺栓,吊起上瓦枕、上瓦,並做好記號。(4)測量軸瓦修前間隙和緊力,並做好記錄,用橋規檢查轉子下沉情況。(5)在轉子吊出後,把下瓦及下瓦枕取出,做好記錄。(6)在裝卸軸瓦時,注意不要將軸瓦烏金碰壞,取下的軸承上各墊片、螺栓、定位銷均要妥善保管,不得搞錯。2主軸承的清理檢查檢修工藝方法及品質要求:(1)將軸瓦各部清理乾淨。(2)檢查軸瓦烏金磨損情況,烏金應無剝落、氣孔、雜物、槽道、裂紋、脫胎等缺陷。若發現上述問題,則應鏟掉進行補焊,然後進行修刮。(3)檢查烏金與瓦胎的結合情況,可將軸瓦浸入煤油中,然後取出擦乾表面,用手擠壓烏金,若發現瓦胎與烏金結合處有煤油擠出,則說明烏金已脫胎,如脫胎嚴重時,應更換備品或重新澆鑄修復。(4)檢查軸頸與軸瓦烏金接觸情況,接觸角應符合規定,沿軸向均勻分佈,若接觸不良,應加以修刮。(5)在軸瓦兩端約=58軸承的窪窩內塗上少許紅丹粉,將軸瓦放入,輕輕研磨,吊起後檢查著色印痕,若接觸不良須進行研刮。其接觸面應在75以上,在不承受轉子重量時,下部墊鐵與窪窩應有0.030.05mm的間隙(球型瓦)。承受重量時下部墊鐵密合。3軸瓦間隙及緊力的測量(1)軸瓦兩側間隙應呈楔形,間隙數值以塞尺在四角測量,插入深度為軸頸尺寸的1/10左右為准。(2)頂部間隙用壓鉛絲的方法測定,頂部和下軸瓦結合面上的鉛絲直徑各宜採用大約是頂部間隙的0.5至2倍,長約5080mm。a將軸頸放好合適的鉛絲後,上瓦扣上,均勻緊固螺絲,然後鬆開,吊走上瓦。頂部間隙:圓筒瓦取軸頸直徑的1.5/1000-2/1000,側隙為頂隙的1/2;橢圓瓦頂隙取軸瓦直徑的1.0/1000-1.5/1000,側隙取1.5/1000-2.0/1000。b用千分尺測量鉛絲厚度。(3)軸瓦緊力用壓鉛絲法測定:a將粗約1.0mm的鉛絲放在軸瓦(或瓦枕)頂部。b在瓦枕或軸承座(盤車裝置)接合面處,相應地放上0.5mm鋼皮。c裝上軸承蓋,均勻緊固螺絲,然後鬆開,吊走軸承蓋。d緊力大小為頂部鉛絲平均厚度減去接合面鋼皮厚度之差。4機組各軸瓦間隙及緊力詳見表1.3.6。 表1.3.6(單位:mm)1234C50-8.83/1.27頂部間隙0.370.470.370.470.450.550.450.55側部間隙0.580.680.580.680.250.350.250.35緊 力0.020.060.020.060.020.060.020.061.3.6.2翻軸瓦的工藝1、 瓦可將專用的拉馬放在軸承結合面處,然後用鋼絲繩通過拉馬吊鉤掛在大軸上;或採用行車大鉤起吊。2架好千分錶,跳杆頂在軸頸附近軸上,使其不妨礙翻瓦。3緊拉馬吊鉤起升螺母使轉子吊起0.200.30mm。4用紫銅棒在一側輕輕敲打,將軸瓦向另一側翻轉在軸頸上。5裝好吊環,將下瓦取出進行清理和清查。6工作結束後,將軸瓦扣在軸頸上,從一邊滑進窪窩內,必要時可用銅棒輕輕敲打。7軸瓦裝入窪窩後,鬆開並取走鋼絲繩及千分錶。8在翻瓦過程中,注意不要將軸頸與軸瓦碰傷。9注意事項:(1)取下瓦時要認真仔細,千萬不可滑脫和掉在地上,以免傷人或損壞軸瓦。(2)放軸瓦時,手要離開窪窩,以防將手擠傷。(3)取出的瓦要放在指定的位置,並蓋好。(4)用鋼絲繩吊軸頸時,應墊上軟物。1.3.6.3油檔的檢修工藝及品質標準1卸下油檔上的螺絲,或用銅棒輕輕敲打取下油檔。2將其接合面及油污清理乾淨,並用細鐵絲使回油孔暢通。3檢查油檔梳齒磨損狀況,應將齒頂修刮鋒利。4檢查油檔是否有裂紋、損傷,對於鑲有銅片的油檔,應將彎曲卷邊的銅片修好,並檢查銅片是否有損壞,毛氈是否有鬆動燒焦等現象,若有則應予以更換。5組裝時,應在油檔接合面處塗上密封膠,組裝好後應檢查各部間隙。6C50-8.83/1.27型機組軸承結構和軸承座上的油檔間隙如圖1.3.6。標準為:上部0.200.25mm,兩側為0.100.20mm,下部為0.050.10mm。1.3.6.4軸瓦的組裝工藝1清理各軸瓦及油室後,取出油孔堵布,用壓縮空氣檢查是否暢通,確認無堵塞後,用汽油清洗,並用麵團粘擦乾淨。2給軸承窪窩及瓦枕內注入透平油,分別裝入瓦枕及下瓦。3檢查修後軸瓦兩側間隙和瓦枕墊鐵與窪窩接觸情況。4將轉子吊入,測量修後軸頸揚度。5測量軸瓦間隙、緊力並使其符合要求。6確認軸承室內檢修工作全部結束,油室乾淨,油孔暢通,無任何雜物,再在軸承座結合面上塗上黃油,裝上軸承蓋,緊固好螺絲,並裝上所有附件。7注意事項:(1)軸瓦的記號應完全對好,不得裝反;(2)放正軸瓦並對準進油孔和止動銷。1.3.6.5推力軸承的檢修與清理1檢查烏金有無磨損、變形、裂紋、剝落、脫開、紋道等現象,根據上述情況,分別予以修刮、焊補、更新或重澆烏金。2檢查推力瓦片烏金工作面與推力盤接觸情況,依照印痕鑒別其接觸面積應占每塊總面積的75以上,且應均勻分佈,如不符合,則應進行修刮。3在組合推力瓦時,應特別細心地在平板上用千分錶檢查和修刮瓦片的不平度,以保證鎢金瓦片受力均勻。4用千分錶測量方法瓦片的厚度,推力瓦片的烏金厚度不超過1.5mm,各瓦片的厚度差不應超過0.02mm。5推力間隙(轉子的竄動量)的測量:(1)推力間隙,在推力軸承全部裝配好的狀態下測量。(2).在轉子和軸瓦端面上分別裝設兩塊千分錶,盤動轉子,用專用工具將轉子先後頂到前後極限位置,記錄千分錶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兩者之差減去軸瓦表的竄動量即為推力間隙。(3)推力間隙標準:0.350.45mm。(4)若要調整推力間隙,可調整非工作面瓦片底盤後面固定墊片的厚度。1.3.7汽輪發電機組對輪找中心1.3.7.1找中心的目的和方法1機組找中心是在本體組裝完畢後進行。2找中心,以汽輪機轉子為准,調整發電機轉子,其目的使發電機軸中心與汽輪機軸中心成一條連續曲線。3靠背輪找中心測圓周用一塊千分錶,測端面用兩塊千分錶,用專用卡具固定在靠背輪上。如圖1.3.7.1所示。4找中心時,每轉90,記錄一次測量資料,具體方法是:(1)將兩對輪按記號對正,給靠背輪螺栓孔穿兩個專用的銅銷子。(有止口的要退出)(2)將千分錶固定在汽輪機靠背輪側,上邊千分錶指向發電機對輪圓周,跳杆指向中心,兩側千分錶指向發電機對輪平面邊緣對應180,跳杆與端面垂直。(3)為了便於記數,可調整百分表小數為“50”的位置,按轉子工作旋轉方向盤動轉子,分別在0、90、180、270、處記錄千分錶讀數,如下圖所示,再將轉子轉至360位置,觀察千分錶指示是否恢復原位。(4)根據所測資料,按下式計算,將計算數值記錄如1.3.7.3圖所示。B1=(B1+B3)/2 B2=(B2+B4)/2B3=(B3+B1)/2 B4=(B4+B2)/2(5)對於測量記錄的數值的正確性應作檢查,一般應正確地合乎規律地記錄應符合以下條件:A+CB+D1.3.7.2各種型號汽輪發電機組對輪找中心品質標準(表1.3.4)A1-A3=00.04A2-A4B1-B3=00.04=0-0.02B2-B4=00.021.3.7.3中心不合格時的調整靠背輪找中心所測數值不符合品質標準時必須進行調整,調整應以汽輪機為基準,調整發電機軸瓦的垂直和水準位置,以滿足標準。1軸瓦調整量的計算軸瓦調整量的計算是根據三角形相似原理和發電機轉子的有關資料進行的。2調整軸瓦的方法(1)圓筒軸瓦,是在軸承座與基礎台板間加減墊片來改變軸瓦的垂直方向位移,將軸承座左右移動改變軸瓦的水準方向位移,墊片的厚度和左右移動量,以上式計算為依據。(2)帶調整墊鐵的軸瓦,是採用改變下半瓦上三塊墊鐵內的墊片厚度來移動軸瓦位置的。其墊片厚度參考圖1.3.7.2計算:當軸瓦水準調整Xa時,下部墊鐵不動,兩側墊片調整量量為:Xasin;當軸瓦垂直調整Xb時,下部墊鐵調整量與軸瓦移動量Xb相同,兩側墊鐵調整量為:Xbcos。其中為兩側墊鐵與垂直方向的夾角。(3)用軸瓦將發電機轉子調整好後,應用前述方法進行檢查中心是否合格,直到合格為止。合格的中心應進行複查兩次,兩次所測數值應差別不大。1.3.7.4找中心的特殊要求與注意事項1找中心時注意以下幾點:(1)千分錶應指示準確、靈活,跳杆測點應光滑平正。讀數時注意大小指標指示變化情況。(2)連接兩側靠背輪一起轉動的銷子,應活動無卡澀。(3)千分錶架固定牢靠,並使千分錶跳杆和被測表面保持垂直。(4)盤動轉子,應按照轉子的工作旋轉方向轉動,不允許碰撞靠背輪千分錶,以免影響測量數值。2汽輪發電機找中心時,應考慮與運行狀態相適應。如汽輪機熱膨脹大,轉子位置要抬高,所以找中心時,發電機轉子應比汽輪轉子高,並處於上張口狀態。3為了調整中心而又不致於引起軸瓦墊鐵接觸不良,所以當墊片調整數值超過0.5mm時,應檢查墊鐵接觸情況,必要時進行研刮,軸瓦墊鐵研刮後應再找中心。同時一般墊片不超過三片。4用軸承座調整中心時,應在左右基本正確的前提下,先調整好上下位置,再調整左右位置。左右移動軸承座時應裝千分錶以監視移動資料。1.3.8回轉設備1.3.8.1概述汽輪機停機後,常常冷卻不均勻,下缸比上缸冷卻快,其軸上的溫度差可達5060,因此軸的下部比上部收縮得快,造成轉子向上彎曲。為了防止汽輪機轉子彎曲,縮短啟動時間,以及停機後能隨時啟動,必須在汽輪上裝盤車裝置,以便在啟動前或停機後盤動轉子。1.3.8.2電動盤車裝置的檢修工藝及要求1拆卸及起吊(1)通知電氣檢修人員,拆除電動機接線及有關電氣裝置;(2)拆掉潤滑油連接法蘭螺絲,使其與油管道斷開。(3)拆掉盤車上油檔(容易吊時可不先拆);(4)拆除盤車齒輪箱;(5)清理結合面,測量並記錄2#、3#瓦緊力。2檢修品質標準(1)盤車裝置解體後,清理各部件及接合面上的密封膠及油垢;(2)檢查各部件應完好無銹蝕、損傷、裂紋、毛刺;(3)檢查蝸輪、蝸杆及齒輪的嚙合接觸應良好;(4)滾動軸承一般在軸上清洗,如需要更換才允許拆下,但不得變動軸承型號;(5)活動齒輪的行程必須符合圖紙要求;(6)蝸輪輪轂對於軸、輪緣對於輪轂都不得鬆動;(7)各油管道噴油嘴用空壓空氣吹洗使之暢通,油管接座紙墊如有溶化、損壞、滲油情況應予更換,各油嘴不得觸及轉動部件;(8)軸上的緊固螺母、止動螺絲應裝配牢固、無鬆動;(9)裝上電機後,靠背輪的徑向晃動度和端面瓢偏均應小於0.06mm,中心允許誤差徑向不應大於0.10mm,端面小於0.05mm;(10)齒輪箱水準結合面接觸應嚴密,在緊固螺栓後,0.05mm塞尺塞不入,否則應進行修刮,修刮時應考慮對軸承緊力的影響;(11)軸端油封應嚴密不漏油;(12)組裝好的盤車裝置,應能用手靈活地咬合和脫開,在汽輪機轉子衝動後,應能立即自動脫離。第二篇調節系統及油系統2.1調速系統2.1.1調速系統的作用及要求2.1.1.1調速系統的作用汽輪機的調節系統是一主要系統,其作用有三條:1保持汽輪機的轉速穩定,使它始終保持在額定的轉速範圍內,從而使發電頻率維持在50Hz左右。2供應用戶足夠的電力,及時調節汽輪機的功率,使它滿足使用者耗電量變化的需要。3對調整抽汽式汽輪機,能夠對抽汽口壓力自動調節。2.1.1.2調速系統的基本要求1當主汽門完全開啟時,調速系統應能維持汽輪機空負荷運行。2當汽輪機由滿負荷突然驟降至零時,調速系統應能維持汽輪機的轉速在危急保安器動作轉速之下。3當負荷改變時,調速系統應能平衡地從一個工況過渡到另一個工況,不能有較大和長期不穩定。4在系統負荷周波穩定的情況下,調速系統不應擺動。5保證熱使用者的需要。6當各保護裝置動作後,應能保證主汽門、調速汽門以及調節抽汽門關閉嚴密。2.1.2調速系統技術規範2.1.2.1調速系統技術規範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专项训练题库及答案详解
- 2026届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滕州育才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省合肥市中学国科技大附中数学七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湖北省武汉市梅苑中学数学七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莆田砺志国际学校2026届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辽宁省辽河油田欢喜岭第二初级中学2026届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江西省乐平市2026届数学七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中建一局一公司分公司副经理(履约)招聘考试参考题库【答案】
- 【2025年】合肥市市级机关选调考试笔试试卷【答案】
- 2026届湖北省武汉东西湖区七校联考数学七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游戏化翻转课堂模式在烧伤护理教学中的实践效果
- 生产装配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30礼品包装品牌化运营策略及消费者偏好与市场营销渠道研究
-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 《家具与陈设设计》课件(共十章)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教学策略讲座稿
- 迪士尼电影讲解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练习题题
- 2025至2030中国背光器件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无水葡萄糖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运输实务》项目5课件 水路运输操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