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咽部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doc_第1页
儿童口咽部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doc_第2页
儿童口咽部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口咽部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关键词】 肌肉瘤 口咽部横纹肌肉瘤为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在成人的其他部位还偶尔可见,尤其是儿童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更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我院于2006年11月26日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儿,女,4岁半于2006年11月26日来院就诊。主诉:打呼噜6个月余。查体:右侧腭扁桃体度肿大,表面可见少量脓性分泌物,悬雍垂被推向左侧,扁桃体周围组织充血肿胀,咽腔狭窄。内镜示:(1)扁周脓肿;(2)慢性腭扁桃体炎。结果,见图1。实验室检查:WBC 12.9109/L,Hb 127 g/L,N 0.85,L 0.15,M 0。临床诊断为:(1)扁周脓肿;(2)慢性腭扁桃体炎伴感染。 治疗方法:首先在脓肿突出部位进行穿刺,见少量淡黄色脓性分泌物,于是在局麻下行扁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引流出脓性与血性分泌物约6 ml。术后抗感染与对症治疗。每天给予头孢匹胺钠1 g配以生理盐水100 ml静滴;奥硝唑0.5 g静滴;局部用头孢类抗生素行咽部高频雾吸,每日1次;口服头孢泊脂片每次0.05 g,每日2次;维生素C片每次0.2 g,每日3次;喉痛灵每次3片,每日3次。用药2天后查咽部扁周仍肿大,另可见咽后壁突起明显,表面覆盖痰性分泌物及黄白色的分泌物痂皮,欲去掉查看清楚,但患儿不合作。用药6日后复查见:扁周脓肿稍有减退,充血减轻,咽腔稍有增宽,但悬雍垂对应的咽后壁处有一约2.5 cm2.5 cm大小的暗红色表面呈垂直条索状的新生物,血象仍高:WBC 12.7109/L、N 0.84、L 0.16、M 0,双颌下淋巴结肿大,右侧颈部可扪及大小约2 cm2 cm的包块,质较硬。据此又诊断为:(1)咽部新生物待查:(2)咽部结核?(3)腺样体肥大?见图2。于2006年12月1日在表麻下钳取新生物处组织送检,其结果为胚胎性肉瘤(口咽部新生物),同时经免疫组化标记结果支持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免疫组化标记结果为:Vim(+),Myoglibin(+),HHF(-),Desmin(-),CK广(-),EMA(-),NSE(-),LCA(-)。见图3。 2 讨论 该病例年龄小,患儿以打呼噜为其主诉,初诊时又为扁周脓肿,以常规而论,连续静脉用抗生素6天后其病变应得好转或痊愈,但体征、血象改变不明显,加上双下颌可扪及明显淋巴结,右侧颈部也可扪及包块(6天前并不明显),并且内镜示咽后壁可见新生物,由此说明短期内转移较快。虽然患儿年龄小,一般情况下恶变较少,但见于以上体征,还是要高度怀疑恶变的可能性存在。病理结果给予了支持,提示为国内罕见的恶性肿瘤,尤其是儿童胚胎型横纹肌肉瘤更是少见。后经放疗化疗等效果不佳,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