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自主招生语文学科考试卷(B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本试卷答案一概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一律不给分。第卷(选择题 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他认为姚迪在表演上是有一种天然的不愠不火的态度,但缺少了内心思想活动的诠释,拿掉这些小瑕疵(ch),离人物就更近了。B许多情况下这些日子的记忆被有意无意地抹(m)去,或者被其他叙述所歪曲,在社会层面上没有获得它的出身证,就像公共社会里的一个没有被认可的异己者。C如果将孔子当作“软实力”,“救世良药”,向全球推广,就不但是一相情愿,而且明摆着是在利用孔子。不但自我膨(png)胀,也把孔子膨胀了。D怀着激动的心情的人大代表们来到了向往已久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co)”。有的用照像机,有的用摄像机,大家纷纷与“鸟巢”合影留念。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王刚同学的解题思路很新颖,又 ,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这种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现在,学生教辅材料泛滥,一本只有几十页的训练册,居然附有两页纸的 表,这实在令人深思。这些名家自己的作品未必不好, 很精彩, 这所谓的临摹,就真的让你不知说什么好了。A简洁 勘误 甚至 而且B简捷 勘误 甚至 然而C简捷 刊误 不仅 而且D简洁 刊误 不仅 然而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把自己的历史文明作为自己的死敌,这是多么无知、荒谬和匪夷所思。B这似乎在暗示一个幽灵更加寂寞的情状和踽踽独行的迹象。C这一组玛祖卡曲根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但它们无疑是出自故里,跟这片土地有着千头万绪的关系。D“陈独秀先生之墓”,字体选自古代书法家欧阳洵的字迹拼凑,然后经电脑放大制作,显得莫名其妙,不伦不类。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从上榜慈善家出生地分布上看,由于受到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渊源等因素,浙江、广东、福建、江苏是上榜人数最多的地区。B这些诗句中,蕴藏着民风、民情、民怨,包含着礼仪、道德、历史,几乎构成了一部内容丰富的社会教育课本。C古村落保护的另一个问题是怎样使生活其中的百姓,逐渐享受到现代生活的舒适与方便的问题。D尽管是农村的文化保护,还是旅游开发,都离不开科学指导。5下面句子中,最适合作“帘外五更风雨冷”的下联的一组是A案头三尺笔墨浓 B蕉叶斜分作砚田 C云程有路志为梯 D笔有千钧任翕张6下面是学生默写的古诗文名句,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盈盈一水间,默默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B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C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第1页(共10页) 第2页(共10页)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前赤壁赋)D秦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但以刘日薄西山,人命危浅,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人类各文明在同一时期,大都经历过摆脱神和英雄宰制的阶段,雅斯贝尔斯把这称为人类的轴心时代。在这个时代,几大文明都发生了韦伯所说的“哲学的突破”。 自古希腊和希伯来以来,欧洲文化就一直建立在物我两分的基础上,主体与客体、灵与肉形成对立的关系,这种思维产生了外在超越的文化,把超验世界看成是人的终极目的,从彼在的角度去把握此在。在宗教性的背景上,西方文化最终形成了一种史华兹所说的浮士德-普罗米修士气质。可以说,欧洲的整个思想史就是向着彼在这一遥远的地平线进发,随着地平线的后退,不断拓展主体与知识的新边疆。 中国人的宇宙图景则完全不同,从轴心时代开始,中国人对彼在的想象就阻断了。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开创了儒家的实用伦理。庄子的“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反对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魏晋玄学的“各当其分,逍遥一也”,更是将庄子的绝对自由消解为顺从命运。庄子在他讲述的神话里,曾提到象征时间的儵、忽,他们想要为大神混沌凿出七窍,使它具有人的面目,结果“七日而混沌死”。这一神话隐喻表明,中国文化把混沌视为一个自洽的世界,始终未能将自我与外界截然分开,也未能建立起超验世界,后来的“天人合一”,正是这种混沌文化的理论表述。 宗教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它反映一个民族对生与死的根本态度。面对人的必死性,道教产生了不同于其他宗教的解脱之道。它没有提供彼岸的观念,而是主张通过修身养性,达到在世上长生久视的目的。在它繁复的神仙谱系后面,是一种对现实享乐的渴望。7下面对文中“浮士德普罗米修斯气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西方文化中向着终极目标不断进发,并甘愿为此牺牲自我的思想意识。B西方文化中向着彼在这一遥远地平线进发时享受现世生活的思想意识。C西方文化中为了人生目标甘愿牺牲自我的思想意识。D西方文化中把超验世界看成是人的终极目标的思维方式。8下面各句中不能作为“中国人的宇宙图景则完全不同,从轴心时代开始,中国人对彼在的想象就阻断了”的理由的一项是A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开创了儒家的使用伦理。B庄子反对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主张绝对的自由。C中国文化把混沌视为一个自洽的世界,未能建立起超验世界。D面对人的必死性,道教产生了不同于其它宗教的解脱之道。9下面各项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人从轴心时代开始就缺乏想象力。B人类各文明在同一时期都同时经历过人类的轴心时代。C自古以来,欧洲文化就一直建立在物我两分、主客体相互对立的基础上。D宗教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主成部分,从中可看出一个民族的生死观。10根据对文章理解,下面对文章内容推断错误的一项是A包括古中国、古希腊在内的四大文明都发生了“哲学的突破”。B中国神话中的混沌世界,就是古代中国文化人一直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C西方文化中“未知死,焉知生”的思想,就是“从彼在的角度去把握此在”的具体体现。D中国实用伦理的生死观,体现了中华民族把握现世人生的积极态度。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齐州泺源石桥记 (宋)苏辙泺水之源,发于城之西南山下,北流为瑝,其浅可揭。城之西门,跨而为桥。自京师走海上者,皆道于其上。每岁霖雨,南山水潦暴作,汇于城下,桥不能支,辄败。熙宁六年,七月不雨,明年夏六月乃雨,淫潦继作,桥遂大坏。知历城施君辩言于府曰:“水岁为桥害,请为石桥,以纾其役。距城之东十五里,有废河败堰焉,其弃石铁可取以为用。”府用其言,以告转运使,得钱二十七万以具工廪之费。取石于山,取铁于府,取力于兵。自九月至十一月而桥成,民不知焉。三跌二门,安如丘陵,惊流循道,不复为虐。方其未成也,太守李公日至于城上,视其工之良窳与其役之劳佚,而劝相之。知历城施君实具其材,兵马都监张君用晦实董其事。桥之南五里,有大沟焉,属于四涧,以杀暴水之怒,久废不治,于是疏其堙塞,筑其缺而完之。桥之西二十步有沟焉,居民裴氏以石壅之,而屋于其上,水不得泄,则桥受其害,亦使去之,皆如其旧而止。又明年,水复至,桥遂无患。从事苏辙言曰:桥之役虽小也,然异时郡县之役,其利与民共者,其费得量取于民,法令宽简,故其功易成。今法严于恤民,一切仰给于官,官不能尽办,郡县欲有所建,其功比旧实难。非李公之老于为政,与二君之敏于临事,桥将不就。夫桥之役虽小,然其劳且难成于旧则倍,不可不记也。遂为之记。11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流为瑝,其浅可揭 揭:提衣涉过浅水。B桥不能支,辄败 败:失败。C视其工之良窳与其役之劳佚 佚:通“逸”,逸乐。D桥之南五里,有大沟焉,属于四涧 属:zh接连。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知历城施君辩言于府曰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B自九月至十一月而桥成,民不知焉 万众于我何加焉C其利与民共者 其孰能讥之乎D非李公之老于为政,桥将不就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13下面各句全都表现李公“老于为政”,造桥之役方法得当的一项是水岁为桥害,请为石桥,以纾其役以告转运使,得钱二十七万以具工廪之费取石于山,取铁于府,取力于兵视其工之良窳与其役之劳佚,而劝相之于是疏其堙塞,筑其缺而完之其费得量取于民,法令宽简A B C D14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对建桥的起因、过程和桥建成后良好的效果,均依次作了交代,周详简明,有条不紊。B文中议论由小及大,对“今法严于恤民,一切仰给于官”死板做法,提出了批评。C本文见解深刻,切中时弊,说明作者本人亦是一个卓有见识精于吏道,脚踏实地的政治家。D本文先议论,后记叙,文笔工巧华丽,铺排叙述,长于概括。第II卷(共108分)四、(17分)15(8分)(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桥之西二十步有沟焉,居民裴氏以石壅之,而屋于其上夫桥之役虽小,然其劳且难成于旧则倍,不可不记也(2)用斜线(/)给下面这段文字断句。(2分)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而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第3页(共10页) 第4页(共10页)16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答张十一1 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2竞长纤纤笋,踯躅3闲开艳艳花。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东 溪4 梅尧臣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短短蒲耳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注: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答张十一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所作。筼筜:竹名。踯躅:又名羊踯躅,又名闹羊花,属杜鹃花科。东溪,即宛溪,在梅尧臣故乡宣城县。(1)韩诗“山静江空水见沙”与梅诗“平平沙石净于筛”描写的对象都是 ;但韩诗写的是江水急流,梅诗则表现 ,更具江南特征。(2分)(2)两诗都着一“闲”字,试简要分析其“闲”情的异同。(4分)17下面摘自中学生习作的句子都有文学常识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3分)(1)北宋词人辛弃疾确立并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一派,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现了他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和为国效劳的忠心。 错误: 改正: (2)现代派诗人徐志摩的雨巷描写了一条悠长寂寥的雨巷,刻画了一个满心哀怨惆怅彷徨、撑着油纸伞走过的姑娘。他因此被人称为“雨巷”诗人。 错误: 改正: (3)美国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了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百年孤独,小说描写了马孔多这个小镇上的一个七代人的大家族从荒漠的沼泽地上兴起、发展直至衰亡的过程。 错误: 改正: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走近宣纸(有删节) 王绶青我对宣纸情有独钟。正宗的宣纸产于安徽泾县,以青檀、沙田稻草和杨藤汁为原料。据说,从原料加工到成品,需经十八道工序,一百多道操作,历时一年时间,比人的“十月怀胎”周期还长,而且沿用的是传统手工工艺,很有些神秘色彩。那是一个天朗气清的早晨,我们一行人由泾县的桃花潭宾馆乘车,来到中国宣纸集团公司的所在地乌溪。这里是一片幽静的山谷平原,是绿色的一统天下。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适宜的温度,湿度,为青檀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你看,满山遍野的青檀树舒枝展叶,随风摇曳,好像正在演出大型群舞;乌溪水清冽甘纯,淙淙流淌,不用说也是在低吟伴唱。人说好山好水出好纸,是这一方山水滋养了宣纸文化,宣纸文化也鲜活了这里的山姿水容,使它名扬天下。说话间,走进了作业现场,第一道工序映入眼帘:工人们正在水槽旁边捞檀枝、剥檀皮,取其纤维,准备去蒸煮、舂碎、晒摊。他们各司其职,循序而进,默默地而又快捷地操作着,对客人的到来似乎完全视而不见,那样的不动声色,本本真真,丝毫没有作秀之嫌。他们人人都有一手“绝活”,却不事张扬;他们人人都身怀绝技,却不求闻达。如今,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月已远离我们而去,那么,他们究竟保持的是什么?追求的又是什么呢?从他们那“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神态和言行上,就不难看出他们所秉承的古朴的传统之“道”和潜在于心于骨的文化底蕴。捞纸是制作宣纸的核心技艺和关键工序。如果说,捞纸作坊是宣纸“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产房的话,那么架帘的师傅是助产士,掌帘的师傅就是接生医了。你看,二位师傅赤手赤足站在砖地上,共架着一具有苦竹精编的帘床:跨步,从浆池中捞纸;荡帘,让纸浆吸附于帘上,让清汤疾迅流滤归槽;弓腰,把湿纸准确无误、不差分毫地扣在即定尺寸的车板上,摞成厚厚的一沓,再去挤压,揭成一页页纸膜,再去烘干。整套动作不偏不倚,又平又稳在一刹那间完成。捞纸作坊,就是他们的方丈舞台。他们二人的手、眼、身、法、步,配合之默契,动作之和谐,举重若轻,架轻就熟之素养,真令人叹为观止;他们肢体语言之丰富优雅,内心世界之高远深邃,那更是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了。看着捞纸师傅因长时间地浸泡而胀红的双手,我随口问了一句:“怎么不戴副手套呢?”回答说:“戴手套影响手感。”好一个“手感”二字,这二字掷地有声,不禁使我的心头一颤,肃然起敬。“手感”是什么?手感就是灵气和悟性,只有心心相印才能手通。手感来自心感,心感出自责任感,责任感则源于忧患意识。怕影响手感,就是唯恐手感失灵,唯恐捞纸动作不到位,唯恐宣纸出现瑕疵也就是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忧患意识。可以猜测到,他们秘而不宣的是怕“手感”影响和改变纸浆的成分。这就是忧患意识。所以他们宁愿泡肿双手,也任劳任怨,在所不惜。他们像伺弄婴儿一样伺弄着宣纸,彼此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宣纸已经成了他们生命的一部分,难分难舍了。爱护它,维系它,善待它,已经超越了他们所恪守的行为规范,升华为光彩照人的道德情操了。这不正是我寻觅的“宝”中之“宝”吗?无怪乎,我听说国画泰斗李可染老前辈一九七八年来厂参观时,曾深深地给捞纸工人师傅鞠了三鞠躬呢,他们当之无愧啊。我站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去。走近他们,就走近了我们文明古国活的历史、历史的童年,听到了“坎坎伐檀”的声音,拜见了蔡伦老先人和那当初发明纸原风原貌、原汁原味的场景。一时间,厚重感、沧桑感、自豪感乃至失落感一起扑面而来,百感交集。今天,我见到的,不正是我要寻觅的“大直若屈”、“厚德载物”的国学精髓活灵活现的传导、生生不息的演进和由此所创造的一个个奇迹,所焕发出的中华文明之光吗?让我多站一会儿吧,哪怕多站一分钟,也对我的心灵多一点慰藉;哪怕多看上一眼,也是对我们民族文化遗产的多一份拾遗。这儿是我们的精神家园。18文章开头说宣纸“很有些神秘色彩”,那么“神秘”之处体现在哪里?(3分)19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5分)20对文中加点的句子该如何理解?(4分)21联系全文,分析作者说“这儿是我们的精神家园”的原因。(6分)六、(13分)22给下面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不能用“无题”为标题)(3分)23阅读下面新闻,给它配发一则编者按,要求能表明态度和观点。(6分)据报道,清明节到来之际,各地又掀起了一轮公祭热潮。祭祀的地方多了,免不了要抢“祖先”。远的不说,最近就有陕西黄陵县与河南郑市争抢“公祭黄帝”的正统身份;河南鹿邑县刚举行了老子公祭大典,甘肃临洮县又宣布投巨资“老子文化园”并召开“老子文化节”。各敲各的锣,各弹各的琴,人们看花了眼。近年来,全国各地公祭之风盛行:河南周口与甘肃天水“瓜分”了伏羲;湖北竹山、河北邯郸、甘肃天水和山西万荣等地“共享”了女娲;陕西黄陵和河南新郑“分食”了黄帝;河南焦作、湖南炎陵和山西公平“肢解”了炎帝;湖南宁远跟山西运城一起“争夺”舜帝;同一个诸葛亮,山东临沂祭,湖北襄樊祭,陕西汉中祭,诞辰祭、逝世祭、出山祭,祭祀活动在不同的地方多次上演出现了“伏羲东奔西走,皇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的热闹局面。第5页(共10页) 第6页(共10页)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以来,已经有数十个地方政府直接介入了类似的“公祭”活动。而且,公祭的排场越来越大。在大多数公祭活动中,当地政府并不讳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据介绍,2006年,河南新郑举办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后,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和旅游综合效益同比增长50%。24阅读下面的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专练:书面表达-(含答案)
- 农业大数据时代2025年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与物联网的融合报告
- 两江投资面试题库及答案
- 理财会计面试题及答案
- 兰州护士面试题目及答案
- 农业产业强镇建设资金申请项目产业链优化与整合报告
- 库房会计面试题目及答案
- 康宁会计面试题目及答案
- 电子合同签署流程
- 美术馆展览策划活动规划策略总结计划制定
- DB11T 1497-2017 学校及托幼机构饮水设备使用维护规范
- ESD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六年级全一册义务教育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主观题答题策略+课件
- 报名学车合同(2篇)
- 养老机构员工宿舍管理制度
-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验收管理手册
- 语文园地一词句段运用 根据词语写画面-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会计基本技能》教案设计
-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 JT-T-1359-2020客车空气悬架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