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英语教学中迁移作用初探 市五中 納明君摘要:学习具有迁移性。在教学中,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影响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迁移作用影响着英语教学,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学生已经习得的知识与能力,使迁移规律产生最大的正效应,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本文试从自己教学体验的角度,来分析初级英语教学中,如何利用正迁移来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以及如何防止负迁移的影响。关键词: 迁移、英语教学、 母语影响、英语内部迁移。迁移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会对以后新技能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对后继学习起帮助促进作用,称作正迁移;也可能是消极的,对后继学习起妨碍干扰作用,称为负迁移。心理学的实验结果表明,迁移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许多条件,其中最基本的一条是共同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知识和技能中寻找共同因素,是实现正迁移的前提条件。共同因素找出来了,还要特别注意分析不同因素,防止思维定势的干扰和影响。这样就可以减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负迁移的产生。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迁移规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促进正迁移而抑制负迁移的产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是值得我们探究的一个课题。1、 如何促进正迁移1、母语的正迁移作用母语对外语学习具有较大的正迁移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借助母语规则促进英语学习。现阶段,我国学生是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的,由于学生刚学了汉语拼音,如果再教他们英语字母的发音,就比较容易产生混淆。这时就应当考虑如何避免汉语拼音的干扰,又能很好地借助汉语拼音的发音规则来促进学生对英语发音的习得。学过汉语拼音的学生,一般都能自如地根据拼音规则进行拼读。在英语入门阶段,采用先不教字母名称的读音,而是直接教字母和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读音,使学生见到英语单词就像读汉语拼音一样迅速拼读出单词。如见到teacher一词,知道到t读作 /t/ , ea读作/i:/, ch读作/t/,er读作 /,学生就能很容易地拼出teacher/ti:t/ 的读音了。英语是表音文字,初学阶段的单词,大都是规则读音的词,几乎所有的词都能实现这方面的迁移。第2、 作为学习策略,母语能促进交际。在英语学习中,尤其是在初学阶段,将母语作为学习策略,能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初学外语时,学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母语认知系统,感悟到的东西在头脑中是以母语反应的。因而在英语知识欠缺时,会自然利用母语排除交际中的障碍。以母语作为英语学习策略有两个好处:(1) 使说话者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外语交际中易于显示他们的能力;(2)使说话者参与更多的谈话,有更多可理解性的输入,习得更多的语言知识,促进交际。我在教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8时,课文中有这样一句:“Id like some dumplings and orange juice,but I dont like onions or porridge.”我组织学生就“What would you like to have for breakfast/lunch/supper?”进行会话练习。一开始学生只能就学过的单词,如bread, eggs, beef, potatoes , hamburger等进行一些并不太符合他们生活实际的会话,实际上只是照课文中的句子读读而已,说了两三句就觉得无话可说了。这时,我就创设情境,引导他们进行真实的交际。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的实际爱好问答。如遇到没学过的词就用母语表达,然后我用英语把这些新单词写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说出许多自己喜爱的食物名称,如noodles(面条) tofu(豆腐) greens(青菜),cucumber(黄瓜),carrots(胡萝卜),mushroom(蘑菇)等,甚至还有soybean milk (豆奶),roast mutton cubes(烤羊肉串)等等。这样,适当使用母语既降低了学生用英语进行真实交际的难度,又大大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还掌握了句型结构、丰富了学生的词汇,真是一举多得。2. 英语内部的正迁移作用 英语内部也有迁移,称作内迁移。包括语言性内迁移和言语性内迁移两方面。语言性迁移主要指语音、词汇、语法方面;言语性迁移主要表现在听、说、读、写、技能方面。英语教学中如何促进英语内部的正迁移呢? 第一,用旧知识导入新知识。 教学中就要考虑如何把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激活起来,并把这些概念、原则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以达到迁移的目的。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尽量创设一些机会让学生将所学东西往新情境迁移。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关于某一学科的知识在头脑中可以组成一个有层次的结构。以旧带新,就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去认知新内容,引导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同化或引入旧知识的认知结构中去,既巩固了旧知识,又促进了新知识的吸收。 比如,教“It was-”句型。学生头脑中已有了“It is/Its-句型的知识结构,要用It is/Its-句型带出“It was-”句型,可以这样安排教学。事先在地上放一支钢笔,教师把它捡起来,问学生“What is it?”学生答:“Its a pen.然后把它放到讲桌上,教师问Where is it now?(指桌上)学生答“Its on the desk.然后教师自问自答:Where was it just now?(指地上)It was on the floor.再重复演示此过程,同时先后做放在地上、放在桌上的动作。这时学生很自然地就意识到这里存在着一个动作的先后关系,体会到“Its.”指现在状态,“It was.”表示过去状态。先要求学生随教师的动作跟读句型,然后安排做几个动作,实际运用“Its.”和“It was.”句型。再比如,由“现在进行时”引出“过去进行时”,be(am, is, are)+v-ing be (was, were)+v-ing“现在完成时”引出“过去完成时”have/has + v.p.p had +v.p.p等,都可以利用迁移原理完成。这样教学,能自然而然地使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正迁移,学生学起来既易于接受又有兴趣,且记得牢固。 第二、听说读写能力的相互迁移促进。 英语是一门实践课,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是其根本目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多听必然有利于说,多读必然有利于写,反之亦然。不仅如此,听、说、读、写内部本身也存在着迁移。 以阅读为例,精读和泛读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两种教学途径。其中精读以掌握词汇和语法为主,泛读则主要以理解内容、获取信息、扩大词汇、训练阅读速度为目的。但两者又是互为补充和促进的。良好的语言要素认知能力是语篇内容连贯理解能力的基础,而熟练的通篇理解能力又有助于弄清一些知识细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要求,通过各种方式,在最大范围内发挥正迁移的作用。 第三、运用对比分析法实现正迁移。 对比英、汉语言特点,分析其异同可以预见学习的困难,从而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排除母语的干扰,实现学习上的正迁移。英语和汉语在单词、词组结构、语法意义和用法上相似的地方,学生学起来容易,经教师略加提示,便可以迅速地转移到英语的后继学习和应用上去,容易产生学习上的正迁移。在学习英语字母时,通过其中共同的发音音素,将所学字母逐一归纳,发挥先学字母的正迁移作用。如H、J、K、等都含有共同音素/ei/,可通过字母A的名称音产生读音的迁移,有利于提高读音的正确性。词汇教学通过分析对比,也可实现正迁移的目标。许多单词的学习,可以利用已学单词对要学单词的正迁移作用来教学。如bus-us, coat-boat-goat, how-now-cow, all-ball-wall-tall-hall等等。 迁移总是以先前学习的知识为前提的,先学到手的知识越巩固、越灵活,在后学的新知识中就越容易找到共同性,从而产生正迁移。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把教材内容有系统、有组织地安排,用各种方法做到前后照顾、以旧带新、以新促旧、新旧联系,对比强化,尽可能增大正迁移量,帮助学生及时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二、如何防止负迁移 1.适当进行英汉对比,提高学生防范母语干扰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需要语言来进行,二者无法分割。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是一门外语,依靠母语思维是必然的。母语的影响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学生会将母语中的规则、结构套用到英语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母语干扰。要正确看待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化弊为利,适当进行英汉对比,提高学生理解和鉴别能力。 英语学习必然会受到母语的干扰,因此,在进行英语训练时,如果能暂时忘掉母语,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固然最好,但要达到这一地步谈何容易。当我们接受一种英语表达法时,常常会不知觉地在心里把它与汉语表达法作比较。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一味去回避汉语,不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进行大量英语训练的同时,可以针对性的做一些必要的英汉对比,使学生产生警惕,避免出现把although和but、because和so连在一起使用的这类中国式的英语。 另外,汉语和英语在文化上的差异也需要我们教师向学生作一些必要的交代,告诉他们在何种场合要避免使用“How old are you?”“Where are you going?”“Are you married”“Have you had the meal?”等语句,让学生尽可能地了解西方文化背景、风俗和思维习惯。以减少文化差异导致的错误。 2.语言要点要讲解清楚,教会生学对易混知识进行分析归类 教师在把教学重点放在语言操练的同时,对单词的基本含义及语法要点,也一定要讲清楚、讲准确,并教会学生学会自己通过分析对比,揭示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有阶段性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如在学习时间状语从句和条件状语从句阶段,要求学生掌握从句中用一般时代替将来时。例如:We wont go to the seaside if it rains tomorrow. I will tell her the good news when she comes. 但到了学习宾语从句阶段,又要引导学生注意when和if引导的宾语从句不能用一般时代替将来时,并通过针对性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三种从句的用法。例如:I want to know if it will rain tomorrow. I dont know when she will come to meet us at the airport. 这样通过分析、归纳,学生的知识体系就会变得完整、清晰,不会因为知识的增加而产生混乱,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3. 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语言运用的应变能力。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课堂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言语交际活动进行教学。语言练习应体现系统性、科学性和层次性,以防止一些相似性较强,但又有本质区别的知识概念的混淆。下面几种类型的练习形式可供参考: (1)对比性练习(如是非判断、改错等) 教师把平时观察、积累的一些学生易错的句子,重点提出来进行针对性正误对比分析,以帮助学生提高鉴别能力。 (2)选择性练习(如单项选择、选词填空等) 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能力而设计的一些专题练习,消除学生对有些知识的含糊认识。 (3)强化性练习(如问答、听、说、读、写各项专门训练等) 其特点是集中性较强,在短时间内对某个语言项目进行反复操练,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企业官方网站域名购买与SEO优化加速服务协议
- 2025年航空航天零部件OEM设计与制造合同
- 2025年手工艺品原材供应与加工合作合同
- 快充移动电源多协议兼容与温升控制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 2025年新能源企业专利保护纠纷调解及高效仲裁全权委托合同
- 2025高端医疗设备租赁期满全面检修与保养服务协议
- 2025年P2生物实验室装修与后期维护保养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制造业员工劳动关系调整与专项技能培训服务合同
- 2025年高性能化工原料仓储管理与租赁合同
- 2025年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智慧社区建设运营管理服务合同
- 2024年施工员题库含完整答案(必刷)
- 道路施工流程讲解
- 有限合伙企业合伙协议
- 保险资管合规风险管理-深度研究
- 2022教师民族团结培训
- 《慢阻肺健康大课堂》课件
- 2024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3 Keep Fit How do we keep fit》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 中广核人才测评题库
- 护理深静脉血栓科普
- 核电站设备吊装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