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幼儿园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在园生存现状(1).pdf_第1页
普通幼儿园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在园生存现状(1).pdf_第2页
普通幼儿园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在园生存现状(1).pdf_第3页
普通幼儿园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在园生存现状(1).pdf_第4页
普通幼儿园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在园生存现状(1).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tudie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学前教育研究 2011 年第 12 期 总第 204 期 No 12 2011 Serial No 204 一 问题提出 学前融合教育将学前阶段 3 至 6 岁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与正常发展儿童安置在同一间教室 一起学习 为有特殊需要幼儿提供非隔离式的 正常化的教学环境 并在此环境中提供这些幼儿所需 的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 从而使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为一个系统 1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主要 指残障幼儿和有发展障碍风险的幼儿 2 即有发展缺陷或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幼儿 在经历了半个世纪 的发展之后 融合教育已经超越了其单纯的特教安置和教学策略的含义 成为一种对特教和普教改 革与发展均产生重要影响的教育理念 我国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的学前教育到上世纪 90 年代才开始得到关注 学前融合教育仍处 于起步阶段 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 政策和实践体系 近年来安置到普通幼儿园 以下简称普幼 的有 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逐渐增多 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上普通幼儿园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事实 如 2008 年对江苏省 338 所幼儿园的调查显示 共有 250 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 2007 年对湖北省 175 名幼教工作者的调查显示 有 1 3 的幼教工作者曾接触过特殊幼儿 3 2008 年对浙江省 566 名普 幼教师的调查显示 58 的普幼教师在自己任教的班级遇到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 4 上海市的学 前融合教育更是走在了全国前列 1997 年虹口区小班幼儿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已占到 2 5 调 查融合安置的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在园生存状态 由此对促进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 实践价值 基于此研究理念 本研究拟采用问卷调查法 对浙江省部分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在普通 幼儿园的生存状态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 以为改善学前融合教育提供事实依据 二 研究方法 一 研究工具 摘要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 以 269 名浙江省普通幼儿园一线教师为调查对象 考察浙江省普 通幼儿园融合安置的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在园生存现状 结果发现浙江省普通幼儿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 儿童在增加 但这些儿童在普通幼儿园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他们能够参与的活动和课程类型有限 且质量 存疑 容易遭到同伴的拒绝 被认为对周围环境中的他人存在负面影响 此外 幼儿教师关于特殊教育 融合 教育的知识与技能极度缺乏 其对接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的认识和教育能力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关键词 融合教育 学前融合教育 特殊教育 收稿日期 2011 4 27 作者修改返回日期 2011 6 3 本文系浙江师范大学校级科研青年基金研究项目 浙江省学前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在园教育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研究 批准号 SKQ N2009n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通讯作者 李伟亚 E mail weiya li 普通幼儿园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在园生存现状 李伟亚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杭州310012 34 本研究以自行编制的事实性问卷为研究工具 探讨普通幼儿园中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生存状 态 在初始问卷编制中 结合对幼儿园教师的预访谈 本研究将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明确分为两 类 一类为已经得到确诊的 有发展缺陷的儿童 一类为没有得到确诊 但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 后 一类儿童一般被幼儿园教师称为 游离 的或难以用一般方式教育的儿童 初始问卷编制后 由本领域的一位专家和两位教师 均具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 审核问卷题 项 以保证问卷的效度和可读性 问卷的重测信度为 0 89 问卷的主体分为三个部分 普幼教师对特 殊教育和融合教育的了解与看法 普幼中有特殊需要儿童的生存现状 普幼教师实施学前融合教育 的需求 运用 SPSS13 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 调查对象 本研究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浙江省 10 个不同地区的普通幼儿园一线教师 275 名作为调查对 象 共发放问卷 275 份 回收有效问卷 269 份 女性 268 名 男性 1 名 有效回收率 97 8 调查对象 的地区分布见表 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 2 表 1 调查对象的地区分布 杭州金华义乌宁波温州绍兴台州嘉兴丽水舟山 人数76605816151510874 百分比28 322 321 65 95 65 63 73 02 61 5 表 2 调查对象的年龄 教龄和学历分布 年龄人数 教龄人数 学历人数 20岁以下3 1 1 5年以下118 43 9 专科96 35 7 20 30岁201 74 7 5 10年80 29 7 专升本117 43 5 30 40岁61 22 7 10 20年62 23 1 本科54 20 1 40 50岁4 1 5 20年以上3 1 1 其他1 0 4 总数269 100 263 97 8 268 99 6 三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普通幼儿园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缺陷表现 1 有发展缺陷的儿童 有 100 名受访教师表示曾经或正在带被确诊有发展缺陷的幼儿 占接受调查教师总数的 37 2 明确表示没有接触过的教师 136 人 占 50 6 另有 33 名 12 0 教师表示不确定 在确诊为有发展 缺陷的儿童中 弱智幼儿的比例最高 占 35 8 29 人 其次为注意缺陷 多动障碍 ADHD 即多动症 和自闭症谱系障碍 ASD 即自闭症或孤独症 幼儿 分别占 24 7 14 8 见表 3 2 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 在受访的教师中 表示曾经或正在带有发展缺陷可能儿童的教师人数为 160 人 59 5 明确表 示没有的 84 人 31 2 表示不确定的 21 人 7 8 判断幼儿是否具有发展缺陷可能主要基于以 下理由 认知能力差 具有攻击性或破坏性行为 情绪问题 对周围人没兴趣或对集体活动没兴趣 这 些判断理由可以归为以下三个基本方面 认知能力缺陷 情绪行为问题 对周围无兴趣 调查显示 79 6 的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幼儿表现出对周围事物无兴趣 其中对集体活动没兴趣的占 48 4 对周 围他人没兴趣的占 31 2 40 1 的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幼儿被认为存在攻击性或破坏性行为 34 4 的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幼儿表现出较差的认知能力 见表 4 35 表 4 教师判断幼儿有发展缺陷可能的理由描述统计 判断理由频次占幼儿人数的百分比 认知能力差5434 4 攻击性或破坏性行为6340 1 情绪问题4830 6 对周围人没兴趣4931 2 对集体活动没兴趣7648 4 表 3 不同类型有发展缺陷儿童的人数及百分比 缺陷类型人数百分比 弱智2935 8 注意缺陷 多动障碍2024 7 自闭症谱系障碍1214 8 听觉障碍89 9 情绪行为障碍67 4 其他67 4 此外 X2检验结果显示 普幼中有发展缺陷的儿童和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在数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X 2 2 29 468 P 0 000 后者出现的概率显著高于前者 二 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在园生存状态 1 参与活动和课程的情况 统计数据表明 有发展缺陷的儿童对不同类型活动的参与程度差异较大 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 童对不同类型活动的参与程度差异相对较小 见表 5 两类儿童对幼儿园生活常规活动的参与程度 最高 表明安置在普通幼儿园的有发展缺陷或发展缺陷可能的幼儿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两类 儿童对区角活动的参与程度差异较大 发展缺陷的儿童参与区角的人数比例较小 有发展缺陷可能 的儿童参与区角的人数比例则较大 两类儿童对结构化集体教学活动 体育活动和游戏的参与程度 相似 其中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相对较低 两类儿童都有一半以上不能融入到体育活动中去 表 5 两类特殊需要幼儿参与不同类型活动和不同领域课程的情况 活动类型A n 34 B n 156 领域课类型A n 31 B n 132 结构化集体教学活动20 58 8 92 59 0 语言课23 74 2 77 58 3 体育活动15 44 1 69 44 2 音乐课18 58 1 84 63 6 游戏18 52 9 91 58 3 美术课18 58 1 89 67 4 区角14 41 2 98 62 8 社会课15 48 4 60 45 5 日常生活常规32 94 1 128 82 1 科学课14 45 2 61 46 2 注 A 代表有发展缺陷的儿童 B 代表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 在五大领域课程活动中 两类儿童在语言课程的参与程度上差异最大 见表 5 有发展缺陷的儿 童中能参与语言课程的接近 75 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参与语言课程的尚不足 60 两类儿童参 与音乐和美术课程的程度都较高 参与社会和科学课程的程度最低 2 教师的态度和应对方式 在遇到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时 46 2 的带班教师会与家长沟通 进一步了解情况 或建议家 36 长带孩子到医院等机构接受检查 约 10 的教师会与幼儿园领导沟通 请领导决定如何应对 调查发 现 在遇到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时 74 7 的教师会将其纳入集体教学 游戏 43 4 的教师会借助 他人 主要是班级保育员 进行看护和照料 27 3 的教师会对儿童进行专门的指导 17 2 的教师会 放任这一类儿童的行为和活动 忽视其与正常儿童的差异 见表 6 这表明能得到与自身发展水平 和特点相适应的教育的儿童比例较低 对其教育质量还需作进一步的调查和评定 表 6 教师应对方式所占频次 教师应对方式有发展缺陷儿童 n 99 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 n 156 纳入集体教学 游戏74 74 7 105 67 3 专门给特别的任务27 27 3 42 26 9 让保育员照看43 43 4 63 40 4 放任17 17 2 23 14 7 3 同伴的应对态度与应对行为 从同伴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认识上看 正常发展的同伴对两类有特殊需要儿童的认识差异 不显著 X2 1 0 068 P 0 369 无论是被确诊为有发展障碍的儿童还是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 同伴 都能认识到该儿童与自己不一样的比例较高 有 80 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在同伴眼中是特殊 的 只有约 20 的儿童在同伴眼中与其他正常发展儿童没什么差别 见表 7 从行为倾向上看 同伴的态度因特殊需要儿童的类别有较大差异 见表 7 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X2 1 2 583 P 0 108 对于被确诊为有发展缺陷的儿童 被同伴拒绝的比例较高 64 5 行为上被 接受的 同伴与之一起游戏的比例较低 35 5 对于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 被同伴接受和拒绝的 比例接近 表 7 同伴的认识与行为倾向 有发展缺陷儿童 n 31 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 n 140 认识 没认识到差异6 19 4 38 27 1 认识到差异25 80 6 102 72 8 行为倾向 接受11 35 5 72 51 3 拒绝20 64 5 68 48 6 三 有特殊需要幼儿及其存在的问题对幼儿自身 同伴和教师的影响 本研究从教师的角度考察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缺陷对自身发展 同伴发展和教师的影响 结 果显示约 80 左右的教师认为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及其存在的问题对儿童自身 正常发展的同 伴及教师都存在负面影响 见表 8 表 8 两类特殊需要幼儿对自身发展 同伴和教师的影响 有发展缺陷的儿童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 对自身对同伴对教师对自身对同伴对教师 有干扰26 76 5 27 81 8 29 87 9 129 80 6 115 71 141 86 5 没干扰2 5 9 5 15 2 3 9 1 16 10 0 39 24 1 16 9 8 不确定6 17 6 1 3 0 1 3 0 15 9 4 8 4 9 6 3 7 总数34 100 33 100 33 100 160 100 162 100 163 100 1 对儿童自身和同伴的影响 有发展缺陷或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对其自身发展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学习和认知 同伴关系 37 与成人间的关系三个方面 由于其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 69 6 的有发展缺陷的儿童存在学习和认知 困难 与同伴的关系 与成人间的关系受到负面影响的分别占 52 2 47 8 对于有发展缺陷可能的 儿童 其缺陷可能对其同伴关系影响最大 其次为学习和认知 对与成人间的关系影响较小 与此同 时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的存在 被同伴父母认为有较大负面影响 如有 81 8 的有发展缺陷儿童 和 71 的有发展缺陷可能儿童被同伴父母认为对同伴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有干扰作用 可见 从教师 等成人的视角分析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对自身发展 同伴关系及同伴发展都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2 对教师的影响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的存在对教师的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干扰正 常的教学秩序 增加工作难度 增加工作量 对此类儿童的人身安全必须额外关注 两类缺陷儿童对 正常教学秩序的干扰比例最高 其次是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 影响最小的是对儿童人身 安全的额外关注 见表 9 与此同时 幼儿教师关于特殊教育 融合教育的知识与技能都比较缺乏 外界支持与帮助的不足更是给幼儿教师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表 9 有特殊需要儿童的存在对教师的影响 对教师的影响有发展缺陷儿童 30人 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 142人 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19 63 3 104 73 2 增加工作难度18 60 0 93 65 5 增加工作量19 63 3 100 70 4 担心儿童的人身安全16 53 3 77 54 2 四 讨论 一 浙江省普通幼儿园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数量在增加 调查结果显示 超过 2 3 的普幼一线教师接触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 这说明浙江各地普通 幼儿园中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数量在增加 6 在有发展缺陷的儿童中 弱智儿童所占比例最大 其 次为注意缺陷 多动障碍 ADHD 和自闭症谱系障碍 ASD 儿童 听觉障碍 情绪行为障碍 视觉障 碍 肢残 言语发展障碍和病弱等缺陷儿童同时存在 但所占比例较低 在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中 表现出对周围人或事无兴趣的 游离 儿童最为常见 其次是有突出情绪或行为问题的儿童 再次是 学习和认知能力差的儿童 这一结果表明 情绪行为表现异常 难以融入集体生活的儿童和学习认知 上显著落后的儿童更容易引起教师的关注 从而促使教师与家长进一步沟通 有利于对有发展缺陷 可能的儿童进行及时的早期干预 其他如语言发展缺陷等问题则不易引起教师的关注 其早期发现 的可能性较小 二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在普通幼儿园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 在活动和课程参与上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基本能参与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和游戏 有半数以 上能参与艺术和语言领域的课程 参与社会 科学和体育活动的程度则较低 且参与质量还存在很大 疑问 从教师态度和应对方式看 只有 27 3 的有发展缺陷的儿童和 26 9 的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 童能得到与其发展水平和特点相适应的教育 有 17 2 的有发展缺陷的儿童和 14 7 的有发展缺陷 可能的儿童的行为和活动被教师放任或忽视 从同伴态度和行为倾向看 有超过 2 3 的有发展缺陷 的儿童会遭到同伴的拒绝 有将近一半的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幼儿会遭到同伴的拒绝 虽然有研究表 明 普通幼儿愿意接纳特殊幼儿 除了攻击性强的儿童不受欢迎之外 不会因为幼儿的 特殊 而排斥 他们 7 但在本研究所调查的教师眼中 大部分的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没有得到同伴的接纳 而是被排 斥在正常同伴群体之外 38 缺乏与同伴的充分交流与互动 以及来自成人的有力支持与服务 学前融合教育便失去了其存在 的意义 作为一种促进正常儿童和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共同发展的教育思想 融合教育强调的正是学 生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8 9 就是要从活动 课程 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等方面 使有发展缺陷或有发展缺 陷可能的幼儿获得与正常幼儿同等的支持和发展 将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排斥在普通幼儿园的正常 活动之外 是对学前融合教育的一种曲解 不利于有发展缺陷或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 普幼教师对于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融合安置存在消极认识 受访幼儿教师大多认为 有发展缺陷或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不仅在自身学习和认知上存在问 题 还会影响同伴关系和与成人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其中对同伴关系的负面影响尤为显著 有特殊教 育需要儿童的存在被认为给教师带来了较大的工作压力 如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 增加工作的难度 和工作量 需对这类幼儿的人身安全给予更多关注等 这种消极认识会导致教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 的儿童和学前融合教育产生负面情绪 从而妨碍他们真正地接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 阻碍他们 为这类幼儿提供平等的教育支持 已有研究指出 学前融合教育 对普通幼儿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对执行融合教育的教师也有积 极影响 如他们 不仅关注特殊幼儿的学习需要 也更为理解普通幼儿的个体差异和个别需要 随着 教育经验的增加 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度逐年增大 10 这与本研究结果颇不一致 可见普幼教师 对学前融合教育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异 其原因可能在于我国融合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 理论研究尚 不充分 普通幼儿园尚未做好开展学前融合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准备 四 普幼教师极其缺乏实施学前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幼儿教师相关知识和能力的缺乏是阻碍其实施融合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 也是教师开展融合教 育教学最大的压力源 11 在调查的 269 名教师中 60 2 的教师听说过特殊教育 但不太了解 34 6 表示对特殊教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对于融合教育 则有半数以上的教师表示没有听说过 38 3 表 示听说过但不太了解 只有 7 3 的教师表示对融合教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这是幼儿教师对如何恰 当安置和有效教育有特殊教育需要幼儿存在误区的根源 也是他们对在普通幼儿园融合安置有特殊 教育需要的幼儿的赞成度较低的根本原因 在幼儿教师获得学前融合教育知识的途径方面 在表示对特教有所了解的 240 名教师和对融合 教育有所了解的 108 名教师中 有半数以上都是通过大众媒体获得相关知识的 分别占 57 9 139 人 54 6 59 人 还有 1 3 左右的教师表示在求学期间学校设置了相关课程 不到 1 3 的教师表示 接受过相关的职后培训 已有研究显示 高达 63 和 64 8 的教师其实是希望得到有关 特殊教育的 专业培训 和 特殊教育专业人员的指导 的 12 本研究中 也有半数以上的教师表示迫切需要掌握有 关特殊教育的方法和技能 约 30 的教师认为最需要掌握让儿童融入集体的方法 可见 普幼教师对 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有着迫切需求 也反映了幼儿教师在这些方面的不足 五 普幼教师对学前融合教育的认识正在改善 虽然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的存在会给教师带来额外的工作压力和负面心理情绪 但幼儿教师 对融合教育和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教育的看法总体来说正在得到改善 本调查涉及的 269 名普幼 教师中 只有 4 名教师 占 1 5 明确表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不应该成为普通幼儿教师的教育 对象 其他 265 名教师均表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可以安置到普通环境中接受教育 两类态度间 存在显著差异 X2 1 253 238 P 0 000 这一结果与前人的研究有较大不同 如谈秀菁等 2008 的调 查显示 只有 16 8 的普幼教师表示赞成特殊需要儿童上普通幼儿园 44 6 的教师则公开表示 反 对 或 有疑虑 13 这可能与两项研究的取样存在较大差异有关 还需今后研究的进一步验证 但同 时也有可能反映了时代的快速发展与观念的快速更新对幼儿教师的积极影响 在行为倾向上 本研究中有超过 2 3 的教师会采取一些教育策略或方法 试图将有特殊教育需 39 要的儿童纳入集体活动中 并尝试进行融合教育 部分教师会专门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准备一 些特别的任务 以使其得到与自己发展水平和特点相适应的教育 完全被忽视或放任的儿童所占比 例还是比较低的 因此 综合本研究的结果来看 普幼教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的态度正在逐步 改善 为融合教育的继续开展和深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五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显示 浙江省普通幼儿园中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数量呈上升趋势 且这些儿童在普通 幼儿园中的生存状态堪忧 幼儿教师对学前融合教育的认识与实施能力都还有待加强和改善 浙江 省 2010 年出台的 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提出 要坚持 轻度残疾儿童少年 随班就读的就学原则 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轻度残疾儿童少年应进入普通幼儿园和中小学 校随班就读 并规定 残疾儿童在公办幼儿园接受教育的 给予减半或免收保育费 14 可见随着融 合教育的发展和深入 以及政府部门政策的大力支持 安置到普通幼儿园的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 人数会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这就需要我们从理论研究 政策支持 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保障学前融 合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园所环境与教育支持 参考文献 1 Buysee V Bailey B Behavioral and developmental outcomes in young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in inte grated and specialized settings A review of comparative studies Th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1993 629 4 19 35 2 何华国 特殊幼儿早期疗育 台北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2006 7 3 孙玉梅 幼教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