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现代白话文的形成.pdf_第1页
翻译与现代白话文的形成.pdf_第2页
翻译与现代白话文的形成.pdf_第3页
翻译与现代白话文的形成.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年1月 第27卷第1期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Anqi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 Edition Jan 2008 Vol 27 No 1 翻译与现代白话文的形成 王 飞 江汉大学 外国语学院 武汉 湖北 430056 摘 要 翻译在现代白话文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不仅帮助现代白话文建构句法 文法 输入了语料语汇 而 且翻译为白话文入文入诗提供了摹本 创造了实验园地 从而加速了白话文入文入诗的进程 为新文学的创建立下了汗 马功劳 但是翻译也给现代白话文造成负面影响 留下恶性欧化的硬伤 关键词 翻译 现代白话文 句式 语法 语汇 中图分类号 H109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4730 2008 01 0124 04 一 现代白话文自1917年倡导以来 至今90年 90年 来 现代白话文在多方的努力尝试下 已经成熟 形成富含 美学意蕴 弹性多元的现代语言 这种语言中西结合 文 白相糅 既有 文言的简洁浑成 西语的井然条理 又有 口语的亲切自然 1 109 它是我们现代华人写作说话 交 流思想 传播文化的载体 我们要为此庆幸和骄傲 正如 王晓波说的 在中国 已经有了一种纯正完美的现代文学 语言 我们不需要用难听的方言 也不必用艰涩 缺少 表现力的文言来写作 2 494 纯正完美的现代白话文 是吸收文言 西语 口语等多 方面精华形成的 通过翻译借鉴西方语言的句式 语法 词汇来创建现代白话文的文法准则 遣词造句标准和审美 格调是现代白话文运动的思路之一 现代白话文如今浑 然天成 西方语言 著作 文学作品的翻译功不可没 借助翻译西方语言 著作和文学作品 一方面吸收欧 化语言中逻辑严谨的句式句法 现代语汇 断句标点 另一 方面模拟其文学样式 比如现代诗歌 小说 散文 话剧等 文体 加速了现代白话文入文入诗的进程 模拟 创造加 翻译西方学科门类著作以及文学作品 直接或间接地为中 国现代各门学科和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翻译的 意义着实重大 但是 借助翻译构建现代白话文也造成现 代白话文 过分欧化 的硬伤 这种瑕疵 至今顽存于现代 汉语中 以至于有人主张 打倒白话文 回归文言文 不管 此主张是否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 其动因是源于纠正 白 话文过分欧化 损坏了中国汉语的美学规范 的倾向 二 选择通过翻译借鉴西方语言来确定现代白话句式结 构 是现代白话文运动者的主张 因为他们确信西方句式 谨严 逻辑分明 长于说理论证 富有现代精神 以鲁迅为 代表的 直译 硬译 派 翻译时甚至 宁信而不顺 目的 是要借此使汉语得到改造 使汉语更细致精密 更富有表 现力 更具有逻辑性 林语堂的看法也类似 他在1918年 的 新青年 上发表文章 提出要学习西方作家 用字的适 当 段落的妥密 逐层进论的有序 分辨意义的精细 正面 反面的兼顾 引事证实的细慎 他说 要为白话文学设 一个像西方论理细慎精深 长段推究 高格的标准 人家 读过一次这种的文字 要叫他不要崇拜新文学也做不到 了 这才是我们改革新国文的义务 3 傅斯年也认为创 建现代白话文的两种途径之一为借用欧式句法 词法等 他说 直用西洋文的款式 文法 词法 章法 词枝 一 切修辞学上的方法 造成一种超于现在的国语 欧化的国 语 因而成就一种欧化国语的文学 4 22朱自清也是赞成 白话文欧化趋势的 他说 白话文不但不全跟着国语的口 语走 也不全跟着传统的白话走 却有意的跟着翻译的白 话走 这是白话文的现代化 也就是国语的现代化 中国 一切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 语言的现代化也是自然的趋 势 是不足怪的 语言的 欧化 在适应和发展现代生活上 也是必要的 不得不然的 5 收稿日期 2007 10 15 基金项目 湖北省教育厅社科专项研究项目 2003d137 作者简介 王飞 女 湖北武汉人 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文学硕士 的确 现代白话文的句式 文法 词汇等的构建在很大 意义上是基于翻译实现的 句式上模拟欧洲语言句法结 构 创建白话文句式 甚至通过翻译直接借用它的语法规 则 早在白话文运动之前 1898年 马建忠在 仿葛郎玛 而作 文通 例言 即主要模仿了拉丁语法框架的基础 上写作出版了第一部中国系统的汉语文法专著 马氏文 通 马氏文通 是中国现代汉语文法研究的开山之作 虽然有争议 但 白话文以来的现代汉语的语法研究 大 多数语言学家也还是在继续马建忠的老路 6 翻译对于白话文词汇的创建意义更加重大 早在西 方传教士入华宣扬基督教义之时 一些现代科学语汇已经 通过翻译传入 收录其编入的 英华字典 中 只不过它的 影响面还不够广 西学第一人 严复在19世纪末翻译输 入的西方哲学词汇 比如 物竞 天择 计学 即经济 学 名学 即逻辑 等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被沿用 一时 民国早期 日本学者借助汉语翻译的西方名词术 语 科技术语等等大量涌入中国 逐一取代了严复的翻译 被中国人广泛接受 沿用至今 略举一部分这些词汇 汽 车 社会 近代 神经 有机物 进化 哲学 自由 个人 存在 权利 真理 宗教 等等 这 些词汇不仅仅有 形而下 的物质性词汇 更重要的是也有 形而上 的思想性词汇 通过翻译输入大量这些西方近 现代工业革命 近现代科学发展 近现代自然人文学科发 展的语汇 中国人有了生动具体的现代性体验 为中国思 想文化的现代化准备了土壤 奠定了基础 因为语言不仅 仅是交流的工具 更是思想文化的载体 诚如劳伦斯 韦 努蒂的话 翻译能够有助于本土文学话语的建构 它就不 可避免地被用来支持雄心勃勃的文化建设 特别是本土语 言与文化的发展 7 三 翻译不仅帮助构建了中国现代白话文的文法 句法和 词汇 为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建设准备了土壤 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为现代白话文构建修辞话语和入文入诗提供了例 证和实验园地 白话文入文在唐宋元时期话本 小说创作 中已经开始 明清小说 水浒传 西游记 金瓶梅 红 楼梦 等都是用白话创作的 但是至清末 小说还属于 末 技末流 不能登文学殿堂大门 影响范围有限 白话入 诗 虽起源较早 特别是晚清黄遵宪大力提倡 我手写我 口 古岂能拘牵 产生很大的影响 但是这仍然没有撼动 文学创作中文言文的至尊地位 直至域外大量文学作品 初期主要是小说 的翻译白话文才渐渐与文言文分庭抗 礼 林纾主要使用文言翻译外国小说 他之后的小说翻译 大家包天笑 伍光建 曾孟朴 周桂笙 马君武等都自觉不 自觉地采用浅显文言或者白话两种语言翻译域外小说 小说自诞生以来采用的是文言白话两种语言 用浅显文言 和白话翻译外国小说是承继前人的必然之选 浅显文言和 白话也是清末民族危亡时期 革政新民者借助小说 新一 国之民 的载体 但是以上提到的所有的白话都属于古白 话或旧白话范畴 旧白话在小说翻译家以及革政新民者 的推动下在清末民初发展很快 但是那时候的旧白话 几 乎全用口语俗语 缺乏修饰 显得 俗白 有余而韵味不足 没有文学语言应有的审美特质 如何改造古白话 使之成为具有审美品质的文学语 言 在现代白话文倡导者那里是很费了一番周折 经过 上 下求索 而成的 这其中 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起了至关 重要的作用 最初 在 现代白话文运动 发轫之时及随后 的几年中 急先锋们如胡适 陈独秀 傅斯年虽然著文立 说 大力宣扬白话文 主张 有什么话 说什么话 话怎么 说 就怎么写 但是很快白话文遭受到 白话不文 的批 评 认为它 流于艰窘 不成文理 味同嚼蜡 白话文运动 者也意识到这个问题 傅斯年曾明确地说过 现在我们 使用白话作文 第一件感觉苦痛的事情 就是我们的国语 异常质直 异常干枯 到了现在 我们使用的白话 仍 然是浑身赤条条的 没有美术的培养 4 223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在文学创作中如何形成有文采的 白话 有诗眼的白话 翻译在这个时候成为白话 美术培 养 的实验园地 胡适是白话文学的急先锋 一直在探索 白话入诗的套路和 新诗 的格局 但是经过若干年的尝 试 还是 都脱不了词曲的气味与声调 8 182 1919 年 胡 适用白话翻译现代美国女诗人莎拉 替斯代尔 Sara Teas2 dale 的抒情小诗 关不住了 Over the Roofs 他似乎一下 找到了白话入诗的秘诀 不拘格律 不拘平仄 不拘长短 充分采用白话的字 白话的文法和白话的自然音律 这也成了胡适 新诗成立的纪元 9 关不住了 为 白话 新诗 开了路 当时的读者逐渐认识到完全可以用白话 严肃写诗 不止写打油诗 白话入诗 从开路至成熟 一路 跌撞摸爬滚打 伴随着翻译 如何从说话的自然节奏里 提炼出新的诗式诗调以便更能恰当 确切传达新的诗思诗 情 新文学运动者借助翻译从各个角度就各个诗歌类型 进行尝试和探索 新月派借助翻译外国格律诗 十四行 诗 探索中国白话诗歌的规范化 基本确立白话诗歌现代 美学原则 李金发通过翻译引进了法国象征派诗风 为中 国诗歌现代化 跨出了另外一条路 译诗过程就是创作 过程 施蛰存这样评价戴望舒的译诗写诗 通过翻译 戴望舒开拓了白话诗的艺术领域 在中国新诗现代化方 面起了瑕不掩瑜的长远作用 8 上世纪 50年代至70年 代查良铮 穆旦 翻译了大量的外国古典诗 他的文字炉火 纯青 是白话文入诗的典范 王晓波高度赞扬诗人的白话 翻译对文学的重要作用 他说 最好的 还是诗人的译笔 是他们发现了现代汉语的韵律 没有这种韵律 就不会有 文学 忽略前辈翻译家对文学的贡献 又何止是不公 道 2 494 这是借助翻译加快白话入诗的情形 在现代散文领 域 散文语体和散文文体的确立也多借翻译之力 现代散 文语体 文体确立之前 散文在近代政论逻辑文和半文半 521 第1期 王飞 翻译与现代白话文的形成 白的近代新文体等文体间游离 难以突破 一方面 近代 政论逻辑文使用文言创作 仍局限于知识精英群体 不能 贴近大众 另一方面 半文半白的新文体充斥着陈词滥调 模仿者众多 缺乏新鲜元素 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阅读 兴趣 翻译这时候几乎成为创造者一种自觉的选择 诚 如鲁迅所说 注重翻译 以作借镜 其实也就是催生和鼓 励着创作 10 也因为翻译模仿西方语式 语句 立意 构 思 散文语体文体渐渐突破旧的传统 呈现出新的风貌 为 读者喜爱和接受 几经磨合调整 最终确立其语体和文体 早期的散文多游历性质 是留学生 驻外公使等人的 出国见闻 议论抒怀的杂糅体 中西文夹杂的语言风格以 及异域风土人情的生动叙述 使读者耳目一新 产生浓厚 的阅读兴趣 沿着此种方向 散文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面 貌 但是在白话文倡导之初 因为语言的过于 直白俗 俚 散文又陷入危机 在徐志摩 梁遇春 冰心 朱自清等 人借助翻译语体即欧化语体的实践下 情况逐渐改观 徐 志摩 梁遇春等人在散文创作中实践西方语体中的长句 法 句式虽长但一样有节奏 长句式一扫白话文的浅近 平 淡 语言显得曲折 变化 一波三折 富含逻辑 层层递进 冰心在创作的 冰心体 中寻求欧式长句和中文简练 意境 深远的两者平衡 影响很大 朱自清在其一些著名的散文 中 多处使用译音词和形容词的 的 字结构 他在 荷塘 月色 中的句子 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和 弯弯的杨柳的稀 疏的倩影 等等 虽然遭到余光中的批评 言其 都是单调 而生硬的 重 叠 还 质 问 用 这 么 多 的 真 有 必 要 吗 1 1664但在我看来 这些句中 的 的重重叠叠 似乎不 全为不好 反而觉着读来琅琅上口 柔美婉转 有特别的美 感 1917年后 西方诗歌的翻译逐渐增多 这也给散文语 体带来良性的刺激 因为 西方诗歌的节奏 音乐性也正 可以弥补白话口语的散漫和俚俗 11 翻译也使散文趋向西化 文体变得亲切自然 富于理 性 这与中国古代散文形成反差 中国古典散文多政论 宏论 评述 记叙国家大事多 个人小事少 文风大气 而西 方散文中亲切自然 表现日常生活经验 人生哲理思考的 占了很大一部分 在翻译的影响下 很多中国散文也开始 向亲切自然转变 记叙 我 的所思所想 我 的生活 我 的体验 充满 我 的 写作者的个性 郁达夫说 现代 的散文之最大特征 是每一位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 的个性 比以往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 现代的散文 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了 我们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 集一翻 则这作家的世系 性格 嗜好 思想 信仰 以及生 活习惯等等 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 12 可以说 从语体到文体 现代散文在翻译中获得新生 在翻译中确立 随着现代白话文在其它文体中越来越多的实践 现代 白话文彻底取代文言和古白话成为文学创作语言 文学 语言语体形式 话语方式的转变 使中国文学彻底脱离中 国古代文学 朝现代方向前进 四 翻译为现代白话文的形成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翻译 也给现代白话文的形成带来负面影响 白话文运动早期 有意跟着翻译的白话走 又有鲁迅等人为代表的 硬译 派的极力主张 翻译不求 归化 完全 欧化 或 日化 以期白话完全 脱胎换骨 所以造成白话佶屈聱牙 叫人 难以接受 过分 欧化 日化 的现象在当时就引起争论 和批评 瞿秋白就曾表示 五四白话文造成一种风气 完 全不顾口头上的中国言语的习惯 而采用许多古文文法 欧洲文的文法 日本文的文法 写成一种读不出来的所谓 白话 即使读得出来 也是听不惯的所谓白话 3 寒生 阳 翰笙 也认为 现在的白话文 已经欧化 日化 文言化 以 至形成一种四不像的新式文言 中国洋话 去了 3 好在 在上世纪30年代掀起的 大众语运动 在一定程度上矫 正滥用过分使用欧化 日语句法的文腔和洋调 大众语 运动 在欧化语法结构特征基础上吸收了本土中国大众的 口语 俗语 在某种程度上矫正了白话文过分 欧化 日 化 的弊端 但是有些势力强大的 欧化语 至今顽存于现 代汉语中 影响日益恶劣 余光中先生痛感现代媒介汉语 甚至是些知名作家的 文笔 的语言美感下降 恶性欧化 西而不化 泛滥 写了 许多文章提醒国人 望以保持现代中文的干净 简洁 纯 正 欧化 西而不化 的地方很多 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 错综复杂的长句 动词弱化和名词抽象化现象 等等 1 错综复杂的长句在中文里频现 还有愈演愈烈的 趋势 这种 恶性欧化 现象已经广泛引起有识之士的注 意 盘根错节的长句在各类学术专著 科技文献中出现 似乎理所当然 但其实 这破坏了中文的健康和常态 措 词简洁 语法对称 句式灵活 才是中文的常态 13 错综复 杂的长句 又夹杂插入语 一如西文的阅读 需要读者首先 分析句法 找到主谓宾主干成分 理清修饰语的中心词 真是又烦又累的活 读完分析完后还不知所云 这实 在是翻译惹的祸 翻译者在翻译西文著作时不知化长为 短 化西为中 遂影响一批批读者在行文作诗中也带上了 这个毛病 2 动词弱化和名词抽象化现象 是 恶性欧化 的第 二宗罪 中文富含形象生动 表现力强大的动词 而在翻 译体的影响下 动词不动 了 需要借助其它动词共同来 表达涵义 例如 作出巨大贡献 作出反应 进行实 验 作了演讲 有 发生 存在 表示 等等 名词抽 象化在翻译的影响下也日益突出 如 可读性 知名 度 前瞻性 等等 翻译中的 恶性欧化 和 西而不化 还有许多 在此不 一一赘述 如何避免汉语 恶性欧化 和 西而不化 回归 中文传统 是当今教育界 文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汉语 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是中华文化独特个性的体现 保持汉 621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年 语的纯净 简练 避免西而不化 是中华民族文化立于世界 文化之林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余光中 从西而不化到西而化之 M 余光中论翻译 北 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2 王晓波 我的师承 M 王晓波文集 西宁 青海出版社 2000 3 袁进 重新审视新文学的 DB http theory people GB 49167 5460771 html 4 傅斯年 怎样做白话文 M 中国新文学大系 建设理论 集 上海 上海书店 1935 5 朱自清 白话与文言 M 朱自清全集 第八卷 南京 江 苏教育出版社 1996 200 6 Sisyphos 论写作语言的欧化 DB http www sdwen com shownews asp newsid 6206 7 劳伦斯 韦努蒂 翻译与文化身份的塑造 M 许宝强 袁伟 语言与翻译的政治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372 8 卞之琳 五四以来翻译对于中国新诗的功过 J 译林 1989 4 182 188 9 胡适 尝试集 再版自序 M 胡适文集 第九卷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84 10 鲁迅 关于翻译 M 鲁迅全集 第四卷 上海 文汇出 版社 2000 553 11 徐鹏绪 周逢琴 论欧化与中国散文文体的确立 J 东 方论坛 2006 4 31 36 12 郁达夫 导言 M 中国新文学大系 散文二集 上海 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1935 13 余光中 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M 余光中论翻译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151 责任编校 胡祥云 On the Role of Translation in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Vernacular Chinese WANG F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Jiang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56 Abstract Modern vernacular Chinese has been formed for 90 years This paper is set to discuss the role of translation in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vernacular Chinese Translation not only helps the construction of sentence patterns grammar and vocab2 ulary of modern vernacular Chinese but also provides models for modern vernacular Chinese as a literary language using in poetry and other literary genres The adoption of modern vernacular Chinese in all of the literary genres is one of the keys to the con2 structi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