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_道路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ppt_第1页
第11章_道路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ppt_第2页
第11章_道路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ppt_第3页
第11章_道路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ppt_第4页
第11章_道路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路概论 环境保护 是指大气 水 土壤 声环境 以及道路中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 水源保护地 森林 草原 湿地和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等生态环境 环境按其要素属性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 大气环境 水环境 土壤环境和声环境等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保护农田水利设施 尽量减少拆迁 方便居民出行 保护和利用人文景观 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 水资源 自然水流形态的保护 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道路环境保护应贯彻 为防为主 以治为辅 综合治理 的原则 并结合工程设计开发利用环境 尽可能改善和提高道路环境质量 公路景观 内部景观 行驶在道路上的驾驶员看到的景观以及在停车场 服务区等休息散步时看到的景观 是动景观 强调线形 公路景观 基本要求 使自然景观与道路工程结构物达到尽可能协调 应从使用者的视觉 心里出发 使道路具有功能 美观及经济的一致性 道路景观造型1 道路平面造型 与环境协调 植树2 道路立面造型 与地面坡度一致3 道路横断面造型 边坡绿化 4 交叉口造型 不影响通视5 结构物景观造型 与景观协调6 附属设施造型 协调和谐 坡面修饰 边坡坡度坡顶 坡脚缓和化处理填 挖边坡之间缓和化处理 边坡坡度 岩质边坡高度小于30m时 边坡坡率不宜大于下表规定 考虑景观设计的路面土质边坡处理 土质边坡高度不大于20m时 边坡坡率不宜大于下表规定 坡顶 坡脚缓和化处理 坡顶 坡脚缓和化处理 流线型横断面 意义 减少越界车辆的冲击 事故易控制 简化草皮铺筑工作 节省维修养护费用 边坡易稳定 减少风蚀和积雪 填 挖边坡之间缓和化处理 意义 使填挖方过渡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 安全运输作用 诱导作用 视线诱导 线形预告 过渡作用 防止光线明暗急剧变化 视线过渡 防眩作用 隔断对向车灯的眩光 缓冲作用 缓冲事故车辆的冲击 减缓驾驶员紧张心理 遮蔽作用 遮蔽影响景观的物体 如声屏障 标示作用 预告设施位置 隔离作用 防止人或动物进入 休闲作用 减缓驾驶员或乘客旅途疲劳 景观改善作用通过绿化 使施工破坏后的景观得以恢复或改善弥补 降低负面影响 给驾驶员提供优美 舒适 和谐的行车环境 环境保护作用防护作用 减轻风沙或风雪侵袭防污作用 吸收有害气体 烟尘 噪音护坡作用 保持水土 边坡冲刷与稳定 有利于汽车安全行驶 尽量就地取材 适地种树 道路绿化应先保护后绿化 应与道路功能 景观 环境保护综合起来统筹考虑 4 1 2 3 道路绿化的设计原则 应注重植物合理搭配 所有用地尽量绿化 乔木 灌木 草皮相结合 处理好道路照明 交通设施 地上杆线 地下管线的管线 5 公路景观 中央分隔带绿化宽分隔带 种植矮生花木窄分隔带 1 6 1 7m高的灌木 公路景观 防护带绿化作用 防风防沙防雪 固土护坡 引导视线 协调景观采用抗风性强的树种 外高内低 远乔木 中灌木 近草坪的三层绿化体系 边坡绿化作用 保持水土 稳固边坡 改善道路景观 挖方边坡 根据土质进行绿化 填方边坡 采用草坪 花灌木等固土护坡 立交绿化使立交造型美观 视认性好 引导视线 保证行车安全 坡面修饰 匝道边坡修饰成规则 圆滑和接近自然地形形状 立交绿化绿化栽植 指示栽植 缓冲栽植 诱导栽植 禁止栽植 服务区 停车区 收费区绿化动景观 静景观相结合大面积草坪为底色 通过花草 树木 水景 石景 曲桥 亭廊等设计布局 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与控制 一 噪声的含义 计量与指标噪声 通常指一切频率混杂 呆板 凌乱 对人们的生活 工作 学习和健康有妨碍的声音 亦即凡人们所不需要 令人厌烦的声音 统称噪声 道路交通噪声 即指由道路交通而产生的这种令人厌烦的声音 城市环境噪声的50 70 来自道路交通噪声 交通噪声对人们的影响程度与声强 频率 持续时间和变化幅度有关 1 声压与声压级声压 表示声音强弱的物理量 常用单位为帕 Pa 声压级 L 是声音强度相对大小的指标 其定义为2倍待测声压的有效值Pe与用作比较的标准声压Po的比值的常用对数 标准声压常为20 Pa故20 Pa是可听阈的最低限 其对应的声压级Lp 0 dB 痛阈的声压级Lp 120 dB 界于可听阈与痛阈之间的声音是人的可听声 2 频率与频谱频率 声音是由声源振动而产生 通过媒介而传播的 每秒钟媒介质点振动的次数即为声波的频率 单位为HZ 声的频谱 不同的声音 其含有的频率成分及各个频率上的能量分布是不同的 这种频率成分与能量分布的关系称为声的频谱 频谱图 声音的特性常用频谱来描述 各个频率或各个频段上的声能量分布绘成的图形 称为频谱图 3 响度与响度级响度 N 是指声音 响 的程度 单位为Sone 响度级 LN 是以频率为1000Hz的纯音的声压级为其响度级 即对于l000Hz的纯音 它的响度级就是这个声音的声压级 响度级的单位为Phon 规定响度级为40Phon时 响度为1Sone 响度级 LN 与响度 N 的关系为 二 道路交通噪声的评价指标 道路交通噪声为一种非稳态随机噪声 常用的评价指标如下 1 A计权声级一般计权网络有A B C三级 用计权网络测得的结果叫计权声级 因A声级和人耳对声音的主观听觉灵敏度相对而言比较接近 故当前交通工程中采用的是A计权声级 记为dB A 2 等效声级由于交通噪声是随时变化的 不能用某一时间的某一测定值来表示其声级 为了综合评价一段时间的交通噪声的大小 以被测时段内能量平均值来表示该时段的等能量声级 又称等效声级 记为Leq 即是用一个在相同时间内声能与之相等的连续稳定A声级来表示该时段内不稳定噪声的声级 3 统计声级通过噪声测定来分析评价噪声质量 一般是取统计声级 用累加统计分布值L10 L50 L90来表示 1 L10指所测数据有10 超过的声级 也就是有90 的交通噪声比该值低 可用以表示所测时段的噪声峰值 2 L50指所测数据有50 超过的声级 也就是有50 的噪声比之低 可用以表示所测时间段的噪声平均值 3 L90指所测数据有则超过声级 也就是有阳的噪声比之低 可用以表示所测时段的本底噪声 三 道路交通躁声的来源 特性及其危害 1 道路交通噪声的来源汽车噪声源大致可分为喇叭声和与发动机转速有关的声源及与车速有关的声源 与发动机转速有关的噪声源主要有进气噪声 排气噪声 冷却系风扇噪声和发动机表面辐射噪声 用发动机带动旋转的各种发动机附件 如空气压缩机 发电机等 的噪声 与车速有关的噪声 包括传动噪声 变速器 传动轴等 轮胎与路面摩擦噪声 车体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等 2 道路交通噪声的特性道路交通噪声的源头具有流动性 有以下特点 1 道路交通噪声的分布与道路网的分布一致 其影响范围主要是道路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居民及其建筑物等 2 道路交通噪声与道路的坡度 路面粗糙度 路段位置等有关 道路坡度越大 发动机负荷越大 噪声越高 越接近交叉口处噪声越高 路面粗糙度大的噪声大 3 道路交通噪声与道路交通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1 车流量与噪声的关系其总的趋势是随车流量的增加噪声增大 2 车流量的增加对本底噪声和平均噪声影响虽大 而对噪声峰值的影响却很小 当车流量增加到2000辆 h以后 噪声峰值基本不再增加 3 噪声峰值主要决定于载重车的数量 重型车车辆所占的比例越大 噪声越高 4 交通噪声的时间分布规律与交通流量的时间分布很接近 5 加速行驶频繁的地段比匀速行驶的地段噪声高 3 交通噪声的危害1 听觉疲劳或听力损伤 2 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 3 对人体生理影响 4 对心理的影响 四 道路交通噪声的控制措施 为使道路交通噪声受到控制 首先必须制定环境噪声法规和噪声标准 1 保护听力 最高噪声级不超过75 90 2 安宁的工作和学习 噪声级在55 70 3 为休息和睡眠噪声级在35 5OdB A 且以低值为理想值 高值绝不能超过 控制噪声的措施 应包括声源 传递途径和接受者三个方面 1 控制噪声源2 改善运行状况3 调整路网规划与城市规划 合理布置路网4 设置防声屏障以限制噪声的传播5 道路绿化 道路交通排放的污染物及其防治 道路交通对大气的污染是指交通运输中 车辆排出的烟 尘和有害气体 其数量 浓度和持续时间都超过大气的自然净化能力和允许标准 使人们和生物等蒙受其害 在我国不同地区的监测中 发现环境空气的污染物中 车辆排放量占有较严重的分担率 如CO 65 80 NOx 50 60 THC 80 90 显然车辆排放物将成为我国环境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汽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成分 形成及真危害性汽车污染物按其形态可分为固体物 粉尘 烟尘 液体 水滴 及气体 废气 汽车废气却是一种排放部位低 不易扩散的流动源 是大气被污染的重要源头 其影响面最宽 危害最大 一 汽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成分 形成及其危害性 欧洲航天局公布的卫星图像显示 北京汽车废气污染居世界之最 该市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废气污染沉积中心 1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 无味 无臭的窒息性气体 主要由汽车发动机的燃料燃烧不完全而产生 常在空档行驶 经常刹车 起动 减速和加速时 排出量较大 这种废气成分是汽车排放物中含量较高的一种 2 碳氢化合物 HC 简称烃 包括烷烃 烯烃和芳烃 产生于燃烧完全的汽油及汽油燃烧时裂化 在汽车减速时产生的量最多 3 氮氧化合物 NO 汽油在高温燃烧的过程中产生 NO到大气中后 部分一氧化氮 NO 与空气中的氧结合 生成二氧化氮 这是一种红棕色 有毒的恶臭气体 被汽车废气污染的大气同时存在着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主要产生于汽车发动机高速运转时 速度越高 则产生量越多 污染越严重 三种主要污染物排出量同车速有关系 4 二氧化硫5 铅化合物6 3 4 苯并芘7 悬浮颗粒物 TSP 8 光化学烟雾 二 污染物的运动与扩散 机动车排出的污染物输送开并扩散开来 主要靠大气的风和湍流作用 还与地形 地物有关 风主要只能使污染物向水平方向扩散 风越大 稀释越快 污染物浓度越低 但风速过大 污染物又反而会下沉 湍流 又叫 乱流 是大气中气流的方向和速度经常变化所呈现的极不规则的运动气流 它可使污染物向上 下 左 右扩散 湍流强度越大 越有利于扩散 在逆温时 大气中的污染物就容易积聚于接近地面 甚至无法扩散 使地面污染物浓度超过平时浓度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三 控制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措施 1 严格执行有关法规 加强环境监测对公路而言 须以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的狭长地带作为监测范围 2 改进机动车设备 控制排污量使汽油在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