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量“大小非”疯狂出逃.doc_第1页
天量“大小非”疯狂出逃.doc_第2页
天量“大小非”疯狂出逃.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达线路连锁可可 天量“大小非”疯狂出逃 李壮 面对1万亿市值的原始股解禁压力,未来3个月,A股市场该如何承受? 据银河证券统计,未来五六七这3月A股解禁市值分别达到1544亿、1184亿、7905亿元。耐人寻味的是,新一轮解禁潮刚刚涌起,市场嗅觉异常灵敏的产业资本就率先上演一幕末路出逃的 好戏 。 5月前10个交易日,产业资本套现数字只能用恐怖来形容! 德邦证券研究员胡青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五一 前大小非周均减持量约在10亿元,5月第一周的减持量骤然放大到30亿元,第二周仅仅3个交易日减持额就超过37亿元,日均减持近13亿元,远超前期单周数字。 原始股疯狂套现同时,有消息称,已有两家拟IPO企业接到了监管层的封卷通知,此意味着这两家企业已顺利通过财务检查,接下来等待批文下放,IPO也将开闸。而一旦IPO重启,则会打压大盘。 5月10日,受IPO将开闸传闻影响,A股反弹无力,一位资深人士认为,目前创业板出现的跳水和银行股护盘的市场状况也反映了IPO开闸的市场预期。 产业资本加速出逃 美股接连刷新历史最高纪录,日本股市半年内暴涨近60%,东南亚地区股市全面喷发,A股市场却依然在调整泥潭中挣扎。然而,在一些职业投资人士看来,A股的萎靡表现并不意外。 上海某著名券商机构部专员刘庆(化名),最近成了名副其实的空中飞人,一周之内拜访的足迹遍布北京、广州等大型城市。走访的结果并不乐观, 我负责的客户包括企业、投资机构,现在企业投资意愿非常低。宏观经济并没有明显的改善迹象,企业还处于过冬之中,以回笼资金为主。 据刘庆介绍,在2012年12月新一届领导层亮相之初,企业对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抱很高预期,这种预期传到一季度,投资意愿回升明显。但两会之后,实质性预期基本落空,企业的投资意愿明显回落。 一方面,企业的投资意愿在降低;另一方面产业资本的减持意愿却突然增强。 管理层、企业家对自己的行业认知最为准确。高管、PE减持股份通常会考虑到市场的承受力,尽量将对股价波动的影响降到最低。 胡青判断,从历史的几次大规模减持判断,集中性减持往往出现在阶段性反弹高点,或者是宏观经济收紧初期,特别是2011年底的大规模减持,在大宗交易平台上出现很多高折价集中套现。 通过德邦证券对近80个交易周产业资本动向的研究表明,周均减持额在10亿元是个比较中性的数字,2010年10月、2011年5月、2012年11月出现了3次大力度的产业资本减持。据统计,在2008年年初和2010年10月曾出现过每月100亿元以上的大小非减持规模。增减持虽然不能绝对视为股市上涨下跌的信号,但同样具备很强的指导作用。 在胡青看来,5月起产业资本的集中减持非常诡异, 以近两年的统计结果来看,24002500点区域应该是集中诱发套现的点位,目前股市仅仅为2200点左右,而且是一轮深幅调整后的止跌阶段,产业资本集中出逃显得有些迫不及待。 根据银河证券的统计结果,五六七月解禁市值分别达到1544亿、1184亿、7905亿元,3个月解禁股票总市值超过1万亿元。7月解禁额骤然放大,主要原因是农业银行(601228.SH)7月15日约7000亿市值股票解禁。 华泰证券分析师刘英判断,2013年是原始股解禁的高峰,合计解禁市值有可能达到2万亿元, 解禁股票压力的集中释放对股市上行构成极大压力,解禁股往往不会在第一时间选择套现,而是在股票上行过程中逐步兑现。市场回暖过程中,虽然减持不会对股价趋势带来实质性影响,但对市场的心理预期压力非常大。 集中性减持潮到来,看似给大宗交易接盘方带来了机会,但实际情况却远没有预计的乐观。 北京某中型券商经纪业务部经理郭女士,曾经作为中间人撮合过多笔通过大宗交易完成的产业资本减持。 前几年大宗交易刚推出的时候,对一些小盘股票,我们作为中间人可以联系接盘方,撮合成交,赚一些中介费。 郭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原始股股东、企业高管都是系统化减持,一些保荐机构则充当了中间人的角色,在企业上市后,保荐人就会考虑股东套现流程。上市公司也会主动与原始股股东沟通,在保持股价稳定的前提下,协商减持细节。 留给我们这样中间人操作的空间越来越小。原来减持是个体行为,我们还有些机会。现在减持则是集体行为,中间人很难再有插手机会。 IPO重启迫在眉睫 种种迹象显示,IPO市场在冻结了近半年之后,重新启动已是迫在眉睫。在产业资本快速抽离股市的同时,IPO开闸将引发二级市场资金向一级市场的大挪移。 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显示,目前已经过会的拟IPO企业多达98家,其中就包括陕西煤业、中国邮政这样的航母级IPO巨单,陕西煤业一家的预计融资额就达到172亿元,中国邮政的融资规模接近100亿元,包括中小板、创业板在内,已过会企业合计融资额约为600亿元。 发审委近半年的 歇业 积累了巨大IPO堰塞湖。截止到2013年5月9日,场外排队的准备上市企业高达999家,其中公告终止审核的约为330家;通过初审,进入 落实反馈意见 阶段的企业合计500家。 如果以每家拟IPO企业3亿元融资额计算,合计IPO堰塞湖融资压力约在1500亿3000亿元之间。 IPO一旦重启,无疑会对市场构成极大的压力。 刘英告诉记者,历史上共出现过5次IPO暂停,其中最长一次暂停是在2005年5月至2006年6月,暂停时间超过1年,当时的背景是实施解决股权分置改革。 值得关注的是,其余4次暂停IPO,大多因为股市暴跌,监管层主动停发新股救市。这4次停发时间在4个月至5个月不等。 目前暂停新股发行,是解决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历时最长的一次,时间已经超过半年。股市的融资功能完全丧失。 刘英判断,按照业内普遍看法,56月间恢复新股发行是大概率事件。 经过近半年的酝酿,新股发行体系改革的具体细则仍然没有出炉迹象。但在业内人士看来,IPO大力度改革的可能性不大,甚至不排除沿用旧体系的可能。 日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海洋认为, IPO重启是必然,彻底颠覆固有发行体系,直接过渡到注册制,这样对市场的冲击很大,不但现有中小板、创业板估值体系会崩溃。大量发行新股带来的,一级市场是否能够获得足额的认购也是未知数。现在来看继续延续固有体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