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团队建设应引用的几个理论.docx_第1页
进行团队建设应引用的几个理论.docx_第2页
进行团队建设应引用的几个理论.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进行团队建设应引用的几个理论宫广东 1,周健 2(1.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宁夏 石嘴山 753000;2.辽宁大学 经济学院,沈阳 110036)能的发挥。那么,如何来激发个人的潜能呢?对于冰山来说,要想 增大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可以采用两种办法:一种办法是想方设法降低自身的密度;另外一种办法则是要想方设法提高其载体的密度。由此,引申到团队建设工作中来,要 想更大程度地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就要创造适宜的环境与条件。一方面要促使员工正确认识自 我、发现自我、开发自我,以激发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促使其自我加压、自挖潜力;另一方面就是为挖掘员工的潜力 创造一个好的外围环境,营造一个严肃紧张、活泼向上的环境氛围,为员工的“上浮”创造良好的外围环境,使其敢于 上浮、勇于上浮。二、木桶理论 如果说冰山理论是团队建设的基础的话,那么木桶理论则是团队建设的关键,木桶理论的主旨在于善于发现团队中的短板与长板,能够做到取长补短,变弱势为强势,发 挥团队的最佳效应。木桶原理,英文名称为 Cannikin Law,是由美国管理学 家彼得提出来的。该理论可表述为一只木桶要想盛满水,必须是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 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也就是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 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即一个木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 短的那块木板。一个团队要想成为一个结实耐用的木桶,首先要做的是想方设法提高所有板子的长度。只有让所有的板子都维 持“足够高”的高度,才能充分体现团队精神,完全发挥团队 作用。在当前这个充满竞争的年代,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意 识到,只要组织里有一个员工的能力很弱,就足以影响整 个组织达成预期目标的效果。而要想提高每一个员工的竞 争力,并将他们的力量有效地凝聚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 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企业培训是一项有意义而又实实 在在的工作,许多著名企业都很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员工 培训实质上就是通过培训来增大这个“木桶”的容量,增强 企业的总体实力。而要想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除了对所有员工进行培 训外,更要注重对“短木板”非明星员工潜力的开发。在 实际工作中,管理者往往更注重对“明星员工”的利用,而忽 视对一般员工的利用和开发。如果企业将过多的精力关注文摘编号:1005-913X(2011)10-0089-CA摘要:团队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各个环节之间是 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的关系,每一步都关系着团队建设的 成败。本文选择了几个经典的管理理论,每个理论都有不 同的侧重点,建议管理者在进行团队建设时加以引用。这 些理论是:冰山理论、木桶理论、鲶鱼效应理论、砖块理 论、群雁效应理论以及瓜豆理论。 关键词:团队建设;管理理论;冰山理论;木桶理论;鲶鱼 效应;砖块理论;雁群效应;瓜豆理论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2011)10-0089-03当前,团队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建设一个不可缺少的主题,一个好的团队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可以提高员 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可以实现集合效应。本文就团队建设中应引入的一些理论做一简要的探讨,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示。 一、冰山理论 人是组成团队的基本元素,也是团队中最宝贵的资源和资本,而人区别于其他生产要素之处就是人具有主观能 动性,具有巨大的潜能可以挖掘。冰山理论就是针对人的 潜能的一个理论。漂浮在大海中的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和 水中部分相比,露出水面部分所占的体积相当于整个冰山 的一小部分,而藏在水下的体积则是非常巨大的。由此来 揭示出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要采用一定的方式来激发个人 的潜能。冰山理论是团队建设的一个基础理论,对其掌握 的好坏是团队建设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把一个员工的全部才能看作是一座冰山,他所呈 现在人们视野中的部分往往只有其全部才能的 1/10,而看 不到的则占 9/10。对员工来说,露在外边的 1/10 是其资质、 知识、行为和技能的综合表现,是员工的显性素质;而潜在 水下的 9/10 则是由员工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 三个方面形成的基石,即职业化素质,是员工的隐性素质。 要培育优秀的职业化素质,就要重视这三个隐性方面内容 的培养,因为它占有员工素质的 9/10,同时还深刻地影响 着该员工 1/10 的显性素质。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的总和就 构成了一个员工所具备的全部职业化素质。员工的显性素 质,可以通过各种学历培训、职业培训,或者通过专业培训 来获得。相对于显性素质来说,员工的隐性素质开发起来 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要通过更为复杂的方式来激发个人潜收稿日期:2011-08-15作者简介:宫广东(1974- ),男,辽宁朝阳人,经济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周 健(1976- ),男,辽宁黑山人,副教授,博士,研 究方向: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892011年第11期N O RTHE RN E CO NO MY AND TRADE管理方略于“明星员工”,而忽略了占公司多数的一般员工,会打击团队的士气,从而使“明星员工”的个人才能与团队协作力两 者间失去平衡。而且实践证明,超级明星很难服从团队的决定。因为在以明星为中心的团队中,明星与非明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久而久之,明星就成了曲高和寡之人,导致高 处不胜寒,最后的结果是团队的涣散,甚至解体。所以在团 队建设中要注意引导长板,即明星队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使 他们树立团队第一、个人第二的观念,真正地成为团队中的 顶梁柱、粘合剂、促进剂。正如迈克尔乔丹说的那样,一名 伟大的球星最突出的能力就是让周围的队友变得更好。因 此,团队建设要全面开发,多方兼顾,不能厚此薄彼。对木桶理论的理解还可以进一步延伸,决定木桶盛水 量,即体积的因素有二:一个是桶底的大小;另外一个是木 桶的高度。在引用该理论进行团队建设时,可以把企业文化比作木桶的底,若想提高团队水平,企业必须有一个丰厚的文化底蕴,企业文化是企业进行团队建设的载体。团 队作用能否更好的发挥,还取决于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员工的素质,员工的素质就相当于木桶中木板的长度,高素质 对应高效的团队。团队建设中,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素质建设一个都不能少。三、鲶鱼效应理论 团队建设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要适时增加新鲜血液,以此来提高团队的活力与战斗力,在此,引用鲶鱼理论来做进一步的说明。鲶鱼效应,英文为 Catfish Effect,来自于挪威渔民的故 事。挪威人爱吃沙丁鱼,但沙丁鱼非常娇贵,极不适应离开 大海后的环境。当渔民们把刚捕捞上来的沙丁鱼放入鱼槽 运回码头后,用不了多久沙丁鱼就会死去。而死掉的沙丁 鱼味道不好销量也差,倘若抵港时沙丁鱼还存活着,鱼的 卖价就要比死鱼高出若干倍。为延长沙丁鱼的活命期,渔 民想方设法让鱼活着到达港口。后来渔民想出一个法子, 将几条沙丁鱼的天敌鲶鱼放在运输容器里。因为鲶鱼是食 肉鱼,放进鱼槽后,鲶鱼便会四处游动寻找小鱼吃。为了躲 避天敌的吞食,沙丁鱼会自然地加速游动,从而保持了旺 盛的生命力。如此一来,一条条沙丁鱼就活蹦乱跳地回到 渔港。团队管理也是这个样子。无论是传统型团队还是自我 管理型团队,时间久了,其内部成员由于过于互相熟悉,就 会缺乏活力与新鲜感,从而产生惰性。尤其是一些老员工, 工作时间长了就容易厌倦、懒惰、倚老卖老,因此有必要找 些外来的“鲶鱼”加入团队,制造一些紧张气氛。从马斯洛 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人到了一定的境界,其努力工作的 目的就不再仅仅是为了物质需求,而更多的是为了尊严, 为了自我实现的内心满足。所以,当把“鲶鱼”放到一个老 团队里面的时候,那些已经变得有点懒散的老队员迫于对 自己能力的证明和对尊严的维护,不得不再次努力工作, 以避免被新来的队员在业绩上超过自己。否则,老队员的 颜面就无处可放了。而对于那些在能力上刚刚能满足团队 要求的队员来说,“鲶鱼”的进入,将使他们面对更大的压 力,稍有不慎,他们就有可能被清出团队。为了继续留在团 队里面,他们也不得不比其他人更用功、更努力。可见,在适当的时候引入一条“鲶鱼”,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团队战斗力的重新爆发的。当团队缺乏朝气,缺乏活力的时候,就要适时地引入一些“鲶鱼”,让这些鲶鱼 来引入竞争机制,来增加人们的危机意识,激发个人的斗志,从而使团队始终处于活跃而紧张的氛围之中。四、砖块理论 当引入鲶鱼后,会增加团队的斗志,但是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当斗志升级为“斗智”时,团队就会出现 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会形成一些暗涌。团队内部会出现分级分派的现象,个别人会受到排挤。这时,团队管理者就要 适时地引入砖块理论。砖块理论是说在墙的内部,砖块被放置在一个固定的 位置,这块砖同时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引申到团队建设中,可以把团员比作砖块,每个砖块所承受的不仅仅 是来自上方的压力,同时还有来自侧面的挤力及底层的支持力。因此,要引导员工象砖块一样,敢于承受各种压力,要学会修身养性,同时还要敢于同压力做斗争,增强变压 力为动力的勇气。大家可以看到,最容易离开团队的是那 些没有受到上方压力的顶层“砖块”,由于他们总是高高在 上,自我感觉良好,没有了压力,自然也就失去了斗志,而 最先被淘汰的也就是他们。一块砖,放在草坪上,会没有任何砖来挤压它。但是如 果它想做事情,想实现它的自身价值,它就要离开草坪参与房屋的建造,这时它就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果它参与的是建设小平房,它受到的挤压力就小一些,如果 它参与的是高楼大厦的建造,它受到的挤压会更大。如果 它想不受到压力办法只有两个,一是把它放到顶层,二是 回到草坪。在这三股力量中,对团队中的个人来说有利的 力量只有一个支持力,另外两个力量对个人来说是不利 的,但要意识到没有挤压就没有支撑。如果想参与墙体构 造就必须受到挤压,而且正是因为受到挤压才构造出墙 体,才能构造出美好的家园。一个人就如同一块砖,加入一个团队就如同参与一面 墙体的构造,在承受队友的支持同时也要受到挤压。受到 挤压是痛苦和烦恼的,如果不想受到挤压就只有独立。如果不想独立,又不想离开这个组织,又不想受到挤压是不 可能。不能改变事情的结果就改变自己的态度,由于有了 相互挤压,才构造了团队。你自己也在挤压别人,被挤压得 人就是你的支撑力。同样,把别人对你的挤压看作你对别 人的支撑,没有这种挤压和支撑团队就无法存在。团队所 体现的真谛就是同甘苦,共患难,相互支撑,团结互助。正 如“人”字的结构一样,其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虽然他们之间 也存在着压力,但更多体现的是支持力,也正是这种永恒 的相互支撑,才造就了千年不变人字。五、雁群效应理论 在一个团队里面,队员就像大雁,团队就像雁群。大雁的每一次迁徙,就好比团队一步步向成功迈进。如果一个 团队能够像大雁一样,目标一致、群策群力、共同努力,那么它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只要我们能够将大雁的这种团 队精神移植到我们的团队中,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没有达不到的目标。大雁在迁徙过程中总是要排成“人”字形,这是对气象 学和动力学的巧妙运用,当排成“人”字形飞行的时候,雁阵902011年第11期北方经B E I F A N G J I N G M A O中飞行的每只大雁,速度比单飞高出 71%。但是处于“人”字形中间的大雁任务最为艰巨,需要承受更大的空气阻 力,因此领头的大雁每隔几分钟就要进行轮换,这样雁群就可以长距离地飞行而无需休息。雁阵尾部的两个位置最为轻松,强大的大雁就让年幼、病弱以及衰老的大雁占据 这些省力的位置。由此,可以看出,大雁这个团队有着严密 的组织性、协调性及流动性。大雁在迁徙的过程中,群雁会不停地鸣叫,这是强大的 大雁在鼓励落后的同伴,它们通过鸣叫来相互鼓励、相互 激励。如果哪只大雁因为过度疲劳或生病掉队,群雁也不会遗弃它,他们会派出一只健康的大雁陪伴它落在地上休 息,一直等到它能够继续飞行后再去寻找团队继续向着它 们的目标飞翔。雁群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团队,它给了我们很 多团队建设方面的启示。由于雁群的上下同心、齐心努力, 使得它们能够实现其远大的目标。也正是由于雁群的科学 组织、合理分工、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相互协助,使得它们 能够实现全员迁徙的目标。引申到团队建设中来,在团队 中要营造一种团结、协作、积极、互助的氛围。大家要有一 致的目标,要有合理的分工,要有合作互助的风气。这样, 你才能超越自己,飞到你独自飞不到的高度。六、瓜豆理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瓜豆理论的真谛。种瓜也 好,种豆也好,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由一个个环环相扣、 互为因果的子过程组成的集合体,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最终的收获。首先要做的是选择土壤,要选择适合瓜豆生长的土壤。其次要做的就是要对选择的土壤进行 梳理,让土壤储备充分的瓜豆生长所必需的养分。接下来就是关键的播种过程,播种时要对种子进行选择,要选择那些粒大饱满的种子,这样的种子才有足够的能量来顶破压在头顶上的厚土,见到生命的曙光。在成功育苗之后,接 下来就是对幼苗的呵护了,在其成长期间,要进行间苗、除草、施肥、除虫、松土等多个动作,这样才能使瓜秧、豆苗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保证瓜豆的成熟。收获是最让 人们喜悦的事情了,经过了一年的劳作,享受着收获的快乐,其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团队建设也是如此,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各子过程也 是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的,不能一蹴而就,每一步都关系着 团队建设的成败。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说的那样,经营企业,是许多环节的共同运作,差一个念头,就决定整个失败。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只要你付出了,就 会有回报。结 论 如本文开头所说的那样,团队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其所涉及的面之广,知识之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团 队建设要与时俱进,还要切合企业的实际。本文所论述的只是团队建设这个庞大系统工程中的一小部分,如能给读 者以帮助,笔者将荣幸之至。参考文献:施伟德.带队伍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张学勇.中基层领导管理实务全书M.北京:当代世界 出版社,2011. 张爱卿,钱振波.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0. 余世维.有效沟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责任编辑:文 筠1234!(上接第 88 页)嘉实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丰和,其夏普比率(三年)和贝塔系数分别为 0.45 和 0.49,说明这两只基金运作稳健,波动 性较小,在既定风险下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较强。而从 5 年来的累计收益率来衡量,老将尚志民掌管的华安公司旗 下的基金安顺和华夏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兴华业绩优秀。 虽然在上表中基金安顺和基金兴华的折价率垫底,但是考 虑到这两只基金到期日较近,分别为 2014 年 6 月 14 日和2013 年 4 月 28 日,剩余期限较短,其隐含的年化到期收益 率较高,所以也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综上所述,在证券市场短期调整压力尚未充分释放的 背景下,我国封闭式基金中的优质品种是目前各类基金中风险收益比具有明显优势的投资品种,值得稳健型投资者重点关注。数据来源于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从“折价率”、“消除折价后的收益率”以及“广义红利分 配后的除权折价率”来看,投资价值排名前五位的有“基金 银丰”、“基金丰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