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导学案(学生用).doc_第1页
《我与地坛》导学案(学生用).doc_第2页
《我与地坛》导学案(学生用).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与地坛导学案【学习目标】1、 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知识、能力目标)2、 体会作者截瘫后那些复杂的感受尤其是伟大的母爱,并思考生命的意义(情感目标)【自学时间】:建议用55分钟完成以下内容的学习。【自学指导】下面有三把打开我与地坛的金钥匙,希望你能带上它们去解读文本,走进史铁生。1、 本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景状物、托物言志的散文,地坛对作者而言,既是景,又是作者的精神家园,他在其中感悟到赖以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思。学习时,一定要结合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去解读理解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悟出的最为健全而丰满的生命意义。2、 反复诵读、品读,是深刻理解本文的关键。边读边思考,才能准确把握本文。3、 知识链接:(磨刀不误砍柴工,花2分钟的时间看这部分内容,在下文的学习中,你会省时又省力。)史铁生(19512010.12),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1958年在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部。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合欢树命若琴弦原罪宿命钟声我的丁一之旅等。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融合在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悟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基础知识】注意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坍圮 亘古 捋须 猝然 颓墙 濒临 皈依教诲 恪守 窥视 召唤 熨帖 熨斗 宿命星宿 隽永 玉砌 沏茶 怃然 嘈杂 倔强【整体感知】(建议做题用时10分钟)全文共选入两部分,反复阅读,概括两部分内容,并为两部分内容各拟一个小标题。(提示:可逐个自然段解读,概括自然段意,再浓缩成小标题。) 【文本探究】 品读第一部分(建议做题用时12分钟) 1、 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地坛的景物特点引发身体残废的作者对生命的长久思考,悟出了生命的真谛。文中共有三处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请用关键词概括出来。这些景物给予作者什么样的生命感悟?(温馨提示:共有三处,请用心细读、品读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概括景物特点从景物特点探究作者生命的感悟)例如:景物一(第3段)地坛的特点: 荒芜、冷落 作者的感悟: 地坛是“我”的“难友”,接纳了“我”这个残废的人,它好像能够感受到“我”内心的苦痛,理解“我”迷茫的心情。“我”对地坛也产生同病相怜似的心灵共鸣,“我”与地坛一下子拉近了距离。 景物二(第5段):景物特点 作者感悟: 景物三(第7段):景物特点 作者感悟: 反思:怎样才能从写景中悟出感情?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你的同桌呢?品读第二部分(建议做题用时13分钟)1、 地坛是史铁生获得生存信心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自己的儿子在生命最灿烂的时候失去了双腿,作为母亲,她想到了什么?又做到了什么?史铁生又从伟大的母爱中悟出了什么?(温馨提示:第一、第二问可从母亲的心理活动和行动两方面去找。第三问可从体会母亲的爱与痛苦在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中所起的作用来思考,主要体现在59自然段)第一问(我找到的句子): 我同桌找到的句子: 第二问(我找到的句子): 我同桌找到的句子: 第三问(史铁生的感悟): 【感受亲情】(建议做题用时15分钟)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抒写了他对母亲的感悟,你呢?你身边的亲情(尤其是母爱)有没有一件事或一个细节令你珍藏一生的呢?请写一篇150200字的小短文。(请跟你的同桌分享你的感动。) 【独学反思】祝贺同学们完成了以上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你认为哪些地方是你学习的难点?为什么?【课外延伸拓展】(建议做题时间6分钟)1、 (2011年四川高考题)2010年12月31日,著名作家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他捐赠的肝脏在天津成功移植给了一位患者。请你以这位患者的名义给史铁生写一段感激的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