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卷)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全册题 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 分考生注意: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 阅读题(72分)得 分评卷人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我国古代的咏花词的类型,虽然达到了逼真、传神的艺术境界,但多侧重于表现自然,更多的咏花词佳作侧重于表现感情。由感官向心灵开拓,审美对象便由形象转向意象,由目接之景转为神遇之景,诗境便由“物境”转为“意境”。在创作上,追求表现审美主体心灵感受的“韵味”,通过超视听的心灵(或称“第六感官”)来把握对象。如陆龟蒙白莲云“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醉时”,就体现了一种特有的韵味,诗人借此表达芳洁自赏而又寂寞凄清的心境,这首诗打动人的魅力就在于此。钟嵘诗品中说:“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诗人的艺术追求也在于此。其目的并非“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而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白莲欲坠的形象究竟是怎样的无关紧要,这里仅以此富有韵味的意象传出一种心境罢了。又如姜夔暗香写寒梅云:“竹外疏花,冷香入瑶席。”又云:“千树压,西湖寒碧。”皆是幽冷心境的意象表现,有“得意忘象”之趣。如从形貌之似的角度去落实,往往是不可捉摸的,那样去鉴赏便要失去韵味,难免买椟还珠之讥。如司空图所云:“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乎已违。”故我们读这类诗词,更不可仅仅注意花卉形象的描摹,诗人已不是着眼于“目击可图”之境,而意在“境外生境”。“境外生境”者,于“物境”之外生出“意境”也。我们应力求通过品赏韵味进而领会意境,方不负古人。故司马光云:“古人为诗,贵在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知。”(诗人玉屑卷六引)由物境引起内心触动,而将与它相似的内在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将自身情感托之于外物,这就构成了咏花词的另一境界“情境”。这已是“移情作用”的表现,已经不完全是从审美感受的角度出发,而是内在心灵情绪的一种外化,托之于花卉形象表现出来。在创作上常常采用比兴寄托的表达手段,“兴者托事于物”,以情附物,言在此而意在彼。如陈子昂感遇诗咏兰,以“岁华尽摇落,劳意竟何成”寄寓时不我待、美人迟暮之叹;宋徽宗燕山亭咏杏花,以“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寄予国破家亡、失身为虏之痛。工于寄托者,皆善于闪烁其词,隐藏其旨,令读者于言外有所感触。寄意的深隐,以造成情味的隽永。含蓄深沉,故耐人寻味。 1对第一段中引用姜夔的诗、司空图和司马光的话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咏花诗词的佳作传达给读者的往往是言外之意,即“得意忘象”之趣。B古代咏花诗词的佳作一般注意了从描摹客观自然而逐步转向表现主观感情。C鉴赏古代咏花诗词应注意欣赏和体会诗人在作品中表现的一种特有的韵味。D鉴赏古代咏花诗词应该注意领会诗人所创设的一种艺术意境以及言外之意。 2对第二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咏花诗词的另一境界情境”指作者内在心灵情绪的一种外化,是言在此而意在彼。B一些追求诗品意境的诗人往往善于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情寄托在对外物描绘的形象之中。C引用陈子昂、宋徽宗的咏花诗是为了举例说明古代咏花诗词大多只是表现诗人的主观感情。D咏花诗词常以景物作为思想感情的象征或寄托,这是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3 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鉴赏古诗要感受作者托于物外的景物描写,还要体味诗人隐藏其间的深沉寄意。B任何一种文学样式的作品,作者都应追求逼真、神似的艺术表达效果,方能打动读者。C作家尤其是诗人应该努力追求诗品的韵味,达到意境美,以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D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源远流长,是历代文人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得 分评卷人二、古诗文阅读。(41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6题每小题3分,7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真州东园记欧阳修真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龙图阁直学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得监察御史里行马君仲涂为其判官。三人者,乐其相得之欢,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岁秋八月,子春以其职事走京师,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曰:“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台起其北。台,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虚之阁;水,吾泛以画舫之舟。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芙渠芰荷之的历,幽兰白芷之芬芳,与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阴,此前日之苍烟白露而荆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图之所载,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其为吾书其大概焉!”又曰:“真,天下之冲也。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然而池台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无日而不来,而吾三人者有时而皆去也,岂不眷眷于是哉?不为之记,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予以为三君子之材贤足以相济,而又协于其职,知所后先,使上下给足,而东南六路之人无辛苦愁怨之声;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之贤士大夫共乐于此。是皆可嘉也,乃为之书。 庐陵欧阳修记。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真州当东南之水会 当:应当来源:学*科*网Z*X*X*KB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 示:指示C吾于是信有力焉 信:相信D而又协于其职协:协助5选出全属于真州东园美景的一项是 ()流水横其前 芙渠芰荷之的历苍烟白露而荆棘 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 草木日益以茂A B C D6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东园是施正臣、许子春和马仲涂三人于闲暇之时用监军荒废的营地建造的一座园子。B作者欧阳修从夕日的废营地变为美丽的东园这事实中认识到有能力可以改变环境。C东园吸引着四方人士天天前来游览,而施正臣等三人却是有空才能去,所以流连忘返。D作者面对东园艳丽典雅的景致和游人游玩的欢乐激动不已,欣然命笔,为园作记。7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4分)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3分)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之贤士大夫共乐于此。(3分)(二)诗歌阅读。(16分)8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蟾宫曲九日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注: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对青山强整乌纱:意为自己勉强登高。乌纱泛指帽子。归雁横秋:应为“横秋归雁”的倒装句式。金杯错落:酒桌上觥筹交错。(1)你认为这首元曲中揭示主题的是哪一句?为什么?(4分)答:(2)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主题?请联系具体内容进行分析。(4分)答: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玉阶怨(李白) 吴声子夜歌(薛奇童)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1)从内容上看,这两首诗属于什么类型的诗?这两首诗的一、二句所选意象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4分)答: (2)著名学者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提到吴声子夜歌时说:“此诗与李太白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词异而意同。”这里所说的“同”,应是两首诗都写了 ,表达了人物 之情;“异”可理解为:李诗写隔帘望秋月,人月相怜,愈望愈感到孤寂,也就愈增加怨思;而薛诗写 。(4分)(三)名句填空。(6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1)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2)复道行空, ? ,不知西东。(3) ,青楼梦好, 。得 分评卷人三、(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惠州西湖一日彭 涯假如给你一日时光停留在惠州,你当然会选择与美相伴,与这里的西湖共度一日的生命。一丝偶然的牵引最容易让人流出那被尘封的情感,一路风尘赴命定之约。这之前记忆不曾留下有关西湖的痕迹,没有知识准备的直接接触,生动新奇。“天下西湖三十六”,惠州西湖当然不是最华丽的,当年这里不是得意者的天堂,而是失意者的故乡,所以一直以来,雕琢不多,附会也少,还是自然清新的本色。自王朝云伴苏东坡谪惠,这湖就有了灵魂,有了生命,与其人一样,得意时不张狂,失意也不露消沉之色。“一自坡公下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千年的湖绝非一时兴起挖个水坑放几条小船可比。西湖曾经很远,离我二十年;西湖很近,离马路只烟头一闪一灭的距离。岸边一样是尖锐的嘈杂,物欲横流,人气蒸腾。湖山做温柔的抵抗,眠鸥浴露,洗眼净心,这情景陡增了我柔可克刚的信念。温柔就是力量!这里四季并不分明,你依然能神往于她动人的风姿。黄昏时分,千年的诗意沁人心脾,白云酣醉,湖上好风如水。真诚地来,就会迎面撞上永生在文字里的人物,也是囚禁在时光中的英雄。那唱“大江东去”的人,也曾吟“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不留纠缠的酸腻,只有清醒的凉意、自觉的苦闷,沉净如秋水长天。旷达人生的感伤也是明亮的,然纵有高才雅量,也难免悟透现实而又不合时宜的悲凉,只有朝云能解,只有知己落泪。最是那传说惹人疲惫,在月白风清之夜,西湖孤山上,苏东坡因思念而梦见已逝的朝云来到面前,衣裙是湿的,因问原由,朝云说:“湖上无路,妾涉水而来”。梦醒后发愿建堤。传说凄美,如樱花似雨落,轻轻地打在会疼的心上。几年不读书写字,真过了些清静的日子,时候到了就免不了沉淀的思绪又泛了上来,却已酿造不成某种情怀,风云再起时江湖已改,山河依旧处梦里情怀。今日只因“湖山此地曾埋玉,风月其人可铸金”,所以我要歌唱,我会感伤。子期不听,伯牙摔琴谢知音;朝云一泪,东坡绝唱敬红颜。二十年前,井边汲水的少年听到“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留下无名的感伤,二十年后心花开放时却是清晰的寂寥。今人只慕天才高放,千古文章;不识一泪永驻红颜,已漏隔世遗香。身在大好湖山,怀想风流人物,我当在“一亭孤月冷梅花”的夜晚来看你挂泪的容颜。一日不短,二十年不长。你是镜中一湖春水,等待风来;我是走进镜中的人,不知还能不能出来。你等待了很久,我也等待,香魂归来在晚秋。街灯眩目,只因忘记了星空。在这个演员登台而将英雄当成道具的年代,在这个各路烟尘都敢与日月争辉的年代,我还是要以人们生活的土地立脚,借西湖之水抽空将天空打扫。仰望星辰,勇敢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低头看水,何日能“见志士弹冠而起”?离去,不做沉重的回眸,只是离去。别了,那二十年中流出的一日时光。11理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6分)(1)西湖曾经很远,离我二十年;西湖很近,离马路只烟头一闪一灭的距离。(3分)(2)今人只慕天才高放,千古文章;不识一泪永驻红颜,已漏隔世遗香。(3分)12文章第段在全文结构上起哪些作用?请作简要分析。(6分)13请赏析“身在大好湖山,怀想风流人物,我当在一亭孤月冷梅花的夜晚来看你挂泪的容颜。一日不短,二十年不长。你是镜中一湖春水,等待风来;我是走进镜中的人,不知还能不能出来。你等待了很久,我也等待,香魂归来在晚秋”这段话的表达特色。(6分)14试探究作者说“苏东坡是囚禁在时光中的英雄”的理由。(4分) 第卷 表达与应用(78分)得 分评卷人四、(18分)15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技(j)经肯綮刈(y)旗歌数阕(qu)十余创(chung)B厥(ju)先祖父暴(bo)霜露为(wi)国者洎(j)牧以谗诛C仇雠(chu)伶人(lng)剽(pio)掠盛(shng)以锦囊D不省所怙(h)省(xng)坟丞相薨(hng)从嫂丧(sng)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各不相同,请正确地加以归类(3分) (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其然乎?其不然乎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其无知,悲不几时A/B/ C/ D/ 17下面的词句是清代文学家俞樾临终前撰写的自挽联的组成部分,请把它们整合为上下两联,请将恰当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横线上。(4分)辛辛苦苦 数半生三十多年事 浩浩荡荡 放怀一笑是亦足矣 著二百五十余卷书 吾其归乎 流播四方k.s.5.u上联:生无补于时死无关乎数, 下联: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18以形象化的语言描绘抽象的情思,可使读者获得更鲜明的印象、更具体的感动,例如,用“母爱是阳台上晒干的衣服,暖暖的,充满太阳的气味”,比“母爱是世间最温馨无私的爱”更加具体可感。请你仿照上面例句,选取“友情”、“悲伤”、“孤独”中的任意两种,根据你的体会,进行形象的描写。(不可沿用例句的意象)(8分)得 分评卷人五、习作(6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两支火把 有两支火把,奉火神之命到世界各地去考察。两支火把中有一支没有点燃,另一支是点燃的,发出很亮的光芒。 过了不久,两支火把回来提交考察报告。 第一支火把说,整个世界都陷入浓浓的黑暗中,它觉得眼前的世界情况很糟,甚至已达到了极点。 可是第二支火把的报告却刚好相反,它说它无论到哪里,总可以找到一点光明,所以它认为这个世界是十分有希望的。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800字20112012学年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C)试题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B(“逐步转向主观感情”判断有误) 2C(为了说明“情境是诗人内在心灵情绪的一种外化,是诗人“以情附物”) 3D(说法于原文无据。再说,艺术创作源泉应该是现实社会生活) 二、古诗文阅读。(41分)4C(A、地处、处于,B、给看,D、协调、配合)5C(建园前的荒凉,想象中的行为,东园未来之情况)6(发出可以改变环境感慨的是许子春。原文意思是“三人总有离开的时候,难道会不留恋这园子吗”?作者并未亲到东园,只是根据一幅画而想象作文。)7扩建东园,修建了一座清雅的宴会厅堂,开辟了后园,作为宾客戏射的场所。(大意1分,“敞”1分,“拓”1分“圃”1分。)来往的四方宾客,我们可以同他们在此同享欢乐,难道这(修建东园)仅仅是为了我们三个人吗?(大意1分,“宾客往来者”定语后置1分,“私”1分。)然后在空暇休息时,又与各地来的贤明之人在东园同乐。(大意1分,“休其余暇”1分,“同乐”1分)【参考译文】真州正处于东南各路水上交通的交会之处,所以成了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衙门的所在地。龙图阁直学士施正臣、侍御史许子春两君担任正副发运使的时候,监察御史里行马仲涂君做他们的判官。三人为他们能合作共事而感到很高兴,因而趁着闲暇时间找到州里监军荒废了的营地建造了一座东园,天天去那儿游玩。今年秋天八月,子春因为公事来到京城,画了他们称作“东园”的图给我看,说:“东园的面积约有一百亩,前面有一条小河流过,右边有一泓清池,北面筑起了一座高台。在台上修一座拂云亭,我们可以眺望远方;在池边建一座澄虚阁,我们可以俯瞰池水; 在水上我们可以泛著华丽的游船;扩建东园,修建了一座清雅的宴会厅堂,开辟了后园,作为宾客戏射的场所。水面上荷花艳丽鲜美,岸边幽兰,白芷放出芳香,还有那些佳花美树成行排列,阴影交迭。这是过去苍烟白露和长满荆棘的地方;高高的屋脊、巨大的飞檐,在日影水光里上下摇动,宽敞而幽静,可以产生回声与阵阵清风,这便是过去断墙破壁十分荒凉的地方;现在,每逢良辰佳节,真州的男女,聚集一起吹弹歌唱,这便是过去天色昏暗如黑夜、风风雨雨,鼬鼠蝙蝠以及飞禽走兽吼叫的场所。我因此相信有力量可以改变环境。图画中所画的,不过是其中一点概貌。假如登上高处眺望远近的山河,在水中游玩跟踪鱼儿游动,那景象的情趣登临的欢乐,只有游览的人自己去体味感受。凡是画工所不能画出的一切,我也无法用言语表达。请你为我们写一篇介绍大体面貌的文章吧!” 他又说:“真州是天下的交通要道。来往的四方宾客,我们可以同他们在此同享欢乐,难道这(修建东园)仅仅是为了我们三个人吗?然而池台亭阁一天天地修饰更新,花草树木一天天生长茂盛,四方人士没有哪天不前来游览,而我们三人总有离开的时候,难道会不留恋这园子吗?不为此事写篇文章,后人谁会知道这园子是我们三人修建的呢?”我认为他们三人的才能道德可以互相补益,而且又在工作上协调配合知道应该先做什么,(指关心国计民生)后做什么(指修建园林),使官府百姓都富裕充足,东南六路的人都没有辛苦、忧愁的埋怨;然后在空暇休息时,又与各地来的贤明之人在东园同乐。这都是值得嘉扬的啊!于是为他们写下了这篇文章。庐陵人欧阳修作记8(1)答:“倦客思家”。从标题“九日”及全文内容看,本文主题应为重阳佳节游子思家,所以“倦客思家”应为表达主题的句子。(4分)(2)答:借景抒情(或融情人景)“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这种气氛的渲染,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4分)反衬(或对比)。“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用从前歌舞升平的稍纵即逝衬托现实中人老白发的凄凉,告戒游子不再留念他乡,而是“倦思”故乡,很好地表达了主题。9(1)闺怨诗白露、飞霜衬托作用(以霜露的凄冷衬托出主人公心情的孤寂)(4分)(2)同:秋夜望月,孤寂思怨;(2分)异:而薛诗写下帘避秋月,人月不见,愈怕望见秋月而愈增添孤怨之情。(4分)10(1)雕栏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组织胚胎工程学实验操作规范考核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养猪场舍建设标准实施方案
- 混凝土裂缝预防及修复技术方案
- 2025浙江省存量房买卖居间合同
- 2025年营养科膳食营养方案设计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生理学呼吸系统生理功能的调节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眼科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技能培训答案及解析
- 2025版企业合作合同模板
- 第2课时《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一)》(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 Unit 7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DBJ33T 1307-2023 微型钢管桩加固技术规程
- 行动的力量课件
- 会计信息系统 课件 第0-2章 导学、会计信息系统概述、电商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搭建
- 2024广西继续教育公需科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真题
- 上海市内分泌科临床质控手册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清单(新版)
-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方案(完整版)
- 人教版(2024)小学信息科技 三年级 第3课《体验人机交互》教学设计
- 《机械常识》(第二版) 课件 第一章 常用金属材料
- 燃气市场风险分析报告
-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