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的栽培景观格局研究.doc_第1页
云南文山的栽培景观格局研究.doc_第2页
云南文山的栽培景观格局研究.doc_第3页
云南文山的栽培景观格局研究.doc_第4页
云南文山的栽培景观格局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论文题目: 云南文山三七的栽培景观格局研究学院(所、中心)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专 业 人文地理 研 究 方 向 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 学 号 11070502039 姓 名 张怡 学 位 级 别 11级 导 师 李亚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论文选题 缘由选题的背景 人类活动一方面对自然景观产生了破坏作用,另一方面对自然景观进行有目的的改造和修饰,将自然景观改造为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格局。由于人类活动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人类活动在景观演化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的生产生活对农业景观格局的变化以及农业景观生态系统的稳定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 云南文山三七具有原产地域产品特征,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云南文山是三七的主产区和道地产区,是国家命名的“中国三七之乡”。拥有全国规模最大、服务配套最全面、最具有档次和品位的“文山三七国际交易中心”以及全国独一无二的三七产业药物园区和“文山三七”研究院。以人类为主导的生态系统从自然属性上来讲是很脆弱的, 生态系统一旦受到破坏,就难以恢复。云南三七从两三百年前开始种植,依靠人类的帮助才得以生存,三七种植极易受到害虫与杂草的侵害,但人类为了三七的生长而大量的使用农药与除草剂在客观上抑制了许多物种的生存,使得生态系统更加不稳定。受三七良种选育未突破、药食同源未解决、轮作障碍未攻克、自然灾害频发及地方财政贫困没有大的资金投入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文山三七可持续发展动力明显不足,资源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本文在分析文山三七的品质、产量与文山种植三七的历史渊源和气候条件、地理特征、人文因素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规律,对文山三七的栽培景观保护和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选题意义1. 理论意义(1)从景观格局角度,对云南文山三七的栽培与其地理环境的分析,将有利于三七的生产和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并更好地创造经济效益。 (2)随着休闲农业和景观农业的兴起,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试点实施,农业景观正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农业旅游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开展农景观及其吸引力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挖掘农业景观的价值与功能,并能有效指导旅游实践活动。(3)随着农业旅游的发展,对农业景观的研究有助于生物保护,景观与规划,农业与土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区域经济和旅游业发展。2.实际意义 (1)本研究以文山三七的栽培景观格局为例,分析该区域景观格局,试图了解景观格局变化与自然、生态过程和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对该地区或类似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景观生态设计以及生态保护建设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2)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构建现代农业景观体系,提高农业景观的生产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而现代农业是以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为主要标志。实现新农村建设规划目标的关键是加强农业景观综合建设,大力推进农用地整理工作。虽然以往工作开展得较为迅速,开发整理了大量农业土地,新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为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安全宏观战略做出了积极贡献。国内外研究动态、现状及文献综述“景观”一词最早出现于欧洲,最初的含义是指一片或一块乡村土地。辞海(1995)对于景观有三种解释:(1)一般的概念:泛指地表自然景色;(2)特定区域的概念:专指自然地理区划中起始的或基本的区域单位,是发生上相对一致和形态结构同一的区域,即自然地理区;(3)类型的概念:类型单位的统称,指相互隔离的地段按其外部特征的相似性,归为同一类单位,如草原景观,森林景观等。关于农业景观的定义比较多样其中典型的是基于景观生态学对农业景观的定义。景观生态学的创始人特纳( Turner)提出,农业景观是指农田、草地、耕地、林地、树篱及道路等的镶嵌体,表现为有机物种生存于其中的各类碎化栖地的空间网格。王仰麟等学者认为,农业景观是指任何形式的农业活动在具体地域空间上的落实。狭义的农业景观是草地、耕地、林地及道路、村庄等的组合体。广义的农业景观包括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特有的农耕文化特征和田园生活方式。由于地域广阔,文化多元,历史积淀,农业景观呈现出强烈的地域差异性、农耕民俗的多样性和文化内涵的丰富性。还有定义认为,农业景观是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经人们长期农业生态活动的改造而成的复杂自然过程、人文过程和人类的价值观在大地上的投影。何丽芳在论农业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2002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从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角度,提出农业景观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土地利用系统与土地格局。俞孔坚等学者认为农业景观是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经人们长期农业生产活动的改造而成,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人文过程和人类的价值观在大地上的投影。随着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景观”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如美国学者理查德T.T.褔曼(R.T.Forman)和米歇尔.戈登(M.Godron)在Lands Ecology(1986)一书中将景观定义为互相作用的镶嵌体(生态系统)构成,并以类似形势重复出现,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R.T.T.Form在Land Mosaics:The Ecology Of Landscape and Regions)(1995)一书中进一步将景观定义为空间上镶嵌出现和紧密联系的生态的组合,在更大尺度的区域中,景观是互不重复出现且对比性强的结构单元。邬建国认为景观生态学,是以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主要研究地表各种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强调空间异质性、生态学过程和尺度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景观格局是许多生态过程长期作用的产物,同时景观格局也直接影响生态过程。不同的景观格局对生物个体、种群或生态系统的影响作用差别很大。如何定量的分析景观格局是景观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的而且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Wiens,1988)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 论文研究背景(一)对农村与农业景观的关注度上升(二)乡村旅游与的迅速发展(三)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深入二,相关概念(一) 景观及农业景观概念(二) 风景区与景观(三) 农业,观光农业与农业中的文化观光农业与农业中的文化三,云南文山三七的原产地概况及实地调查(一) 三七的原产地概况(二) 实地调查问题分析(三) 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论文提纲云南文山三七的栽培景观格局研究摘要Abstract目录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1.3 研究意义1.4 研究内容1.5 技术路线第2章 云南文山三七栽培景观的空间分布第3章 典型三七栽培景观的组成与生态功能第4章 三七栽培景观的发展与保护第7章 结论与展望7.1 结论7.2 论文创新7.3 不足与展望参考文献附录研究方法:本论文在明确了研究对象和目的的基础上,将采用下面的方法进行研究1, 文献综合分析法大量收集有关文献资料,将收集到得文献资料分类整理,总结其中的研究方法和手段。2, 实际调查法通过实地调查,采集相关数据,得出其中的规律。2,统计分析法3,模型分析法4,空间分析法技术路线(方法)历史文献资料搜集文献整理研究区实地调查比较元阳梯田生态稳定性文山三七主产区生态稳定性分析运用生态学原理分析三七农业景观数据整理三七种植存在问题研究区问题解决措施研究内容论文创新之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预期成果1.发表省级以上期刊论文一篇2.完成硕士毕业论文3.认真参与导师的自然基金项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左大康.现代地理学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6972Turner M G Spatial and temporal analysis of landscape patternsJ Landscape Ecology,1990,4( 1) : 21 303 Wang Yanglin, Han Dang Agricultural landscape ecologicalplanning and design 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00,11( 2) : 265 269 王仰麟,韩荡农业景观的生态规划与设计J 应用生态学报,2000,11( 2) : 265 2694Zhen Wenjun,Zhou Zhixiang Study on tourism attraction andassessment system based the perspective of agricultural landscapeJ Acta Agriculturae Jiangxi,2008,20 ( 10) : 146 148郑文俊,周志翔 基于旅游视角的农业景观吸引力及其测评体系J 江西农业科学,2008,20( 10) : 146 148 5Sun Yehong,Min Qingwen,et al Study on the tourism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J Tourism Tribune,2010,25( 10 ) : 57 62 孙业红,闵庆文,等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特征研究J旅游学刊,2010,25 ( 10) :57 626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7陈威.景观新农村:乡村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M.中国电力出版社8C.特罗尔.景观生态学J.Publication of the ITC-UNESCO Centre for integrated Survey,1966.林超,译.地理译报,1983(1):1.9肖笃宁,曹禺.欧洲景观条约与景观生态学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0.19(6):75-7710郭文华.农田景观演变与农业发展J.国土资源情报,2004(1):48-49、4411许丽,胡春元,赵海燕,郭文达.半干旱丘陵区农业景观空间格局研究以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胜利营乡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2(9)12李同升,马庆斌. 观光农业景观结构与功能研究以西安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为例J生态学杂志,2002(2)13吴莹.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希望之路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6(14)14路丽.观光农业理论与区域规划发展模式研究以太行山丘陵区观光农业的发展为例D 200315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期刊论文-生态学杂志 2000(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