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1页
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2页
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3页
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4页
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化学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53分)注意事项:1作答第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为0.5毫米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2第卷答案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K39Ca4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06年3月,温家宝指出“抓好资源节约,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我国社会和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你认为下列行为与之相悖的是A研制对目标昆虫有毒杀作用的新型、可降解杀虫剂B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C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D以聚苯乙烯全面代替木材,生产包装盒、快餐盒等以减少木材使用,保护森林2物质的颗粒达到纳米级时,具有特殊的性质。如将单质铜制成“纳米铜”时,“纳米铜”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纳米铜”与铜片的还原性相同 B常温下,“纳米铜”比铜片更易失电子C常温下,“纳米铜”比铜片的金属性强D常温下,“纳米铜”比铜片的氧化性强3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发现和证实了碳的另一类单质,它们是由一系列偶数个碳原子组成的分子,其中C60(足球烯,分子中含有30个双键)最具代表性。下图所示为n个C60连接而成的物质X。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X难溶于水 B一定条件下X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CX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DX的摩尔质量为720n4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现象解释A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B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浓HNO3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C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42D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5某无色溶液中,若加入溴水,溴水褪色,若加入NH4HCO3,固体溶解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Na+、Mg2+、S2、ClO BH+、Na+、SO42、NO3CK+、Ca2+、OH、SO32 DNa+、K+、Cl、OH6蒽与苯炔反应生成化合物X: X中一个氢原子被甲基取代的所有异构体数为A.2种 B.3种 C.4种 D.5种7将物质的量均为a mol的钠和铝一同投入mg水中(水足量),所得溶液的密度为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molL1 B molL1C molL1 D molL1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8 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出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第二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顺序是HFH2ONH3;则第三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顺序也是HClH2SPH3 BFe3O4可写成FeOFe2O3;Pb3O4也可写成PbOPb2O3C可电解熔融MgCl2来制取金属镁;也能电解熔融AlCl3来制取金属铝 D晶体中有阴离子,必有阳离子;则晶体中有阳离子,也必有阴离子9A、B、C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B在同周期, 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和C,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ABC B原子半径:ABCC离子半径:A2CB2 D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ACB10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H2O苯 碱石灰bA装置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液体混合物B装置可用于吸收HCl气体,并防止倒吸C以NH4HCO3为原料,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NH3D装置b口进气可收集CO2、NO等气体1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甲基(CH3)中含有7NA个电子B1L 0.5molL1的(NH4)2SO4溶液中含有NA个NH4+ C在铜与硫的反应中,1mol铜失去的电子数为NAD36g C5H12分子中含有8NA个共价键12U常见化合价有4和6,硝酸铀酰UO2(NO3)2加热可发生如下分解。UO2(NO3)2UxOyNO2O2,在600K时,将气体产物集于试管并倒扣水中,水充满试管。则生成的铀的氧化物化学式是AUO2 BUO3 C2UO2UO3 DUO22UO313.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过量的铁与浓硝酸反应: Fe + 6H+ 3NO3 = Fe3 十3NO2+ 3H2OB.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 ClO+CO2 + H2O= HClO+ HCO3. C. 在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足量 Ca(OH)2 溶液:Mg2 +2HCO3+Ca2 +2OH= MgCO3 + CaCO3 + 2H2OD1molL-1 的 NaAlO2 溶液和2.5mol L-1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 2AlO2 + 5 H= Al(OH)3 + Al3 + H2 O14萜类物质中有许多都已被用于香料工业。常见的有如下几种结构(括号内表示的结构简式), 关于上述四种香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的氧化产物 B互为同系物C均属于烯烃 D均能发生消去、酯化反应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镁粉只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 B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酸反应C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 D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第卷(非选择题 共67分)16(12分)1943年我国著名的化工专家侯德榜博士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后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侯德榜制碱法原理与索尔维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析出碳酸氢钠后的母液中继续加入食盐,通入氨气,使氯化铵析出,从而得到了两种物质:碳酸钠和氯化铵,侯氏制碱法震惊了全世界,为中国人赢得了荣誉和尊重。侯氏制碱法的循环工艺流程如下:仔细阅读上图,完成下列问题:(1) 写出碳化反应方程式: 。(2) 气体B的电子式为 。向饱和食盐水中应先通入气体 (填气体名称),再通入气体 (填气体的结构式)才能得到物质D,其原因是 。(3) 在下列方框内画出实验室中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气体B的装置图。(4) 操作的名称是 。进行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烧杯、 。在实验室里进行煅烧所用的主要仪器是 。(5) 上述生产过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B、F、 、 。(填:物质编号)17(10分)工业“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图如下:步骤为: 将海边大量存在的贝壳煅烧成石灰,并将石灰制成石灰乳; 将石灰乳加入到海水沉淀池中经过滤得到Mg(OH)2沉淀; 在Mg(OH)2沉淀中加入盐酸得到MgCl2溶液,再经蒸发结晶得到MgCl26H2O; 将MgCl26H2O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MgCl2; 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可得到Mg。请回答以下问题:(1) 步骤中的蒸发是利用风吹日晒来完成的,而在实验室中进行蒸发操作需要的主要仪器有 、 、酒精灯、铁架台等。(2) 步骤中的“一定条件”指的是 ,目的是 。(3) 上述提取镁的流程中,在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请写出其中一点:。(4) 有同学认为:步骤后可加热Mg(OH)2得到MgO,再电解熔融的MgO制金属镁,这样可简化实验步骤,体现实验的简约性原则。你同意该同学的想法吗?为什么? 你的观点是 。理由是 。18(8分)在一定量的石灰乳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发生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生成物中含有Cl-、C1O-、C1O3-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1O-、C1O3-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t2时,Ca(OH)2与Cl2发生反应的总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石灰乳中含有Ca(OH)2的物质的量是_ mol。 据分析,生成Ca(C1O3)2的反应是由温度升高引起的,通入氯气的速度不同,C1O-和C1O3-的比例也不同。若在原石灰乳中通入氯气的速度加快,则反应后 2(填“”、“”或“=”);若,则n(C1-)= mol(用含a的代数式来表示)。19(10分)下图是部分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有关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的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E为红色固体,K为浅绿色溶液;反应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B、C、D、H是单质;B、C、D、F、G、H常温下是气态; F、P 和H的水溶液均具有漂白作用,且F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N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化合物G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化合物M由两种元素组成,分子内共有58个电子。化合物A中含有的两种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F的化学式 ;G的水溶液中,最多的阳离子是 。写出K与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实验室中,向饱和H水溶液中加入CaCO3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制得浓度较大的P的水溶液。使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加以解释 。RCClOAlCl3CRO HCl20(8分)已知“傅克反应”为:下面是由苯制有机物“茚”的反应过程(有些步骤已被省去)CH2CH2COOHSOCl2CH2CH2COCl傅克反应XH2OH茚(C9H8)请回答下列问题:、反应分别属于 、 反应(填“反应类型”);反应的条件是 。茚的结构简式: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O2O221(11分)部分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转化过程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关系如下:物质转化关系:RCH2OH RCHO RCOOH相对分子质量: M M2 M14已知:物质A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4。A与其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高分子GFAO2H2浓硫酸BO2CD高分子E请回答下列问题:F中含有的官能团有 ;G的结构简式 。一定条件下B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由C、D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还能生成环状化合物,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A的同分异构体很多,写出与A中所含官能团不同,但能与NaOH溶液反应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22(8分)现有一种碱金属的碳酸盐(M2CO3)和碳酸氢钠组成的混合物,取其1.896g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把放出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0.800g。将加热后残留的固体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经充分干燥后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粉末,结果过氧化钠粉末增重0.336g。(1)通过计算确定M2CO3的M为何种元素。(2)有同学提出,通过简单的定性实验,也可以确定该样品中的M为何种碱金属元素。你认为该实验方案是什么?姓名: 班级: 考试证号: O密O封O线O密O封O线O密O封O线O高三化学期中考试答卷纸注意:将选择题答案涂到答题卡上!16(12分)(1) 。(2) 。 (填气体名称), (填气体的结构式)原因是 。(3) 在方框内画出实验室中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气体B的装置图。(4) 操作的名称是 。进行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烧杯、 。主要仪器是 。(5) 、 。(填:物质编号)17(10分)(1)主要仪器有 、 、酒精灯、铁架台等。(2) “一定条件”指的是 ,目的是 。(3)请写出其中一点: 。(4) 你的观点是 。理由是 。18(8分)化学方程式为 。 mol 2; n(C1-)= mol19(10分) 。(填元素符号)F的化学式 ;阳离子是 。写出K与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加以解释 。20(8分)、反应分别属于 、 反应(填“反应类型”);反应的条件是 。茚的结构简式: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11分)官能团有 ;G的结构简式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22(8分)(1)通过计算确定M2CO3的M为何种元素。 (2)你认为该实验方案是什么? 1234567DADBDBC89101112131415AACCCDBBDABD期中考试参考答案16、(12分)(1)NaC1+H2O+NH3+CO2NaHCO3+NH4C1(1分)(2)略(1分),氨气,O=C=O(2分),先通氨气使溶液碱性增强,能溶解更多的二氧化碳,生成较多的碳酸氢钠,使碳酸氢钠晶体析出。(2分) (3)(1分)(4)过滤(1分),漏斗(1分),坩埚(1分)(5)A、D(2分)17、(10分)蒸发皿,玻璃棒;(2分)在HCl气流中,(1分)抑制MgCl2水解成Mg(OH)2;带走水蒸气;(2分)电解产生的Cl2用于制取HCl气体;(2分)不同意。(1分) 因为MgO熔点很高,熔融时耗费大量的能量而增加生产成本(2分)1810Ca(OH)210Cl22Ca(C1O)2Ca(C1O3)27CaCl210H2O5 (每空2分,共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