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温州中学自主招生语文试题.doc_第1页
2012年温州中学自主招生语文试题.doc_第2页
2012年温州中学自主招生语文试题.doc_第3页
2012年温州中学自主招生语文试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温州中学自主招生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共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选择题每小题4分)“格物致知”与杨万里咏月诗由于身兼诗人与理学家的双重身份,以山水诗人著称的杨万里能够将格物致知的思想中所蕴涵的诗性观念运用到创作中,以理学家的仁者胸怀和人格涵养赋予自然万物以独特的情感与审美观照。“格物致知”源于儒家的礼记大学篇,宋代的理学家从各自思想学说的角度出发对“格物致知”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其共同的问题是探讨“物”和“知”的关系,目的是要通过对规律的认知和把握去揭示和贯彻理的普遍性和永恒性。“格物致知”作为理学的一种哲学方法,它在实现人生境界的同时也由一种人生哲学而转化为艺术思维和情感的体验,这也是其能够成为理学家共同遵循的为学方法的重要原因。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理学讲究“格物”,诗学注重“感物”,二者处在不同的层面中。但从情感体验的这个角度讲,“格物”之“物”与文学创作中的“感物”之“物”有着亲缘关系。在文学家那里,“物”是他们以感性、形象表达情感的中介,而理学家则要尽“物”之“理”。事实上,理学的“格物”到诗学的“感物”只一步之遥,关键是要找到二者在思维和审美领域里能够沟通起来的桥梁。 作为理学家,杨万里对理学“格物致知”的为学方法谨遵不讳,对“物”也有着自己的认识。他在哲学著作庸言中说:“物亡道存,道则存矣,何地措道哉?”其把对物的认识作为“道”的第一要素与理学家的思致是一致的。其言“天地之道不在数也,依于数而已”,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形式、数量和性质,但这些皆非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在于他们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是事物中所蕴涵的“理”。 杨万里正是领会了“物”所负载的双重意义,因此,在超越江西诗风的艰难历程中,他最终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在自然万物,并倾注了毕生的精力致力于对自然的描写,并用理学家“格物”的精神去认真观察、揣摩,在具体细微的意象中以小见大,以少总多,通过不同事物的变化情态去揭示自然界生生不息的造化之妙。杨万里有意识地去展现自然物象的多重意态,对于月亮意象摄取同样如此,月亮的各种情态都尽现其笔下。不仅有落月、新月、半月、孤月、江月、霜月、秋月、雪月、晓月、圆月、弯月、残月、缺月、垂月、月波、月色、月影等形影展现;亦有月低梅影、湖光月色、花愁月恨、月色波声、明月清风、春花秋月、月梢风叶、酒浪月波、月华露气等摇曳生姿的景致描写。尽管前人对月亮已极尽描写,但杨万里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依然能够把月亮写得异彩纷呈,不落寞臼,这无疑有赖于其哲学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渗透,从而能够以超越前人的审美直觉,将对月亮意象的内涵营造得更为深入而精妙。如果抛开月亮意象所承载的思想文化内涵,仅就其自身的审美情态而言,杨万里之前的诗人描写得已经极其精微,仅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不仅赢得“孤篇压全唐”的赞誉,更是令其后的诗人望而却步,就连天才诗人李白笔下的月亮也大都是起着烘托情思、寄寓哲理的作用,而对直接描写月亮升沉陨落的情形是有所回避的。而在杨万里的笔下,他却从不同侧面来描写月亮初生、高照、低沉的各种情态。 (选自名作欣赏,有删改)1.下列对“格物致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4分)A. 格物致知源于儒家学派的思想,礼记大学篇里首先提到这个名词,后来成为理学家共同遵守的为学方法。B格物致知在宋理学家的思想学说中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作为哲学方法是一致的,都探讨“物”“知”的关系。C格物致知在理学中开始是探讨人生哲学,后来转化为艺术思维和情感体验,最终达到了实现人生境界的目的。D格物致知揭示了理学的普遍性和永恒性,是一种认识论,是通过认识、把握事物的规律来实现这个目的的。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4分)A. 理学、诗歌学都注重认识论研究,不过重点有所偏重,理学讲究格物,诗歌学讲究感物,二者在不同层面。B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分析,理学家的物与文学家的物是一致的,不过前者处于思维领域,而后者处于审美领域。C杨万里十分注重描写自然景物,用自然造化揭示景物变化情态的妙处,使得诗歌意象以小见大、以少胜多。D作为理学家和诗人的杨万里对“格物致知”的物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十分尊崇“格物致知”的为学方法。3杨万里对“月”的描写有何独特之处?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6分)二、文言文阅读:(共2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小题。叙陈正甫会心集袁宏道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最上乘也。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为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隔绝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余友陈正甫,深于趣者也,故所述会心集若干卷,趣居其多。不然虽介若伯夷,高若严光,不录也。噫,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注苏州:唐代诗人韦应物任官终于苏州刺史,史称“韦苏州”。4. 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A率心而行 率:顺从B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 非:没有C迨夫年渐长 迨:等到D不然虽介若伯夷 介:孤高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4分)A趣之正等正觉最上乘也 愚不肖之近趣也 B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 趣居其多C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 而能知趣如此者哉D自以为隔绝于世 深于趣者也6. 下列选项中,全都属于作者所谓“难得”之趣的一项是( ) (4分)辨说书画,涉猎古董 如苏州之烧香煮茶。 不失赤子、能婴儿。 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或为酒肉,或为声伎。有身如梏,有心如棘。A B C D7.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8.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8分)予 退 处 林 下 绝 过 从 思 平 日 与 客 言 者 时 记 一 事 于 笔 则 若 有 所 晤 萧 然 移 日 所 与 谈 者 惟 笔 砚 而 已 故 谓 之 梦 溪 笔 谈 所 录 惟 山 间 木 荫 不 系 人 之 利 害(取材于沈括梦溪笔谈序)三、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4分,共20分)9.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棱角/菱角 扑朔/追溯 载舟覆舟/载入史册B咋呼/咋舌 阜盛/ 馥郁 惟妙惟肖/娓娓动听C皮癣/苔藓 隽永/镌刻 刚愎自用/无裨于事D训诂/沽酒 徜徉/佯装 引吭高歌/沆瀣一气10. 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黑色的河流,无鸟的天空,炸耳的喧嚣,呛鼻的空气,让城市人喊累,很明显,这并不是劳作之累,而是生活空间之累。B阿尔卑斯山有典型的冰川地形,许多山峰岩石嶙峋,角峰尖锐。冬天,这里白雪皑皑,冰川连绵,银白色的山坡陡峭雄伟,是赏雪滑雪的胜地。C春分,昼夜平分,春色与茶色平分。看,春染茶山,峰峦迭翠。听,山泉潺潺,鸟鸣蜂吟。沏上一杯春分茶,茶中绿意,幽若山林,茗香清纯,去浊扬清。D那些由斑驳笔触所生成的老照片般的油画人物,静静地在虚拟场景中或坐或站,有着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气息。这气息如一杯汤色浓浓厚厚的普洱老茶,显出生命的透彻感。11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据说短信拜年,已成为与吃年饭、看春晚并列的春节三件大事。同一时间里,祝福短信便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铺天盖地的散播。大量转发的拜年短信,内容大同小异,相互抄袭,人云亦云,毫无个性和感情色彩。因此很多人对节日期间的一些所谓短信不厌其烦。有专家认为,虽然转发短信内容多姿多彩,但人们更容易被原创的温暖与真诚打动。A 铺天盖地 B人云亦云 C不厌其烦 D 多姿多彩1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教育背景、充满阳光的心态,都是促进林书豪健康成长的积极因素,是优良环境与个人努力想1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简要概括该实验得出的结论。 (不超过25字)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可以吃两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通过克制自己的欲望,迟延满足而多吃到了糖。研究人员进行跟踪观察,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