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纸纸片传送机构.doc_第1页
包装纸纸片传送机构.doc_第2页
包装纸纸片传送机构.doc_第3页
包装纸纸片传送机构.doc_第4页
包装纸纸片传送机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原理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 包装纸纸片传送机构 学生姓名: 学 号: 院 (系): 机电学院 专 业: 机电082 指导教师: 2010 年 6 月 6日目 录1. 装纸纸片夹送机构要求.32. 可行方案设计及分析.43. 选取最优方案.74. 最优方案的设计.85设计结果分析.19 6课程设计总结及心得10一.包装纸纸片夹送机构该机构用于包装机上夹送较为挺括的单片纸片1.机械工艺要求:(1)夹钳的运动如图所示,当夹钳往前移动时,仅张开下钳。到达终点稍有停顿,夹住纸片后便后退,将纸平稳、准确的拉到所规定的包装工位;(2)加纸机构应适应纸张的大小和前后位置的变化,应有一定的可调范围。2.设计数据(1)夹纸机构的工作次数n=120pcs/min;(2)夹送距离S=200mm(3)夹钳以加速运动做空程前进、运动时间t1=T/3(T运动周期),然后停顿t2=T/6时间夹住纸片,再以稳定速度退到规定工位,所需时间t3=T/3,然后再停t4=T/6时间松开夹钳。二设计方案的选择1.方案一(如图)机构简介及分析此机构通过凸轮推动机械手运动,实现夹持纸张的动作何时夹持,何时张开得到控制。用一有带有磙子的曲柄滑块机构来实现机械手的前后运动,其中两极限位置的间歇是靠滑块中的导槽来来实现的;从而机械手的前后,左右运动准确达到要求。此机构设计中应避免凸轮有同方向的滚动,滑动。故设置一平顶从动凸轮,避免了设计中尺寸的繁琐设计。但两滑块构件可能会带来摩擦,影响效率。n=6; Pl=8 ;ph=1 , F=6*3-8*2-1=1 自由度为1可实现预期运动。图表 12.方案二(如图)构简介及分析 此机构利用了不完全齿轮可实现间歇的性质,来控制机械手的往复运动,实现极限位置的间歇。利用凸轮来控制机械手的夹持动作,考虑夹持的稳定性,仍用平顶从动凸轮来实现夹持动作。但两凸轮构件要实现时间上的配合来共同实现机械手的夹持动作。自由度计算 N=5, PL=6, PH=2 F=5*3-6*2-2=1 其中摆动凸轮的磙子机构引入了一局部约束,减小了摩擦,增加了稳定性。可实现预期的夹持动作。图表 23.方案三(如图)4.最优方案的选择:综上所述,方案一中引入了多个滑块,会引入较多摩擦,运动过程中可能出现卡死的情况。方案二中整体能实现很好的配合,各动作能实现的很好,但摆动凸轮和夹持机构的凸轮难达到时间上的同步,且容易引入误差。机构三整体结构简单,轻便,可实现同样的动作要求。而且能实现推程的变化,完成不同行程的夹持。 所以,最后定下最优方案为方案三,选取方案进行设计如下。三最优方案的设计(方案三)1.主动轮的设计:1)设计要求 凸轮能实现一个S=100mm的往复运动,转速n=120r/min 时间在T/3前为推程运动,T/3T/2间歇,T/25T/6回程 ,T5/6T间歇。要求推程时加速运动,回程时匀速。考虑到冲击,推程采用等加速等减速运动,回程为匀速。1)可先得其位移线图如下2)转法可得其理论轮廓曲线:因为主动轮为直动从动件,且无偏置,压力角始终为零,所以适当的取基圆半径R0=20mm,通过比例尺列出各角度所对应的理论推程S0306090120150180210240270300330360S0155085100100100755025000理论轮廓曲线的绘制2.连杆扩大机构(简图如下)1) 结构分析 由于凸轮不便于实现大的推程运动,可采用上图的扩大装置能起到放大作用 。2) 数据计算对于滑块上的B和C点,0为其绝对速度瞬心,VB=W*0B ;VC=W*0C因为OB/OC=1/2 W相等, 所以VA/VC=1/2 VD=2VA ,SA=2SD此扩大装置可以改变OB/OC的值从而改变行程的大小。3. 控制机械手的定凸轮 1)结构分析用一定凸轮来控制机械手下颚的上下运动,来实现对纸张的夹持动作(简图如下),凸轮的推成为减小冲击仍设为等加速等减速的轮廓,其HS 图如下2)数据的计算H 025 50 50 50 50 50 25 0S 012.52537.55062.57587.51003)轮廓曲线的绘制(取滚子半径r=10 )五设计结果分析: 机构基本能够实现运动要求,结构也相对紧凑,运动平稳,凸轮推程小的缺点由扩大连杆机构克服,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突轮基圆半径和滚子半径的大小,实现了完整的配合。但夹持和松开机构的时间由过度,不够明确。入能实现瞬间夹持和松开动作,机构更加完美。六.设计总结及心得回想此次课程设计,感受尤为深刻。首先,此次设计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机械原理课程的真正意义,体会到了课程中一些知识的真正用途;设计加深了我对凸轮,连杆,设计的要求,步骤,及其中应注意的事项。从中我体会到了机械的奥妙,机械的精确,机械的巧妙。其次,此次课程设计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新的挑战,这个持续许久的设计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