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is系统使用及管理说明.doc_第1页
Solaris系统使用及管理说明.doc_第2页
Solaris系统使用及管理说明.doc_第3页
Solaris系统使用及管理说明.doc_第4页
Solaris系统使用及管理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olaris系统使用及管理说明第一章.Sun发展简史71)硬件体系72)软件体系7第二章PROM状态命令与参数71)指令集72)环境变量8第三章系统安装81)系统配置82)系统安装9第四章Unix 命令9.ls显示文件名,等同于dos下dir命令9.cd 目录转换,等同于dos下cd命令9.pwd 显示当前路径9.cat 显示文件内容,等同于dos下type命令9.more 以分页方式查看文件内容.10.rm 删除文件10.mkdir 创建目录10.rmdir 删除目录10.cp 文档复制10.mv 文件移动10.du 查看目录所占磁碟容量10.find 文件查找命令格式: find dir -name filename command10.vi 编辑器11.chmod 改变文档或目录之属性11.chown 改变文档或目录之拥有权11.chgrp 改变文档或目录之群组拥有权11.touch 改变文档或目录之最後修改时间12.who 查看系统注册用户12.id 查看当前用户用户号和组号12.passwd 修改用户口令1221.su 转换用户1222.ln 文档连结1223.grep 搜索字符串1224.fgrep 搜索字符串1225.file 显示文件类型1226.diff 比较文档或目录之不同内容1227.cmp 比较文档相同部分1328.ftp 命令1329.ftp 远程文件传输1330.后台执行ftp1331.telnet 远程终端访问1432.IO 重新导向1433.fsck命令1434.format命令15.格式化硬盘15.重新分区1835.route命令1836.boot命令及参数1837.printenv命令1938.setenv命令1939.stop命令20.Stop+d命令20.Stop+n20.Stop+be-ide2142.eject2143.watch-net-all2144.quota 命令2145.ifconfig命令23第五章用户管理241)用户基本知识24.文件信息24.缺省权限24.系统安全文件242)shell特点243)文件系统管理254)硬盘分区26.format实用程序26.newfs 创建文件系统27.fsck 修复文件系统275)挂接文件资源27.mount 文件系统挂接27.df 显示文件系统所占用的硬盘空间27.umount 摘下文件资源27.自动挂接文件资源28.NFS资源286)卷管理287)进程管理298)软件包管理29.pkginfo 显示软件包信息29.pkgadd 增加软件包29.pkgchk 校验软件包的安装29.pkgrm 删除软件包30.spooling 软件包309)数据备份和传输工具31.数据设备名31.数据备份命令31.ufsdump命令32.ufsrestore命令32.tar命令32.cpio命令33.compress,uncompress,zcat 命令34.mt 命令34.dd 命令34.异地使用磁带机(必须为可信任用户)3410)改变运行等级34.系统引导34.系统操作等级35a)运行等级说明35b)显示运行等级35c)关闭系统的原因35d)关闭系统(shutting down)36.例子:3611)网络应用配置3712)图形窗口配置3813)系统命令39第六章安装 Solaris 後的设定391)建立 /etc/defaultrouter - 为您的机器加上内定的 Router !392)建立 /etc/resolv.conf - 为您的机器加上 Name Server393)修改 /etc/nsswitch.conf - 让您的机器能使用 DNS404)修改 /etc/netmasks - 加上 NetMasks40第七章Solaris系统的启动和关机401)简介402)系统V启动过程423)管理员应注意三种类型的启动方式。424)运行等级435)各个启动阶段45第八章Solaris 的引导与初始化46第九章Solaris卷管理481).对于软盘,使用volcheck命令。482).CD-ROM与卷管理483).从远程驱动器共享CD文件:494).在本地系统访问共享文件:495).软盘和卷管理496).访问已格式化的软盘中的文件:49.在软盘驱动器中插入已格式化的软盘49.软盘的tar和cpio命令使用507).卷管理疑难解答508).在卷管理中使用workman509).禁止卷管理51第十章SUN系统的基本安全配置51第十一章SUN软件包管理的命令:pkginfo、pkgadd和pkgrm591)pkginfo 查看当前操作系统已经安装的软件包。592)pkginfo -d device | pathname -l pkg_name593)pkgrm 用于删除软件包594)pkgadd 用来添加软件包60第十二章Solaris中的进程工具611)ufsdump命令612)ufsrestore命令623)tar命令是用户级的备份命令,用于备份和恢复文件或目录.624)cpio命令 cpio(copy in/out)命令是能产生多卷备份的用户级命令。625)compress,uncompress,zcat 命令636)mt 命令637)dd 命令63第十三章Solaris下匿名FTP安装641)FTP的安全问题:642)自动登录:643)对于 Anonymous FTP 的用户, in.ftpd 限定了该用户的一些使用权限.644)FTP的问题66第十四章Solaris系统性能上的维护671)系统的平均负荷682)系统进程监视683)CPU与I/O监控694)内存统计管理695)系统信息的自动采集706)网络流量诊断707)文件系统的备份与恢复(ufsdump ufsrestore)71.指定磁带特性71.增量备份71.恢复备份的文件系统71.确定使用哪个磁带72.文件交互式恢复72.从备份磁带中恢复单个文件73第十五章部分防止Solaris溢出的方法73第十六章安装SUN的网卡741)安装网络适配器742)检验安装过程743)配置host文件764)SUN的PROM状态命令与参数76.指令集76.环境变量76第十七章Solaris中的系统log日志原理分析76第十八章Solaris安全手册761)准备过程762)初始化安装操作系统763)配置操作系统764)连接并测试网络765)安装系统管理工具软件766)再次配置和筛选系统安全767)建立Tripwire映象,备份和测试768)安装,测试应用程序769)以下准备正式运行系统76第十九章Sendmail8.6.9安装简介761)用任何手段(其实大概是用ftp)抓到此软体。762)全tar开後应该会在该目录下建立几个目录763)输入make-fMakefile.XXX764)产生系统设定档,也就是sendmail.cf765)把compile好的东东install到系统上去766)测试罢了76第二十章如何在Solaris2.6中配置网络76第二十一章如何使我的Solaris Web server更安全?761)Web server安全检查762)硬件上.763)安装系统764)系统里的Strip765)安装第三方软件766)限制通过网络进入系统767)配置S/Key768)配置wu-ftp769)限制对文件及文件系统的存取权限7610)测试配置7611)最后:一些建议76第二十二章Solaris网络配置76第二十三章Solaris网络管理培训761)网络地址和掩码76ifconfig命令76ping命令762)网络服务763)路由和网关76route命令764)DNS客户端的设置76nslookup命令761).Solaris 8支持的配件:761)Solaris 8 支持的主板762)Solaris8_x86支持的网卡列表76.适配器-快速以太网供应商76.网络适配器-令牌环76.网络适配器-以太网(Continued)供应商76.网络适配器-以太网(Continued)供应商76第二十四章Solaris8 公用桌面环境管理76第一节主要配置文件76第二节CDE 的目录结构76第三节配置会话管理器761).什么是会话?762).当会话启动时76第四节启动登录服务器761).登录服务器:762).启动登录服务器76第五节管理本地和网络显示器761).查找登录服务器进程 ID762).在本地显示器上显示登录屏幕763).在没有本地显示器情况下运行登录服务器764).在本地显示器上访问命令行登录765).提供字符显示器控制台766).在网络显示器上显示登录屏幕767).来自网络显示器的 XDMCP 直接请求768).来自网络显示器的 XDMCP 间接请求769).管理非 XDMCP 网络显示器7610).控制对登录服务器的访问7611).XDMCP 直接模式7612).XDMCP 间接模式76第六节检查错误76第七节停止登录服务器76第八节更改登录屏幕的外观761).更改徽标762).更改欢迎消息763).更改字体764).更改登录屏幕性能765).更改每个显示器的登录屏幕性能766).更改 X 服务器访问767).更改 X 服务器环境768).更改缺省语言769).更改登录服务器语言菜单的内容7610).启动用户会话之前发出命令7611).启动桌面会话76第九节管理登录管理器76第1章. Sun发展简史1) 硬件体系81-89 Sun1/2/3 CISC Motrala 680x0系列 89-94 Sun4/60 sparc1 Risc sparc 65 sparc1+ 70 sparc2 Server : Sun/290/670/690 93-96 Sparc10/20 SuperSparc Server : 1000/2000 96-97 Ultra1(140/170/170E/200E) UltraSparc SBUS体系结构,UPA接口 Ultra2 Server : E150,E3000 98-99 Ultra5 ,Ultra10 PCI体系结构 (IDE外设) Ultra30,Ultra60 Server : E250,E450,E3500 2) 软件体系 Solaris 1.x SunOS 4.1.3+OpenWindow 1.x BSD Solaris 2.x System V 32bit 2.5.1 SunOS 5.5.1 +OpenWindows 2.6 SunOS5.6+CDE1.2 Solaris 2.7(7) 64 bit第二章 PROM状态命令与参数1) 指令集格式: OK 指令 1.banner 显示当前机器配置状况,CPU,内存,hostid,EtherNet 2.probe-scsi 显示内部SCSI通道所挂接设备3.probe-scsi-all 显示所有SCSI通道及所挂接设备 4.probe-ide 显示所有IDE通道及所挂接设备(针对U10,U5) probe-fcal-all 5.devalias 显示设备别名,如 cdrom,disk,disk0,disk1等 6.printenv 无参数,显示环境变量或 参数为环境变量名 如: printenv auto-boot? 7.setenv 设置环境变量,如: setenv auto-boot? false 8.set-default 恢复环境变量预定值 如:set-default auto-boot? 9.set-defaults 恢复所有环境变量预定值 10.boot device option 启动主机 device :设备别名,如:cdrom,disk,net 或直接设备名 如:Ultra60 外置CDROM /pci1f,4000/scsi3,1/disk6,0:f option : -r 系统重新配置 -s 启动单用户环境 11.eject cdrom|floppy 弹出cdrom或floppy 12.reset 复位 2) 环境变量 1.auto-boot? 预定值=true 自动启动;=false 进入PROM状态 2.diag-switch? 预定值=false 启动状态,启动设备名为boot-device =true 诊断状态,启动设备名为diag-device 3.boot-device 预定值=disk 4.diag-device 预定值=net 5.tpe-link-test? 网络检测 =true 检测网络(一部分机器具有此变量)第三章 系统安装1) 系统配置主机名 ultra 网络连接(y/n) y IP地址 命名服务 none 子网(y/n) n 地理,时区 PRC 时间 2) 系统安装 系统安装 初始化 软件安装 完全 硬盘分区 手动,用户化 / 4000 swap 300 backup 4300第四章 Unix 命令. ls显示文件名,等同于dos下dir命令命令格式:ls option file -l 显示详细列表 域1 :文件类型和文件权限 域2 :文件连接数 域3 :文件所有者名字 域4 :文件用户组名字 域5 :文件长度 域6-8 :最近修改日期 域9 :文件名 -a 显示所有文件,包含隐藏文件(以. 起头的文件名) -R 显示文件及所有子目录 -F 显示文件(后跟*)和目录(后跟/) -d 与l选项合用,显示目录名而非其内容 . cd 目录转换,等同于dos下cd命令 注意目录分隔符为“/”,与dos相反 . pwd 显示当前路径 . cat 显示文件内容,等同于dos下type命令 命令格式:cat filename . more 以分页方式查看文件内容. 命令格式:more filename. rm 删除文件 命令格式: rm -r filename (filename 可为档名,或档名缩写符号.) . mkdir 创建目录 命令格式: mkdir -p directory-name mkdir -p dir/subdir 直接创建多级目录 . rmdir 删除目录 命令格式: rmdir directory目录必须首先为空. cp 文档复制 命令格式: cp -r source destination cp -r dir1 dir2 (recursive copy) 复制整个目录. 若目录 dir2 不存在,则将目录dir1,及其所有文档和子目录,复制到目录 dir2 下,新目录名称为dir1.若目录dir2不存在,则将dir1,及其所有文档和子目录,复制为目录 dir2. . mv 文件移动命令格式: mv source destination mv dir1 dir2 若目录 dir2 存在,则将目录 dir1,及其所有档案和子目录,移到目录 dir2 下,新目录名称为 dir1. 若目录 dir2 不存在,则将dir1,及其所有文档和子目录,更改为目录 dir2. . du 查看目录所占磁碟容量 命令格式: du -sk directory du dir1 显示目录 dir1 的总容量及其次目录的容量 du -sk dir1 显示目录 dir1 的总容量,以k bytes为计量 . find 文件查找命令格式: find dir -name filename commandfind . -name hello -print 寻找目前目录及所有的子目录内名为hello的文档. find . -ctime +7 -print 找出七天内未被更动的文档 find . -size +2000m -print 找出大小超过2000 bytes的文档 find /tmp -user b1234567 -print 在/tmp下属於b1234567的文档 find . -name *.c -exec rm 删除所有的.c档 find . -name test* -print 显示当前目录及其子目录文件名前4位为test的文件名 . vi 编辑器 j,k,h,l上下左右ctrl+f :后翻页0行首ctrl+b前翻页 $行尾ex命令状态 数字G数字所指定行数字s 替换指定数量字符u取消上次操作:0文件首:set number显示行号:1,$s/string1/string2/g全文件查找string1并替换为string2. chmod 改变文档或目录之属性 命令格式:chmod -R mode name ( name 可为档名或目录名;mode可为 3 个 8 位元之数字,或利用ls -l命令,列出 文档或目录之读、写、执行允许权之文字缩写.) %chmod 755 dir1将目录dir1,设定成任何使用者,皆有读取及执行之权利,但只有拥有者可做修改. %chmod 700 file1 将文档file1,设定只有拥有者可以读、写和执行. %chmod o+x file2 将文档file2,增加拥有者可以执行之权利. %chmod g+x file3 将文档file3,增加群组使用者可执行之权利. %chmod o-r file4 将文档file4,除去其它使用者可读取之权利. . chown 改变文档或目录之拥有权 命令格式:chown -R username name ( name 可为档名或目录名.) %chown user file1 将文档 file1 之拥有权,改为使用者 user 所有. %chown -R user dir1 将目录 dir1,及其下所有文档和子目录之拥有权, 改为使用者 user 所有. . chgrp 改变文档或目录之群组拥有权 命令格式:chgrp -R groupname name ( name 可为档名或目录名 ) %chgrp vlsi file1将文档 file1 之群组拥有权,改为 vlsi 群组. %chgrp -R image dir1 将目录dir1,及其下所有文档和子目录,改为 image 群组. . touch 改变文档或目录之最後修改时间 命令格式:touch name ( name 可为文档或目录名称.) . who 查看系统注册用户 . id 查看当前用户用户号和组号 . passwd 修改用户口令 命令格式:passwd username 无用户参数修改本用户口令 21. su 转换用户 命令格式: su - username 无用户参数为转换到超级用户 22. ln 文档连结 命令格式:ln -s oldname newname ( Hard link ) 同一文档,可拥有一个以上之名称,可将文档做数个连结. ln -s file1 file2 将名称 file2,连结至文档 file1. 23. grep 搜索字符串 命令格式: grep string filename M 以M开头的行,表示开始的意思;M$ 以M结尾的行,$表示结束的意思 0-9以数字开始的行,内可列举字母;124ab 以1,2,4,a,或b开头的行 b.503 句点表示任一字母 * 星号表示0个以上的字母(可以没有) + 加号表示1个以上的字母 . 斜线可以去掉特殊意义 cat passwd | grep b 列出大学部有申请帐号者名单 cat passwd | grep s 列出交换学生申请帐号者名单 cat passwd | grep b.503 列出电机系各年级. grep . myfile.txt 列出所有以句点开头的行 24. fgrep 搜索字符串 命令格式:fgrep string file 25. file 显示文件类型 命令格式:file fileall 文件类型为shell script,ELF 32bit,ASCII text,data or tar file 26. diff 比较文档或目录之不同内容 命令格式:diff -r name1 name2 ( name1 name2 可同时为档名,或目录名称.) %diff file1 file2 比较文档 file1 与 file2 内,各行之不同处. %diff -r dir1 dir2 比较目录 dir1 与 dir2 内,各文档之不同处. 27. cmp 比较文档相同部分 命令格式:cmp file1 file2 28. ftp 命令 ascii 将传输模式设为 ascii 模式.通常用於传送文字档. binary 将传输模式设为 binary 模式,通常用於传送执行档,压缩档与影像档等. cd remote-directory 将远程主机上的工作目录改变. lcd directory 更改本地主机的工作目录. ls remote-directory local-file 列出远程主机上的文档. get remote-file local-file 取得远方的文档. mget remote-files 可使用通用字元一次取得多个文档. put local-file remote-file 将本地主机的文档送到远程主机. mput local-files 可使用通用字元一次将多个文档放到远程主机上help command 线上辅助指令. mkdir directory-name 在远程主机创建一个目录. prompt 更改交谈模式,为 on 则在 mput 与 mget 时每作一个文档之传输时均会询问. quit/bye 离开ftp .29. ftp 远程文件传输 命令格式: ftp hostname|IP address 在进入 ftp 之後,如果与 remote host 连接上了,它将会询问你 username与密码,如果输入对了就可以开始进行文档传输. 注意:如用户无密码,无法注册 30. 后台执行ftp . 首先,将过程所用到的指令依顺序放入文档中,如下: %cat ftp_command !mkdir test lcd test cd test prompt binary mget *.* bye . 其次,建一个.netrc档,属性为400,让ftp 自动到此读取Username与Password,方可顺利login 到的主机,如下: %cat .netrc machine remote login anonymous password guest . 最後再执行下面指令即可. %nohup ftp remote message & 31. telnet 远程终端访问 telnet hostname|IP address32. IO 重新导向 UNIX所有的程式执行时,均需资料的输入以及输出资料。一般而言,资料是从键盘输入,并将资料输出到萤幕上,这就叫做标准输入及标准输出,而我们可以更改标准出输出入。. 更改标准输入 在命令後方加,即可从这个文档输入资料。. 更改标准输出在命令後方加 ,即可将萤幕输出的资料导向到这个文档上。. 更改标准输出在命令後方加 ,功能与相似,只不过这会将资料加在文档後方。 . 管道在两个命令中间加上|,即可将前方指令的输出当成後方指令的输入。例: cd /tmp ls -l /tmp/ls.out cat /tmp/ls.out more /tmp/ls.out rm /tmp/ls.out ls | more ls | wc -l (word count, count line number,算出文档数目)33. fsck命令对文件系统进行检查,并对损害的文件系统进行修复。 fsck的语法如下: fsck (-F fstype) (-v) (-m) (-special) fsck (-F fstype) (-v) (-y|Y|n|N) (-o fstype options) (special) 其中: -F fstype : 说明被检查的文件系统的类型 -v : 返回完成的命令行,但不运行 -y|Y: 对所有问题均回答Yes -n|N: 对所有问题均回答No -m: 对文件系统进行检查,不修复文件系统,如果文件系统经检查后是可安装的,则显示 ufs fsck : sanity check : /dev/rdsk/c0t0d0s0 okay。 -o: 文件系统类型选项,选项由逗号分隔, 最常用的选项有两个:P: 整理(preen)模式 F: 强制检查模式,此选项忽略文件系统状态标志。 移去一个没有相关文件的目录入口答Yes或Y来删除该目录入口 重连接一个已分配但不能访问的文件 对fsck的RECONNECT?回答Yes,即把该I节点连接到lost+found目录下,文件名即是I节点号 连接数调整回答Yes或Y来改正连接数 自由块表不一致回答Yes或Y来修正超级块 对于fsck询问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用Yes来回答,所以在实际应用时,可以用 -y选项来执行该命令对硬盘进行检查和修复。34. format命令由于它的破坏性极大,使用时一定要小心! 两个用途,即格式化硬盘和重新对硬盘分区。 . 格式化硬盘 最好进入单用户模式 #format 系统会显示所有的硬盘并让我们选择要操作硬盘:Searching for disks。done AVAILABLE DISK SELECTIONS:0。 c0t0d0 /pci1f,4000/scsi3/sd0,0 1。 c0t1d0 /pci1f,4000/scsi3/sd1,0 2。 c0t2d0 /pci1f,4000/scsi3/sd2,0 3。 c0t3d0 u03 /pci1f,4000/scsi3/sd3,0 Specify disk (enter its number): 2 selecting c0t2d0disk formatted Warning: Current Disk has mounted partitions。FORMAT MENU:disk - select a disk type - select (define) a disk type partition - select (define) a partition table current - describe the current disk format - format and analyze the disk repair - repair a defective sector label - write label to the disk analyze - surface analysis defect - defect list managementbackup - search for backup labels verify - read and display labels save - save new disk/partition definitions inquiry - show vendor, product and revision volname - set 8-character volume name ! - execute , then return quit format partition PARTITION MENU: 0 - change 0 partition 1 - change 1 partition 2 - change 2 partition 3 - change 3 partition 4 - change 4 partition 5 - change 5 partition 6 - change 6 partition 7 - change 7 partition select - select a predefined table modify - modify a predefined partition tablename - name the current table print - display the current table label - write partition map and label to the disk ! - execute , then return quit partition modify partitionlabel partitionquit formatsave使用命令newfs来为每一个分区创建文件系统:newfs /dev/rdsk/c?t?d?s?硬盘包含启动分区(根分区),我们需要手动安装启动模块#reboot cdrom -s (从光盘启动,并进入单用户模式) #mount /dev/dsk/c0t1d0s0 /mnt (将系统根分区挂接到mnt目录下) #cp /ufsboot /mnt #installboot /lib/fs/ufs/bootblk /dev/rdsk/c0t1d0s0 (安装启动模块)#umount /mnt (卸下挂接)#reboot (重启动) . 重新分区 format命令也可以对硬盘进行重新分区。重新分区后,受影响分区上的所有文件将被清除要对该分区表命名,SAVE退出format 命令。分区结束后,我们要用newfs命令为改变的分区创建文件系统35. route命令route命令主要用于手动配置静态路由表 例:增加一条通过网关到达令一子网的路由 #route add net remote_net_ip gateway_ip 1 其中add代表要增加路由,net表示路由到达的是一个网络而不是一台主机,1代表远端网络需通过网关才能到达 (直接通过网络接口相连时,该参数用0) 命令格式: #route add -net remote_net_ip gateway_ip -netmask netmask #route add -host host_ip local_interface_ip -interface 使用delete,change命令参数可以对路由表中的路由信息进行删除和修改使用netstat -rn命令查看当前的路由信息过修改文件/etc/defaultrouter可以设置一些默认路由 36. boot命令及参数BootPROM相当于PC的CMOS,可以在BootRPOM下检测硬件和设置启动选项。Sun系统包含下列两样基本硬件: BootPROM芯片 非易失性存储器(NVRAM):保存主机的ID号和启动选项设置 BootPROM基本命令 banner命令ok banner Sun UltraSPARC 60 UPA/PCI (2 X UltraSPARC-II 296MHz), Keyboard Present OpenBoot 3。11, 256 MB memory installed, Serial #3159808。 Ethernet address 8:0:22:1a:e7:3f, Host ID: 72303700。 ok banner命令显示系统的基本配置信息,包括机器型号、CPU数量和主频、内存大小、以太网地址、主机序列号等。 boot命令使用方法如下:ok boot device_name - options a 交互式启动操作系统 r 重新配置操作系统硬件信息 s 操作系统进入调试状态(单用户模式) v 显示启动信息的详细情况 ok boot disk2 -r 37. printenv命令 printenv命令显示NVRAM变量的设置和缺省值。 ok printenv Parameter Name Value Default Value tpe-link-test? true true output-device ttya screen input-device ttya keyboard sbus-probe-list f0123 f0123 keyboard-click? false false diag-file diag-device net net boot-file boot-device disk2 disk auto-boot? true true More ,q ? q ok 38. setenv命令 setenv设置PROM的参数值,常用的参数有: 参数 值 意义 auto-boottrue 下次自动启动操作系统 false 下次启动停在OK状态 boot-device cdrom 从光驱启动操作系统 disk2 从第二个硬盘启动操作系统 注:由于Ultra 5没有内置SCSI口,只能加块带SCSI口的网卡。此时设置启动盘应该是: ok setenv boot-device /pci1f,0/pci1/pci1/SUNW,isptwo4/sd2,0:a Ultra 60外置硬盘的启动应为: ok setenv boot-device /pci1f,4000/SCSI3,1/disk2,0:a set-defaults命令 将NVRAM的所有参数复原为默认值 机器启动时的键盘输入 39. stop命令若在系统加电自检时按下Stop,就取消POST(加电自检)诊断,然后停留在OK状态。 . Stop+d命令在系统自检时同时按下stop和d键,系统将自动转到诊断模式,诊断模式下系统将更完全地进行自检。 . Stop+n 如果由于NVRAM的设置不正确而导致系统无法正确启动时,可以在系统加电自检时同时按下stop和n键。它的作用是将NVRAM的参数值设为默认值。 . Stop+a 同时按下stop和a键将中断操作系统的运行,退到OK状态。 警告:尽量不要在操作系统运行时按stop+a,这将导致操作系统停止且导致数据的丢失。在万不得以的时候,在按下stop+a后,键入sync命令用以将内存的数据同步到硬盘中。 40. probe-scsi-all ok probe-scsi-all Target 3 Unit 0 Disk SEAGATE ST1480 SUN0424626600190016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Target 6 Unit 0 Removable Read Only device SONY CD-ROM 这个命令查找系统的所有SCSI设备。 注:如果从操作系统中退出后再运行此命令可能会造成系统的死机。请先设置auto-boot?为false后再运行reset-all,系统将重新自检,停留在OK状态下,然后可以运行这个命令。41. probe-ide 查找系统的所有IDE设备。 ok probe-ide Device 0 ( Primary Master ) ATA Model : ST 34342A Device 1 ( Primary Slave ) Not Present Device 2 ( Secondary Master ) removable ATAPI Model : CDR-8240B Device 3 ( Secondary Slave ) Removable ATAPI Model yyyyyyyyyyyyyyy 注:如果从操作系统中退出后再运行此命令可能会造成系统的死机。请现设置auto-boot?为false后再运行reset-all,系统将重新自检,停留在OK状态下,然后可以运行这个命令。42. eject将软盘放入软驱,然后在输入eject,软盘将自动弹出。 43. watch-net-all 测试所有网卡和网络状态。每个网卡测试分两部分:loop-back测试和网络线路测试。如果loop-back(网卡自环)通过,说明网卡状态良好。如果网络线路测试没通过,说明网线没接收到信号,可能是网线没接好或是网线不好。44. quota 命令限制每个用户可以使用硬盘空间的大小。quota:显示用户硬盘限额和使用情况。edquota :为每个用户设定硬盘限额。quotaon: 启动文件系统硬盘限额服务。quotaoff : 关闭文件系统硬盘限额服务。 repquota : 显示当前硬盘限额状态。硬限制是指对资源节点和数据块的绝对限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用户超过这个限制;而软限制是指用户可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默认时为一周,在/usr/include/sys/fs/ufs_quota.h文件中设置)超过软限制的额度,在硬限制的范围内继续申请资源,同时系统会在用户登录时给出警告信息和仍可继续申请资源剩余时间。如果达到时间期限,用户的硬盘使用仍超过软限制的额度,则系统将不允许用户再申请硬盘资源。 首先在限制的文件系统的根目录下建立名为quotas的文件,该文件的所有者应是root,其它用户不可对它进行写操作touch quota;chmod 644 quotas,编辑/etc/vfstab文件,找到要进行硬盘限额服务的文件系统,并将mount option字段的值设为rq,存盘退出。#edquota username 系统生成:fs /export/home1 blocks (soft = 0, hard = 0) inodes (soft = 0, hard = 0)fs字段表明使用硬盘限额的文件系统,为/export/home1block和inodes表明用户可以使用的硬盘千字节数和I节点数,即用户可使用的硬盘空间和可建立的文件数soft和har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