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教程1.doc_第1页
魔方教程1.doc_第2页
魔方教程1.doc_第3页
魔方教程1.doc_第4页
魔方教程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魔方是匈牙利建筑学教授和雕塑家厄尔诺.鲁比克于1974年发明的机械益智玩具,因此它的英文名便称为 Rubiks Cube。他发现26个同样大小的小立方块围绕着同一个中心块转动,在他随手将魔方转了几下后,想将魔术方块复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不久后Rubik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了专利,随后也就风靡了全球。我们常见的魔方是3x3x3的三阶魔方, 是一个正 6 面体,有6种颜色,由26块组成,有8个角块;12个棱块;6个中心块(和中心轴支架相连), 魔方在1980年代最为风靡,至今未衰。面世不久后,很多类似的玩具也纷纷出现,有些出自发明人鲁比克,有些则是出自别人之手。包括4 4 4,2 2 2 和5 5 5 版的魔方。 在学习之前,请先了解并掌握一些魔方的基础知识,这会很有利于快速掌握魔方的复原技巧和方法,好,让我们踏上魔方复原的快乐旅程吧。1、魔方最流行的配色上黄下白前蓝后绿左橙右红2、魔方的基本概念 为了便于描述魔方复原过程,我们需要熟悉魔方的一些基本概念面、层、角块、棱块、中心块,面位、到位、归位。 面是指一个平面的3 x3块,层是指一个平面3 x3块所处3 x3 x1块,请仔细比较一面和一层的区别,我们旋转的是一层,复原的是六面。面位:只有一面颜色与中心块颜色相同, 其他面颜色不相同;到位:位置正确,但任一面的颜色和 所在面的中心块颜色都不相同;归位:每面颜色均和所在面的中心块的颜色同色,它是魔方块还原后的状态。“面位”、“到位”与“归位”的概念可不要搞混了,对魔方还原来说,这三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棱面位角面位棱到位角到位棱归位角归位3、魔方常见公式符号说明 基本概念:F = front face 前面 B = back face 后面 L = left face 左面R = right face 右面 U = up face 上面 D = down face 下面 魔方玩法常见公式符号图解说明4、魔方的基本术语阶:阶数是指魔方每个边所具有的块数,比如三阶魔方每个边就有3个小块。 复原:指魔方从非原始状态到原始状态的过程。 POP:俗称飞棱,指在复原中魔方的某些组成部分从魔方上面脱离的情况,如果是出现在比赛中作为无效的复原过程。 DNF:即Did Not Finished指魔方复原者感觉无法在自己满意的时间内完成魔方而弃权的情况,在比赛中可以有一次DNF。 常见三阶魔方公式说明汇总顺时针 度 逆时针度 顺时针 度 逆时针度 前层F(front)后层B(back)右层R(right)左层L(left)上层U(up)下层D(down) 整个魔方以R的方向转动整个魔方以U的方向转动整个魔方以F的方向转动整个魔方以R的方向转动整个魔方以U的方向转动整个魔方以F的方向转动其他说明1、x(整个魔方以R的方向转动),y(整个魔方以U的方向转动),z(整个魔方以F的方向转动);2、斜体是用右拇指转动, 下划线用左食指,公式中的括号一般是为了方便记忆而加上的符号,括号里面的公式一般是一组常见的基本手法,在记忆整个公式中,可把括号里面的公式浓缩成一个符号来记忆。3、()2的意思是括号里面的公式连续做两遍。(还有不明白的,进入论坛的魔方公式补充说明和魔友一块交流交流)补充说明:假设你的魔方现在黄色面在上,白色面在下,蓝色面在前,X的意思就是把魔方翻转成蓝色面在上,白色面在前,结合右图的图示再好好体会一下xyz是怎么翻转魔方的。层先复原法原稿来自网上 cubr_master 整理依次顯示魔術方塊的六個面,可以根據以下步驟逐步進行。顯示第一表面和第一層要顯示第一面,可能遇到以下情況,這時,可根據如下五種方法之一去做。()()()()180 ()180 180 可根據上述任何一種方法完成任何一面。請注意當完成一個表面時,四邊顏色應一致,且第一層應轉至四邊顏色與各自中心一致。如下:要使第一層四邊的顏色一致,有兩種方法。如下圖:()180180()180轉動面上的第二層按上述步驟,第一層表面可顯示出來。(即四邊的最頂層)然後進行第二層。這時要把已完成的第一層倒過來,使T顛倒成(如圖)。有以下種方法調出第二層。()()註:如遇到圖中所示情況,方塊周邊的顏色將互相取代,可連用上述方法()或(),這時把或轉到的位置,然後再把轉到或的位置,然後以同樣的方法再轉一次,可連用()或()把方塊轉到原始的位置,做完後,其兩邊的顏色應互相替代。完成上述步驟後,第二層就會變成如圖所示的情況。完成第二層後,盡量將第三層之頂部成”形將。(如圖)當”形出現時,頂層應轉到出現”在左上角。根據第二步,不管第三層頂面出現什麼形狀,要按以下方法去重復轉動,直至出現”。當”出現,再進行第四步。把頂面四角的方塊轉到正確位置根據上述三個步驟可使頂面出現”形狀,盡量使四角的方塊顏色與毗鄰三面顏色一致。然而,顏色不一定處在所需位置,如發生一方塊處於正確位置(顏色可能不是這種情況),如第三步的最後所述,這一角可用作參照點,根據箭頭所示方向連用如下方法()或()改變其他三個角。()移動 I 到 II, II 到 III 和 III 到 I.()移動 I 到 III, II 到 I 和 III 到 II.注:如四角的方塊在上述第三步和第四步中到達正確位置,可進行第五步。如果只有兩個方塊到達正確位置,就需要調整。(可能不只一次)可運用上述方法()或()直至四角的方塊到達正位置。把四塊方塊的顏色轉到正方向為達到此目的,可根據以下兩種方法之一進行。這次,把正確顏色的方塊作為參照點,轉動在各自位置的其它三個方塊至出現正確顏色。 ()180180()180180注:如有;兩個或三個方塊處於正確位置和顏色,必須重新調整以令一個處於正確位置。(留下其中之一於正角位置即可)然後根據第四()步所示方法轉動其它方塊。再根據第四()步所示轉動。最後根據第五()或第五()步所示步驟進行。要根據上述步驟進行,必須使魔術方塊出現圖例所示的形態。完成魔術方塊上的六個面當完成上述第五步後,魔術方塊可能出現以下兩種不同的情況:()第三層上只有四邊中心的一個方塊處於正確位置而其它三個則在錯誤位置。()四邊頂層的中心方塊全在錯誤位置。如上述()情況發生,應該以基面作為參照點(如圖),根據以下步驟轉動。如上述()情況發生,應以任一面或一邊作參照,根據以下步驟轉動。然後()所示情況可能出現,然後再轉以至結束遊戲。180180棱先复原法(只用两种公式的复原方法)原稿来自网上 魔方神仙 翻译转棱公式转角公式第一步:十字架第二步:对中棱第三步:对顶棱第四步:对五角第五步:搞掂啦转棱公式首先我们将还原12条棱(edge)。 在“第一步”中要先还原某一面上的四条棱,这并不难,再用一系列简单的“替换”还原其他的棱。使用下面介绍的这一个有对称性的四步转棱公式可以使三条棱绕着一个魔方的一个角旋转。图1a-图1b如图1a,红面(指中心粒为红色,下同)在前面,用U(又如用R表示右面)表示。红黄棱应该移到前右。但是不能简单地将“前面”顺时针旋转 90 度,因为底面的四条棱已经处于正确位置了,我们并不想将它们打乱。这时我们可以用转棱公式在不打乱其他棱的同时将图中的红黄、橙黄、红绿三条棱(即图中标记为1、2、3的棱)绕着他们中间的角(即前右上角)转动一圈。公式是: U R F R(F 指顺时针旋转,F 指逆时针旋转。余同)使用此公式后,图1a中的魔方变成了图1b。即:棱1变成了棱3,棱2变成了棱1,棱3变成了棱2,结果是三条棱绕着魔方的一个角逆时针旋转了一下,底面的带蓝色的四条棱却没有打乱。有些角粒的位置变了?不要紧,我们现在只关心棱边的变化。在这个公式中棱边123是怎样变化的呢?1.F 122.R313.F还原步骤14.R还原步骤2具体来说,到底有什么变化?如果把图1b的前面逆时针转90度,你会发现棱1的“对位”和图1a一样(即白在上,绿在前)。棱2也是这样的(注意这儿是要把图1b的右面逆时针转90度)。但是,棱3变了。把图1b的顶面逆时针转90度把棱3转回来时它的对位已经颠倒了,原来的“红绿”变为了“绿红”。棱1变成了棱3,棱2变成了棱1,棱3变成了棱2;在对位上“1、2不变3要变”,使用转棱公式时棱的变化始终就是这样的。当然,你也可以换一种编号方式,变化结果也是一样的,如图2a。注意和图1a不同的是顶面逆时针旋转了90度。我们的目的还是要把红黄棱移到前右位置去。但为了对位正确,它必须颠倒一下,所以将它编号为3。又因为“棱1变成了棱3”,所以橙黄棱应编号为1。剩下的绿白棱当然就是2号了。步骤同前:1.F12(具体转哪一面要看情况)2.R313.F还原步骤14.R还原步骤2如图2b,红黄又一次被正确还原了。在这上个例子中出现的橙黄棱被移到了与上次不同的位置。结果是三条棱绕着一个角顺时针旋转了一圈。图2a-图2b总之,不管红黄棱的哪一面在上面,我们都可以用一个四步转棱公式把它移到正确的位置。返回页顶下面是:转角公式转角公式 12条棱边对好后,该还原8个角粒了。我们会发现有的角粒位置正确但是对位不对,而其他的角粒连位置也不对。这时使用转角公式就可以将角粒的位置和对位还原。转角公式有8步,很有对称性的8步:U R U L U R U L如下图所示。注意:公式中每隔一步就要相反地转动顶层,而左右两边则先是向后转(左逆右顺)再是向前转(左顺右逆)。如第一步逆时针转,则其他步也要相应地、反对称性地变为:U L U R U L U R图3a-图3b-图3c这个公式的作用是将顶层的三个角粒转一圈。如图3a,橙色在前面。用公式:U R U L U R U L转一下试试,结果如图3b-如果将魔方整个儿转180度就是图3c(橙背面是红,绿背面是黄)。除了橙绿白角(前右顶)没变以外,其余三个角粒在位置上逆时针转了一圈,并且在对位上都顺时针“翻转”了(本在顶层的白色转到了侧面)。如果用反对称变化公式:U L U R U L U R则刚好相反:前左顶角不变,其余三个角粒在位置上顺时针转一圈,在对位上都逆时针“翻转”。(图3d)图3d在这个公式的两种情况中,你会发现在第一步中被转到后面的角粒(前右顶或前左顶角)最终都会被转到其对角线上(后左顶或后右顶角)去。具体用哪一种情况就要靠自己分析了。返回页顶下面开始第一步:十字架第一步:十字架 这一步较简单,一般都没问题。图4a-图4b如图4a-图4b:B U R F2 L U2尽量在七步以内完成这一步。返回页顶下面开始第一步:第二步:对中棱第二步:转中层 第二步要同时做两件事:要把三条棱分别用“转棱公式”正确地从顶层还原到中层,包括位置和对位。同时尽量让顶棱的顶色面在顶面上。可能有些中棱本来就已经归位了,那再好不过了。但也可能只是位置正确而对位不对,这就需要用“转棱公式”将其移出再正确归位。注意要正确使用公式。在图5a中,如果将橙绿棱编号为1号使用转棱公式就很不明智,因为这样会翻转红白棱,从而使得顶色面在顶面上的顶棱数减少了。所以,明智的做法是将橙绿棱编号为2号而将将红白棱编号为1号再使用转棱公式;或先将顶层顺转90度(图5b),将橙绿棱编号为3号。最终,橙绿棱都得到归位,同时红白棱的白色面继续留在了顶面上。图5a-图5b图5c-图5d同理,为了让更多的白色面在顶面上,在图5c中应这样编号:黄红1、红绿棱2、橙白3;或先将顶层逆转90度(图5d),将红绿棱编号为3号,橙白1,红白2。请重复应用转棱公式,直到:有三条中棱归位;有三条顶棱的顶色面在顶面上;第四条顶棱在中层;第四条中棱在顶层。如果三条中棱归位后你发现只有两条顶棱的顶色面在顶面上,将在中层的一个顶棱和顶色面不在顶面上的两个顶棱编号为123应用公式即可。再有就是转棱公式是为了不打乱底棱。第四步时如果是要转顶层,就可以省去这一步。返回页顶第三步:对顶棱第三步:对顶棱 下面轮到将第四个中棱及四个顶棱归位了。在结束第二步时,顶色面在顶面上的三个顶棱的相对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1. 都不对(或只有一个对,因为顶层可以自由转动)2. 有两个相邻的顶棱对了,另一个不对3. 有两个相对的顶棱对了,另一个不对4. 都对图6a-图6b图6c-图6d1图6a中的三个白顶棱都不对。如将顶层顺转90度则只有黄白棱是对的。(记住颜色相对关系:红橙,黄绿,白蓝)再旋转也始终是要么都不对要么只有一个对。但用一次转棱公式即可打破这种局面:将在中层的顶棱编号为1号,另两号一定要选顶色面在顶面上的两个顶棱,还要注意最后一定要有三个顶色面在顶面上的顶棱。如图6a只能这样编号:白橙1、白黄2、白绿3。结果如图6b,现在有两个相邻的顶棱(白橙、白黄)对了,另一个(白红)不对。2这时再用一次转棱公式即可:先将顶层转一下,使要编号的三个棱中,一个是在中层的顶棱(白绿棱) 、一个是位置不对的那一个顶棱(白红棱)、还有一个是在顶层的中棱(黄橙),正确使用转棱公式一次即可将四个顶棱全部归位。搞定。3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顶棱对了而另一个不对,如图6c。相对的白黄棱和白绿棱(可用排除法认定背后那一个是白绿)对了,而白红棱不对。白橙棱应移到白红棱处,用右橙面顺转90度(R)就可轻易做到。把顶层转180度后再把右橙面转回来(R)就会发现白红棱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但与其它三个顶棱的相对位置已经对了。当然你可以再把顶层转180度转回来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顶层四个顶棱都对了。搞定。4如图6d,三个全对。怎么办呢?首先用留在中层的顶棱替换掉顶层中那三个中的任一个,变为只有两个对的情况,然后再重复一下2或3中的步骤即可将四个顶棱全部归位。搞定。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没提到“第四个中棱”。但事实上,如果12条棱边中已经有11条归位了,则剩下那一个自然而然就会自动归位。返回页顶第四步:对五角第四步:对五角 该用转角公式了.图7a-图7b-图7c如图7a,绿红白角(前右上)应该被逆时针移到后右上角去,且自身需要顺时针转一下。将魔方整个儿逆时针转动90度得到图7b,使用转角公式:U R U L U R U L即可如愿。或再将魔方整个儿逆时针转动90度(图7c)后再使用转角公式:U R U L U R U L也可如愿。再转也可以。别转晕了哈:)图7d-图7-图7在图7d中,红蓝黄角“位于”前右上角。它有一个蓝色面,所以它属于顶层。但红色和黄色与两侧不匹配(前绿右橙)。橙背面是红,绿背面是黄,蓝背面是白,还记得吗?所以红黄蓝角“属于”后左上角,即顶层对角线处,且自身需逆时针转一下。用反对称变化公式:U L U R U L U R即可!如果可能的话,谁都想一次搞定两个角。运气好的话你确实会碰到这种情况,但大多数时候需要我们自己创造这样的机会。我们在用转角公式之前要把一些面先转动一下,做点儿准备工作,改变公式要涉及到的三个角。这正是为什么本解法只用了两种公式(相对来说别的解法的公式太多了!) 就能还原魔方的奥秘所在。将图7c右橙面转180度(右2)得图7。同样使用转角公式:U R U L U R U L,但这次绿红白和绿红蓝角同时归位了。当然别忘了要再将右橙面转180度(右2)转回来。你会发现决定一个角应该移到哪儿比判断哪个角应该移到这儿要简单得多,甚至只需要稍微瞟一下就可以了。如图7c中前左上的橙黄蓝角(使用公式后它会移到顶层对角线处且它的蓝面会翻转到定层)应该移到哪儿去?因为它的颜色和周围三色都不匹配,所以它应该在整个儿魔方的对角线处,即后右下。所以,将图7c右橙面逆时针转90度(R)得图7。同样使用转角公式:U R U L U R U L,但这次绿红白和橙黄蓝角同时归位了。当然别忘了要再将右橙面顺时针转90度(R)转回来。图8a-图8b又如图8a。后右上的橙蓝绿角应移到前右上,怎样使前右上的黄蓝红角同时归位呢? 可以看出它应移到前蓝面对角线处。所以,先将图8a左黄面转180度(左2)得图8b。用反对称变化公式:U L U R U L U R,再将左黄面转180度(左2)转回来。这样橙蓝绿角和黄蓝红角同时归位了。图9a-图9b有时可能会遇到象图9a这样的情况。如直接用反对称变化公式:U L U R U L U R将前右上的红黄蓝角顺时针移到对角线处,就会将已归位的后右上的橙黄蓝角打乱。这时应该先将右橙面顺时针转90度(R)得图9b而使用转角公式:U R U L U R U L将红黄蓝角逆时针时针移过去。当然别忘了要再将右橙面逆时针转90度(R)转回来。没打乱吧?搞定。图10a-图10b-图11如图10a,也可以一次移三个角。先将底面逆时针转90度(D)并将左面顺时针转90度(L),得图10b。(顺逆要分清楚,以右手为准)用反对称变化公式:U L U R U L U R再倒序还原前面的准备工作:L D 。OK!又如图11,前左上的黄蓝红角应移到前右上,但顶层上没有三个需要调整的角,怎么办呢?简单。只需先把背面顺时针转90度(B),后右下角移到了顶层,就可以用公式了。当然别忘了要再将背面逆时针转90度(B)转回来。没打乱吧?搞定。图12a-图12b-图13又如图12a,前左上的黄蓝红角应移到前右上,但从角上红蓝红蓝的棋盘对称布局上你应意识到要同时将前右上的绿蓝红角归位是非常困难的。将绿背面逆时针转90度(B),将白底面顺时针转 90 度(D),再将绿背面逆时针转90度(B),得图12b。使用一个后右上角不动的转角公式,再倒序还原前面的准备工作:B D B 。办法还是有的嘛!图13是另一种“棋盘”。红黄棱上下的两个角以及顶层对角线上的两个角都需要“对换”。 前者方法同上。后者呢?先将后右上角移到其正确位置的“魔方”对角线处(B,即将正确位置本为前左上的绿红白角移到后右下角去),再将底面逆时针转 90 度或 180 度(D 或下2,这两步顺逆性相同)。这样,绿红白角处在了其其正确位置的红面对角线处或邻角上,就可以用转角公式了。当然别忘了要再还原前面的准备工作。在这一步中需要还原五个角。一次两个的话是很快的,祝您好晕!返回页顶最后冲刺!第五步:搞掂啦 还有最后三个角拉!它们必须位置和对位一次到位。有可能直接用一次转角公式搞定呢?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大,你很有可能根本遇不到。想都别想。 但我们可以发现一两个角可以沿着棱翻转到其正确位置上去。图14a-图14b-图14c 如图14a,后右上的角(其背面是蓝色)可有两种方法移到前右上角:如绿色面作为前面用反对称变化公式:U L U R U L U R可将前右上的红黄蓝角移到后左上角去,其黄面在顶层;或用红色面(图14a中的左面)作为前面用反对称变化公式:U L U R U L U R顶层仍为蓝色面。则将红黄蓝角移到现在红绿蓝角的位置,其黄面仍在顶层。要记住转角公式中前两个角在一个面上并且是挨着的。 第一个角归位时取代了第二个角,第二个角则会取代顶层上剩下两个中的任一个并使本来正确的颜色翻到顶层。我们将这第三、第四个角称作“目标点”。显然,第二个角取代第三个,第三个角取代第一个。但现在第三个角在哪儿呢?稍想一下就可以确信它应在黄色面上。如图14b(整个魔方沿纵轴顺时针转了90度)第三个角是后右上角。要知道如果第二个角的黄面取代了第三个角的橙面(在魔方的黄面上的面),第二个角就已经归位了。怎么做到这一点呢?必须把这个橙面移到顶层(蓝面)的一个“目标点”上去。将红面顺时针转 90 度即可。将红面作为前面,如图14c,用反对称变化公式:U L U R U L U R 可将前右上角、后左上角和后右上角三个角顺时针转一圈。红黄蓝角的黄面取代了橙黄蓝角的橙面。再将红面逆时针转90度转回去后每个角就都归位了。剩下的三个角中如果对了两个,那最后那一个肯定也自动归位了。有时没有一个角可以沿着棱翻转到其正确位置上去,这就需要自己创造机会了。如图15a,可以将某一侧面转动90度或180度,如将橙面顺时针转90度。如将白色作为前面则得到图15b。图15a-图15b-图16图16中的魔方没有一个适当的角粒是挨着它的正确位置的。甚至也没有一个角粒在其正确位置的对角线上。但它有一个角粒可以旋转 180 度并移到正确位置去,即后左上的红绿白角(只有绿面可见那个)。把在三个需要调整的角粒中只含有这一个角粒的任一个面转 180 度,使其可以通过一次转角公式归位。转其它的面(即这里的黄面)是不行的。总的来说怎样才能成功完成这个第五步呢:1.找一个可以沿着棱归位的角粒。找不到就自己创造机会2.记住用转角公式时第二个角移到“目标点”时将翻到顶层的面的颜色A3.在这个颜色A的侧面上找第三个角,要记住它在这个面上的颜色B4.转动侧面将第三个角上颜色位B的面转到顶层5.通过转角公式用第二个角的A色面取代第三个角的B色面6.还原第四步这个过程说起来很复杂,做起来却不难。下面举几个例子。图17a-图17b 图18a-图18b如图17a中的前右上的白黄橙角 可以沿着白黄棱正确归位于后右上角并将取代红绿蓝角。而后者,即红绿蓝角,将移到两个目标点之一上去,且它的蓝色面(A)会翻到顶层。你会发现白红黄角的黄色面(B)在蓝面上。所以需要将这第三个角的黄色面移到顶层两个目标点之一上去。于是,将左绿面转180度,如图17b。(为了看到第三个角的三个色面,整个魔方沿纵轴转了180度,橙面在前面)现在以绿面为前面使用转角公式:U R U L U R U L第三个角移到白面的对角线处去了,正确归位了。不是每次都要确定目标颜色。当图18a中白黄红角沿着白黄棱归位时,第二个角的绿面翻到了顶层的一个目标点上。要将前左下角(只看见白色)的一个面移到一个目标点上去。将底面逆时针转90度再将左面顺时针转90度,如图18b。我们要找的是黄面(如果看一下绿面也能看出来),用反对称变化公式:U L U R U L U R后将前面两步反序还原(L D)即可。下面也是一些例子,神仙就不再一一翻译了。说了这么多,其实总的来说还是和第四步一样,即在最后三个角设法同时归位两个角(实际上也就是同时归位三个角)以最终还原魔方。三阶魔方中心块还原cubr_master 整理如果您的魔方各面的中心粒上有图案、标识或数字而不只是一个色块,就会给完全还原魔方增加很多额外的步骤。首先,您不要去管中心粒的“方向”(记住:中心粒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不用操心!),用您最熟悉的方法将手中的魔方快速还原。然后您就可以用下面介绍的两个步骤来旋转某些面的中心粒到正确的方向而不会破坏已经还原的魔方。 下面的方法中将使用一些标识约定旋转面: U表示旋转魔方的上层 D表示旋转魔方的下层 L表示旋转魔方的左边 R表示旋转魔方的右边 F表示旋转魔方的前面 B表示旋转魔方的后面 旋转的方向用加在标识后面的数字与符号来识别,如U表示上层顺时针转 90 度,U表示逆时针转 90 度,U2 表示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180 度。步骤一:将某一中心粒旋转 90 度下面介绍的步骤(或其反向逆转)可以用来将某一侧面(前后左右)的中心粒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90 度。在示意图中,本应不可见的面像一扇门一样被拉开以便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想在魔方上只将一粒旋转 90 度是不可能的。这个步骤同时会使“上面”的中心粒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 90 度。如果您的魔方是四个侧面有图案而上下两面为单一颜色的话,它就不存在任何问题。否则的话,要注意在使用这个步骤时“上面”的中心粒正好需要被逆时针旋转 90 度。如果上下两面中心粒都不需要逆时针旋转 90 度,那肯定有一个中心粒需要顺时针旋转 90 度。把这个中心粒放在“上面”。进行了“步骤一”后,这个中心粒就需要旋转 180 度。步骤二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如图一,将需要旋转的中心粒放在“左边”(黑色笑脸符处),然后用“公式一”将它顺时针旋转度。公式一:U D F B R L U R L F B U D L用步骤一的反向逆转可以将左边中心粒逆时针旋转 90 度。即:L D U B F L R U L R B F D Ucube_master 注:细心的网友可能已经发现,在公式一中,控制左面中心块顺时针旋转 90 度与上面中心块逆时针旋转 90 度,关键就是第七步的 U 与最后一步的 L ,因此我们只要将该两步的旋转方向相反,同样可得到左边中心粒逆时针旋转 90 度的目的,而且更方便记忆。即:U D F B R L (U) R L F B U D (L)步骤二:将某一中心粒旋转 180 度用下面的方法可以只将某一中心粒旋转 180 度。要注意的是这个步骤和进行两次“步骤一”的区别:两次步骤一会在旋转上面中心粒 180 度的同时将会把左边中心粒旋转 180 度,这可能并不是您所希望的。如图一,将需要旋转的中心粒放在“上面”(黑色笑脸符处),然后用“公式二”将它旋转 180 度公式二:( U R L U2 R L) 2怎样玩魔方(笑面虎)庄周蝴蝶 编写魔方曾被誉为世界三大智力玩具之一,不过现在我不敢这么说了。什么?另外两个是什么?你可记住了:那是我们中国的九连环和捉放曹啊!魔方可以拆开。废话!不过你拆开过吗?如果没有,赶快把魔方一块一块地卸下来,嘿嘿嘿,是不是有一种打怪物的感觉?卸下来了吗?可以看到,除了骨架上的六个不同颜色的中心积木外,还有个角上的积木和个棱上的积木。中心积木只有一种颜色,棱上的积木有两种颜色,角上的积木有三种颜色。不管怎么说,没有两块积木是完全相同的。骨架上的中心积木是不能动的,所以中心积木与中心积木的相对位置是确定不变的,所以角上棱上的积木的正确位置也是不变的。例如一个红黄蓝色的角积木,它的正确位置就在红黄蓝中心积木对应面的角上。我们的任务就是把棱积木、角积木转到它们自己的位置上。废话少说,快来观摩一下我的规划图吧:图1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开始玩魔方了,现在的任务是完成魔方的一面。首先选择你要玩的面颜色,在这里我选择兰色进行教学,因为我喜欢兰色_,我们将该颜色的中心积木所在的面称为基面。图2图3图4为了避免玩家转来转去找不到魔方的方向了,我们统一规定,魔方摆放如图2所示,另外在图3中我们要将外面的兰色块转入基面的黑色块位置时,却不能影响阴影积木,这也是玩魔方的难点。对于其他没着色的积木,都是些无关紧要的积木,可不去理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基面外面的操作块、操作块的目标位置和不可受到影响的积木上。(注:在操作的步骤中,阴影积木可以移动,但要保证步骤完毕后,阴影积木无变化)对于魔方一面的完成,我们是一个一个操作块地完成的,饭也是一口一口地吃嘛!转时,一定要找准操作块的真正目标所在,要注意操作块的附加颜色,否则失败。如图4,黄蓝色块与绿蓝色块颠倒,所以兰色一面成功了也没有用。下面是一些最基本的将操作块转入基面的功夫,可要认真揣摩呀!图5图6简要说明:图中阴影块是目标位置,注意哟,我可没有标记不可受影响的积木哟。另外,要注意操作块相对于目标位置的区别,不同的位置用不同的方法。如图6所示,基面外兰色标记的块,都可以通过转动使其到达位置或者位置,然后再用方法完成到达目的位置的任务。图7图8当目标块在背面时,可以通过图7这三步将目标块转到侧面来,然后转到A位置,用方法完成到达目的位置的任务。触类旁通,如面图8所示,基面外兰色标记的块,都可以通过转动使其到达位置,然后再用方法完成到达目的位置的任务。图9当目标块接触基面时,可以通过图9这三步将目标块转到侧面来,然后转到A位置,用方法完成到达目的位置的任务。 图10图11角积木的玩法讲完了,下面我们讲棱积木的玩法。(图10)触类旁通:如图11所示,基面外兰色标记的块,都可以通过转动使其到达位置,然后再用方法完成到达目的位置的任务。图12图13触类旁通:如图13所示,基面外兰色标记的块,都可以通过转动使其到达位置,然后再用方法完成到达目的位置的任务。图14图15触类旁通:如图15所示,基面外兰色标记的块,都可以通过转动使其到达位置,然后再用方法完成到达目的位置的任务。图16当目标块接触基面时,可以通过这三步将目标块转到侧面来,然后转到A位置,用方法完成到达目的位置的任务。至此,魔方一面的技巧已经全部讲完。下面我们将给房子垒砖头啦!图17如图17所示(灰色是白色色块),我们已经完成了基面(兰色)的工作,现在我们不再管基面了,我们将基面放在最下面。我们要作的第一个工作是将四个侧面的中心积木转到相应的位置使每个侧面都有四个相同颜色的倒T形状,如图中红框中所示。然后我们要完成的任务是将这些倒T形状的两侧填上正确的棱积木,如图中右上阴影部分所示。图18我不用多说了吧?会明白吗?用这八步着法可以将棱积木转到阴影位置。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魔方的方向不要乱了哟!图19图20图21触类旁通:如图19所示,打圈标记的棱积木,如果是红绿色的积木的话就可以通过转动使其到达位置,然后再用方法完成到达目的位置的任务。特殊情况:如图20左所示,红绿色棱积木已经在正确位置上了,可是却颠倒了颜色,这可如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