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的暑期生活——毛概社会实践报告.doc_第1页
农民工子女的暑期生活——毛概社会实践报告.doc_第2页
农民工子女的暑期生活——毛概社会实践报告.doc_第3页
农民工子女的暑期生活——毛概社会实践报告.doc_第4页
农民工子女的暑期生活——毛概社会实践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调查报告 农民工子女暑期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2012年8月一、调查背景:如今一到暑假,城里的孩子们都会计划着各种方式过暑假,有的出去旅游,有的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且旅游地点,兴趣班的内容逐年升级,出现了一种富贵游,精英班的现象,而与此同时生活在城市边缘的打工子女们的暑期生活要简单贫乏的多,他们没有钱去参与这些暑假生活,更没有人陪着他们去过暑假。我们小组想要通过暑期实践,关注这些孩子的暑期生活。二、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农民工子女的暑期生活包括他们的家庭环境、学习情况、游戏方式等,分析其中的原因和结果,希望通过提出一些我们的想法来使得这些孩子的生活得到一些关注。三、调查方式:家访,访谈,通过与家长、学生以及校长进行访谈,整理相关信息,并通过上网和图书馆查阅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四、调查内容:2012年的暑假,天气格外炎热,在位于南京城郊的燕子矶地区,道路两边都是破旧的土黄色的小平房,有的已经没有人居住了,外面的墙体都已经开始剥落,有的干脆成了垃圾房。身边时不时擦过一辆辆重型大卡车,掀起了小路上堆积的厚厚的灰尘。在太阳炙烤的下午,我们走近了一群孩子。这是一群如蒲公英一般的孩子,他们是随着父母从四面八方来到南京“扎根”的,小小年纪的他们也已经说着一口的南京话了,和城里的孩子相比,他们仿佛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黝黑的皮肤,结疤的小腿,粗制的衣裳这一切告诉我们,他们还是不一样的。 (一)工作也是他们假期的一部分我们家访的这群小孩子都是小学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他们几乎都是很早就随打工的父母来到南京居住,在城郊的燕子矶地区有一片这样的民工聚居区,低矮的平房,狭窄的小路,这个小村落就像南京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绝大部分村子一样,拥挤,破落。这些孩子也就随着父母在这里扎下了根。经过走访了解,这个村庄里的外来务工人员有来自湖北,山西等中西部地区的,也有来自宿迁,连云港等苏北地区的。他们来到南京后也就在燕子矶地区附近打工。钟林,今年10岁,三年前从安徽桐城跟随父母来到南京,爸爸在造船厂,妈妈在编织厂,暑假里钟林会跟着爸爸妈妈去他们的厂里帮忙干活,因为家里没有人看,父母就把孩子一起带着上班,钟林告诉我们,他暑假的生活基本上就是跟随父母去工厂,方便父母照看,有时候父母工作量大,小小年纪的他还要帮着爸爸妈妈穿绳子,别包等。他描述爸爸妈妈工作的地方都是铁,自己并不喜欢那样的暑假生活。王丹,今年也是10岁,老家在泰州,她是家里老大,还有个上幼儿园的弟弟,放暑假了,王丹除了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还要带着弟弟玩以及帮着妈妈看管着小卖部,她的父母在村子里经营着一家面积6平方米的小卖部,生意还不错,经常有人在小卖部前的桌子上打扑克,王丹的父母偶尔也会加入其中,所以小小的王丹就要帮着爸爸妈妈看着小卖部。王丹告诉我们她卖过香烟、冰棒,饮料,还有一些五毛钱的东西。收钱找钱都已经很熟练了,当然,一开始的时候也有算错过账的时候,但是现在就不会了。 (二)野着玩安全让人担忧玩毕竟是孩子们的天性,白天帮着爸爸妈妈做些事,晚上的时候就喜欢往外面跑,在小村子里,道路并不是很平坦,但是孩子们喜欢玩追逐打闹的游戏,经常把小腿小胳膊摔破。我们看到孩子们的腿上都有小伤疤,有的是结了痂,有的伤口已经被太阳晒得黑黑的。当然这并不是最让人担心的,王丹的父母告诉我们最让他们担心的是孩子跑到城里面去玩,没有大人的陪同,担心会被车撞或者是被人骗。王丹有一次晚上八点带着自己的弟弟出去玩,没有和父母说,到夜里一点钟才回家,家里面的人全都急死了,在村庄里到处找,最后才知道是被同学的父母带出去玩了。王丹的父母也曾考虑过让孩子们去城里上个暑期兴趣班,比如唱歌,跳舞什么的,但是据了解,南京的暑期班价格都比较高,青少年宫里的一个兴趣班平均一个小时都在30元左右,而且每天也只上一个小时,这对于住在燕子矶的他们来说,不仅价格有些高,而且每天来回时间也很长,关键是家里没有人有时间接送孩子,让孩子一个人去城里上学,担心会遇到危险。 (三)暑假午饭凑合着吃据了解,这些孩子除少数父母做小生意的,大多数的父母都是在附近的工厂打工,所以孩子们的午饭都只能凑合着吃,方便面、泡饭或者是隔夜的菜自己热一热,有些小朋友的身体看起来就很瘦弱,有时候到了下午就嚷嚷着饿。小小的钟林暑假几乎都是吃方便面过来的,他说,不想跟爸妈去厂里的时候,中午就自己买方便面吃,方便面里也不会加一个鸡蛋或者火腿肠,就用开水泡一泡就吃了,虽然会吃腻,也没有办法。而老家在湖北的陈庆平就比较幸运了,自己还有一个马上要上初中的姐姐,暑假父母上班,姐姐会给他和自己做饭,炒一些简单的菜,土豆丝,烧土豆,炒青菜,鸡蛋汤。虽然比较清淡,但是至少可以不用吃方便面了。然后到晚上盼着爸爸妈妈给他们做一顿丰盛的晚餐。 (四)大学生支教要轻轻的来当我们来到这些孩子上学的地方南京宁燕民工子弟小学的时候,我们看到有好多大学生在学校里带着孩子们玩,学校的校长告诉我们每年暑假都会有很多大学生过来支教,有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的学生,他其实很希望大学生们能够来学校给孩子们做些辅导,陪他们玩。而且他也知道大学生需要暑期社会实践证明,这样挺好,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希望学生们能够低调支教,不要让社会媒体关注到。据了解,南京宁燕民工子弟小学是一所由400余名学生构成的一所农民工子弟小学,开设了16个班,每个班大概30个学生左右,目前全校仅有10余名老师,条件相当艰苦。我们去走访的时候,正好是南京医科大学一批大一学生在这里支教,他们有10个人左右,每天下午从一点到四点半给孩子们补习,他们通过在村子里和家长沟通以及在校长的帮助下挑选了10名四年级以下的小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帮助他们写作业,教他们唱歌折纸等等。南京医科大学的王礼哲同学告诉我们,他们是从以前在这里支教的同学处了解到这些孩子暑假的时候家长不在家,他们可能自己玩不安全,有些是有爷爷奶奶在家里面带,但是跟孩子们玩不起来。所以他们同学商量了一下就来到这里给孩子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她觉得大学生来这里一个是可以陪他们玩,第二个是可以帮帮他们的暑假作业,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帮他们解决。但是,校长告诉我们一些学校的大学生来这里之后就不停的联系媒体采访,这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一方面教育局下过文件指示,学校暑假不能开门给学生上课。但是他还是把学校门打开了,让附近的孩子能在学校里和同学一起玩,同时三个半小时的时间有人陪,游戏也比较安全,家长也乐意送孩子过来。但是如果被媒体登出来,他就不能再开门了。另一方面地区政府之间有一种比较,政府并不希望本地区出现民工子弟学校条件还不是很好或者有学生来支教这样的新闻,这也会影响学校之后的发展。校长一再表示希望大学生来支教轻轻的来,轻轻的离开。所以短期内,大学生来支教也给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增添了一丝乐趣,说到这些大哥哥大姐姐,孩子们也很兴奋,哪个哥哥好,哪个姐姐有些严,小朋友还说,希望哥哥姐姐能来陪他们玩,既有小礼物可以拿,也不用闷在家里面看电视了。 五、调查结果综合分析:这次的走访调查,我们发现了农民工子女暑期生活存在着几个问题,问题内容如下:1、 孩子们暑假生活大多以帮父母工作为主,很少有自己娱乐活动的,也几乎没有报兴趣班的。暑期生活内容贫乏。2、 孩子们在假期出行比较危险,这里每个家庭都有不止一个小孩,除了父母出去打工以外,接近成年的孩子也会出去工作,年龄较小的孩子都是一个人在家生活,出去玩没有人陪。3、 孩子们的饮食不规律,如果是开学以后,学校会供应两菜一汤的午饭,但假期,午饭都只能随便应付,营养状况不佳。4、 这里有大学生来支教,可以给孩子们一定的帮助,但是学校压力比较大,支教内容也比较随意,有待改善。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小组收集了一些同学和热心人士的意见,综合我们自己的想法,提出了以下的几条建议,内容仍然不够成熟,只是一个初步的建议。1、 从生活条件看,农民工生存状况较为艰苦。子女的教育生活条件无法顾及,这也是他们立足城市的难点问题,这群孩子只是小学生,如果从小就无法得到比较良好的教育上的照顾,那将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这将成为一个恶循环。因此需要受到更多政策上的关注。2、 农民工子女无法像城市的同龄人那样享有各种权利和福利。长期以来,大多数农民工子女只能就读于校舍简陋、师资薄弱的农民工子弟学校,而这些学校不仅无法提供优质的教育,而且时刻面临城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取缔。所以相关地区政府应该少做一些遮遮掩掩的事,真正把孩子们的教育问题,生活问题,比如他们的暑假生活等问题拿到台前来解决。 3、应该鼓励社会上更多组织在农民工子女居住的村庄附近开设一些兴趣班,可以招募一些暑假愿意做志愿者的大学生来给孩子们讲课,教授特长等,这样可以降低开办人的运营成本,同时兴趣班的报名费也可以降下来,孩子们有了一个学习游戏的地方,不用跑到城里去上学。4、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城市里的学校暑期不对外开放也许可以,但是针对农民工子女的特殊性,是否可以考虑暑假开放学校,利用起学校校舍,桌椅,操场,食堂等资源,这样可以解决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给孩子们一个安全,健康,有意义的暑假生活。六、调查小组团队分工:分工内容组员姓名设计调查提纲以及调查思路许兰、李啸尘设计访谈提纲及问题许兰联系访谈对象李啸尘实地走访调查许兰、李啸尘收集整理访谈内容及相关资料李啸尘撰写调查报告许兰七、个人感想: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我们选择了去走访农民工子女的家庭,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自己在媒体单位实习的时候,有一次一位南医大的学生联系我们给他们的支教活动做一篇报道,但是正如调查报告里所说,我们的采访遭到了校长的拒绝,但是当我置身于燕子矶地区的时候,这里孩子的生活状况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于是回到学校后,我就很想做一次调查,将孩子们的生活状况记录下来。回到学校以后,我就和同学商量了一下,决定以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为主题,这样的主题不会太过严肃,并且对于我们大学生去调查也比较方便,家长不会有太多顾虑,孩子们也会有话说,考虑到我们调查对象的特殊性,我们没有设计相关的问卷,发放问卷不太实际,所以我们就采用了用录音机录下我们和家长以及孩子的谈话内容的方式进行,回来后进行整理,根据我们亲身走过的街道、孩子们的家以及民工子弟小学的环境状况对采访内容进行了整理。之后我们查看了一些相关资料,但不得不承认,这方面的资料并不多,最后我们又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最终完成了这篇调查报告。在整个过程中,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看到了比较,因为学校附近也有一些教职工的子女,他们生活学习的环境和那里的孩子们的生活环境一比较,就让人很心酸,中国呼吁教育公平这么多年,但是要到达实实在在能让人看到,感受到的公平还有很长的距离,燕子矶地区的民工子弟小学我相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