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聚落》测试1.doc_第1页
《人口与聚落》测试1.doc_第2页
《人口与聚落》测试1.doc_第3页
《人口与聚落》测试1.doc_第4页
《人口与聚落》测试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地理选修测试人口与聚落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1此图说明该地区 ()A.城市化水平很高B.城市人口为2500万C.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D.人口密度大2此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哪个国家 ()A.中国B.印度 C.英国D.美国3形成这种人口分布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政策影响的结果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造成的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个方面。读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回答45题。4.地租等值线并不是呈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造成局部区域地租等值线向城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 B交通运输C人口分布 D行政干预5.若要在图中的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仓储式超市,最好选在()A处B处C处D处图一是2021世纪世界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变化趋势图,据图分析回答67题:6、对、三条曲线分别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图一A.环境污染 自然资源 人口数量B.人口数量 环境污染 自然资源 C.环境污染 人口数量 自然资源 D.人口数量 自然资源 环境污染 7、对世界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B.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导致了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恶化C.由自然原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日趋严重D.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图二图二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图回答89题:8、30年间该地区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图三9、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 10、图三是“人口增长转变示意图”,“十五”计划中要求我国人口控制在13.3亿,我国应采取的人口生产模式是A. B. C. D. 图四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变化曲线图,图五是世界城市化进程图,读图回答1112题: 图四 图五1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A. B. C. D.12、下列各组国家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A.英国、丹麦 B.德国、巴西 C.埃及、加拿大 D.日本、印度13、下列有关乡村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资源决定了乡村聚落的区位 B.工业革命是其出现的基本条件C.我国北方多大型聚落,密度较小 D.我国西部地区乡村没有固定型聚落14、衡量现代城市环境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A.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B.城市卫生状况和文明程度C.城市绿地面积的多少 D.高层建筑的数量和质量15、下列城市形成、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相同的一组是A.北京、巴西利亚、桂林、承德 B、伦敦、上海、新加坡、鹿特丹C、敦煌、大庆、淮南、阿伯丁 D、武汉、重庆、麦加、巴黎16、图六为三个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示意图,关于这三个城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图六A.丙地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 B.甲地的等级最高C.乙地的服务人口最多 D.甲地拥有乙、丙所没有的功能17、北京为达奥运环境标准,治理市中心污染不合理的措施是 A.控制城市中心工业“三废”的排放 B.把市中心的所有工业都迁移到郊区安家落户 C.尽量少用煤、石油等燃料 D.减少汽车行驶数量图七18、上海市是全国最先进入老龄化的城市,关于该市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B.不再控制人口增长C.解决老龄化的措施之一是输出劳动力 D.不再迁出市中心的人口图七是APEC成员国中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读图完成1921题:19、图中表示的国家分别是A.是日本,是俄罗斯 B.是印尼,是美国C.是日本,是美国 D.是日本,是俄罗斯20、及中国五国人口现状和城市化现状相比较,正确的是A.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国的逆城市化现象出现最早 B.国的人口密度最低,国的城市人口比重最低C.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型”,国的城市分布最均匀 D.中国的城市人口数量仅次于国,国的城市群规模最大二、双项选择题:(共30分)仍根据上两题的图和资料回答21题:21、我国与、两国相比,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A.水土流失,沙漠化严重 B.人均资源占有量少C.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D.人口基数大,人口压力庞大22、有关中国、印度和美国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均耕地:美国印度中国 B.人口数量:中国美国印度C.耕地占国土比重:美国中国印度 D.粮食产量:中国美国印度2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有A.人口的消费水平 B.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水平C.社会政治制度 D.婚姻、生育观念24、深圳市在预测未来人口数量时主要考虑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B.人口科学文化素质 C.人口的迁移 D.人口出生率25、我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应该A.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以减轻东部的环境压力B.在西部大规模垦荒,兴建大型商品粮基地C.加速开发西部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并向东部输送D.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26、下列城市与其主要职能的匹配,正确的是A.伊斯兰堡宗教城 B.黄山市旅游城市C.堪培拉政治中心 D.横滨科学城27、关于城市区位的气候因素的影响正确的是A.干旱、半干旱地区没有大城市分布 B.世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的温暖地区C.澳大利亚城市分布以较高纬度地区较密集D.世界各国城市都分布于本国的较低纬度地带28、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乡村聚落是在奴隶社会出现的 B.最早的聚落多位于交通方便的沿海地带C.聚落的形态和组合类型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D.城市最早出现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29、解决大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不当的是A.扩大城市规模,建设特大城市 B.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卫星城C.治理工业“三废”,设立卫生防护带 D.拆掉所有低矮建筑,兴建高层建筑30、关于影响城市住宅分化的主要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历史因素是影响住宅区分化的三个因素B.欧美某些大城市的唐人街、黑人区是历史因素形成的C.知名度对高级住宅区很有吸引力D.收入的差异使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自城市出现就开始存在三、综合题(共80分)图八图九31、图八是“世界人口增长图”,图九是“部分国家某年人口出生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图”,读图分析回答:(18分)(1)1920年前、后相比较,世界人口的增长发生的变化是 , 。(2)图九中A、B、C、D 表示美国的是 ,表示中国的是 ,表示巴西的是 ,表示坦桑尼亚的是 ,由此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比较,在人口出生率方面特点是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应采取的对策是 。(3)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方面差异是 ,图九关系图说明影响人口出生率诸多环境因素中,主要因素是 因素。 (4)发达国家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简要分析此问题和其人口再生产类型有何内在联系? ,应采取的对策是 。32、读某地区城镇示意图。已知A、B、C是该地区同等级别的3个城市,D、E、F是比A、B、C级别低的同等级乡镇。回答:(1)如果该地区修建铁路,从经济效益考虑,最先连接哪两个城市? AAB BBC CAC D都一样(2)当上述铁路修通后,D、E、F 3个乡镇哪个经济发展最快?为什么?(3)石家庄市原本是正定县一个乡村,目前发展成规模远大于正定县的大城市。读图回答: 石家庄市得以发展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什么? 上图说明,现代聚落区位选择中,沿_线是城市扩展的增长点。此外,沿_也可以形成城市空间增长的纵轴线。33.读我国四个省区轮廓图(图十),回答:(16分)图十 (1)ABCD四省中,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人口移出较多的省是 和 。(2)上述时期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的原因是 。(3)上述时期人口迁移主要是 ( )A.支援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 B.务工和经商C.支援边疆,建设农林牧业新基地 D.参加学习培训(4)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这一时期民工流动的方向:一是 ,二是 (5)改革开放后,ABCD四省中,民工输出最多的省是 ,民工输入最多的省是 ,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是 性的。(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区环境有何影响? 图十一34.图十一分别为A、B、C三个城市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4分)(1)ABC三城市中,最先形成的应是 ,其最早出现城市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世界第一批城市中与之条件相似不在亚洲的是 ,ABC三城市中,最后形成的应是 。(2)城市B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B所在国家的首都1950年发生震惊世界的酸雾事件,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20世纪70年代后,该城人口有所下降,大量人口迁往卫星城,这种现象称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城市C重要的工业部门主要有宇航工业和 工业,中国三大航天基地是太原、 和 。图十三35、图十三是“某城镇现状与规划图”,请根据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原则,分析比较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 规划图与现状图相比,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有两处布局有了明显合理的改变,请指出并说明理由。一是 ,(填序号,下同)理由是 二是 ,理由是 。(2)规划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中仍有两处布局明显不合理,请指出并说明理由。一是 ,(填序号,下同)不合理的理由是 ;二是 ,不合理的理由是 。(3)规划图与现状图相比,城市大环境有两处明显变化,请指出并具体说明改变后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一是 二是 。32读英国某镇示意图,回答:有一家食盐化工公司准备在该镇附近(图中处)建一新的分厂,但是当地议会反对这一地点,因为它位于绿化带内,他们建议在图中处填平一块沼泽地建工厂。(1)你认为他们双方建议的地点哪一个合理,为什么?(2) 新建化工厂能给该镇带来什么好处?【参考答案】1、A2、C3、B4、B5、C4、B 5、C 6、B 7、C 8、C 9、D 10、A 13、C 14、C 15、B 16、A 17、B 18、A 19、D 20、B 21、BD 22、AD 23、AB 24、AC 25、CD 26、BC 27、BC 28、CD 29、AD 30、AC 31、共18分(1)1920年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 1920年后,世界人口增长快 (2分) (2)D; B; C ; A ;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于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过快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很大压力 ;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8分) (3)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于发展中国家; 经济 (2分) (4)人口老龄化; 发达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已处于“现代型”,“现代型”的特点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的预期寿命延长 ; 改变观念,鼓励生育(6分)32、(1)C (2)D乡镇发展最快。它离C城市较近,经济发展受益于AC之间的铁路的带动。(3) 铁路干线枢纽(火车站),客货流量大;河北省省会。 铁路海、江、高速公路33、共16分(1)A ;D (2分) (2)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2分) (3)AC(3分) (4)从农村到城市; 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2分) (5)C; B ; 自发 (3分) (6)能改变内地边疆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改善迁入地的综合环境。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积极地推动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可能一定程度上引起或加剧了迁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带来环境“脏乱差”、社会治安混乱等问题。(4分)34、共14分(1)A ; 位于大河冲积平原,有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发展农业的条件优越;尼罗河谷地 ; C(4分) (2)丰富的煤铁资源 ; 人们生产生活中大量地燃烧煤,排放出二氧化硫与空气中雾结合形成; 逆城市化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7分) (3)石油化工; 酒泉;西昌 (3分)35、共16分(1);火电厂燃烧大量煤,对大气有污染,改变后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侧和河流下游方向布局合理;自来水厂移至河流上游,水质好,布局合理。(6分) (2);水泥厂对大气和水源严重污染,不应设在盛行风上风侧和河流上游方向; ,印染厂对河流有污染,不应设在河流上游方向。(6分) (3)铁路和公路趋向合理,规划前的铁路和公路均穿过城市,污染空气并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