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60例临床分析.doc_第1页
产后出血60例临床分析.doc_第2页
产后出血60例临床分析.doc_第3页
产后出血60例临床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后出血6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产后出血60例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其出血原因、出血量与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分娩方式、多胎妊娠以及有无妊娠合并症的比较,各种相关因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多胎妊娠以及有无妊娠合并症有关,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次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 【关键词】 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一直是产科工作的重点。为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和防治措施,现对我院产后出血病例回顾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5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孕产妇1 840例,发生产后出血60例,产后出血发生率3.26%。1.2 诊断标准 胎儿娩出后24h阴道出血量≥500ml。1.3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产后出血的原因宫缩乏力32例(53.33%),胎盘因素21例(35. 00%),产道损伤3例(5.00%),凝血功能障碍1例(1.67%),原因不明3例(6.00%)。其中,单因素引起产后出血30例,双因素21例,多因素9例。2.2 产后出血量及预后 本组出血量为5003 500ml。其中,出血量5001 000ml 43例(71.67%),1 0011 500 ml 9例(15.00%),1 501 2 000ml 5例(8.33%),2 000ml以上3例(5.00%)。发生休克7例 ,继发贫血31例。因子宫卒中行次全切术3例,无1例死亡。2.3 影响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产后出血的发生与分娩方式、多胎妊娠以及有无妊娠合并症等因素相关,不同情况下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2.3.1 分娩方式自然分娩1 296例,产后出血41例(占3.16%);阴道助产108例,产后出血12例(占11.11%);剖宫产436例,产后出血8例(占1.83%)。2.3.2 多胎妊娠单胎1 612例,产后出血33例(占2.05%);双胎228例,产后出血32例(占14.04%)。2.3.3 妊娠合并症 无 1 428例,产后出血23例,(占1.61%);有412例,产后出血20例(占4.85%);前置胎盘133例,产后出血10例(占7.52%);妊娠高血压90例,产后出血10例(占11.11%)。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因此,提高防治产后出血的水平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产后出血的病因依次为胎盘因素、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随着剖宫产比例的增加,剖宫产引起的产后出血越来越多,其发生率占4.7%。临床应控制剖宫产率,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病理妊娠、合并症、产程异常及处理不当,作为直接或间接因素可引发产后出血的发生。因此,应尽可能地减少软产道损伤,正确处理第三产程,对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做好输血、输液准备,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对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病例做好预防。产后出血的预防:产前检测凝血功能以及一般健康状况,纠正贫血。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正确、及时处理各产程,避免产程延长,防止产妇疲劳,避免不适宜的助产手法。胎儿娩出后正确、及时使用缩宫药物,配合手法按摩子宫,以利胎盘剥离排出。由于产后2h出血量占产后24h内累计出血量的3/4,且主要发生在第三产程,所以,产后出血防治重点在产后2h。第三产程时间越短,子宫收缩越强,胎盘剥离娩出越快,子宫出血量就越少2。临产后做好输血准备,解除孕妇精神紧张,保证正常饮食与休息。分娩方式、多胎妊娠以及有无妊娠合并症是与产后出血密切相关的因素。产科医生在工作中多重视这些因素,把预防工作做好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的关键。【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