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肥市白马山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的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日趋深入,乡村旅游业发展迅速,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乡村旅游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合肥市白马山乡村规划正是依靠着新的规划理念,根据地区资源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依靠政府引导,建设资金筹集等“四结合”模式,向着自身的发展目标迈进,以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本文是以白马山乡村旅游规划为研究基础。该案例以“江淮新农村”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为目标,以白马山果园场所具有的“山野”、“泉水”、“花果”和“冲塘”四大优势资源为依托,全力建设以农夫花果园、野外运动训练营地、江淮农家小院流水别墅区和山村湿地疗养场等为中心的“一心二营地三板块”整体格局,积极推出以农事体验、野外运动、乡村度假、休闲疗养、示范培训为核心的四大乡村旅游产品,围绕“山泉农庄,生态果园”的主题形象,把白马山建成融观光考察、教育培训、农事体验、运动休闲、疗养度假、会议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合肥市首家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将大白马山建设成为环巢湖地区乃至安徽省著名的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区。通过白马山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的研究,归纳总结出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为当地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能够提高当地农民的人口素质,是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能够为为周边城市居民提供体验自然原始生存的条件。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旅游品牌;乡村生态旅游;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N RURAL TOURISM OFBAIMASHAN DEMONSTRATION IN HEFEIABSTRACTThe wording of“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has been used in 1950s;However,it has a more profound significance under the totally new historical background.The rural planning of Baimashan country which located in Hefei City is relying on thenew planning concept,according to its resources and other factors,advancing on its targetwhich aims at becoming the model of rural construction.Due to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thisregion,people take actions such as rely on the guidance of government、collect theconstruction capital etc.The goal of this planning and design is to make sure the Baimashan country become a“new country in Jianghuai region and modeling sight spot of rural tourism”.The planning anddesign relies on the resources superiority which contain“hill”、“spring water”、“flowers andfruits”and“pond”what belong to the orchards of the Baimashan country.In order to let it bethe beautiful orchard、wild training camp、villa district and recuperation area,managers trytheir best to construct the site.The planning and design will put the new travelling productswhose cores are the experience of farm work、field sport、vacation in countryside、entertainment and recuperation as well as demonstration and training on the market.At thesame time,it revolves around the theme that the site will be molded to the image whichincludes the spring water、grange and ecological orchard.More specific,the Baimashan sitewill be built as the first modeling sight spot of rural tourism in Hefei City and the modelingsight spot of the national ecological rural tourism which contain many functions such astourism and inspection、education and training、the experience of farm work、leisure sport、recuperation and vacation、conference and entertainment etc.What is more,the target of thisplanning and design is to make sure that the Baimashan will become the famous spot of theecological rural tourism in the Chaohu region even in the Anhui Province.KEY WORDS:new rural constru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urism brand ruraleco-tourism目录第一章文献综述.11.1乡村旅游规划概论.11.1.1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11.2国外乡村旅游现状.11.3国内乡村旅游现状.31.4国内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发展.31.4.1新农村建设方针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31.4.2新农村建设要点.31.4.3新农村建设发展趋势.4第二章规划区基本概况与研究目的.52.1规划区概况.52.1.1区位条件.52.1.2交通条件.62.1.3气候状况.62.1.4地形地貌.72.2资源特色分析.72.3白马山乡村旅游规划背景、资源条件和研究意义:.82.3.1白马山乡村旅游规划的背景.82.3.2白马山乡村旅游区的资源条件.82.3.3白马山乡村旅游规划研究的意义.82.4研究方法:.92.4.1文献理论研究.92.4.2实际案例研究.9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环境容量分析.103.1白马山乡村旅游规划基本思路.103.1.1新农村建设规划理念、旅游区开发思路.103.1.2白马山乡村旅游规划原则.103.1.3白马山乡村旅游规划思想.103.1.4乡村旅游规划方法研究.11第四章规划结果.144.1白马山旅游规划设计.144.1.1规划设计定位.144.1.2功能布局.144.1.3功能分区.154.1.4游客容量分析.174.1.5市场规模.174.2白马山乡村旅游示范区旅游项目规划的研究.184.2.1会议接待中心.184.2.2乡野度假区.194.2.3田园湿地休闲区.204.2.4体验活动规划分析.214.2.5山地运动区.224.3白马山乡村旅游示范区规划专项工程.224.3.1道路交通规划.224.3.2绿化景观规划研究.234.3.2.1白马山植物绿化规划思想.234.4基础设施规划.274.4.1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274.4.2给水工程规划.274.4.3排水工程规划.284.4.4电力工程规划.294.4.5电信工程规划.304.4.6消防避灾规划.314.4.7环境卫生规划.314.5旅游规划主要建筑形式的设计研究.314.5.1江淮地区及白马山规划区建筑风格.314.5.2白马山农家别墅.324.5.3会议接待中心.324.5.4游客中心.334.5.5生态餐厅.334.5.6山泉茶舍.34第五章白马山乡村旅游示范区规划设计结论与讨论.35参考文献.37附录.38致谢.42作者简介.43第一章文献综述1.1乡村旅游规划概论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区为依托,利用乡村原始的自然环境资源、朴实的人文资源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形式。重点在于乡村的地区性与乡村的资源性。缺少其中一点都不能称之为乡村旅游。现代乡村旅游是在上世纪80年代迅速兴起,旅游者以休闲,观赏和体验为目的,利用短暂假期进行放松的方式,同时给乡村地区带来了新的商业和文化契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利用当地优良的自然资源优势,为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发展平台。带动农村落后地区经济的同时,逐渐改变了传统农村产业的结构形式,为农村整体素质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1.1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可自由支配收入增多;国民的非工作时间增加,旅游休闲的机会增多;生活、工作的压力推动其具有强烈的出游需求;国家实行积极的旅游政策,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等诸多因素带来旅游业的大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旅游者“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旅游需求。近年来,城市居民休闲快速兴起,使得城市的休闲空间与休闲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市民户外休闲的多样化需求。这些大大地推动了全国乡村旅游业的快速蓬勃发展。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其居民消费水平居全省之首,但是合肥旅游开发速度跟不上旅游需求的增长,旅游产品总量不足的问题一直存在。乡村旅游是依托乡村环境的一种体验型旅游,可以作为面向本地市民休闲市场的重要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合肥市旅游产品的不足。合肥市旅游局在省市政府有关政策的指引下,率先在省内对乡村旅游进行开发与规划,2005年制定了合肥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为落实规划,合肥各县市积极培育乡村旅游点,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肥东县旅游局也积极响应省市领导的号召,抓紧培育肥东县的乡村旅游示范点,本规划正是在此背景条件下启动。1.2国外乡村旅游现状在美国,乡村旅游被认为是“乡村和城市交流的一座桥梁”,发展乡村旅游,也被认为是增加农民,尤其是边远地区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这一行业地发展。美国政府不仅在实体上对乡村旅游有必要的扶持政策,在程序上也提供相应的便利1条件。在基层政府,往往对申请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或个人在手续上给予简化。比如在加利福尼亚州,1999年通过的一项“农业住宿法案”就明确:农家旅馆可以低于商业旅馆的最低规模和要求。乡村旅游业能否成功,最关键的还是从业者自身的素质和市场定位,这就要求政府在这方面给予引导。美国政府在这方面就做的非常好,位于美国中西部的密歇根州是美国汽车业的摇篮,但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景气,这样就解决了这个城市的定位问题,更帮助农民提高收入。(上海农业网2009)瑞典是一个有着独特旅游资源的国家,全国陆地的一半以上被森林覆盖,境内湖泊星罗棋布,沿海岛屿比比皆是。安静的小镇,悠游的乡村,午夜的太阳,奇妙的北极光,这些都是发展乡村旅游的自然优势。其二是独特的文化遗产。虽然瑞典地处欧洲,但这里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风土人情与欧洲大陆国家有着很大的差异。瑞典民俗色彩纷呈,民族节日众多,每年6月24日是瑞典传统的仲夏节。这一天昼长夜短。太阳高悬天空,迟至午夜时分方徐徐落下。时过不久,朝阳又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这就是奇妙的“白夜”。这一天,从城市到乡村,青年男女围绕着鲜花、彩带装饰起来的木桩,欢歌起舞,通宵达旦,庆祝光明和万物繁茂。12月13日是瑞典传统的露西亚女神节。瑞典人传称露西亚女神在每年的这一天夜晚降临人间,给人们带来光明。夜幕降临时,在各地特别是乡村的小教堂,人们静静地等待由少女们扮演的露西亚女神露面,盼望她们带来幸福和光明。这些都为乡村旅游提供了自然的场所。其三是环境优美清洁,社会安定祥和,这和许多西欧或东欧国家的情况形成强烈对比。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到公园和野外活动,到森林和田野远足,到海湖去游泳、泛舟、垂钓。并且,近些年来,瑞典人逐渐改变了一年休一次长假的传统习惯,而倾向于将长假分成几个短假来休。每年月、月和月更是瑞典人举家外出度假的大好时光。度假模式的这种变化大大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瑞典开展乡村旅游的一个特点是自有住宿设施的使用。早在19世纪末,瑞典富裕家庭便开始购买或建造自己的夏季住宅。进入20世纪,拥有夏季住宅的人遍及社会各个阶层。到今天,超过一半的瑞典家庭拥有这种“第二住宅”。这种别墅式房屋或建在乡间,或建在水边,或建在岛上。在“第二住宅”,人们可以放下工作,全身心地休息、钓鱼、游泳、划船,或者利用休闲时间,自己动手装修房屋。瑞典政府大力提倡发展旅游业,为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和做法十分有效。今年拨款亿瑞典克朗(约合5200万美元)作旅游促销之用。2005年旅游业收入达1720亿瑞典克朗(约合220亿美元)。那里有专人回答游人的问询,免费提供城乡导游图和关于旅游景点、文化娱乐、购物、交通、住宿、餐饮、重大活动等服务信息的小册子。实践证明,这样的旅游信息中心在促销宣传、方便游人、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声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通过考察美国和瑞典的乡村旅游,我们不难发现,其成功经验主要有:第一,善于发掘本国自然资源,并且充分科学的利用这些优势资源;第二,勇于挖掘民族文化历史资源,并且将其发扬光大,有效推广到乡村旅游当中;第三,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进行引导并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第四,拥有广大的市场,并且加强宣传推广,民间力量也参与其中,普遍认识到乡村旅游既是经济方面的也是文化方面的。(上海农业网2009)1.3国内乡村旅游现状现阶段国内的乡村旅游前景不错。与国外旅游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旅游起步晚,农村的发展建设面貌比较落后,难以实现短期改善,但是在某些方面,我国沿海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不逊与旅游发达国家。因此只要能够扬长补短,就能最快实现发达的乡村旅游业。政府的监督管理和行业协会自律起到重要作用,在欧洲,旅游的市场化程度很明显,但是当地政府能够一贯的实施有效的管理,行业的自律能够做到很好,所以乡村旅游质量能够很好的保证。现阶段,国内对乡村旅游的政府管理、行业的自律性等问题仍在探索阶段。因此,要借鉴旅游发达国家的宝贵经验,与先进理念完善国内的旅游现状。特色优势使各国都可以形成主体吸引物,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我国地域辽阔,城市人口数量庞大,各地应确立自己的工作重点,各区域也应明确自己的优势与特点,避免雷同。1.4国内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发展1.4.1新农村建设方针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新村建设”是指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发展新时期,对农村实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规划建设,把农村最终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方针”总概括为二十字,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内含融入了科学发展,科学管理和文明建设。1.4.2新农村建设要点“新农村建设”的四个要点是指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1)新农村经济建设主要指建设先进的生产力,建立农村收入的增长机制,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2)新农村政治建设主要指加强农民的民主素质建设,加强农村的民主制度和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己的民主权利。3(3)新农村文化建设主要指农村公共文化的建设,让农民的生活丰富多彩,加强地方性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4)新农村社会建设主要指农村的公共财政对农村事业投入的建设,加强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的医疗卫生体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1.4.3新农村建设发展趋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中国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新农村建设,首先要提高农村的生产力。农村的产业就是农业本身,生产发展指农业现代化,以粮食生产作为主要目标的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中,不但要考虑到粮食生产和其他农产品之间的比例问题,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还要考虑农业和非农业之间的关系问题。要达到生产发展的目的,就要刺激生产力中的劳动力。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首先,免费义务教育要加快实行。其次,对农民和务工农民,要实施农业生产技术和务工技能的培训。城乡社会保障和农村的公共事业日趋完善,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对农村进行财政补贴相关政策的引导,并且帮农民建立合作医疗,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完善的农村商品市场体系,提高农村消费环境,改善农民的经济生活条件,都是在建设新农村中不能缺少的重要方面。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就是指乡风文明的建设。乡风文明内容涵盖了农村的文化,风俗,法制以及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4第二章规划区基本概况与研究目的2.1规划区概况2.1.1区位条件图2-1区位图白马山乡村旅游示范区是在原国营白马山果园场的基础上拟发展的乡村旅游项目,整个规划区用地面积为314952 m2。它地处合肥市近郊,位于安徽第一侨乡肥东县六家畈镇东部的白马山脚下,与六家畈镇、长临河镇、复兴乡和巢湖市黄麓镇相毗邻。距省城合肥仅38 km,直线距离不足20 km,距肥东县城店埠镇27 km,由省道合裕路和市级干道店忠路相连接,交通便利。临近城市有合肥、巢湖,周边城市还有南京、滁州5等,客源市场广大。2.1.2交通条件白马山果园场对外有四条道路进出,分别是六家畈镇至白马山,长约7 km,已列入2006年“村村通水泥路”工程范围,正在建设;桥头集镇经青阳山至白马山,原战备5号公路即现在的石长路,已列入2007年合肥市干道兴修计划;长临河镇经青阳山至白马山(也是5号公路的一部分);巢湖市黄麓镇经张治中故居至白马山,约10 km,一半为三级柏油路,一半为砂石路。另外,白马山果园场正在积极争取市、县公路、交通部门尽最大可能将石长路长临段兴修计划提前到2006年,确保道路畅通。图2-2区位交通图2.1.3气候状况白马山乡村旅游示范区所在的肥东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5.5,降雨量879.9mm,无霜期237天。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适宜多种6动植物生长繁衍。2.1.4地形地貌白马山乡村旅游示范点依山傍水,景色宜人。规划范围内,山地、冲田、水塘相间,地势起伏,形成天然的四阶梯。最高一级阶梯是白马山,主峰海拔266m,与“合肥十景”之一“四顶朝霞”相望。登顶白马山环顾四周,可远眺巢湖胜境,近观乡村田园风光。第二阶梯是山脚坡地,海波在70m80m之间,广植松、柏、枣、石榴等林木,并有山泉汩汩流下,地域开阔,林木茂盛。第三阶梯是白马果园场部所在地,海拔在4560m之间,鲜花、苗木、果园,和农舍、菜地、池塘,显露出逍遥恬淡的乡村生活气息。第四阶梯是水田湿地,海波在45m以下,地势低平,田园风光迷人,低洼湿地乃鸟类天堂,水面波光粼粼,荷叶摇荡,宛如置身于江南水乡。图2-3白马山三维地貌图2.2资源特色分析白马山的旅游资源以山、泉、场、园、林、花、果、池为主,其中又以“山野”、“花果”、“泉水”为三大特色资源:山野:白马山是合肥东南部海拔最高的一座山脉,登顶可远眺巢湖胜境,近观乡村田园风光;泉水:白马山具备得天独厚的泉水源,汩汩山泉,沿山洼顺流而下,一年四季不断,溢水成溪,聚水成塘,为山下的岗地和田野注入了勃勃生机,是白马山灵性之所在;7花果:白马山下果园连片,鲜花遍布,清香四溢。山下有果园千亩,并与苗木花卉相间,四季花香,月月有果,有合肥花果山之称。图2-4规划区自然资源现状图2.3白马山乡村旅游规划背景、资源条件和研究意义:2.3.1白马山乡村旅游规划的背景白马山乡村旅游规划区隶属于安徽省合肥市,随着合肥市建设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有着强烈的出游需求,2004年8月2005年5月,合肥市已经开始了对周边乡村旅游资源的调查工作,各地区上报的具有资源开发潜力的地区有15家,经过实地勘察排除了不适合开发乡村旅游的26个资源点。将筛选后的18个乡村旅游资源点进行开发利用。2.3.2白马山乡村旅游区的资源条件白马山规划区具有丰富的果园,花卉,地理景观,自然生态等旅游资源,旅游开发的优势巨大,交通便利,周边旅游市场较丰富,适合进行乡村旅游的规划建设。但白马山规划区也有稀缺的旅游资源,如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文化与历史遗存性文化资源。2.3.3白马山乡村旅游规划研究的意义白马山乡村旅游示范区是合肥市2006年9月启动的乡村旅游规划建设项目之一,其具有现代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的代表性,对现代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研究8有着重要意义,对缺少民俗资源与历史性资源地区的乡村旅游规划起到了示范性作用。该地区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其代表性对现代乡村旅游规划建设有着指导性的意义。2.4研究方法:2.4.1文献理论研究通过对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规划建设的理论资料分析,为乡村旅游规划方法综合处客观的理论依据、分析和指导思想。2.4.2实际案例研究通过对白马山乡村旅游示范点规划设计的研究,分析现代乡村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出一套对于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的方法依据,找到适合类似地区的乡村旅游规划发展的方向。9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环境容量分析3.1白马山乡村旅游规划基本思路3.1.1新农村建设规划理念、旅游区开发思路建设新农村要首先实行专业的规划。在规划建设中涵盖了农村的文化、经济、环境生态、产业结构等很多方面,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建设。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建立一套完善的建设新农村的规划理念。白马山地区没有本地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稀缺,并且没有历史文化遗存的建筑名胜资源,因此依托当地山地与花果园区资源开发山地休闲、山地观光和农业劳作等旅游产品;利用山地泉水塑造泉水景观,营造人居环境,建设江淮农家别墅等山村特色旅游项目;利用岗地果园环境和多种水果的优势,开发四季赏花与水果采摘等休闲活动,营造“花果山”的整体形象;利用山下周边山地菜地,打造绿色山野蔬菜基地,建立生态餐厅和山地蔬菜销售点;充分发挥山塘水体优势,做好滨水活动(泉水泳池等)与休闲垂钓为一体,做好滨水休闲旅游项目;利用水田湿地,营造湿地景观,开展乡村农事休闲活动;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貌特征来合理利用地块和划分功能区。3.1.2白马山乡村旅游规划原则白马山旅游规划区依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突出地区特点,加强社区的参与性,开拓周边的旅游市场资源,农游兼顾,遵循以低成本高效益实现白马山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原则。3.1.3白马山乡村旅游规划思想以白马山乡村环境为依托,结合市场需求,规划建设适合本地旅游资源的旅游产品,开拓乡村旅游市场;以旅游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增长,促进乡村经济、文化、社会的共同发展。3.1.3.1保护当地文化遗产规划区内村庄现有的传统型聚落布局要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在居住与自然的环境关系规划时,以适应人们的居住、生产、贸易、文化交流、社群交往以及民族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因此,保持白马山旅游区内村庄原有的建筑风貌,古朴的环境,各具特色的村落,成为各地旅游者观光的重要景点。在建设旅游区规划的过程中,保护好当地原有的村庄和街区。继承发扬传统的村庄建筑文化,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亮点。103.1.3.2加强耕地保护对白马山旅游规划区内耕地保护的加强,才可以保证白马山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新农村的建设发展,不管是以什么样的理念开发规划,都必须对耕地保护进行加强,旅游区经济的发展不能依靠出卖耕地,每个开发项目要考虑各方面因素,如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起到动力作用。不能一味的开发和追求经济效益,要进行合理科学的开发规划。3.1.3.3可持续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建设的脚步,先要进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要对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体系。建设新农村,要有清晰的目标,突出的特点。因此建设新农村的规划理念要有创新。提高当地农民对环境生态的保护意识,耕地及农业水利的保护意识,保证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当地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3.1.4乡村旅游规划方法研究3.1.4.1乡村旅游主要类型(1)传统的观光型以城市居民不常进行的农业劳作过程作为主要亮点,在城郊,观光地建设茶、果、菜、花等农业劳作地。为各地游客提供农业劳作过程的田园娱乐项目。(2)现代化农业生产以高科技农业生产为亮点,带有科技农业的普及教育作用,建设农业主题的现代化娱乐场所。(3)度假休闲型依靠特有的农业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能够提供度假休闲的现代化服务。能够突破传统的农业旅游。3.1.4.2乡村旅游资源分类山水环境资源以山川、河流等地质、地貌、水文等等自然环境的独特观赏价值为基础,形成的山水景观基础,是“山水型旅游新农村”。生态环境资源以绿色植被为基础,形成的自然生态的环境,较好的森林覆盖,形成的天然氧吧,形成的生态环境基础,是“生态型旅游新农村”。田园环境资源以乡村田园的乡村生活为特色,构成原生态的乡村田园农耕景致,形成的田园景观基础,是“田园型旅游新农村”。村落环境资源以古村落、古街、古巷、古民居、特色民居、特色村庄建筑、新型特色村落建筑、风土民俗等以文化为基础,形成独特的村落景观,形成的村落景观基础,是“村落型旅游新农村”。11经济产出资源以果林、花卉、大棚、药材、牛羊牲畜、鱼塘、简单副食品加工等农作物、经济作物、农副产品加工、畜牧业、渔业等等为基础,形成独特的景观环境和乡村生产,是“新农产业型旅游新农村”。3.1.4.3现代乡村旅游规划建设的手段旅游规划手段旅游规划多元化的手段决定了现代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建设。在建设手段多元化的推动下也出现了更具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第一种是以先进的科技手段,建设具有现代化声光电的高科技旅游亮点,也是最新最先进的利用现代化科技建设旅游项目。第二种是以当地特有文化为依据,利用当地特有的文化,风俗打造旅游亮点。从个方面进行深入,使其旅游景点充满当地的文化气息,并且体现出当地的民俗风情。第三种是利用商业手段打造以经济为主要目标,系统化的销售经营过程,使用各种商业化操作打造旅游景点的吸引力。3.1.4.4整体发展环境的SWOT分析与总结根据SWOT分析方法,以对项目区块的环境条件进行分解,通过认知内部优劣状况、辨识外部机会威胁来综合考虑项目区块的发展条件与战略。白马山乡村旅游示范点发展环境的SWOT分析表优势(S):生态环境优良(有山有水有林);花果优势明显(果林苗圃比较成熟,有花果山之称);基础设施良好(道路、水电建设较全);管理体制顺畅(白马山果园场);果艺技术占优(有较专业的职工队伍);外围资源丰富(一圃一庄二基地四村庄)。劣势(W):农村生活氛围不浓(果园场的职工生活与农村农户那种原生原味的乡村生活氛围相差较远);资源分布散乱,设施建设过于城镇化(各资源点小而散,而且有水泥化、硬化等城镇化建设倾向)可进入性较差(外围道路等级不高路面较差,同时途经客运线路很少);机会(O):乡村旅游热(2006中国乡村旅游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咸阳秦都怡心学校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浙江国企招聘2025杭州临安文商旅集团有限公司7月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台州市商贸核心区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平武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市场化招聘平武县光大国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国际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招聘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市綦江区兴农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员工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合川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外包岗位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纳雍县志宏就业扶贫劳务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中建伟业建设(集团)建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福州市园林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社会化人员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
- 邮储银行存款课件
-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地市级申论第2题(带标准答案)
- 工程建设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职业标准
- GB/T 33285.2-2024皮革和毛皮烷基酚及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测定第2部分:间接法
-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成人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介绍》
- 2023保密知识测试题库含答案
- 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氧化工艺)考试题库(含答案)
- 中国农业银行笔试题库(含答案)
- GA 1808-2022军工单位反恐怖防范要求
- 工程建设项目绿色建造施工水平评价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