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古学邳州车夫山汉画像石墓初步研究郝利荣(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江苏徐州221006)秘臻蠢S善自自隧葭交自l氡$黪篝舔囊穗囊霪自蓬霉溪舔灌辚霸霸霸蘸润鳞鹱gg鞫霪赣瀵睡囊蘩灞翁舔蘸醺笺鬻罐蘸翁鞫醺簿臻黪鬣薹鸶臻自女麓i女囊疆蠹氡囔耄囊自鳓黪:ll玲t嘲潞豁幽舔舔翁漓赣|罐l赣潺鬻、诵鬣鞭潺j瀵赣谶t磷I鹜醺醺黛熬赣懿獭赣镬皤|灏鏊曝饕晦l镳确囊赣鹋萋每醺霪镳舔黪i畦葭甍;|涵菇蕊馘畦滚舔戳黼黼醺醚;黛舔蘩灏套蘸|赣褊螽瀚舔i|舔鞫瀛隔畿谶;黼。骚谖镰舔j黼滋j壤g瀚鬟娥舔逐鬣;ii饿锤饿谚雠舔峨涵蔫鞴镀嚣曩塾琶t薯簪ii|珏董薯|琵曩薯誊琏一毒|跨每誊薯|誊囊薯薯薯甏鬻嚣强警强葛i嚣蛩薯誊|鏊魄一鬻舔舔固濑蘸舔漱蘸蔫繇1;1渗舔酾魄警篷l鬃赣麓舔黼暖i镳龋?警警i舔舔蘸g翳躐酾j黧戮磷潺獭滔饕黎嚣簪誊誊lit i|?内容提要江苏邳州车夫山汉墓是一座绘画内容繁缛、雕刻精美的画像石墓。该墓墓葬形制较 为完整,砖石混合结构,有东汉中晚期墓葬特点。对图像资料的内容进行了分类和阐释。关键词邳州车夫山汉墓汉画像石中图分类法K3143文献标识码A车夫山位于徐州市东北60公里,墓在邳州市 车夫山乡埠上村东200米处。1998年2月邳州博物 馆在其附近发掘了一座汉画像石墓(简称M1)n1。 1999年3月当地一农民在距M1南10米处又发现一座汉画像石墓后,徐州汉画像石馆随即派专 业人员进行抢救性发掘,该墓为2号墓(以下简称“M2),当时M2已遭盗掘,墓顶被揭开,墓内有积 水,墓道已全部坍塌,没有发现随葬品。但墓葬形 制保存完整,出土汉画像石23方,画面共计22幅,位置排列有序。现对M2出土汉画像石逐一介 绍,并对相关问题略作探讨。一墓葬形制M2为砖石混合结构,墓门北向,方向正北, 平面呈“十”字型结构。由墓道、墓门、前室、东耳 室、西耳室及后室组成,二耳室分别位于前室东西两侧(图一);墓内南北长63、东西宽5米,高度不明。墓壁用石条铺砌,石材上雕刻画像;墓室四束壁及隔石下有基础石。小砖铺地、券顶。墓道位于墓门前方,未清理。墓门位于前室北壁偏西处,门宽103米,图一M2墓葬平面图收稿日期2005一0208万方数据东南文化2006年第2期总第190期 27图二前室西北壁画像(4石)拓本由一门槛石、二门扉石和一门柱石组成,没有发现 门楣石。门槛石上凿有对称的门臼窝,共由四石组图四前室北壁画像(12石)拓本 成。前室呈方形,室内南北长26、东西宽22 米。北与墓门相连,南与后室相通。南壁画像由二 石(其中前后室隔窗一石)组成,两石间形成连接 前后室的过道,过道宽094米。前室西壁画像由作为墓室北壁。共由五石组成。二石组成,前室东壁画像亦由二石组成,北壁画像二画像石刻有一石,东西耳室门楣画像各一石。共由九石组徐州地区汉画像石墓,耳室刻有画像的较为 成。少见,而车夫山汉画像石墓东西耳室均刻满画像。 东耳室位于前室东侧,呈长方形,室内南北M2除了出土的23方汉画像石外,22方汉墓基础长18、东西宽14米。东耳室门位于前室东壁的石也都有纹饰。均为石灰岩石质。 中间,门宽1米,无门扉。耳室上有横梁,北壁、东门扉门柱:画面共计3幅。 壁、南壁画像各一石,共由三石组成。左门扉1号石,纵122、横o50、厚021西耳室 位于前室西侧,西耳室与东耳室结 米,基本完整。墓门正面刻凤鸟铺首图,画面上刻 构大小相同,西耳室门位于前室西壁的中间,门宽 长尾上翘弯曲的凤鸟,凤鸟右向,神情自若;下刻 l米,无门扉。耳室上有横梁,北壁、西壁、南壁画 铺首衔环,铺首怒目圆睁,神秘狰狞;画面以剁纹 像各一石,共由三石组成。装饰。后室:呈长方形,室内南北长347、东西宽 右门扉 2号石,纵120、横o52、厚021 162米。后室地面较前室高出O2米。由于后室 米,基本完整。墓门正面刻凤鸟铺首图,画面内容 较长,东西二壁画像均由二石组成,后壁画像一石 与左门扉基本相同。图三西耳室门楣画像(5石)拓本万方数据28邳州车夫山汉画像石墓初步研究图五西耳室南壁画像(15石)拓本西侧门柱石3号石,纵121、横055、厚o34米,基本完整。画面刻菱形纹。图六东耳室东壁画像(15石)拓本前室画像:画面共计10幅。西北壁石 4号石,纵o91、横083、厚 于塌上,正相互对饮交谈,屋外两边二侍者,皆手 o23米,左下角稍残。画面分为两层,上层刻羽人 持便面;屋顶两边刻攀援的猴子(此幅画面为阴线 戏凤;画面中间刻一羽人及两边相对的凤鸟,羽人 刻);背面刻凤鸟交颈图,画面中两只凤鸟相互交 左向跽坐,双手高举持物作戏风鸟状,羽人肩臂生 颈嬉戏。墓窗的侧面底部雕刻一羊头,羊头为高浮 羽,在羽人臂下还有一鸟回首仰望;下层刻五人 雕,羊角卷曲状,双眼突出,富有立体感。画面边饰 物,均头戴进贤冠,身着长袍,面向左方拱手侍立。 菱形纹、幔纹。画面边饰菱形纹和幔纹(图二)。东南壁石9号石,纵o86、横081、厚 西耳室门楣石5号石,纵032、横259、厚027米,基本完整。人物凤鸟,画面分为上下两 o50米,基本完整。门楣正面刻凤鸟行龙图,画面层,上层刻三只凤鸟,皆长尾大冠、体态丰腴,身子 为一行龙和十只凤鸟均为左向行走。从左至右依 左向作昂首挺立状,左下角刻仅露上半部的雏凤 次为两凤鸟,一行龙,有翼,行龙头上有角,身体瘦 一只,鸟首右向仰望。下层刻有五个人物手持笏板长,龙身有条状纹路,前腿伸出,后腿用力蹬地,长 左向恭立,上有帷幔。边饰有菱形纹和幔纹。 尾扬起,作奔走状:后有八只凤鸟紧随其后(图东耳室门楣石10号石,纵029、横253、 三)。厚050米;右边缘稍残。凤鸟行龙图,画面中刻一西南壁石6号石,纵091、横080、厚 行龙和十只风鸟(与5号石基本相同)。 o23米,基本完整。域面分为两层,上层刻有青龙东北壁石11号石,纵O88、横o83、厚 嬉戏,左边为三条龙相互缠绕交结,龙长角,有翼, O24米,左上角稍缺。人物凤鸟图,画面分为两 翻腾嬉戏;右边为一只鸟首龙身的神兽,身子卷曲层,上层刻一翼龙和二只凤鸟,凤鸟皆右向,左边 翻转,头尾相接,鸟首右向仰望。下层刻四人物手 一只高冠长尾,华美非凡,右边只回首仰望,前 持笏板拱手站立,上有帷幔。边饰菱形纹、幔纹。 有一翼龙左向奔来;下层刻五人手持笏板右向恭南壁西侧石7号石,墓柱。纵116、横立。 o30、厚o21米,基本完整。人物风鸟图,画面分前壁石12号石,纵123、横108、厚O20 为两层,上层刻三只凤鸟,神态各异;下层刻一人米,基本完整。接迎图,画面分为三层,第一层画面 著冠长袍,拱手站立。左边刻一凤鸟,左向作回首顾盼含情状,其身左下南壁东侧石 8号石,墓窗,位于前后室之 角刻仅露上半部的一只雏凤,小风正昂首仰望,右 间,纵123、横121、厚023米,左边缘稍残。墓 边一凤鸟右向注视;第二层刻三只凤鸟昂首挺立, 窗为透雕菱形窗,墓窗两面刻画,正面刻建筑人 皆左向;下层刻一人物,著冠长袍,拱手右向站立, 物、宴饮,画面中间刻一建筑,建筑内男女主人坐 躬迎前来的辎车,辎车上有一飞翔的瑞鸟。边饰菱万方数据东南文化2006年第2期总第190期图七东耳室南壁画像(18石)拓本图八后室南壁画像(21石)拓本形纹、幔纹(图四)。 厚019米,左边缘稍缺。画面分为两层,上、下两 西耳室画像:画面共计3幅。层均刻有凤鸟;该石与13号石画面相近。凤鸟,刻 北壁石 13号石,纵085、横144、厚O22 画的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边饰菱形纹和幔纹(图米,右边缘稍缺。凤鸟图,画面分为两层,上、下层 七)。 都刻有凤鸟;上层刻一只凤鸟正展翅呵护下方的后室画像:画面共计3幅。 雏鸟,其右边一凤鸟则正回首注视,另外两只凤鸟南壁石2l号石,纵114、横162、厚022 神情自若;下层刻皆右向的四凤鸟。画面边饰菱形米。基本完整。龙凤人物,画面以菱形纹为界分为 纹和幔纹,以祥云补白。 四格,下面两格刻人物左右相对,人物作躬迎状,西壁石 14号石,纵085、横098、厚020 左右各4人,皆头戴进贤冠,身着长袍。上层左格 米,基本完整。人物凤鸟图,画面分为两层,上层刻 刻二翼龙头上有角,身体瘦长而有鳞,长尾,腹下 有凤鸟图;下层刻有六人物手持笏板恭立。边饰菱 四足,均作翻转相戏状;右格刻凤鸟齐鸣。边饰菱 形纹、幔纹(与9号石基本相同)。形纹、幔纹(图八)。南壁石15号石,纵085、横160、厚024西壁石19、20号石,2方汉画像石,并为1 米,左边缘稍缺。画面分为两层,上层刻龙飞风舞、幅画面。纵104、横370、厚035米,基本完整。 欢腾跳跃,一龙昂首奔来,中有一凤鸟右向与之嬉车马出行图,画面分为两层,上层凤鸟云集,姿态 戏,身下有一只小风鸟,左边一只凤鸟左向回首注各异;另有六只行龙漫舞。下层刻车马出行图。左 视;下层刻有凤鸟,双双交喙,引颈呜叫。画面边饰右两边的车马向“中间”行进,画面中间有三位躬 菱形纹和幔纹(图五)。迎者,最前面一人物左向屈身抱盾作躬迎状,后有 东耳室画像:画面共计3幅。两人物恭立,前有一石台(石台又称“石几”,当为 北壁石16号石,纵O88、横122、厚023登车或下车之用,古代的“乘车”,车厢距地面高四 米,左上角稍缺。凤鸟图,画面分为两层,上、下层尺,合今788厘米,登车或下车需用“台几”)。躬 共刻12只风鸟,形态各异;有的展翅飞翔,有的翩 迎者后面有一棵树,他们身后的车队为左向行进, 翩起舞、有的婷婷玉立、有的昂首呜叫、有的回首 依次为1名骑吏、一辎车、送行队伍6人。右向行 顾盼、有的引颈交喙;画面边饰菱形纹、幔纹。车马队伍为4骑吏、一辎车、后有2送行者,上部东壁石17号石,纵o86、横096、厚O13 穿插飞鸟。画面边饰菱形纹、幔纹(图九)。 米,基本完整。拜谒图,画面分为两层,上层刻四只东壁石22、23号石,2方汉画像石,并为1 凤鸟,其中一只风鸟仅露出前半身,另外三只凤 幅画面。纵107、横372、厚035米。基本完整。 鸟,皆长尾大冠,左向,昂首挺立;下格层刻拜谒 车马出行图,画面分为两层,上层凤鸟云集、姿态 图,六人皆头戴进贤冠,身着长袍。手持笏板,其中各异,另有二只行龙穿插其中,欢腾跳跃;下层是 左边一人正手持笏板右向躬迎前来的五位宾客 车马出行图,骏马体态健美,周身布满麻点。画面 (图六)。 的左方一人右向躬立迎宾,而画面的右方众人左南壁石18号石,凤鸟图,纵O87、横112、向拱手相送。车马队伍从左向右依次为一骑吏、一万方数据邳州车夫山汉画像石墓初步研究图九后室西壁画像(19、20石)拓本图十后室东壁画像(22、23石)拓本辎车、送行者八人、一骑吏、一辎车、送行者九人, 目前,徐州地区共发现画像石墓50余座【2 J, 画面左右两方刻绘出一迎一送,即为前迎后送之 “ 就其墓葬形制、随葬品和带有纪年石刻题铭 意。边饰菱形纹、幔纹(图十)。的画像石及雕刻技法进行分析,徐州地区的汉画基础石,共计出土22方, 像石开始于西汉末、东汉初,兴盛于东汉中、晚期, 墓室基础石尺寸大体相同,前室和耳室基础 结束于魏晋。其发展经历了早、中、晚三期”【3】。早 石纵035、厚020米;后室基础石纵035、厚 期:西汉晚期至王莽末年,约公元前5724年。这 O35米;基础石长度均与墓壁画像石长度相同。 一时期的墓葬形制多为石椁墓,条石建成。四壁由 正面均雕刻菱形纹、幔纹。大部分完整。基础石雕 石板扣接。画像雕刻在石椁四壁,雕刻技法是先把 刻技法均为平面剔地弧面浅浮雕。石料凿平,未经打磨,用阴线刻出图像轮廓;画面 M2出土的23方汉画像石按题材大体可分为 题材内容较为简单。以万寨画像石墓、铜山县范山 两类:一类是神仙世界和祥瑞类;一类是现实生活 画像石墓、沛县栖山画像石墓为代表。中期:东汉 类。神仙世界和祥瑞类主要有:凤鸟、青龙、羽人、 初至东汉中期(安帝时),约25年107年。这一 行龙、鸟首瑞兽、吉羊、铺首等;现实生活类主要有时期的墓葬形制由石椁墓转变为石室墓,但墓葬 车马出行、迎宾拜谒、建筑人物、宴饮。汉画像石雕 规模形制较小,墓室中缺少立柱、门楣等复杂的建 刻技法除菱形墓窗为透雕、墓窗的底部羊头为高 筑构件。雕刻技法比早期有很大提高。出现了剔地 浮雕,正面画像为阴线刻外,其他均为平面剔地弧 阴线刻和剔地浅浮雕等雕刻技法,画面内容也丰 面浅浮雕。 富起来,体现了承上启下的特点。晚期:东汉晚期, 三年代分析 约107年220年。墓葬形制以仿地面建筑的石 徐州地区汉画像石的分期和年代,是随着考椁墓和砖石混合结构的多室墓为主。这一时期的 古材料的不断增加而进行的。特别是早期石椁墓 纪年汉画像石有邳州燕子埠“元嘉元年”(151年) 的发现和铜山县汉王、邳县燕子埠、铜山茅村画像 汉画像石墓H1和铜山县茅村乡“熹平四年”(175 石题铭的发现,为画像石墓的分期和年代提供了 年)汉画像石墓5】。这一时期是徐州汉画像石最为 可靠的依据。 兴盛的阶段,题材内容非常丰富;雕刻技法娴熟精万方数据东南文化2006年第2期总第190期 31湛,有平面剔地线刻和平面剔地弧面浅浮雕或两应为一个家族墓地。其墓葬年代为同一时期或相 者相结合等雕刻技法。差不远。另外,M2与周边地区的安徽萧县圣村汉 通过发掘出土的实物资料、与近时期汉画像画像石墓的形制、结构相近伸】,尤其是与徐州地区 石研究成果相结合,尤其是徐州地区及周边汉画出土的中晚期同类墓有多处相同之处,据此M2像石墓的分期来研究M2的年代。我们就可以清墓葬年代应划归于东汉中晚期。楚地根据它的墓葬形制、内容题材、艺术风格等判四画像特点断它的年代。(一)以祥瑞动物龙凤为装饰主体的艺术风格 (一)根据徐州地区汉画像石墓葬形制的三种类M2汉画像石中的“龙凤”画面约占三分之二, 型(石椁墓、石室墓、砖石混合结构墓)分期来看陋】,凤鸟则更为多些。这是该墓画像石中的一大显著 M2的墓葬形制较为完整,砖石混合结构墓,属东 特点。东汉时徐州是佛、道思想传播的中心之一, 汉中、晚期墓葬特点,该墓年代应定在东汉中晚 神话类题材涉猎极广,它与山海经、淮南子中期。的伏羲、女娲、东王公、西王母等一样充满了神奇 (二)内容题材,徐州地区早期汉画像石内容 古怪。风鸟在古代被尊称为鸟中之王。山海经题材较为简单,石椁画像初期仅刻十字穿环、单 南次山经载有“丹穴之山”的传说,其祥瑞之象是 壁、常青树等简朴的图案和简单的建筑,具有明显 “见则天下安宁”。凤鸟被汉代工匠们刻绘得雍容 的对称性和装饰意味。中、晚期随着墓葬形制规模 华贵,给人以洒脱俊逸,卓尔不凡之感,屈原在楚 的扩大,汉画像石的内容也随之按墓室功能不同辞中说:“独不鸾鸟,不高翔,大皇之野,循四极而 分别雕刻,一般前室刻迎宾拜谒、车马出行图类, 周徊,见盛德而后下。”这更印证了凤鸟的祥瑞功 后室刻龙凤交颈、祥瑞升仙类,耳室多刻庖厨宴 能。汉书、后汉书多次记载郡国上报发现凤 饮、兵器武库等。M2画像石内容丰富,画面融人了 凰。汉昭帝、汉宣帝以见凤凰而改元为“五凤”、“元 较强的两汉思想。尤其是仙人思想,其年代应属东 凤”。据说它的降临能给人们带来吉祥、如意、幸 汉中晚期。 福、安宁。龙作为神物,其特殊的神性是阴阳变化 (三)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随着时代而变化,而能上天入地,或作为升天的凭借,许慎在说文 具有继承性、渐变性、创造性n】。早期汉画像石画 解字中说“龙,麟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短能长,春 面布局疏朗,雕刻技法单一,以阴线刻为主,艺术 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青龙被汉代人又看做为 风格“粗犷朴拙”。中期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具有 守护东方的神灵。刻在墓室中有驱邪辟鬼之意, 承上启下的特点,在继承早期的基础上,构图布局 论衡解除篇:“宅中主神十二焉,青龙白虎列 灵活多变,画面出现分层分格的形式,内容增多, 十二位,龙虎猛神,天之正鬼也。”意为镇墓安魂, 线条舒展流畅、造型自由奔放,出现了剔地阴线刻 带来吉祥。龙凤有祥瑞和升仙之寓意。徐州地区汉 和剔地浅浮雕等雕刻技法,艺术风格夸张浪漫。晚 画中多刻绘龙凤图像,有其更重要的原因。早在 期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更加成熟,画面繁缛多变, 夏、商朝时,徐州乃九州之一,见尚书禹贡与 错综复杂;雕刻技法多样化,有平面剔地线刻和平 尔雅释地;“徐人”是“东夷”或“淮夷”的一支。 面剔地弧面浅浮雕等雕刻技法,精美的纹饰具有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说到任国、宿国、须句、颛臾 较强的装饰性;是画像石的鼎盛阶段。M2画像石 等国的起源,追溯到太睥氏。太嗥风姓,风与凤通, 不论构图的布局经营、图像的造型创意,还是线条 证明嗥族是以凤凰为图腾崇拜的。在左传昭公 的把握、雕刻技法的运用以及场面、气势的营造都 十七说:“太嗥氏以龙纪,故以龙师而龙名。”由此 表现出卓越的艺术创造力和高超的绘画技巧。雕 可知,后世的龙凤崇拜是源于东夷人始祖的太嗥。刻技法主要为平面剔地弧面浅浮雕,技法娴熟精可见,龙凤崇拜在汉代“徐人”心目中的地位。 湛,浅浮雕苍劲有力、线条婉转流畅,人物的五官、(二)等级制度森严的人物拜谒场面 衣纹,鸟兽的羽翼、翎毛等细部刻绘的翔实细腻、M2画像石中的人物形象多手执笏板,又是一 生动精美。M2年代应属东汉中晚期j大特点。笏板:亦作板笏,汉代下级官吏见上级官据考证,与M2同一墓地的Ml,为东汉中晚 吏时,均手持笏板,以示尊敬。笏板用于记事,也是 期的一个多室墓。Ml与M2有以下特点:(一)墓 官吏身份的一种标志。拜谒是汉代比较流行的一 葬形制结构相近。(二)画像石刻的内容题材、雕刻 种礼俗。汉画像石中的拜谒者大多双手执笏。在南 技法有许多相似之处。(三)两墓方向相同。二座墓 阳唐河汉郁平大尹墓中就刻有五幅拜谒图,该墓万方数据邳州车夫山汉画像石墓初步研究铭文题记明确记载,此墓的墓主人生前任郁平(今 为有迎送死者升仙之寓意。 广西桂林)大尹(相当于太守)旧。在山东和徐州汉徐州地区是全国汉画像石集中的出土地之 画像石中有许多拜谒图,拜谒双方双手执笏,或直 一,徐州地区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铜山、睢宁、邳 立而拜,或躬身而拜,或跪拜。车夫山汉墓前室中 州等地,其中邳州汉画像石发现的数量多,内容尤 的这幅拜谒图,对拜双方身姿相同,说明双方地为丰富,邳州除了出土纪年石刻题铭的邳县燕子位、级别相当。有客人拜见墓主之意。埠东汉彭城相缪宇墓,江苏坯县白山故子两座 (三)辎车出行为特点的车马队伍。东汉画像石墓以外”,不断有新的汉画像石墓 徐州地区车马出行图数量较多,但一般是以 和散存汉画像石发现。车夫山位于汉代武原县城 轺车为主。而M2车马出行图中的车辆全部为辎 附近,是汉画像石墓葬出土比较集中的地区,近年车,为该墓又一大特点。墓主很可能为女性。辎车,来,在其附近征集了大批散存汉画像石。目前,M2“这种车的车箱很严密,其中往往乘坐妇女”【l 。汉画像石正在复原,复原后将陈列于新建的徐州古列女传齐孝孟姬传说:“妃后腧阈,必乘安汉画像石艺术馆。M2在墓葬中就其数量而言,当 车辎耕。”后汉书张敞传也说:“君母出门,则属使用画像石较多的一墓,且画面构图饱满充盈, 乘辎耕。”在沂南汉画像石原报告中拓片第39幅雕刻技法娴熟精湛,艺术风格豪迈奔放,表现了东 墓主夫人出行行列,夫人车居第二;正是一辆辎汉中晚期高度发展的绘画艺术。也是汉代社会发 车。再如“山东福山东留公村出土的东汉画像石中展形象化的历史记载,它丰富了邳州汉画像石,也 之辎车,车箱分为前后两部分,女主人坐于后舆,为研究徐州地区汉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 御者在前舆中执策驭马”【l“。车夫山汉画像石中丧葬习俗、思想信仰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的辎车为侧视形,因此辎车前后面的造型反映不本文撰写过程中,徐州汉画像石馆武利华馆 太具体。另一方面,因为汉代对车马配置制定出了长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特表谢意。 一套严格管理制度。据M2出土的车马出行图来看,可推测墓主人的身份。后汉书舆服志日:“天子驾六,余皆驾驷。”注引逸礼王度记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专练:书面表达-(含答案)
- 农业大数据时代2025年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与物联网的融合报告
- 两江投资面试题库及答案
- 理财会计面试题及答案
- 兰州护士面试题目及答案
- 农业产业强镇建设资金申请项目产业链优化与整合报告
- 库房会计面试题目及答案
- 康宁会计面试题目及答案
- 电子合同签署流程
- 美术馆展览策划活动规划策略总结计划制定
- 2024年四川宏达集团招聘笔试真题
- T/QX 006-2023工业设备水射流清洗质量验收规范
- 水产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水产养殖立项报告
- 电信局实习协议书
-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核心素养教案
- 电梯维保服务评价与改进措施
- 施工质量标准化手册之桥涵工程
- 医院培训课件:《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方法》
- 2025年巷道掘砌工(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五爱教育
- 开学第一课消防安全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