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会计学专业论文)基于eva中国汽车行业自主创新路径分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 密级 公密级 公 开开 学科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论 文 编 号论 文 编 号 20080112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基于基于eva中国汽车行业自主创新路径分析中国汽车行业自主创新路径分析 作者姓名 刘 蕾 申请学位级别 管理学硕士 指导教师姓名 胡元木 职 称 教 授 学科专业 会计学 研究方向 成本与管理会计 学习时间 自 2008 年 9 月 1 日 起 至 2011 年 7 月 1 日 止 论文提交日期 2011 年 3 月 25 日 论文答辩日期 2011 年 月 日 学位授予单位 山东经济学院 学位授予日期 2011 年 月 日 china s auto industry innovation path analysis based on eva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candidate lei liu supervisor prof yuanmu hu school of accounting shandong economic university jinan china 山东经济学院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 尽我所知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山东经济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 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山东经济学院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同意山东经济学院有权使用本学位论文 包括但不限于其印刷版和电子 版 使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保留学位论文 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 机构 送交 学位论文 以学术交流为目的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 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 借阅和复 印 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他 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 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的使用授权同上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i 摘要 我国汽车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 前景十分广阔 汽车行业要想保持稳定 快速的发展 需要大力开展自主创新 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由于发展水平 的限制 我国汽车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仍存在很多不足 在汽车行业技术创新活动中 模仿创新和合资创新占很大一部分比重 真正的核心技术仍然被控制在对方手中没有 为我所用 自主创新初期可以依靠这两个手段进行创新 但是对于处于模仿创新和合 资创新成熟的企业 要获取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必须依赖于企业原始的自主创新 如 何建立一套有效的自主创新路径 是每个管理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中国汽车行业自主创新现状分析 针对汽车行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能 力不足等问题 结合 eva 理论进行分析 eva 不仅能够作为评价企业的绩效的指标 而且能作为一种管理思想统一企业目标 增进企业文化 由此将 eva 引入自主创新 的绩效考核和创新管理 建立一套自主创新路径 自主创新绩效评价属于企业绩效评 价的一部分 eva 可以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 同样可以采用 eva 指标对自主创新进 行评价 通过建立汽车行业的动力机制 决策机制 运行机制 控制机制四个子机制 对自主创新进行分析 建立企业行业自主创新路径 运用 eva 指标对自主创新的结 果进行回归统计分析 对比 eva 和传统指标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得出 eva 理念为自 主创新带来的绩效评价和管理文化优势 结合金杯汽车的案例 研究 eva 指标对比 传统指标分析对上市公司自主创新的影响 最后 针对 eva 的自主创新绩效评价提 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加值 汽车行业 自主创新 路径分析 ii abstract china automobile industry i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riod prospect auto industry who want to maintain long term rapid growth must establish its own core competitiveness this must through independent innovation to realize auto industry gradually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but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china s automobile industry limite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still exist many defects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i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ctivities imitation innovation and joint innovation is occupied very big one part proportion the real core technology is still control in the other h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without such can depend on these two early means of innovation but in the imitation innovation and joint innovation mature business if you want to get the real core competitiveness must depend on enterprise origi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f establishing an effective path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s every manager should be thinking of problem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from the chinese car industry aimed at the auto industr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disadvantage combine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eva theory tak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eva into performance assessment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set up a set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path eva can not only represent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enterprise but also can stand management ideas enhance enterprise culture by establishing the dynamic mechanism based on ev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chanism control mechanisms for automobile industry son mechanism analysis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regression analysis on the key factors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the contrast of traditional index eva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enterprise value eva idea for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ould bring advantage i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ultural based on the case of the golden car eva index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index analysis the influence of listed company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t last according to ev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 china car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eva path analysis iii 目目 录录 第 1 章导论 1 1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 1 1 1 研究背景 1 1 1 2 研究目的 1 1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1 2 1 研究思路 1 1 2 2 研究方法 3 1 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3 1 4 论文创新点和不足 3 第 2 章文献综述 5 2 1 国外关于技术创新的观点 5 2 2 国内关于技术创新的观点 7 2 3 国内关于自主创新的观点 9 第 3 章 eva 评价模式的基本内容 12 3 1 eva 基本内容和特点 12 3 1 1 基本内容 12 3 1 2eva 特点 12 3 2 eva 与绩效评价的关系 13 3 2 1mva 简介 13 3 2 2mva 与 eva 的关系 14 3 3 eva 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14 第 4 章中国汽车自主创新的运行 15 4 1 中国汽车行业自主创新现状及特点 15 4 1 1 中国汽车行业自主创新现状 15 4 1 2 中国汽车行业自主创新的特点 15 4 1 3 汽车行业自主创新停滞不前的原因 16 4 2 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过程 17 4 2 1 计划和决策阶段 17 iv 4 2 2 运行阶段 18 4 2 3 控制和反馈阶段 18 4 3 自主创新机制 18 4 3 1 动力机制 19 4 3 2 决策机制 23 4 3 3 运行机制 25 4 3 4 控制机制 27 4 4 自主创新机制整合 28 4 4 1 子机制之间的关系 29 4 4 2 空间维度的整合 30 4 4 3 文化维度的整合 30 第 5 章 eva 对汽车行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 32 5 1 eva 的自主创新研究 32 5 1 1 平衡计分卡 32 5 1 2 平衡计分卡的 eva 创新模型 33 5 2 eva 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35 5 3 eva 评价模式下金杯汽车企业的应用 41 5 3 1 金杯汽车概述 41 5 3 2 金杯汽车公司的 eva 分析 42 5 4 对策建议 45 5 4 1 资金优化预算 45 5 4 2 自主创新的薪酬激励 45 总结 48 参考文献 49 附录 5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6 致谢 57 山东经济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第1章 导论 1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 1 1 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大多数汽车自主品牌规模小 技术含量不高 缺乏国际竞争力 特别是 有些大型汽车企业在合资合作中 甚至放弃了原有品牌建设平台 我国汽车生产规模 虽然不断扩大 而且有迅猛发展的势头 但面对可观的产销数据 也应该看到 我国 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严重滞后于规模和产量的提升 不可否认 大型骨干汽车企业 通过中外合资与合作 在税收 就业 拉动经济发展和引进国外先进生产 管理经验 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由于多年来核心技术被合资外方牢牢掌控 在规模 和产量不断提升的同时 自主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反而丧失了原有自主 创新的平台 而针对中小企业来说 自主开发方面的工作做得较少 这一方面是市场 对自主开发产品没有迫切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汽车产品自主开发需要巨额的投资 且 周期长 风险大 中 小型内资企业由于自身实力有限 以及缺乏对中小型企业进行 支持与扶持相关政策 因而只能以其特有的方式和灵活的管理理念在夹缝中求生存 要迫切的改变这种现状 要求我国汽车企业走自己的自主创新之路 对于自主创 新投资最大的问题在于投入高 风险大 周期长 由于对自主创新成果的未来预见性 不强 投资者对于这种见效期慢的高风险项目一般持有一种谨慎的态度 中国汽车行 业迫切的需要改变这种现状 让自主创新得到更多投资者的认可 1 1 2 研究目的 目前 企业自主创新中存在的主要瓶颈是创新成果评价指标难以量化 导致投资 者不敢贸然投资 汽车行业的自主创新停滞不前 在此背景下 分析企业自主创新过 程 构建汽车行业自主创新机制并加以整合 同时运用线性回归法构建基于 eva 的 绩效评价方法 量化自主创新的成果 eva 在自主创新中不仅仅是一个绩效评价指 标也是一种管理方法 可以统一企业的管理思想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保证自主创新 的顺利进行 1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2 1 研究思路 第 1 章 导论 2 图图 1 论文论文写作写作逻辑框架逻辑框架 中国汽车自主创新的运行 小结 动力机制 控制机制 总结 自主创新子机制整合 eva 对汽车行业自主创新评价 绩效评价机制 构建汽车行业自主创新机制 自主创新子机制整合 eva 的基本内容 中国汽车行业自主创新 eva 模式的基本内容 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过程 eva 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eva 与 mva 的关系 文献综述 导论 研究思路 方法 研究背景目的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论文创新点 国内自主创新的研究 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绩效评价 创新的研究 对策建议 决策机制 山东经济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3 1 2 2 研究方法 主要是以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构建汽车行业自主创新机制 并对自主创 新的成果进行评价 通过将 eva 理论引入汽车行业的自主创新 运用回归分析法对 自主创新的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确定更为客观的绩效评价指标 保证自主创新的 顺利进行 1 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首先 论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目的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 方法以及创新点 以及介绍了国内外创新的观点 国外涉及到创新的研究主要是指技术创新 国内关于 创新的观点分为自主创新和技术创新 并对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其次 介绍了 eva 评价模式的基本内容 主要包括 eva 理论以及特点 分析 eva 对于传统绩效指标而言更能反映出企业的价值 而自主创新在企业中占有越来 越重要的比重 自主创新的成果也是企业价值的一个部分 所以 eva 可以对自主创 新的绩效进行评价 使得创新结果更加客观 再次 介绍了中国汽车行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和特点 分析汽车行业自主创新的计 划 决策 运行 反馈过程 基于此构建自主创新机制 并对子机制进行整合 将 eva 理论引入自主创新机制 搜集国内汽车上市公司数据 运用线性回归法分析 eva 对自主创新进行评价的可行性 并以金杯汽车为例 对金杯汽车的企业价值进行评价 分析 最后 对基于 eva 的汽车行业的自主创新绩效评价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促进 汽车行业自主创新的发展 1 4 论文创新点和不足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 eva 理论引入汽车行业的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的最终目的 就是要帮助企业实现最大利润 而汽车行业的自主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大量 的投入 是一个高风险的项目 投资者必须预计自主创新有一个良好的前景才会进行 投资 因此对于自主创新的投入产出必须要有一个精确地计量 对于自主创新的成本 的计量要尽量采取客观的方法 普通的方法一般只考虑到了债务成本 由于 eva 既 考虑到了债务成本也考虑到了资本成本是一种计算成本比较客观的方法 通过 eva 对比传统指标进行分析 得出 eva 指标的优越性 对自主创新成果的预见性 可以 第 1 章 导论 4 使得企业的自主创新吸引到更多的投资 保证创新的成功 本文研究的不足点首先是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采用 eva 对自主创新进行实证 分析时 对比其他传统指标而言 eva 对企业价值的相关度并不是最强的 仍需要 进一步的改进 其次 由于汽车行业的创新数据难以搜集 eva 和自主创新的关联 度仍然不够强 最后 对于汽车行业自主创新来说 投资者的积极性激励措施不到位 山东经济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5 第2章 文献综述 由于国外没有自主创新这一提法 因此在国外文献的梳理中 主要论述技术创新 的观点 对于国内对于创新的探讨 认为自主技术创新等同于国外的技术创新 国外对自主创新的研究往往和技术创新融为一体 普遍认为企业自主创新以自主 研发为基础 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研究实现技术突破 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 产业化 和国际化 获取商业利益 要想获得超额利润 企业必须获取尽可能多的支持力 2 1 国外关于技术创新的观点 从约瑟夫 熊彼特 1912 年提出 创新理论 到 1996 年哈佛商学院的克里斯坦森 教授提出 破坏性创新 的概念 从希克斯的诱导创新理论模型到 n abernathy jame 和 m utterback 提出的 a u 模型 关于创新的研究和讨论从来没有终止过 国外的创新 研究主要分为四大流派 1 s c solow 1957 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流派认为 l 认为技术创新是经济 增长的内生变量 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 2 技术与其他商品一样存在公共商品 创新收益和非独占性 外部性等市场失败 适当的政府干预将极大地促进技术创新的 进行 并建立了著名的技术进步索洛模型 专门用于测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率 它的提出考虑到了政府干预的重要性 但对于创新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一个明确 的定义 2 曼斯非尔德 卡曼 多西 g dosi 1988 等人为代表的新熊彼得学派坚持熊彼 特创新理论的传统 强调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认为企业家 是推动创新的主体 侧重研究企业的组织行为 市场结构等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提出了技术创新扩散 企业家创新和创新周期等模型 新熊彼特学派认为当市场结构 处于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 即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状态时 由于存在一定程度的 垄断 又保持一定程度的竞争 该市场结构最有可能促进技术创新 它强调了创新在 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而且建立了创新周期模型 但是他认为推动创新的主体是企 业家 而忽视了其他相关者 在创新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阻力 3 兰斯 戴维斯和道格拉斯 诺期 1971 等人为代表的制度创新学派认为 l 由于 技术创新活动存在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巨大差距 改进技术的持续努力只有通过建 立一个能持续创新的产权制度以提高个人收益才会出现 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 第 2 章 文献综述 6 好的制度选择会促进技术创新 不好的制度设计将扼制技术创新或阻碍创新效率的提 高 2 技术创新不仅可以增加制度安排改变的潜在利润 并且可以降低某些制度安 排的操作成本 从而使建立更为复杂的经济组织和股份公司变得有利可图 它认为创 新要在一定的机制下运行 创新取得成功也能相应的减少制度成本 在创新过程中有 必要去构建一个创新机制 4 英国学者克里斯托夫 弗里曼 c freeman 美国学者理查德 纳尔逊等人 1980 为代表的国家创新系统学派认为 l 技术创新是由国家创新系统推动的 国家创新系 统是参与和影响创新资源的配置及其利用效率的行为主体 关系网络和运行机制的综 合体系 在这个系统中 企业和其他组织等创新主体 通过国家制度的安排及其相互 作用 推动知识的创新 引进 扩散和应用 使整个国家的技术创新取得更好绩效 2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侧重分析技术创新与国家经济发展实际的关系 强调国家专有 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并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政府企业 大学研究机构 中介机构 等为寻求一系列共同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建立起来的 将创新作为国家变革和发展的关 键动力系统 它强调了国家的参与可以更好的促进创新的实现 同时强调了科学技术 对技术创新的刺激作用 5 近年来 国外涉及到实质性的自主创新研究源自发展中国家或者新兴工业化国家 对技术创新道路的选择 主要是从创新能力和创新模式去探讨 从创新能力角度去探析自主创新的源泉 例如 hoskisson 2002 认为自主创新是企 业运用自身的资源与能力来开发新的产品或服务的实践 6 cooke 2000 强调自主创新 的行为主体是企业 高校 研究机构 而政府的作用则是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对自 主创新能力的研究应该始于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 7 guan 2003 等指出 技术创新 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资产或资源 其中包括技术 产品 工艺 知识 经验与组织 他 们进而将创新能力分为 7 个维度 8 burgelman 2004 等学者将技术创新能力定义为 促进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一系列综合特征 9 cainelli 等 2007 认为企业加大 r二 是选择投资所得回报率超出公司资本成本的项目 公司的成本不仅要考虑债务成本 同时要考虑资本成本 二是通过出售对别人更有价值的资产 或者是通过提高资本运 用效率 比如加速资本回流 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 3 有效激励方法 eva 使经理人与股东利益相一致 它统一了企业目标 就是他们会更加长远地 看待问题 并得到和企业所有者一样的报偿 因为使 eva 的增加最大化 也就是使 股东价值最大化 在 eva 奖励制度之下 为股东创造更大的财富是管理人员为自身 谋取更多利益的唯一途径 4 凝聚企业文化 如果 eva 制度全面贯彻实施 那么 eva 财务管理制度和激励报偿制度将使公司 的企业文化发生深远变化 在 eva 制度下 财务营运功能都从同一起点出发 为公 司所有员工提供一条相互交流的渠道 实际上 eva 是一套公司法人治理制度 这 套制度引导所有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 鼓励他们为股东谋取最大利益而工作 eva 制度还帮助决策权的有效分散 因为它使得每个管理人员有责任创造价值 并且对他 们这样的做法给以奖励 3 2 eva 与绩效评价的关系 3 2 1mva 简介 第 3 章 eva 评价模式的基本内容 14 价值创造是每个公司的首要目标 但采取合理的指标评估企业的价值也是至关重 要的 如果企业对绩效衡量方法的选择不当 会导致经理人员在不自觉中损害了股东 的权益 因此公司经理人员采用的绩效衡量方法应用资本市场对公司的评价方法相一 致 市场附加值 mva 就是这样一种方法 市场附加值等于公司市场价值与公司 总资本投入之差 mva 市场价值 资本投入 市场附加值是在所有以价值为基础的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种 市场价值即公司的 企业价值 也就是在某一特定时点资本市场对该公司拥有所有权的各种资本的市 场价值总和 资本投入是资本提供者在同一时期内投入该公司的所有资本之和 如果 市场价值的总和大于资本投入 则 mva 为正值 表明企业创造了财富 投资者把资 本投入公司是因为他们相信公司经理会有效地进行投资 市场价值反映了市场对经理 人员取得多大成功的判断 mva 越大 说明经理人员做得越成功 mva 小于 0 意 味着经理人员的投资带来的价值要低于资本市场投入该公司资本的价值 也就意味着 财富的流失 因此 我们可以用 mva 来判断一个企业的经营情况 3 2 2mva 与 eva 的关系 eva 这一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 能否真正地成为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的一项强有 力工具 这与我国企业对 eva 体系的潜在接受程度及我国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有关 在某种程度上 mva 代表着企业价值及企业在市场上所处的地位 所以 eva 对 mva 的解释程度反映了该市场的成熟程度 同时 eva 与 mva 的相关关系也反映了该市 场对 eva 的潜在接受程度 如果 eva 和市场价值的相关性强 则 eva 可以用来作 为企业价值的评价指标 3 3 eva 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在汽车行业中 自主创新在企业价值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企业创新成果的 发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未来 所以自主创新是实现企业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可 以用 eva 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 基于此 本文将分析 eva 及传统业绩评价指标 总 资产利润率 净资产收益率 每股收益 净利润 营业利润 与 mva 的相关性 以分 析我国汽车企业对 eva 的潜在接受程度 进而分析我国汽车企业应用 eva 的评价自 主创新可能性 山东经济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5 第4章 中国汽车自主创新的运行 4 1 中国汽车行业自主创新现状及特点 4 1 1 中国汽车行业自主创新现状 汽车自主品牌是进行自主创新的载体 但目前我国大多数汽车自主品牌规模小 技术含量不高 缺乏国际竞争力 特别是有些大型汽车企业在合资合作中 甚至放弃 了原有品牌建设平台 我国汽车生产规模虽然不断扩大 而且有迅猛发展的势头 但 面对可观的产销数据 也应该看到 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严重滞后于规模和产 量的提升 不可否认 大型骨干汽车企业通过中外合资与合作 在税收 就业 拉动 经济发展和引进国外先进生产 管理经验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由于多年 来核心技术被合资外方牢牢掌控 在规模和产量不断提升的同时 自主创新能力并没 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反而丧失了原有自主创新的平台 我国汽车工业总量虽然很大 但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尤其是大企业许多产业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 术 关键部件依靠进口 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 要理解自主创新主要从自主出发 克 服过分 技术依赖 的角度来理解 自主 这一观点主要是针对我国相对于国外的 生产技术而言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实行的产业技术进步方针看 主要是两条 一 条是 引进 消化吸收 创新 另一条是 以市场换技术 这两条都是把技术依赖 于外界 引用别人的先进的生产方法 实践表明 虽然这两种方法对我国的产品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的作用 但不 利于我国产业的长远发展 世界各国都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和核心技术的控制 买来的都是别人通用的 而不是核心技术 只有进行自主创新 才能够真正的形成优 势 突破技术壁垒 自主创新有着别的方法所无法取代的优势 自主创新可以更好的 帮助我们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4 1 2 中国汽车行业自主创新的特点 要掌握汽车行业的自主创新及其机制 就需要了解汽车自主创新的特点 这些特 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多学科性 汽车技术涉及众多复杂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是机械 电子 材料 能源 化 工 计算机 美学和人机工程等众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结晶 是各种高薪技术竞相应用 第 4 章 中国汽车自主创新的运行 16 的载体 由于汽车行业处于产业链的终端 其技术进步以及其产品创新对其他领域科 技创新具有很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因此汽车技术水平是多学科技术水平的集中体 现 2 长周期性 因为汽车整车产品零件众多 系统结构复杂 使用条件多变以及各项法规要求严 格 汽车技术与产品创新有长周期的特点 各种新车型的开发 往往要 经过产品规 划 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三步 而技术设计后又包括试制 试验 改进设计等二次 或多次循环 因此 汽车技术与产品创新存在着长周期性的特点 3 高投入性 汽车技术与产品创新还具有资金投入大的特点 汽车开发所需的设计 试验的基 础设施和装备以及人力投入也相当巨大 检测技术中大量使用了电子量仪和误差分析 设备 所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投入 对于我国汽车行业本身 能够承受昂贵的创新费 用的企业不多 企业必须充分调动一切力量筹集资金 因此 利益集团的帮助将是至 关重要的 4 风险性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日趋复杂 新技术研制投入日益增大 再加之未来市场的不确 定性 汽车的技术与产品创新蕴含着一定的风险 包括技术风险 商业化风险和竞争 风险 汽车技术创新的投入是一个逐次进行的过程 因此当一个项目失败或终止的时 间越往后 则累计投入越大 风险损失也随之增加 技术创新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 要准确地预测和追踪行动的结果几乎是不可能的 面对自主创新的风险 企业不应知 难而退 而要善于抓住市场机会 勇于创新 5 客户源的差异性 中国人口众多 平均收入水平不高 中国的消费者对于中低档次的汽车需求量 大 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 对于低能环保型的汽车需求比例也会逐步上升 4 1 3 汽车行业自主创新停滞不前的原因 根据汽车行业多学科 长周期 高投入 风险大等特点 可以了解到 我国汽车 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主要由于人才和资金不足造成的 某国有大型企业经理曾经 说 自主创新最大的不足时人力资源的缺乏 引入人才成本高 自主培养周期长而 且人才流失率高 导致自主创新停滞不前 山东经济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7 由于汽车行业的多学科性 决定了汽车公司自主创新对人力资本的高要求 而国 内无论是技术型人才还是管理类人才都比较缺乏 人才资源的缺乏以及管理人员的水 平不足是自主创新迫切需要改进的问题 汽车行业的长周期性 表明汽车自主创新过 程中循环周期慢 资本投入运行的资金长 而其自主创新高投入 风险大等特点 表 明自主创新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在投资前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尽量获得技术和管理上 的支持 保证自主创新的顺利实行 以减少投资风险 事实上在国内由于自主创新的 高投入的特点 导致投资者不敢贸然投资 加上管理混乱 目标不统一 导致创新难 以进行 要保证自主创新的实现 汽车行业迫切的需要对制定一套完善的自主创新战 略 传统的财务评价指标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 我国汽车行业对自主创新过程中迫切的需要寻找一种能克服这些缺陷的指标 首先 要保证自主创新的管理人员具有协作精神 自主创新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需要一个全体员工团结一致为企业目标而奋斗 其次 汽车行业自主创新对技术要求高 要达到自主创新的目标 汽车企业必须 通过各种手段引进或培养人才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最后 要获取资金支持 就要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 以保证自主创新的成功 只 有这样 才能保证自主创新的成果更好的为市场所接受 让投资者迟迟不敢投资的压 力主要来自于投资者对于自主创新的前景难以明朗化 需要寻找一个客观的财务指标 来评价自主创新的成果 4 2 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过程 创新过程大都分为计划和决策 运行 控制和反馈四个阶段 4 2 1 计划和决策阶段 汽车企业在计划和决策过程中 主要应考虑到预算资金的问题 汽车行业进行自 主创新主要是投资于一项专利技术 这就涉及到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 对于这项技术 股东和债权人的立场是不一样的 股东倾向于投入高风险的项目 因为一旦成功 股 东就可以获得巨额的利润 如果失败 股东仅在当期得不到股利 而对于债权人来说 如果成功 债权人也只能拿到固定的股利 如果出现了亏损 债权人可能会血本无归 股东和债权人的立场往往不一样 目标的不统一会导致管理上的分歧最终影响创新的 成果 eva 不仅是一项指标更是一种管理思想 它鼓励全体员工朝着相同的目标前 第 4 章 中国汽车自主创新的运行 18 进缓和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矛盾 平衡各方的利益 使各方的目标趋于一致 为实 现总目标服务 4 2 2 运行阶段 在自主创新的运行过程中主要是将投入创新过程中的人力 物力 信息 技术融 入到创新活动以及将企业内部的资源和外部可利用资源一起配置到创新活动中 把创 新与市场结合起来 在运行机制中引入 eva 进行相应的核算 可以使企业财务目标 统一量化 所有的管理者和员工都把企业的创新作为自己的一项本质工作 每个人都 是参与者 都有权利和义务去执行创新活动 从而加快信息 技术融入创新活动的速 度 同时可以帮助企业掌握着大量的市场信息 使得创新成果在投入市场的过程中更 有保障 更易成功 4 2 3 控制和反馈阶段 在企业创新的控制过程中 企业的主要任务是防范 规避创新风险 降低创新协 调成本以及实现高效的价值创造 将 eva 引入创新的核算 可以使创新的目标量化 同时 将评价体系与自主创新统一核算 整个汽车行业统一目标 调动所有投资者的 积极性 每个投资者都会不自觉的把创新活动当作份内的事 积极地把它做好 从而 降低监督成本 投资者是在参与企业的创新过程中 会逐渐认同企业的价值观 投资 者会对自主创新充满信心 在这种良好的期望下 自主创新可以实现高效的价值创造 4 3 自主创新机制 基于以上对 eva 和自主创新的研究 可以把 eva 引入自主创新机制 保证企 业在创新的过程中目标统一克服管理混乱的缺陷 根据自主创新计划 决策 运行 反馈过程 可以将自主创新的机制划分为四个子机制 主要包括 动力机制 决策 机制 运行机制 控制机制 动力机制是自主创新的 引擎 只有立足于动力机制 自主创新才有活力 自主创新才有希望 决策机制是企业自主创新的航标 为自主创 新指明了方向 运行机制是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的关键 为自主创新形成提供了现实的 基础 反馈机制是自主创新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企业自主创新机制得以完善 健 康发展的保证 也是企业凝聚人才 拓宽创新途径 促使自主创新不断发展不可缺少 的部分 这几个机制相互作用 相互促进 构成一个相互联系 不可分割的整体 从 创新的始末要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 保证自主创新按照计划顺利进行 修改相应的偏 山东经济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9 差 见图 2 图图 2 自主创新流程图自主创新流程图 4 3 1 动力机制 企业的动力机制应该从内外动力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即包括内部驱动力和外部 驱动力 服务创新活动主要是依靠内部驱动力 内部驱动力包括三类 企业的战略管 理 全体员工 机构部门 外部驱动力主要包括技术轨道和行为者两类 动力因素不 同对企业的影响也不同 1 企业内部动力 自主创新的内部动力是指企业在利用其创新能力实现利益目标的过程中 由企 业内部产生的推动自主创新活动开展的力量 它促进了自主创新的形成 内部动力的 形成与变化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利益追求 企业战略 企业家精神和企业文化 1 利益追求 企业家与投资者对企业持续发展及自身物质利益 精神利益的追求是自主创新的 原动力 汽车企业自主创新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 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在追求利 益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投资者的利益 驱动企业投资者投入到自主创新活动之中 从而 形成自主创新强大的后盾 为了保持这种动力的持久性和强大性 必须把汽车企业持 续发展与企业家和投资者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 形成在利益相关者基础上的自主 创新 2 企业战略 战略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长期规划 它确定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 也规定各项短期 计划的方向 为了指导企业进行各项生产活动 企业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 要充分考 虑汽车行业的高投入性和不确定性特点 要保证战略的顺利完成 就要在战略制定的 反馈机制 运行机制 动力机制 自主创新过程 决策机制 第 4 章 中国汽车自主创新的运行 20 过程中与投资者密切的协商 一旦制定出成功的战略 会使企业取得更好的竞争优势 迅速的占领市场 一旦占领了市场就会大大增加企业家及所有投资者的满足度 鼓舞 人心 使企业更好的发展 3 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是自主创新内部动力要素中最重要的核心要素 熊彼特认为 企业家 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四个方面 企业家的首创精神 企业家的成功欲 企业家甘冒风 险 以苦为乐的精神 企业家的事业心 对国内关于企业家精神的观点进行归类 并 考虑到投资者 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应以熊彼特的思想为基础 团结投资者 更全面的 以投资者的利益出发去做决策 使自主创新可以更顺利的进行 企业家精神体现了企 业家追求创新 全面决策 敢于否定自我 勇于超越自我以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 特征 4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凝聚力 是企业进行创新的灵魂 在汽车行业中 尤其需 要团队间的合作 企业文化至关重要 汽车行业自主创新要想成功 需要整个企业以 及投资者对企业家倡导的自主创新意识 精神和价值观的认同以及企业齐心协力的团 队合作精神 它的形成需要企业家的核心倡导作用和企业核心 骨干员工群体长期的 持续努力 企业一旦树立起追求自主创新的企业文化并获得认同后 就会激发所有投 资者的创新热情和行动 形成企业自主创新的氛围和整体合力 同时更好的树立汽车 的品牌 提高企业在汽车行业中的地位 2 外部动力 外部动力是指在品牌自主创新主体所处的环境中 促使内部动力形成和增强 并 影响内部动力作用的外部力量 品牌自主创新的外部动力主要有科技推动力 需求拉 动力和制度支持力 1 科技推动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 最革命的因素 汽车行业自主创新对 科技的发展要求很高 科学技术含量越高 汽车行业的自主创新成果可以维持的越久 因为外界难以进行模仿 要想进行成功的自主创新 科技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 中 国在重型汽车领域 研发实力雄厚 以中国重汽集团为例 其产品开发在经历了仿制 技术引进 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阶段后 现已拥有黄河 斯太尔 斯太尔王等四大重 型汽车生产平台 开发了九大系列 二千六百多个品种 积累了丰富的产品开发设计 山东经济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1 经验 具有了一定的重型商用车开发设计能力 具备底盘匹配 驾驶室开发 主要总 成性能试验及整车试验能力 但是中国汽车工业研究整体开发能力弱 严重制约了中 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目前 山东省的重汽集团拥有 黄河 的完整的品牌与知识产权 而其余车型如轿车 高档载货车 客车等产品的开发能力还很弱 对国外汽车集团的 依赖性很强 企业尚不具备整车的自主研发能力 在高 新 尖技术领域尚存在许多 空白 其车型的品牌与知识产权基本上都属于国外汽车集团 所以 中国应该积极地 努力改变这一现状 积极树立自己的品牌 2 市场需求拉动力 自主创新的最终归宿是满足市场的需要 市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换关系 的总和 是自主创新得以最终实现的场所 汽车制造商要以市场需求作为其自主创新 的方向 需求可以拉动品牌自主创新的根本原因在于品牌及其物化和商品化形式 是 满足人们需求的基本手段 所以在自主创新品牌的初期 要对产品投入市场的效果进 行充分的研究 从而更好的做出决策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地域广阔 农村潜 在市场很大 汽车市场的巨大需求潜力 为汽车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3 制度支持力 制度主要是指国际组织和政府的制度 对于我国的汽车行业来说 制度主要是指 国家或省级保护制度 如果自主创新能获得国家或省级政府的支持 则自主创新的成 果将更好的投入市场 政府属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企业要充分调动投资者的自主创 新的积极性 让政府与企业站在同一立场去鼓励企业的自主创新 使自主创新可以顺 利的实现 对于政府 许多国家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政府现在把汽车产 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 政府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汽车产业政策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 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3 动力机制的运行模式 自主创新动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系统 其各要素之间 各层次之间充满双向的相互 作用和紧密联系 在自主创新的内部动力要素中 利益追求是原动力 企业战略是直 接动力 企业家精神是关键动力 企业文化是持久动力 这四个内部动力要素相互联 系 相互作用 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因此 需要一种模式来保障其运行 这一 模式可以采用如图 3 的方式操作 首先动力主体为了满足创新主体的需要 全力去寻 找开发动力源 然后将寻到的动力源转化为现实的动力 再通过培训 教育员工 把 动力分配给各个机构 这一系列的活动都需要投资者的参与 因为他们可以提供出更 第 4 章 中国汽车自主创新的运行 22 多 更好 更全面的方案 最后在对动力机制从寻找到分配的过程 相关部门要建立 完善的反馈信息 提交给企业家 以便于企业家及时根据信息做出决策 保证动力机 制顺利的运行 如图 3 所示 图图 3 动力机制运行图动力机制运行图 对自主创新投入方面的经费因素和人力因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在此基础 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对投入因素与产出因素 见表 1 即汽车产业新产品产 值 进行关联分析 以此来佐证经费支出和人力投入的经济价值 表表 1 投入因素与投入因素与新增新增产出因素产出因素 年份 全行业 r stakeholder approach ma m pitman boston 1984 6 hoskisson r e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 and firm innov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5 1084 1119 7 cooke nigel slack 著 邸东辉等译 制定管理决策教程 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0 58 76 8 guan j innovative capability and export performance of chinese firms j technovation 2003 9 9 burgelman r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m mcgraw hill new york 2004 10 franco fiordelisi phil molyneux value creation in banking labstract 965441 february 2007 11 john hanlon ken peasnell wa11 street s contribution to management accounting the stern stewart eva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j 2008 3 41 42 12 lee k lim c technological regimes catching up and leapfrogging findings from korean industries j research policy 2001 30 459 483 13 rainer anderdassen franco nardini endogenous innovation waves and economic growth j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2005 3 1 18 14 paschal berrone corporate ethical identity as a determinant of firm performance a test of the mediting role of stakeholder satisfaction 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7 25 67 15 peter m clarkson yue li gordon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1《长征胜利万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025-2026年统编版语文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元音字母组合课件
- 勾股定理课件开场白
- 2025年高校合作办学协议书5篇
- 抗病毒药物筛选-第1篇-洞察及研究
- 讲卫生安全课件
- 内分泌培训课件
- 刀具安全培训教学课件
- 麻醉药品运输要求
- 铝化合物综合应用讲解
- 拖欠工资协议书
- 电缆沟及盖板作业指导书培训课件
- GB/T 19867.6-2016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工艺规程
- GB/T 19478-2018畜禽屠宰操作规程鸡
- 三级教育考试卷(焊工)答案
- 无生上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 深圳低压电工作业-实际操作培训课件-科目四-作业现场应急处理
- 植物生理学第十三章植物的逆境生理课件
- 中控岗位培训课件
- 宾馆酒店前台责任书
- 2.2 第2课时 基本不等式的综合应用(课件)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