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文档网页数据库管理.doc_第1页
动态文档网页数据库管理.doc_第2页
动态文档网页数据库管理.doc_第3页
动态文档网页数据库管理.doc_第4页
动态文档网页数据库管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 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类意识到网络的巨大作用。我校的校园网已经开通,各个单位的网页都在紧罗密补地进行,科技处作为对外宣传科研的前沿阵地,建立以科技处为主体的网页已迫在眉睫。由于Web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网页的要求再也不是局限于简单的、静止的Web页,而是一种根据用户要求控制Web页信息的”活动”页面。WebServer也顺理成章地将ASP(Active Server Pages)技术作为开发Web应用程序的重要开发工具。本文设计了基于ASP技术的科技处动态网页,实现提供科技最新动态、最新成果、网上信息交流、科技文献在线查询等功能。利用因特网的强大功能,提供了产业界和科研界的交流平台,加大了我校的科研宣传力度,促进了我校的科研建设步伐。工程概况2.1科研处网站的总体设计此网页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科技处的最新科技动态、最新成果、网上信息交流、科技文献在线查询等功能。大体可以分为前端的客户浏览、留言及查询和后台的数据库管理两大部分。设计框架如图所示 科技处主界面机构设置办事指南科技成果科技政策学报管理学术交流 常用下载动态新闻 2.2前端的客户浏览、留言及查询功能包括:1)科技最新动态、科技成果、滚动播放的科技新闻能让浏览者实时了解我校的科技发展的方方面面。2)浏览者从科技文献的名称、作者、作者所在院系、收稿日期、文章编号、关键字6个条件中选择1个或多个通过输入关键字进行文献在线查询。3学术交流主要是提供给浏览者一个和科技处信息交流的机会,浏览者的需求和意见都可尽情写在留言板里,同时依据留言的内容可以供其他浏览者进行关键字查询。4)为了更好地进行科技服务,网页还提供了常用表单和文章的下载。网页可以根据浏览者的留言和意见改进信息内容及页面设计。2.3后台的数据库管理此功能只有管理员才能使用,输入正确的管理员密码登陆到管理界面,对浏览者的留言进行回复、修改、删除等操作,以此来达到网络互动的效果。管理员可以修改网站用到的数据库,使前台浏览者看到的内容不断更新,真正达到动态网页的效果。正 文3.1开发工具与环境操作系统indowsServer2000;内存要求:基本内存64,建议使用64内存;硬盘:约40G,;浏览器:5.0以上版本,功能强大,可执行JAVA,JAVAScript,VBScript,支持多种Web协议;数据库:icrosoft Acess 2000,学习简单,使用方便,其数据库驱动程序所支持的SQL指令最齐全,执行效率高;Web服务器IIS个人站点服务器,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发布主页,并在网络上共享文档。由于IIS支持,因此可作为Web站点的开发和测试平台;开发工具:Dreamweaver MX 2004,是优秀的网页制作工具,可以方便快捷地创建可视网页,自动生成全部的HTML代码。3.2开发语言321 HTML(Hyper Text Markuplanguage)超文本标识语言与常见的字处理文件不同,Web页以超文本标识语言编排格式。HTML文件是带有特定HTML插入标记的用以编排文档属性和格式的标准文本文件。322 JAVAScript脚本语言脚本是应用程序在网页上表达的语言,可以将脚本嵌入Web页中。通常脚本在服务器上运行,但也可以采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结合使用JAVAScript。323 ASP脚本语言ASP程序是以扩展名.的纯文本形式存在于Web服务器上,无需编译,只需将.asp程序放在Web服务器的虚拟目录下(该目录要有可执行权限)就可以通过的方式访问ASP与浏览器无关,用户端只要使用可执行HTML码的浏览器,即可浏览ASP设计的网页内容。ASP可依靠Active X组件增强服务器应用程序功能。Web应用程序设计少不了数据库,因为只有数据库才能大量、快速地处理信息。使用ASP可以读取Access和SQLServer数据库,也可以读取其他ODBC(开放式数据库互联)兼容的数据库。3.3数据库创建步骤简述创建数据库源名DSN。DSN是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的桥梁当ODBC驱动程序传送SQL指令时,DSN告诉它操作哪一个数据库。如果数据库平台改变了,只要表的结构没变,不用改动程序,只要重新在系统中配置DSN即可。如:connstr=“DBQ=”+server.mqppath(“myuser2.mdb”)+ ” ;Default Dir= ;Driver=Microsoft Access Driver(*.mdb) ; ” 创建数据库链接set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打开数据库链接conn.openconnstr创建数据库对象setrs=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操作数据库关闭数据对象和链接rs.closeset rs=nothingconn.closeset conn=nothing3.4创建网站所需数据库网页共2个数据库,其中留言板数据库存储留言板的核心数据,学报搜索数据库存储一些学报信息的数据。1)留言板数据库中包含2个表,分别是:1)留言者信息表,包括名称留言者姓名name字段、性别sex字段、ip地址i字段、用户操作系统类型os字段、用户所用浏览器类型ie字段、电子邮件email字段、QQ号qq字段、留言内容body字段、填加时间addtime字段。2)回复留言信息表,包括回复留言内容replay字段、回复日期retime字段。特别说明的一点是:留言信息表和回复留言信息表中的表主关键字分别是id和reid 。这样,通过表间关系可以快速访问各个表中的数据,同时表间关系还使得网页自动确保数据之间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减少维护数据库的负担。2)学报搜索数据库中创建了1个表。包括学报文献名称name 字段、作者姓名author字段、收稿日期productdate字段、作者所在院系manufacturer字段、文章编号wenzhangid 字段、关键字keyword字段、文章摘要detail字段。检索者可以输入一项或多项进行查询,查询结果可以列表形式分页显示。3.5学报文献查询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人类信息传播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文献信息已经大量地被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因特网已成为全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巨大的知识宝库和信息海洋,人类的全部文献信息已经、正在或者必将全部进入全球信息网络。因此,掌握网络信息检索方法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这一点已成为共识。出于这个目的本网页的学报管理页面上也采用了在线查询功能。1).功能:学报文献查询将我校的学报文献放在网络上供人查询,这样方便了浏览者按照其不同需求查阅使用学报资源。2). 页面设计:本设计中的学报检索背景界面是HTML页面,其他都是动态ASP页面,其中最主要的是Search页面和Rsearch页面。浏览者只要在主界面中输入文献相关信息,文献资料就会分页显示出来供浏览者查阅。3). 数据库设计:本设计中应用了一个数据表,就是存放文献相关信息的数据表。表视图如下: 字段名 意义 字段类型id 主键 数字name 文献题目 文字author 作者姓名 文字productdate 收稿日期 日期detail 文章摘要 备注keyword 关键字 文字wenzhangid 文章编号 数字manufacturer 作者所在单位 文字 4).重点、难点代码的设计搜索页面的代码获取与访问者查找规则相匹配的图书,然后将这些图书显示给访问者。搜索页面上的表单包含一个选择控件和一个文本控件。选择控件中的选项是用可搜索的字段填充的:打开数据库连接dim conn,connstr,db,rsdb=db/db.mdbSet conn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connstr=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Source=&Server.MapPath(&db&)如果你的服务器采用较老版本Access驱动,请用下面连接方法connstr=driver=MicrosoftAccessDriver (*.mdb);dbq= & Server.MapPath(db)conn.Open connstr% 文章题目: 作者名称: 所在院系: 创建表单供浏览者选择,写入文章题目、作者名称、所在院系等,点击开始搜索文章就开始进行搜索功能。set rs=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name=trim(request.QueryString(name)author=trim(request.QueryString(author)manufacturer=trim(request.QueryString(manufacturer)productdate=trim(request.QueryString(productdate)wenzhangid=trim(request.QueryString(wenzhangid)sql=selectname,manufacturer,wenzhangid,id,author,productdate,keyword,detail,discount from product where 1=1 连接数据库,在数据库中查找相关数据。if name thensql=sql&and name like %&name&% end ifif author thensql=sql&and author like %&author&% end ifif manufacturer thensql=sql&and manufacturer like %&manufacturer&% end ifrs.open sql,conn,1,1if rs.eof And rs.bof thencall MsgBox(对不起,找不到你所需的文章!,Back,None)response.End判断浏览者提供的信息在数据库中能否找到,如找不到其中数据,则弹出提示框“对不起,找不到你所需的文章!”作者: 所在院系:文章文献找到后面,文章将以表单形式显示出来。3.6 留言板的设计目的和实现技术随着internet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使用这项新的技术来为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服务。在众多internet关联功能中,有一项新的业务正成为所有用户所津津乐道的交流方式,这就是网上留言。根据调查现在网民使用现状,网上留言板的使用百分比居前列。1)功能:留言板就是一个可以让用户同时在网上留言的网上园地,个人用户可以通过网上留言板将自己融入整个主流社会中。科技处的浏览者要在网上留言板发表建议和提供科技信息,方便科技处网页的改进和完善。2)页面设计:学术交流版面,包含主界面、添加界面、删除界面、回复界面等动态界面。主界面中可以添加浏览者的姓名、qq号、邮箱地址、留言内容等个人信息。主界面中可以动态显示ie、ip、os情况。留言者可以利用搜索功能搜索以前的留言记录。管理员可以进行删除、回复、修改留言记录。3)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包括两个表单:表1:字段名 意义 字段类型reid 回复者信息主键 数字reply 回复者留言内容 文字retime 留言时间 日期表2:字段名 意义 字段类型 Id 留言者信息主键 数字 name 留言者姓名 文字 sex 性别 文字 ip ip地址 数字 os 操作系统 文字 qq qq号 数字 mail 邮箱地址 数字 addtime 添加时间 日期 body 留言内容 文字 ie ie类型 文字4) 重点、难点代码的设计:set rec=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sqll=select * from reply where reid=& rs(id) & order by reid descrec.open sqll,conn,1,1while not rec.eofrec.movenextwendrec.closeset rec=nothing打开管理员回复信息数据库,开始调用其中内容。留言者的数据库内容的打开也与它类似。添加模块:function add()if (document.addbook.body.value=)alert(请输入留言内容);document.addbook.focus();return false;输入信息判断是否为空,为空则弹出提示框。 .浏览者填入自己的信息,输入数据库。 点击提交按钮,则完成添加功能。删除功能:if del=yes thensql=delete * from 留言 where id= & delidrs.open sql,conn,3,2sql=delete * from reply where reid= & delidrs.open sql,conn,3,2end ifif del=all thensql=delete * from 留言rs.open sql,conn,3,2sql=delete * from replyrs.open sql,conn,3,2end if管理者点击按钮,如删除该留言或所有留言则从数据库中删除留言或所有留言内容。回复界面:if reply= thenrs.open del_sql,conn,3,2rs.closeset rs=nothingresponse.Redirect(index.asp)elsers.open add_sql,conn,3,2rs(reid)=reidrs(reply)=replyrs(retime)=retimers.updaters.closeresponse.Redirect(index.asp)end ifend ifxs_reid=Trim(Request.QueryString(reid)sql=select * from reply where reid=&xs_reidrs.open sql,conn,1,1用户写入回复留言,就是利用数据库写入并读出留言信息。判断语句是表示回复语句如果为空,则表示删除了一个空字段后直接返回主界面;如果回复语句不为空,则添加回复者的留言内容。最后读出留言者的留言内容。这个版面还隐藏了编辑新留言的功能,只有管理员才有权限编辑,它的实现也要输入密码完成。代码如下:set rc=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edit_id=Request.QueryString(reid)edit_sql=select * from 留言 where id=&edit_idrc.open edit_sql,conn,3,2if request.Form(edit) thenset rc=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edit_id=Request.Form(edit_id)edit_sql=select * from 留言 where id=&edit_idrc.open edit_sql,conn,3,2if request.cookies(pass)admin thenresponse.Write(错误的密码!)response.Write(返回修正错误)response.End()end if留言排序 在留言栏中留言时间字段的内容是采用了edata=now()这样的一个函数自动添加的。其次,通过在表单中增加一个隐藏域FristRec,ASP程序通过隐藏域FristRec的值判断是新增留言还是察阅历史留言。FristRec=CInt(Requst.Form(FristRec)If Frist Rec=-1 Then 如果是-1,表示要新增栏。Else 否则就显示留言历史。3.7 Dreamweaver MX 应用3.7.1 合理规划页面布局采用表格或框架技术,把屏幕区分为不同的块来安排内容,一般不要超过三块,主次要分明。通常在网页的上部和两边放置可以链接到其他网页的文字或图片作为目录,而在网页中间部分是要显示的主要内容。中间部分的边框应该设为百分比,这样一来,当页面在不同浏览器显示时不会变的乱七八糟。3.7.2 设置超链接,方便用户浏览通过网页上的超链接指引用户查阅本网站的其他网页或者转向别的网站,超链接的层不要超过三层,在每个网页上都设置导航栏和返回主页的超链接。3.7.3 合理使用图像图像是网页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画面能够表达许多文字所无法表现的内容,同时又吸引了用户的注意力。但是在使用图像的时候也要注意恰如其分,应该是美观和实用的统一。如果页面上图像过多过乱,反而会使主题表达不清。而且由于图像文件所占的空间大,增加了网页的下载时间,影响用户的浏览速度。3.7.4 表单的充分利用动态网页几乎都离不开表单,表单可以把来自用户的信息提交给服务器,是网站管理者与浏览者之间的沟通桥梁。有了表单,网站不仅是“信息提供者”,同时也是“信息收集者”,由被动提供转变为主动“出击”。表单元素要放在一个表单域里面,建立一个表单域。然后修改动作里面的文件为要接受这个表单变量的ASP文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POST,这个方法传送的变量不会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里面显示,可以大批量传送数据;GET则是会在浏览器地址栏里面显示的。如果文本域的名字是name的话,用来传送网上用户登记的名字,在表单域里面,传送到reg.asp,用POST方法,那么在reg.asp里面这样得到变量如果要显示变量再家加一句,response.write name,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从客户端到浏览器再回到客户端的过程。如果方法用的是GET的话,那么就改为name=request.querystring(name)实际上两者可以统一为name=request(name)。3.8 Access数据库表的建立Access数据库将网站中的每种信息所涉及到的数据归为一类,并为每类信息创建一个表。它们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定义了关系后,就可以将多各表中的数据合并在一起,易于提供给前台的浏览者。主键的建立: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强大功能来自于其可以使用查询快速地查找并组合存储在各个不同表中的信息。为了做到这一点,每个表都应该包含一个或多个主键,这样查寻起来就可以方便组合查询了。在建立数据库时,还应注意数据的类型,类型的选择决定了数据库中的数据合法性,如文本text,文本可以是文本和数字的组合,也可以是不需要计算的数字,字段最长为255个字符。备注是文中的说明部分,本设计中用它作为文章摘要,最长为6400个字符。数字为进行计算的数字数据,包括整型、长整型、单精度、双精度等。日期是用来存储日期及时间的数据类型,长度为8个字节。3.9 ASP技术由于Web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网页的要求再也不是局限于简单的、静止的Web页,而是一种根据用户要求控制Web页信息的”活动”页面。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微软公司推出了”活动服务器页”(ASP,Active Server Page)。ASP是一个位于服务器端的脚本运行环境。通过这种环境,用户可以创建和运行动态的交互式 Web服务器应用程序,如交互式动态网页,包括使用 HTML表单收集和处理信息、上传与下载等。浏览者希望能够看到根据要求而动态生成的主页,例如响应浏览者查询数据库的要求而生成报表等。站点服务器收到要求执行的应用程序,分析表单 (from)的输入数据,将执行的结果以 的格式传送给浏览器。ASP使用的ActiveX技术基于开放设计环境,用户可以自己定义和制作组件加入其中,使自己的动态网页几乎具有无限的扩充能力,这是传统的CGI等程序所远远不及的地方。本网站的一些特效文字技术就是采用了ActiveX技术编写的,使网页界面生动活泼、美观大方、更加引人注目。 ASP中的命令和Script语句都是由服务器来解释执行的,执行结果产生动态生成的 Web页面并送到浏览器;由于ASP是在服务器端解释执行,开发者可以不必考虑浏览器是否支持ASP,也不必担心别人下载程序从而窃取编程逻辑。ASP程序通过后缀名为.ASP的ASP文件来实现其功能,一个 .ASP文件相当于一个可执行文件,因此必须放在Web服务器上有可执行权限的目录下。当用户从浏览器输入了 .asp文件的地址后,浏览器就将这个URL请求发给 Web服务器。如果Web服务器上装了ASP,就调用ASP,ASP读出相应 asp文件,解释并执行命令,动态生成一个HTML页面回传Web服务器,然后Web服务器再把结果发送给浏览器。ASP文件的制作和HTML类似,且和HTML开发集成,可以在同一个过程完成,利用ASP将可以执行的脚本嵌入到HTML文件中 将HTML文件的后缀名改为 asp,这使得HTML文件的编写与脚本的开发融合在一起。通过ASP内置的对象、服务器组件 Server Component”可以完成非常复杂的任务,而且用户还可以自己开发或利用别人开发的服务器组件完成专门的任务。 ASP与网关及服务器扩展模式相比有以下优点: 1)完全与HTML文件融合在一起; 2)容易创建,不需要其它编译、链接程序; 3)面向对象的并通过ActiveX Server对象可扩展。3.10 网页中数据库连接技术在用ASP进行网站开发的过程中,Active Data Objects (ADO) 功不可没。作为一项动态Web开发技术,ASP最强大的功能恰是体现在其对数据库的操作上。没有连接数据库的系统不仅功能狭隘,而且不易管理。使用ADO编写的紧凑简明的脚本可以很方便的连接到Open Dataase Connectivity ( ODBC) 兼容的数据库的数据源,实现功能相当强大的数据远程管理。使用ASP不仅可以读取Access的数据库,而且还可以读取其他与ODBC 兼容的数据库。在ASP 中访问数据库是通过ADO 及事务处理语句来实现的。ADO 是一种操作Microsoft 所支持的数据库的方法,是一项容易使用并且可扩展的将数据库访问添加到Web页的技术。ADO对象的使用与 DAO、RDO的方式相似。在ASP中,ADO 可以看作是一个服务器组件,更简单地说,是一系列的对象,应用这些功能强大的对象,即可轻松完成对数据库复杂的操作。 当用户使用浏览器请求ASP主页时,WEB服务器响应,调用ASP引擎来执行ASP文件,并解释其中的脚本语言(JScript或VBScript),通过ODBC连接数据库,由数据库访问组件ADO(ActiveXDataObjects)完成数据库操作,最后ASP生成包含有数据查询结果的HTML主页返回用户端显示。由于ASP在服务器端运行,运行结果以HTML主页形式返回用户浏览器,因而ASP源程序不会泄密,增加了系统的安全保密性。此外,ASP是面向对象的脚本环境,用户可自行增加ActiveX组件来扩充其功能,拓展应用范围。ODBC(OpenDatabaseCo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互连)是微软公司开放服务结构(WOSA,WindowsOpenServicesArchitecture)中有关数据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建立了一组规范,并提供了一组对数据库访问的标准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这些API利用SQL来完成其大部分任务。ODBC本身也提供了对SQL语言的支持,用户可以直接将SQL语句送给ODBC。 一个基于ODBC的应用程序对数据库的操作不依赖任何DBMS,不直接与DBMS打交道,所有的数据库操作由对应的DBMS的ODBC驱动程序完成。也就是说,不论是FoxPro、Access还是Oracle数据库,均可用ODBCAPI进行访问。由此可见,ODBC的最大优点是能以统一的方式处理所有的数据库。 应用程序要访问一个数据库,首先必须用ODBC管理器注册一个数据源,管理器根据数据源提供的数据库位置、数据库类型及ODBC驱动程序等信息,建立起ODBC与具体数据库的联系。这样,只要应用程序将数据源名提供给ODBC,ODBC就能建立起与相应数据库的连接。3.11 ODBC的工作原理与实现ODBC的结构是建立在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之上,它包含四个组件。3.11.1 应用程序(Application)应用程序即是用户的应用,它负责用户与用户接口之间的交互操作,以及调用ODBC函数以给出SQL请求并提取结果以及进行错误处理。3.11.2 ODBC驱动程序管理器(Driver Manager)ODBC驱动程序管理器为应用程序加载和调用驱动程序,它可以同时管理多个应用程序和多个驱动程序。它的功能是通过间接调用函数和使用动态链接库(DLL)来实现的,因此它一般包含在扩展名为”DLL“的文件中。3.11.3 ODBC驱动程序(Driver)ODBC 驱动程序执行ODBC函数调用,呈送 SQL 请求给指定的数据源,并将结果返回给应用程序。驱动程序也负责与任何访问数据源的必要软件层进行交互作用,这种层包括与底层网络或文件系统接口的软件。3.11.4 数据源数据源由数据集和与其相关联的环境组成,包括操作系统、DBMS 和网络(如果存在的话)。ODBC 通过引入“数据源”的概念解决了网络拓扑结构和主机的大范围差异问题,这样,用户看到的是数据源的名称而不必关心其它东。在ODBC中,ODBC API不能直接访问数据库,必须通过驱动程序管理器与数据库交换信息。驱动程序管理器负责将应用程序对ODBCAPI的调用传递给正确的驱动程序,而驱动程序在执行完相应的操作后,将结果通过驱动程序管理器返回给应用程序。由于ODBC思想上的先进性及其微软公司的开放策略,ODBC现在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它是目前数据库应用方面很多问题强有力的解决方案,正逐步成为Windows平台上的标准接口。3.12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和方法网络信息检索工具是指在因特网上提供信息检索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其检索的对象是存在于因特网信息空间中各种类型的网络信息资源。按检索资源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即Web资源检索工具和非Web资源检索工具。前者代表了网络信息检索的较高水平,且应用最为普遍,几乎成了网络检索工具的代名词,所以本文着重介绍资源的检索方法和技巧;后者是以非资源为检索对象的检索工具,随着Web网络资源的出现,此类工具的作用有所削弱。3.12.1目录型检索工具由信息管理专业人员在广泛搜集网络资源及有关加工整理的基础上,按照某种分类体系编制的一种可供检索的等级结构式目录。建立数据库,以形式提供给用户一个检索界面,供用户输入检索关键词、词组或短语等检索项;代替用户在数据库中找出与提问匹配的记录,并返回结果且按相关度排序输出。使用此类工具的检索方法被称为“分类搜索”,这是一种“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搜索方法。自顶开始,每一层都分布有若干“链接点”,选择其中一个,就可沿此分支进入下一层,直到出现所需目标。此类检索工具的优点是信息量大且新,速度快;缺点是准确性较差。3.12.2 增强关键词检索功能的主要措施关键词检索是网络信息检索的主要方法,通过匹配用户给出的关键词来查找网站及其资料。为了提高检索效率,各数据库除提供简单关键词检索外,还采取了许多措施以增强其检索功能。因此,只有熟练掌握和正确运用网上数据库所提供的检索方式,才能收到比较满意的检索结果。 1)布尔逻辑检索几乎在所有的搜索引擎中,都将布尔逻辑操作符作为最基本的语法规则。一般布尔逻辑操作符包括、和括号。表示逻辑“非”,使用寻找包含前的关键词但排除后的关键词的文档;表示逻辑“与”,使用操作符检索所得的文档中包含所有的关字;表示逻辑“或”,使用将检索出几个关键字中至少包含一个的文档;括号的作用和数字中的括号相似,可用来使括在其中的操作符先起作用。以上四种操作符可互相结合使用,但有一定的执行先后次序,其优先顺序依次为:括号、。不同的搜索引擎对逻辑检索支持的程度不同,有的是完全支持,有的仅部分支持。2)符号的使用 逗号:其作用类似于,不同的是,查询结果按包含的关键词的多少排列,包含的关键词越多,文档的位置越靠前。空格:其作用类似于。 通配符“ ”和“?”:“ ”代替任意个字母,“?”代替一个任意的字母,通配符不能放在单词的开头或中间。3)截词检索指利用不完整的词或词根进行的检索,可提高查全率,扩大检索范围,但相应地准确率会降低。绝大多数网络检索工具都支持截词检索,一般是指右截词,部分支持中间截词,有的需要使用通配符,如“ ”等。4)区分大小写检索大小写有别是英文等西方文字中的一个特点。在查找西文信息时,区分大小写这一检索特性有助于提高查准率,尤其有助于对专有名词的查询。3.13 分页技术ADO 存取数据库时的分页显示,是为了提高页面的读取速度,不会将所有的文章全部在一页中罗列出来,而是将其分成多页显示,每页显示一定数目的文章数。将数据库中所有符合查询条件的记录一次性的都读入 recordset 中,存放在内存中,然后通过 ADO Recordset 对象所提供的几个专门支持分页处理的属性: PageSize( 页大小 )、 PageCount( 页数目 ) 以及 AbsolutePage( 绝对页 ) 来管理分页处理。 进行 ADO 存取数据库时的分页显示,其实就是对 Recordset 的记录进行操作。 Reordset 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BOF 属性:目前指标指到 RecordSet 的第一笔。 EOF 属性:目前指标指到 RecordSet 的最后一笔。通常我们在 ASP 程序中编写代码来检验 BOF 与 EOF 属性,从而得知目前指标所指向的 RecordSet 的位置,使用 BOF 与 EOF 属性,可以得知一个 Recordset 对象是否包含有记录或者得知移动记录行是否已经超出该 Recordset 对象的范围。 AbsolutePage 属性:设定当前记录的位置是位于哪一页 AbsolutePosition 属性:目前指标在 RecordSet 中的位置。PageCount 属性:显示 Recordset 对象包括多少“页”的数据。 PageSize 属性:显示 Recordset 对象每一页显示的记录数。 RecordCount 属性:显示 Recordset 对象记录的总数。 我们常用 RecordCount 属性来找出一个 Recordset 对象包括多少条记录。如: 。AbsolutePage 属性设定当前记录的位置是位于哪一页的页数编号;使用 PageSize 属性将 Recordset 对象分割为逻辑上的页数,每一页的记录数为 PageSize( 除了最后一页可能会有少于 PageSize 的记录数 )。这里必须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数据提供者都支持此项属性,因此使用时要小心。所有的 Recordset 对象都支持 Move 方法,如果 NumRecords 参数大于零,当前记录位置向末尾的方向移动;如果其小于零,则当前记录位置向开头的方向移动;如果一个空的 Recordset 对象调用 Move 方法,将会产生一个错误。 MoveFirst 方法:将当前记录位置移至第一笔记录。 MoveLast 方法:将当前记录位置移至最后一笔记录。 MoveNext 方法:将当前记录位置移至下一笔记录。 MovePrevious 方法:将当前记录位置移至上一笔记录。 Move n 方法:移动指标到第 n 笔记录, n 由 0 算起。%exec=select * from testset rs=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rs.open exec,conn,1,1rs.PageSize=3pagecount=rs.PageCount page=int(request.QueryString (page)if pagers.pagesize设置一个页面里面显示的记录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