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Qindao College论文题目: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的因素分析 -以运输贸易产业为例学士学位论文培养院系:琴岛学院 经贸系专 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作者:张慧萍学 号:20050511288指导教师:张原康 2009年6月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服务业在增加就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我国服务业发展背景的分析,发现了服务贸易的特点;通过对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我国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运输业随之快速发展,管理、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市场整合和开放的步伐加快,人们对运输行业的研究、认识也不断加深。运输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该论文根据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影响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特别是要素条件、产业内主要企业竞争力、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运输产业及相关产业的效率这四个方面。中国的运输服务业就自身的现状、发展潜力、比较优势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发展战略,以应对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关键词:服务贸易,运输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比较优势ABSTRACTSince the historic shift from Maoism to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 in 1978, Chinas industry structure has changed dramatically. Meanwhile, the service industry begins to play a much more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economy. The service industry plays a key role in providing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transform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improving citizens living standards and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etc. With analysis of the background of our service industrys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it fin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e in services.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service sector, it points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roblems in the service industry. Because of the quickly increase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the transport industry had made a great progress in not only managing and technical expertise but also in market open and integra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were paid to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nsport service in current situation, the paper analyses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our transport service, especially in factor conditions, the major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echnical level, the transport industry and related industries. In order to cope with competition, systemic research, such as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should be done to make adaptive strategy.KEY WORDS: service trade, transport service trade, competitive advantage, comparative advantage 目 录1 绪论11.1 研究背景和现状11.2 研究目的及方法11.2.1 研究目的11.2.2 研究方法22 服务贸易的概述和相关理论32.1 服务贸易的相关定义及特点32.2 相关理论42.2.1 比较优势理论42.2.2 竞争优势理论43 对我国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的分析63.1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的现状63.2 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73.2.1 要素条件的影响83.2.2 产业内主要企业的竞争力的影响83.2.3 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的影响93.2.4 运输产业及相关产业的效率的影响104 金融危机对服务贸易的冲击及应对措施114.1 金融危机对运输服务业的冲击114.1.1 国际油轮市场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114.1.2 国际集装箱运输已逐步呈现下降趋势114.1.3 沿海干散货运输与国际市场同步进入冬天114.2 发展服务贸易的措施124.2.1 大力发展服务业124.2.2 优化服务行业结构124.2.3 充分发挥政府对服务贸易的管理优势124.2.4 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134.2.5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发展服务业跨国化经营13结 论15致 谢16参考文献17毕业论文1 绪论1.1 研究背景和现状全球服务业逐渐取得经济主导地位。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全球服务业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使得各国的服务业产值在其国家的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如今多数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在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中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全球服务业就业人数持续增加。经济增长和就业结构变化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经济发展过程也是经济结构变革的过程,发达的经济都有很高的服务业就业人数。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制造业中服务的投入大量增加,使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彼此依赖的程度日益加深。全球范围内服务贸易加快。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快于商品贸易。在所有服务业贸易中,商务服务类贸易增加最快,商务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对整个服务贸易的增长起到了主要作用,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结构已经出现向服务业经济转变的趋势。国际经济发展经验表明,服务贸易增多一般发生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由低收入水平向中等收入水平的转变时期,而我国目前经济的发展正处于这个时期。同工业相比,服务业具有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吸纳就业多等一系列优势。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因此,大力发展服务业是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较快,已经形成了以金融、零售业、旅游、民用航空运输、房地产、租赁、基础电讯为主的进口服务行业和以国际旅游、国际金融与保险、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国际运输为主的出口服务行业。在服务质量体系基本形成的同时,我国服务贸易各业的运行机制也在不断改变,为我国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总的来说,我国服务贸易市场和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进程及发展速度都是比较快的,也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1.2 研究目的及方法1.2.1 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要立足我国当前的经济背景,面对进入WTO带给我国服务贸易的机遇和挑战,在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各种因素以及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的条件、特点等问题来解决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并就此提出措施来解决服务贸易发展中的各项问题,例如:整体水平差、内部结构不合理、管理滞后、法律法规不完善等。我国的服务业同工业相比,具有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低、吸纳就业多等一系列优势,但是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尤其是加入WTO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服务业会受到较大的攻击,如何使其步入国际化的轨道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中,对于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制定详细的战略计划等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服务业今后的国际化进程提供一个全新的视野。1.2.2 研究方法(1) 理论研究法本文以竞争优势理论及比较优势理论之间的相关内容作为理论基础。我们现在所遇到的服务贸易发展滞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财税支持等问题都可以用这些理论来解释,本文在利用这些理论依据的时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于理论努力做到灵活运用而不能生搬硬套,当理论与实际现象发生矛盾时,要认真分析原因,从中得出结论,吸取经验与教训。(2) 比较分析法本文通过对国际服务贸易不同情况的比较,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例如在对国际上其他国家的相似情况进行分析的时候,可以将我国现在所处环境以及自身的情况与之进行对比,分析各个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是否合理,借此吸取经验与教训,得出一个具有说服力,可以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结论。在材料的获取上,我通过查询网络、书本上的资料,通过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归纳、总结,撰写了本篇论文。2 服务贸易的概述和相关理论2.1 服务贸易的相关定义及特点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是指:从一成员国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国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国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国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国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国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国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一国的法人或自然人在其境内或进入他国境内提供服务的贸易行为。照WTO于1994年签署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有四种提供方式:(1) 跨境交付:指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方的领土内,向另一成员方领土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方式,如在中国境内通过电信、邮政、计算机网络等手段实现对境外的外国消费者的服务。(2) 境外消费:指服务提供者在一成员方的领土内,向来自另一成员方的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方式,如中国公民在其他国家短期居留期间,享受国外的医疗服务。(3) 商业存在:指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成员方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在后者领土内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方式,如外国服务类企业在中国设立公司为中国企业或个人提供服务。(4) 自然人流动:指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的身份进入另一成员方的领土内提供服务的方式,如某外国律师作为外国律师事务所的驻华代表到中国境内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运输服务贸易包括民运、货运以及通过海洋、飞机、管道、公路、铁路或其他方式为货运服务的港口服务。大致上,运输服务业定义,可分为狭义及广义两种:狭义的运输服务业是指生产者制造完成商品后,将最终产品及服务转移至最终消费者过程的经济连结活动。广义的运输服务业是指生产者完成商品及服务所涉及的转移、连结活动,以及将商品完成后转移至最终使用者(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活动。我国服务贸易现有如下的特点:第一,服务是无形的,具有不可触摸性、不可储存性和不易运输性,因而导致我国服务贸易的交易方式的多样化。第二,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往往是同时发生的,通常无法进行将服务转让从而达到赢利目的的活动,所以服务的生产和出口过程一定程度上讲也就是服务的进口和消费过程。第三,我国服务贸易进入高速发展期。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新的服务部门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从实物生产转移到服务生产。与此相适应,我国服务贸易也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第四,我国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加强,成为我国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服务逐渐成为多数产品增值的主要来源,世界市场的竞争也相应地由价格竞争转向了非价格竞争。2.2 相关理论2.2.1 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经济学中,比较优势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创立,是在另一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其理论可以概括为: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模型里,两个国家进行分工的依据不再是绝对优势,而是比较优势,即虽然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两种商品的优势和劣势程度不同,则该国在优势重、另一国在劣势较轻的商品上就具有比较优势。以“两优取重,两劣择轻”的思想为核心,第一次论证了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异,只要各国之间产品的生产成本存在着相对差异,就可以参与国际贸易分工。各国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行贸易,就能获得比较利益。经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H-O理论)的发展,将一国比较优势产生效率较高的原因进一步归结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丰裕程度方面的优势。H-O理论在假设各国劳动生产率相同的情况下,提出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为:一是各国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这是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重要决定因素。各国都生产使用本国禀赋较多,价格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以供出口,才具有比较优势,双方都可以获益。二是生产各种商品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不同,亦即商品生产的要素密集度不同。很显然,一国如果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佳组合,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中多用价格低廉的生产要素,就能在该种商品上具有较低的比较成本,从而形成比较优势。但是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资源种类的不断开发,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假定条件离现实经济越来越远。单纯按照资源禀赋确定贸易和产业战略,只能在短期内获得静态的比较优势。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产业革命在全球迅速传递,生产要素也成为可以流动的资源。许多原先缺少资源禀赋的国家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新材料的使用、人力资本的投资来获得产品质量上的优势,从而弥补产品在数量或成本上的劣势。传统比较优势越发难以解释大量的产业内贸易、垄断竞争等的新的贸易现象。传统的静态比较优势需要动态因素的支持才能揭示新的贸易现象和贸易竞争格局。2.2.2 竞争优势理论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而决定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基础除了比较优势外,更重要的是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波特提出来的。波特认为,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个国家使其公司或产业在一定的领域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一个国家的产业能否在国际上具有竞争能力,取决于该国的国家优势,而国家竞争优势又是由要素条件,需求因素,相关产业及支撑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这四个基本因素和机遇与政府两个辅助因素决定的。这四个基本因素中的每一个因素都可以单独发生作用,但同时也对其他因素产生影响。这几个因素形成一个体系,共同作用决定国家竞争优势。(1) 要素条件。要素可分为基础要素和推进要素。基础要素指一国先天拥有或不用太大代价就可以得到的要素,如自然资源、气候及地理位置等。推进要素则是通过长期投资和培育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如高质量人力资本、高精尖技术等。对于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而言,后者更为重要,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基础要素的需求减少,靠基础要素获得的竞争优势难以持久,推进要素才是竞争优势的长远来源。(2) 需求因素。国内市场的需求会刺激企业的改进和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服务水平,从而有利于该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同有形产品相比,服务贸易的消费者直接参与了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因此服务贸易更依赖于需求要素。(3) 相关产业及支撑产业。相关产业是指因其用某些技术、共享同样的营销渠道或服务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或具有互补性的产业。支撑产业是指某一产业的上游产业,主要指作为生产原料和中间产品供应者的国内企业。国内具有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是一国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相关产业的产品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有利于主导产业建立国际竞争优势。 (4) 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不同国家的企业面临的环境不同,在企业目标、战略、组织方式上也不相同,国家竞争优势来自于对它们的选择和搭配。国内竞争程度高的国家,厂商所受压力大,技术改进与创新要求迫切,有利于建立国际竞争优势。来自本国竞争者的压力会使企业时时有落后的忧患意识和超前的欲望,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动力。唯有通过产业创新和升级的方式,才可能拥有真正的竞争地位。(5) 机遇与政府。作为辅助因素的机遇与政府对以上四个因素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机遇指超出控制范围内的随机事件,包括重大技术革新、生产要素、供求状况等的重大变动及其它突发事件。政府政策仅在那些决定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已存在的产业中才能有效。相对于传统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提出从更高的层面阐述了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和保持。当某些产业在国际间转移,国际比较利益发生变化时,原先拥有该种产业比较优势的国家可能就会因为固守比较优势而失去贸易上的竞争优势,各国只有在国际经济格局的动态调整中,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及资源,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按照这样的分析,贸易竞争力的获得既要依靠比较优势,也要注重竞争优势。比较优势是由一国资源禀赋和交易条件所决定的静态优势,是获得竞争优势的条件。竞争优势则是一种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综合能力的结果。比较优势作为一种潜在优势,只有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贸易竞争力。3 对我国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的分析3.1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的现状2008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进出口总额达到1468.8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28.6%,增幅下降4.5个百分点。其中,服务贸易收入718.5亿美元,同比增长29.4%;服务贸易支出750.3亿美元,同比增长27.9%;逆差31.8亿美元,同比上升5%。指标项目表1 2008年上半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分项目情况11 单位:亿美元 进出口出口进口进出口差额金额增速(%)金额增速(%)金额增速(%)总计1468.828.6718.529.4750.327.9-31.8运输442.138.4191.741.5250.436.1-58.6旅游378.716.4202.312.8176.420.926.0通讯服务15.344.07.424.37.969.0-0.5建筑服务67.4114.947.3151.720.159.827.2保险服务68.829.75.412.063.431.5-58.0金融服务4.19.71.366.32.8-4.9-1.5计算机和信息服务40.739.227.742.113.033.414.7专有权利使用费47.516.82.071.045.515.2-43.5咨询140.139.078.458.661.720.116.7广告、宣传18.828.810.520.28.241.82.3电影、音像2.989.71.893.01.184.70.7其它商业服务242.514.5142.79.599.722.643.02008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增长较快,但增幅下降,具体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服务贸易出口增速减缓,进口增速变化不大。我国服务贸易出口718.5亿美元,同比增长29.4%,比2007年同期增幅下降9.3个百分点;服务贸易进口750.3亿美元,同比增长27.9%,增幅下降0.5个百分点,变化不大。 第二,服务贸易逆差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我国服务贸易继续呈逆差状态,逆差为31.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逆差金额基本持平。服务贸易逆差主要存在于运输、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三个行业,且逆差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1%、33.7%和13.6%。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是我国服务贸易最大的两个顺差行业,但今年上半年二者出口同比增长分别仅为12.8%和9.5%,而进口同比增速均超过了20%,因此这两个行业的顺差规模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第三,建筑服务高速增长,成为第二大顺差行业。建筑服务进出口额达到67.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4.9%。其中建筑服务出口47.3亿美元,进口20.1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51.7%和59.8%;顺差27.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倍,成为仅次于其他商业服务的第二大服务贸易顺差行业。 第四,高附加值服务贸易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我国高附加值服务贸易仍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电影音像进出口同比增长89.7%,通讯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长44%,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长近40%,保险服务和广告宣传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长近30%,均高于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整体增速,仅有金融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及其他商业服务三个行业低于服务贸易的平均增速。近年来,我国的运输服务能力日益增强,运输服务业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中外运、中远等大型企业集团经过多年的发展都已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在整个行业中占主导地位。但我国运输服务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市场不规范、运力过剩、运输方式独立分散、没有形成综合运输网络有机体、法律法规不健全、运输专业化程度不高、资金短缺、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出口发展相对滞后,存在高额逆差且这种逆差有不断增大的趋势等。现阶段我国交通运输业增长主要依赖于大规模的交通投资,具有“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特点。第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而交通投资的边际收益有下降的趋势。2006年1至9月,我国交通行业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24亿元,同比增长25.96,全年固定投资达9384亿元,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8.6,货物运输量同比增长9.2%。随着交通投资额大幅度增加,投资的边际收益呈递减的趋势,交通投资对交通运输业增长的边际贡献呈现下降趋势。第二,交通运输业资源配置不合理,存在资源浪费现象。铁路、水运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交通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投资策略上缺乏整体协调性;投资资金主要来自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没有实现充分的多元化,缺乏市场机制。第三,运输市场化程度存在两级分化的情况,垄断或过度竞争现象并存。例如,铁路部门仍为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市场结构基本上处于完全垄断状态并存在严格的政府管制;公路运输部门则处于过度竞争状态,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国际海运业最早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形成了合理的管理体制和市场结构,市场机制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集约化水平就相对较高。第四,交通运输业增长建立在资源的高消耗基础之上,并产生了巨大的外部不经济性,消耗大量的土地和能源,加重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第五,交通运输装备技术水平较低,运输效率不高、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交通事故率高。技术进步对我国交通运输业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3.2 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我国的运输服务能力日益增强,是公认的航运大国。运输服务业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整个行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国营运输企业,我国的运输服务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因而通过以下因素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有效的措施改善不利的局面。3.2.1 要素条件的影响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中相对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运输业是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1) 人力资源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且成本低廉,这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等待向城市转移,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庞大的后备军。二是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当沿海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提高后,中部地区的低价劳动就会补充上来,当中部地区劳动力成本提高后,西部地区的廉价劳动力又会补充上来。这样的劳动力梯度转移使中国拥有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同时,随着中国教育的迅速发展,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都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劳动力的素质和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在未来20年内,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将过渡为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我国正在形成的多层次人力资源后备队伍能够为优化和调整运输服务结构创造条件,也能为运输服务业创造人力资源成本较低的优势。(2) 自然资源自然地理环境资源为我国海运服务发展创造了比较优势,我国作为一个滨海国家,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沿海地带有12个省,14个开放城市。在沿海还分布着大小岛屿6500多个,岛屿岸线14000多公里,有着发展海运服务的良好自然条件。这些自然要素为我国运输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人力资源和自然地理环境资源方面所拥有的优势为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3) 科技资源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和关键在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能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掌握了高新技术的优势,就掌握了经济和政治竞争的主动权。只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发展高科技,才能使我国的运输服务贸易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反之,只有提高经济实力,才能使我国的运输服务贸易更加快速的发展。从海内外运输企业的经营实践来看,电子信息技术是创造优势的条件和保障。电子信息技术可以使运输企业建立更完善的计算机在线经营系统,与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可以提供现代道路运输所需要的功能支持:移动通信、车辆跟踪、数据交换、货物查询、数据分析、用户资信等等。这些科技的发明使得我国在国际化的舞台上得到更好的发展。3.2.2 产业内主要企业的竞争力的影响竞争优势理论中的相关产业及支撑产业这一要素认为国内具有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是一国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并且相关产业的产品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有利于主导产业建立国际竞争优势。国家的产业竞争力最终还要取决于产业内主要企业的竞争力。以中国航运业为例,入世初,我国航运企业在管理、服务水平、技术上与国外优秀企业仍有相当差距,中国航运企业在竞争中奋起直追,中远、中海、中外运已进入全球最有竞争实力的国际航运公司行列。迄今为止,中远航线网络连接了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个港口,中海创造了世界集装箱运输业的最高利润业绩,中外运成为世界著名物流供应商之一。虽然拥有中远、中海等世界著名航运企业,以及香港、上海、深圳等世界级集装箱航运枢纽。但近年来航运资本市场的变化及竞争压力加剧,加上企业自身揽货能力、服务水平的限制,使得国轮即使在中国航线市场上也无法占据优势。因此,中国商品贸易迅猛发展带来的发展机遇无法充分转化为本国企业发展的动力。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国际间客货流动的重要运输方式之一的航空运输业也出现了全球化发展趋势。就我国航空运输市场的现状来看,中外竞争力量对比因经济实力的不同已经出现了不对称的局面。从产业层次来比较,与我国通航的46个国家中有8个国家2000年的航空运输总周转量超过了我国。从企业层次来比较,2000年我国有4家航空公司进入了世界前百强,飞往我国的外国航空公司中有27家进入了世界前100强,全部排在我国航空公司的前面。按照机队规模来比较,从总量来看,我国民航所有的运输尚不及美利坚航空公司一家的飞机数量多。我国虽有一些世界闻名的大企业,但由于经济实力和科技能力有限,还缺乏一些能立于世界之林的龙头企业,因而无法拉动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反而受其他国家运输业的影响甚深。3.2.3 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的影响竞争优势理论中的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因素认为不同国家的企业面临的环境不同,在企业目标、战略、组织方式上也不相同,国家竞争优势来自于对它们的选择和搭配。国内竞争程度高的国家,厂商所受压力大,技术改进与创新要求迫切,有利于建立国际竞争优势。来自本国竞争者的压力会使企业时时有落后的忧患意识和超前的欲望,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动力。唯有通过产业创新和升级的方式,才可能拥有真正的竞争地位,也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发达国家已经进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服务业在国内生产值中占绝大部分比重,为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等发展程度的国家处于从工业经济社会向服务经济社会过渡的阶段,但服务业也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低收入国家则在第二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逐渐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由于各国的技术条件、资本数量、生产规模不同,决定了服务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发达国家在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贸易领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发展中国家除少数服务贸易产品外,在国际服务贸易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另外,一国的基础设施完备与否,如交通信息网是否通畅,也会对其服务行业竞争优势和在国际服务分工中的地位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我国空中市场开放程度低下,其国际竞争能力十分薄弱,美国的经济实力最强,航空市场开放程度最大,其航空运输业国际竞争力最强,这表明经济实力越强,空中市场越开放,航空运输业的发展空间越大,航空运输业市场规模越大,国家综合国力就越强。在民航业国内外市场的开放和竞争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对竞争的考虑首先是如何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3.2.4 运输产业及相关产业的效率的影响一国运输产业及相关产业的效率会对运输贸易产生较大影响。这主要包括,港口装备和设施的现代化程度、附属部门的服务水平以及货物装卸作业效率等,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运输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中国运输产业与其他国家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一个产业要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国内获得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支持。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的发展水平及其相互间经常地、紧密的协调与合作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我国内河运输开放程度小,受外资企业的影响较小,但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外资运输企业在竞争中已经抢占了部分内河运输市场份额。2007年以后,我国内河航运竞争会更为激烈。对于汽车维修、仓储、船舶代理、场站经营和货物装卸等交通运输行业的服务、辅助业在中国入世后开放的程度较大。这些服务辅助业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运输服务业的效率。而我国国内相关企业规模小,硬、软件条件差,服务效率低,现代化管理理念不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较弱,在未来的运输市场上将面临较大的竞争。在服务数量不能迅速增加的情况下,要努力提高质量。为此,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运输产业及相关产业的效率。另外,影响一国运输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还包括人均GDP和城市化水平。其中,人均GDP不仅代表经济发展水平,更代表需求水平,且更高的人均GDP水平或经济发展水平亦表明更高的市场发育程度。人均GDP的增长就意味着运输服务业水平的提高。只有提高整个国家的人均GDP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现状,促进运输服务贸易又好又快的发展。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扩大内需、提高经济总量、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要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建立个人信用制度,促进城乡居民的服务消费能力提高。改善服务消费环境,完善消费政策,营造有利于扩大服务消费的社会氛围。城市化是运输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基础,不仅推动了城市的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且促使生产要素和人口的集聚,还刺激了人们对服务产品的高素质追求。而当生产要素和人口集聚到相当规模,就会产生强大的市场需求,需求的扩大促进了运输服务业的发展。总之通过对运输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运输服务业在国际运输服务市场上的竞争力还相当弱,与世界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我国虽是运输贸易大国,却不是运输服务贸易强国。这就要求我们寻找新的解决之策。4 金融危机对服务贸易的冲击及应对措施4.1 金融危机对运输服务业的冲击金融危机已席卷全球,并开始向实体经济扩展。美国劳工部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过去几个月美国失业人数持续增加,去年年底美国失业率升至14年以来的高位,达到6.7%;英国今年GDP增长可能为0.1%,预计英国将步入其15年来的首次衰退;法国消费者支出已严重萎缩,预测今年GDP增长为0.2%;德国呈现零增长状态。欧洲市场更倚重于出口,而出口业的表现每况愈下。联合国在2009年世界经济状况及前景展望报告中指出,因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从2.5%放缓至1%。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尽管在亚洲区内最被看好,但中国实体经济已出现大幅下滑的信号。其中国际贸易是影响运输贸易产业的最主要因素。出口受制于欧美经济衰退,已先行陷入困境,近几个月的进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鉴于信贷市场的萎缩、实体经济的衰退,国际投行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测也开始纷纷下调。从我国近几个月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仍在减速,趋势并未得到扭转。进出口总值已经连续几个月下降,去年三季度9.9%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也是几年来的最低。4.1.1 国际油轮市场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第一,国际油轮近几年国际油轮运输需求相对比较稳定,年均增幅一般都在1%3%,而国际油轮新增运力一般在5%-7%,因此前几年油轮市场一直处在低位运行,偶尔有一些季节性上涨。因为没有暴涨,这次受金融危机冲击也比较有限。但从中长期来看,在大形势不好的情况下,油轮新船订单数量亦不小,达到现有船队吨位的47%,今后两年将会有大量新船投入使用,总的来说也将是供大于求。4.1.2 国际集装箱运输已逐步呈现下降趋势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最先感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去年上半年开始已逐步进入下降通道。集装箱运价研究证明,中国八大口岸近三个月的欧洲、北美、中东三大主要航线的运费都处于下跌趋势。跌幅最大的依次是欧洲航线、中东航线和北美航线。去年10月份欧洲航线的运价与8月份相比,平均跌幅高达30.8%。深圳港跌幅最大,跌幅竟达55.6%。北美航线以10.5%的跌幅,使原本清淡的航运市场雪上加霜。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以及贸易的影响有一个滞后过程,从市场发展形势来看,国际集装箱船舶租金及航线运价都还有一定下跌空间,今年将有更多船公司出现经营亏损。4.1.3 沿海干散货运输与国际市场同步进入冬天 沿海干散货运输市场去年上半年尚处于繁荣高峰期,但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放缓导致铁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的需求下降,因而打破了航运供求关系的平衡,去年下半年便进入连续下跌态势。沿海散货运价指数从去年6月份开始连续下跌,去年11月底报收于1025.67点,相比6月的历史高点2887点,跌幅已达64.5%。难以控制的沿海运力大量投入,运力严重供过于求,再加上国际干散货市场大环境不好,当前市场上一大半的船东已经处于亏损状态。4.2 发展服务贸易的措施4.2.1 大力发展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进口和国内服务市场的开放度相比,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有较大的差距,服务贸易的发展空间仍然巨大。我国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出口,以此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当前应重点和扶持一下几个行业:一是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如运输业;二是发展与科技创新相关的新兴行业,如咨询、信息、中介等各类专业服务;三是发展农村服务业,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专业化服务。入世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客户的需求也更加复杂,由传统的运输服务向综合物流方向发展。我国应积极推动重大工程的建设,同时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集中运输等业务,并根据中国运输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与实际,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加速实现向综合物流产业的升级,全面提高我国运输企业的物流网络、服务产品和企业机制的竞争能力。4.2.2 优化服务行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信息、科技、咨询、法律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如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改组改造传统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着重改造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等行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首先应把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转变到稳定制造业发展、重点突出服务业上来,建立健全服务业发展激励机制,全力发展服务业;其次,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在保证传统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寻求现代服务业突破口,尽快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按照竞争优势原则,改造企业的组织结构。中国运输业存在摊子多、精英少、抗风险能力弱的局面,运输业应当以现有大中型骨干运输企业为基础,通过联合、兼并等途径,在较大范围内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优化,使国内的企业实行强强联合,扩大企业规模,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造就若干个规模大、实力强、经营区域广、能主导地区、区域乃至全国市场的运输物流企业集团。4.2.3 充分发挥政府对服务贸易的管理优势 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都相对滞后,应充分发挥政府在服务贸易的管理优势以带动整个服务业的发展,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顺应国内产业调整和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制定服务业出口市场战略和服务业出口部门战略;二是顺应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趋势,放松对服务业的管制,引入竞争,鼓励创新。三是采取有效的服务贸易政策,确立服务业公平竞争规则,维护市场秩序。四是充分利用和改造原有服务企业,发挥其竞争优势,积极参与服务贸易市场竞争。 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对于服务业,一方面存在管制过多、过严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存在着管制不利或缺乏管制的问题。因此,我国时下要做的是:尽快建立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管制体系,发挥政府在服务业发展中的协调、监管工作,针对薄弱环节,加快制定或修改有关国际货物运输方面的法规和政策措施,既要考虑到国际惯例又要适合国情,为运输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有序的市场环境。4.2.4 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人力资本作为服务业比较优势的基础,相对于其他生产要素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其优势可以通过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和人才流动获得。我国高素质的服务业涉外人才仍非常紧缺。今后我们应多渠道、多层次培养服务业所需的各类人才,特别是能够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精通国际金融、国际运输、国际商法等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加快发展技术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产业,使服务业发展真正建立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之上,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本基础。现阶段国际运输业的竞争须以信息技术和网络营销为依托,知识及人才将成为中外运输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我们应加强与国外大运输公司的合作,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管理人才,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同时教育和培养国内专业高素质人才,实行有效的人才激励约束机制,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智力资源。4.2.5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发展服务业跨国化经营国内市场规模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刺激厂商投资、再投资的动力,成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一大优势;另一方面庞大的国内市场所带来的丰富机会,也可能导致厂商丧失向外拓展的意愿,形成不利于国际竞争的因素。因此,我们在重视国内需求市场的同时,也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当前,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而服务业的对外投资更是微乎其微,结合服务业发展的环境和契机,大力发展服务业跨国化经营既是竞争的需要,也是大势所趋。组建服务业跨国公司不能简单照搬以自我扩张为主的欧美模式,而是应结合服务业发展的规律和中国的国情,扶植与培育跨国企业集团联盟。主要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由一个实力较强的主体骨干企业为核心,联合众多关联企业,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组成多层次的企业集团;二是由两个以上实力较强的主体企业为核心层来组建跨国企业集团,这种形式的企业集团资金雄厚、经营范围广,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特别要促进工业型、贸易型和金融型企业集团的有机结合,发挥整体优势。我国政府运筹帷幄、利用经济于低谷时期的良好时机加大对航运基础设施的投资,打造核心竞争力,不仅对宏观经济增长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我国航运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行可转债。鼓励航运企业及其他需要资金的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这不仅可以有力地缓解港航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抗击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且还是鼓励港航企业进行资本运作的良好尝试和机会。第二,大型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战略整合。对于中国如中远、中海等大型航运企业和港口企业来说,金融危机其实也是一种机遇。面对航运市场的下行风险所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大型企业应主动出击,在国际、国内资本市场进行一系列的兼并,发展和壮大自己,提升在国际市场的市场占有份额和地位,实现公司经营多元化、多元化公司集团化、集团化公司股份化的做大做强的目标。中小航运企业要进行合并或兼并重组,壮大实力。对于国内的中小航运企业,要进行合并或兼并重组,壮大实力,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金融危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8902:2025 EN Essential oil of lavandin Grosso (Lavandula x intermedia Emeric ex Loisel.“grosso”) (ex 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 × Lavandula latifolia Medik.“grosso”)
- 绿色环保低碳建材产业园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离婚后财产分割与子女成长关怀综合合同》
- 农村地区租车合同终止及道路救援服务范本
- 5G移动数据服务保密及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 离婚协议书样板:房产、股权等资产评估及分配方法
- 江苏省二手车买卖与二手车交易风险管理协议
- 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困境与应对策略
- 2025年劳动游园考试试题及答案
- 低品位铁精粉提纯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卫生政策学课件
- 读后续写如何表达悲伤背默与仿写
- 十二星座知识及性格课件
- 2025年CSCO胰腺癌诊疗指南解读
- 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四年级数学上册作业设计全册
- 消毒供应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版)
- 淘宝客服管理制度+奖金
- (完整)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 TCCPEF 086-2024 生态环境数智化监测与预警技术规范
- 2025年志愿者服务日知识竞赛考试指导题库15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