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109例分析及护理.doc_第1页
产后出血109例分析及护理.doc_第2页
产后出血109例分析及护理.doc_第3页
产后出血109例分析及护理.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后出血109例分析及护理作者:张莉单位:678000云南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关键词】 产后出血诊断资料与方法2000年3月2008年6月住院有完整资料的产后出血病例109例,其中早期出血106例,晚期出血3例。产后出血诊断标准:按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500ml为产后出血,出血发生在24小时至产褥期结束为晚期产后出血,又称产褥期出血。对出血量的计算:20002006年采用自测法,即肉眼估计加面积法来估算出血量,按照浸湿纱布等。2007年开始于胎儿娩出后,即用弯盘置于会阴处,测量产后出血量。小弯盘为250ml,大弯盘为300ml。结 果产后出血发病情况与分娩方式的关系:阴道分娩组4099例,产后出血94例(2.3%);剖宫产组804例,产后出血15例(1.86%)。产后出血发生率2.22%。产后出血与孕次关系:孕1次3876例,产后出血81例(2.08%);孕2次892例,产后出血20例(2.24%);孕≥3次135例,产后出血8例(5.92%)。产后出血与胎儿体重关系:体重≤2.5kg 196例,产后出血4例(2.04%);体重3.5kg 3728例,产后出血73例(1.95%);体重>3.5kg 979例,产后出血32例(3.26%)。产后出血发生时间与出血量:109例中产后2小时出血92例(84.40%),224小时出血14例(12.84%),产褥期出血3例(2.75%)。出血量500600ml 88例(86.73%),601900ml 18例(16.51%),1000ml以上3例(2.75%)。死亡1例,是分娩时羊水栓塞。产后出血其他有关因素构成情况:产后出血四大因素,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与其有关因素见表1、2。表1 妊娠合并症及病理记录(略)讨 论我院统计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出血率,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产后出血与孕胎次、婴儿体重关系:孕、胎次越多或婴儿体重越大,其产后出血发生率越高。另外,多孕人工流产或引产,对日后分娩出现胎盘、胎膜遗留留下危险因素,因此计划生育应强调避孕,胎儿过大分娩时易造成梗塞,产程延长及软产道裂伤出血,因此要提高警惕。产后出血发生率2小时内最多,产褥期最少,说明产后2小时由观察的重要性。在2小时内宜1530分钟按压1次宫底,及时发现宫腔积血,臀下放纸垫,估计出血量的多少,并按摩子宫以促进宫缩,减少出血。产后出血其他有关因素:结果提示,对高危病例要加强观察,及时发现产后出血。但在临床上往往遇到产后出血在产前没有明确病因,妊娠合并症及病理妊娠只占37.73%,如果警惕性不高常常会弄得措手不及。产妇的精神因素,体力消耗,各种原因所致产程延长,午夜分娩,产前使用催产素等迹象表明宫缩乏力多在分娩过程中有所表现,延续至胎儿娩出后。产程中及产后尿潴留也影响子宫收缩,因此注意膀胱,勿使充盈,以免影响宫缩。预防:加强高危产妇监护,做好产妇临产后心理生活护理,避免产程延长、尿潴留,保持充沛精力,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对产后有出血倾向者,在胎肩娩出时静滴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对分娩后10分钟胎盘尚未娩出者,则不应盲目久等,应立即行人工胎盘剥离术。对阴道分娩者,常规检查宫颈,阴道及胎盘。发现胎盘、胎膜残留及时取出,软产道裂伤及时缝合止血。缝合后常规肛查,了解有无血肿。密切观察产后阴道流血,特别是产后2小时出血,尤其注意少量持续出血,少量出血往往易被忽视,但也不能忽视2小时后出血。处理及护理:产后出血处理第一步是明确原因。胎盘娩出后立即触摸子宫,以明确有无宫缩乏力,如子宫收缩好,仍有出血则应考虑生殖道裂伤,要检查宫颈及阴道。如静脉穿刺处出血,往往提示有凝血功能障碍。抢救措施:快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输液、输血。局部止血。对宫缩乏力、静脉点滴催产素,也可宫颈注射麦角0.2mg,催产素10μg加强宫缩。按摩子宫,可用腹壁按摩子宫法,及腹部-阴道双手按摩子宫法进行,也可用双拳经腹压迫腹主动脉,减少出血。如按摩子宫及宫缩剂无效,可用宫腔塞纱达到止血。如膀胱充盈或疑宫腔积血时,先行导尿排空膀胱,徒手进宫腔取出血块,以便恢复宫缩。如软产道裂伤即行缝合术。如经多项处理仍出血不止,可行手术切除子宫挽救生命。快速、准确执行医嘱及化验室检查。保温、输氧,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变化,准确估计出血量、尿量。【参考文献】 1 廖华妹.产后失血性休克DIC原因分析及抢救护理体会.实用护理杂志,2002,18(2):39-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