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专业论文)张卫东昆曲传承实践研究.pdf_第1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张卫东昆曲传承实践研究.pdf_第2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张卫东昆曲传承实践研究.pdf_第3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张卫东昆曲传承实践研究.pdf_第4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张卫东昆曲传承实践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音乐学专业论文)张卫东昆曲传承实践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张卫东是北方昆曲剧院的老生演员 从1 9 8 9 年开始致力于昆曲在群众中 尤其是青年学 生中的普及工作 他根据十余年的教学经验编写成人昆曲普及教材 并形成了一整套教学理 念与方法 本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 以张卫东的昆曲传承个案为研究对象 用两年半时间的 参与观察 访谈 实物收集等多种方式收集资料 描述他在北京的昆曲传习情况 试图归纳 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探讨他昆曲传承实践的意义以及对普通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教学所带 来的启示 本论文分为以下章节论述 引言部分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第一章概述昆曲的艺术价值 以及张卫东的家庭教育背景和学艺经历 第二章介绍他 上不封顶 的传习目标 理论 剧 目 身段等传习内容 熏 模 学 练 默 循环滚动 群体 帮 带 口 传心授与言传身教等传习方法 传习地点与过程 同期 评价方式 学生反馈意见等 第三 章归纳其 保护 继承 挖掘 整理 原汁原味 等昆曲传承观 培养艺术教师的目标一 一能上舞台 讲台 写字台以及 学曲如做人 以唱当先 以演当先 传道 生活处 处皆学问 等艺术教育准则 结语对张卫传承实践的意义以及传习中遇到阻力的原因进行分 析 作为个案研究 本文在描述张卫东昆曲传承实践的同时也描述了他在传习过程中艺术实践 和人格培养并重的教育理想 探讨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的矛盾 揭示传统音乐教学 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学方法 而是在于教育观念的转变 他的行为意义不仅仅局限于 他个人 而是对昆曲的传承 以及普通音乐教育中的传统音乐教学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昆曲 张卫东 原汁原味 以唱当先 传道 a b s t r a c t a st h ei n c r e a s i n gc o n c e r na b o u tt h ei n h e r i t a n c eo f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m u s i cc u l t u r ei n g e n e r a lm u s i ce d u c a t i o ns y s t e m t h i sq u a l i t a t i v er e s e a r c hf o c u s e so nk u n q ut e a c h i n g p r a c t i c ec a r r i e do u tb yz h a n gw e i d o n g ak u n q ua c t o ri nn o r t h e r nk u n q ut r o o pi n b e i j i n g h eh a v ee n d e a v o u r e dt 0p o p u l a r i z ek u n q ut h r o u g ht e a c h i n gi ns c h o o l sa n d o t h e rp l a c e ss i n c e1 9 8 9 a n dh a v ef o s t e r e dt h ei n t e r e s ti nk u n q ua m o n gt h o u s a n d s p e o p l eo fd i f f e r e n ta g e s e s p e c i a l l yt h ey o u n g h i st e a c h i n gp r a c t i c ei st h et y p i c a lc a s e o fi n d i v i d u a le f f o r tf o rt h ei n h e r i t a n c eo fk u n q u a l s oaf i n ee x a m p l eo ft h ec h i n e s e t r a d i t i o n a lm u s i cp e d a g o g y t h ep u r p o s eo ft h i sp a p e ri st oh i g h i i g h t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 m u s i ct e a c h i n gc o n c e p t sa n dp e d a g o g y t h r o u g ht h er e s e a r c ho nz h a n gw e i d o n g b a s e d o n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o nz h a n g sl e a r n i n ge x p e r i e n c ea n dm o r et h a nt o w y e a rp a r t i c i p a t e o b s e r v a t i o no nt h ek u n q uc l a s si nc h i n ac o n s e r v a t o r ya n df o l l o w u pi n t e r v i e wf o rd a t a c o l l e c t i n g 珩t ht h ei n d e p t hd e s c r i p t i o no f h i sc l a s st e a c h i n ga n di n d i v i d u a lt e a c h i n g t h i sp a p e rr e v e a l sh i st e a c h i n gm e t h o d s1 p o t e n t i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i n f l u e n c e i m i t a t i o n l e a m i n g p r a c t i c ea n dr e f l e c t i o n2 c i r c u l a t i n gt e a c h i n g3 g r o u pl e a r n i n g4 o r a la n d t e a c h e r a s e x a m p l et e a c h i n g t o wp r i n c i p l e s f o r k u n q up r o t e e t i o n l i n h e r i t a n c e 2 o r i g i n a ls t y l e a n dm u s i ce d u c a t i o nc o n c e p t s1 f o s t e r i n gm u s i ct e a c h e r sw i t hh i g h q u a l i t y 2 i n t e g r a t i n gt h em u s i c l i t l ld a i l yl i f e 3 t e a c h i n gk u n q uu n d e rt h eb a c k g r o u n d o f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a saw h o l e 5 e m p h a s i z i n gb o t hm u s i cs k i l l sa n dm o r a lg r o w t h h i s t e a c h i n gp r a c t i c ew e l ld e m o n s t r a t e st h et r a d k i o n a lc h i n e s em u s i ce d u c a t i o ni d e o l o g y w h i c ha t t a c h e sg r e a ti m p o r t a n c eo nt h ei n t e g r a t i o no fa r t l i f e p e r s o n a l i t ya n dg r o u p h a r m o n y b r i n i n gi n s p i r a t i o n st om u s i ct e a c h e r si nt r a d i t i o n a lm u s i ct e a c h i n g k e yw o r d s k u n q u z h a n gw e i d o n g o r i n a ls t y l e g r o u pl e a r n i n g d a n n 美子学位论文独立完成和内客创新的声龋 禾人向河南天学提出硕士学往串请 毒人郑重声明 所至交酌学位论工乏 表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 对所研究的深题有新的见解 据我所努 黪 文章特别加以说明 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乎不包括兵他人已经发表或撂 写过鹳研元成果 也不包括 蒡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 辩研机褐的挚证或证韦而 拳术发展牵连行学术交流等馏 钒 雳 蠕够 彰彬一缩印 扫描牵绔贝等复案i 段保存 汇编攀住论文 妻氏质交轰牵电子支本 涉灰保密肉参的学位论文在筘密詹适用不捩极韦 学位获得者 学位论文作者 茎名 匿垒 2 0 口 车岁月巧自 学伫论支指导教师茎名 2 0o 车6 月歹岛 引言 问题的提出 中国大陆在2 0 世纪8 0 年代开始对近百年来引进西方音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 从9 0 年代以来日益关注传统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中的传承问题 为此展开过几次全 国范围的大讨论 1 9 9 5 年的 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 以 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 育 为主题进行了研讨 1 9 9 9 年8 月 在呼和浩特召开的 全国民族音乐教育学术研讨会 上 传统音乐教育问题的讨论迸一步深化 有学者提出 扎根办学 赵宋光 2 0 0 0 让每个学 生都会唱家乡的歌 谢嘉幸 2 0 0 0 等建议与观点 2 0 0 1 年1 月在香港召开的 中国音乐研 究在新世纪的定位 国际学术研讨会上 2 0 0 1 年1 1 月在南宁召开的 全国2 l 世纪面向基础教 育的高师音乐课程改革研讨会 上 许多学者进一步就 学校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 问题以及 民族音乐教学在观念 课程 教学方法 教材 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这 些有关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学术研讨活动直接促使了国家教育科学 十五 课题 民族文化传 承与学校艺术教育研究 2 0 0 1 2 0 0 5 的确立 2 0 0 1 年 中国颁布了新 音乐课程标准 试 用本 艺术课程标准 试用本 戏曲 曲艺等传统音乐成为不可缺少的内容 但当前普 遍存在的问题是 很多教师不熟悉 不知如何教 学生不喜欢 不愿学 谢嘉幸 2 0 0 6 因 此研究传统音乐的教学方法是使之能够有效进入普通音乐教育体系的一个关键环节 基于这 样的认识 笔者选择戏曲教学方法作为传统音乐教学研究的切入点 并进一步确定以北方昆 曲剧院 中国北京 老生演员张卫东的昆曲传承实践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试图归纳总结其艺 术传承观与教学方法 以期对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可供参考的经验 研究对象的确定 本文以张卫东在中国音乐学院的昆曲教学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 兼顾他在北京地区的中 央音乐学院 北京大学京昆社 清华大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 西山采菽曲社 北京师范大学 开展的传播活动 既观察其课堂教学也关注个别授课的情况 以研究长期昆曲传习活动为主 短期讲座为辅 研究对象的确定基于以下原因 第一 戏曲以及昆曲的价值 戏曲集中国艺术之大成 昆曲更有 百戏之师 百戏之母 的称誉 是中国戏曲高峰期 的代表 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有文人 音乐家 昆曲界称为曲家 表演艺术家共同参与创作与 传承 国家行政力量也长期介入 因此研究昆曲的传承方法具有典型意义 1 第二 国际 国内对传统音乐文化生存状态的普遍关注 在国际上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理解 倡导多元音乐文化的背景下 昆曲在2 0 0 1 年被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 u n e s c o 评为 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t h e m o n s t e r p i e c eo f o r a l a n di n t a n g i b l ei n h e r i t a n c e 如何保护与传承昆曲引起多方关注与研讨 尽管有不同的 观点和意见 加强在学校以及青少年中的昆曲普及工作己达成共识 昆曲与学校教育有了产 生碰撞的可能性 第三 张氏昆曲传承实践的代表意义 张氏自1 1 岁开始在北京昆曲研习社以及专业戏曲院校学习昆曲 十几位曲家及昆曲艺术 家对他进行过传授与指导 他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昆曲教育方式决定了他的教学方法在 很大程度上贯穿了传统音乐教学理念 他既有清曲演唱的经历 也有舞台表演经验 积累了 大量的昆曲演出曲目 在教学内容上有选择优势 此外他从1 9 8 9 年开始传播昆曲近2 0 年 是为了普及昆曲而不是培养专业昆曲演员 教学对象以中青年为主 传播量达万余人次 形 成系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 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他多采用课堂教学形式 对于学校音乐 教育具有参考价值 编撰的昆曲教材对于广大音乐教师也有可借鉴之处 研究现状 昆曲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留下大量理论著作与剧本曲谱 其研究领域包括音韵 源流 剧本创作 剧曲品藻评鉴 演唱与舞台表演等 如元 周德清 中原音韵 明 乐韶风 宋濂 王馔等 洪武正韵 清 沈苑宾 韵学骧珠 明 魏良辅 曲律 明 吕天成 曲 品 明 祁彪佳 远山堂曲品 远山堂剧品 明 王骥德 曲律 明 徐复祚 曲论 明 王世贞 曲藻 明 何良俊 曲论 明 凌蒙初 谭睦杂札 明 沈宠绥 弦索辨讹 度曲须知 明 沈德符 顾曲杂言 明 张琦 衡曲廛谭 清 王德晖 徐沅激合著 顾 误录 清 李渔 闲情偶寄 清 姚燮 今乐考证 清 毛先舒 南曲入卢客问 清 黄 周星 制曲枝语 清 黄旖绰等著 梨园原 清 徐大椿 乐府传声 清 刘熙载 艺概 清 杨恩寿 词语丛话 清 焦循 剧说 等等 曲谱有1 7 4 6 年刻印的 南北九宫大成词 宫谱 叶堂选辑校订 纳书楹曲谱 1 7 9 2 1 7 9 4 王锡纯辑 苏州曲师刘秀云拍正 遏 云阁曲谱 1 8 7 0 冯起凤 叶堂编辑 吟香堂曲谱 1 7 8 9 昆山东山曲社编辑 曲师殷淮 深定谱 昆曲粹存 1 8 9 6 王庆华定谱 霓裳文艺全谱 初集 1 8 9 6 殷湛深原稿 张怡 庵校订 六也曲谱 1 9 0 8 听涛主人编辑 异同集 抄本 1 9 0 9 殷淮深原稿 张余荪校 订 琵琶记曲谱 荆钗记曲谱 拜月亭曲谱 两厢记曲谱 浣纱记曲谱 牡丹亭 联台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的翻译名称是 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另有 口传非实物人文遗 产杰作 见郑培凯主编 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 p 2 8 4 1 2 全谱 春雪阁曲谱 1 9 2 1 道和曲社辑订 道和曲谱 1 9 2 2 王季烈 刘富梁考订 集 成曲谱 1 9 2 5 张余苏编辑 殷涟深定谱 昆曲大全 1 9 2 5 吴梅辑订 湘真阁曲谱 1 9 2 7 荆石山民填词 红楼梦散套 曲谱 1 9 3 5 河北省安国县曲社编辑 遗志楼曲谱 抗战前夕出版 王季烈辑订 与众曲谱 1 9 4 0 沈传锟 褚民谊辑订 昆曲集净 1 9 4 4 余粟庐定谱 俞振飞编辑 粟庐曲谱 1 9 5 3 古本戏曲丛刊 编辑委员会编辑 古本戏曲 丛刊 1 9 5 4 周秦主编 王正来 毛伟怎研校 石兵 朱振明译谱 寸心书屋曲谱 1 9 9 3 侯玉山口传 关德权 侯菊记谱 侯玉山昆曲谱 1 9 9 4 顾兆琪编订 兆琪曲谱 4 2 0 0 2 张卫东 2 0 0 3 身宫谱 审音鉴古录 总结昆曲折子戏成果的 缀白裘 等 目前也有 专文对昆蓝近百年研究著述进行梳理 如 关于昆剧研究的世纪回顾 吴新雷 1 9 9 9 9 0 年来昆曲研究述评 解玉峰 2 0 0 5 十世纪昆剧研究综述 姚旭峰2 0 0 5 二十世纪 前期昆曲研究 吴新雷 2 0 0 5 等 不一 赘述 关于昆曲教育的论述有 昆山的特色音乐教育 方萌 1 9 9 2 总结昆曲剧目教学方法 的 昆曲剧目教学八法 韩冬青 2 0 0 5 还有昆曲教育的个案介绍 苏州大学的昆曲教育 周秦 2 0 0 7 这些文章或是概括性的介绍昆曲普及教育的情况 或是对专业昆曲教学进行 探讨 没有对昆曲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教学反馈等进行全面的描述与归纳 缺 乏从教育学角度对昆曲普及教育中的个案进行研究 对于张卫东本人的研究以新闻报道和专 访为主 如 醉心传统艺术献身戏曲事业 1 9 9 9 刘士杰 韵雅声清传情入戏 记青 年老生演员张卫东 赵其昌 2 0 0 1 九畹幽兰有新叶 关于昆剧青年演员的幕后报道 王若皓 冼跃生 人活着就要有追求 伊夫 正宗昆曲大厦将倾 张卫东 2 0 0 5 想 活在明代的人 郭盖 2 0 0 5 等 介绍了他昆曲传习的倩况 但没有进行全面深入探讨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质的研究 q u a l i t a t i v e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的个案研究方法 c a s es t u d y 音乐教育中质的研究方法来自于人类学 尤其是人种学 研究者要进入研究对象的世界 获 得研究对象的信任 彼此互相了解 研究者系统的记录自己所听到的和观察到的细节 主要 运用深入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法搜集相关的录音录像 文章 图片等资料 质的研究偏重于 个案 个案也许是一个学生 一位教师 个班级 课程以及各种情境 这种方法注重田野 工作 强调在自然情境中观察与研究 c o r n e l i ay a r b r o u g h 2 0 0 3p 5 另有中国学者总 q u a l i t a t i v er e s e a r c hj r lm u s i ce d u c a t i o nh a si t sr o o t si 1 1c u l t u r a la n t h r o p o l o g y 卸dm o l es p e c i f i c f l l mi n a n t h e o 霉 a p h y a r e s c a r c h e ru s i n g t h i s m e t h o d o l o g y e r l t g t t h e w o r l d o f t h e p e o p l e h co rs h e p l a n s t os t u d y g e t s t o k n o w t h e m g e t s t o b e k n o w na n d 咖e db y t h e 札a n d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k e e p sa d e t a i l e d w r i t t e nr c c o r do f w h 甜j s h e a r d a n d o b s e r v e d t h er e s e a r c h e rs a p p l e m e n t s t h i s w a 土e r i a lb y c o l l g i n g o t h e r d a t as u c ha ss c h o o l l n e f f i o s a n d r e c o r d s n 曲v s p a p c ra r t i c l e s a n dp h o t o g r a p h s t h et o wp n m a s ym e t h o d so f d a mc o l l e c t i o n2 r ei n d e p t hi n t e r v i e w i n g a n dp a r t i c i p a n t o b s e r v g i o n q u a l r a l i v e m e t h o d o l o g yj sc a s eo r i e n t e d w h e r ea c a s e m a y b c a s t o d a n la t e a c h e r a c l a s s r o o m a c u r r i c u l u m o r a n y p a t t i c u l a rs e t t i n g i t i s f i e l d o r i e n u x l i n t i l a l i 协e m p h a s i s i s o l l w h a t i s o b s e r v a b l c b y 3 结的一种定义是 所谓质的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 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 料搜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研究 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 通过与研究对象互 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目的是能够通过描述与分析 揭示其教 学活动的意义 陈向明 2 0 0 1 p 1 2 总的来讲 质的研究侧重于研究个案 用访谈 参与观察等方式搜集关于研究对象的第 一手资料 强调研究者以局内人的身份进入研究对象的世界 再用局内人和局外人的不同视 角归纳与解释研究对象行为的意义 以归纳法形成理论 笔者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收集资料 参与观察 笔者选修中国音乐学院昆曲课 两年半时间 共五个学期 学习了 牡丹亭 游 嗣惊梦 西游记 认子 长生殿 惊变 玉簪记 琴挑 浣纱记 寄子 等剧目 在课余时间里向张氏学习 牡丹亭 游园惊 梦 身段表演并参与舞台实践 见右图 其 后曾辅助他的身段教学活动 学习昆曲之余还 向张氏学习八角鼓 进一步了解其教学理念与 方法 除中国音乐学院外 还参与观察了他在 北大京昆社 西山采蔟曲社 清华大学 中国 艺术研究院的昆曲教学情况 访谈 采访张氏本人 了解其教育理念形成的背景 传播昆曲的动因 近二十年传播昆 曲的基本情况 以及在幼儿园 中小学的教学情况 还对中国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中 国艺术研究院以及北京大学 西山采藕曲社的部分同学和校外曲友 馐行访谈 收集教学反馈 意见 实物收集 昆曲与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相关文献 昆曲音像资料 拍摄昆曲与八角鼓教 学现场 t h er e s e a r c h e ri nt h en a t u r e s e t t i n go f t h ec a 曲友足昆曲爱好者的通称 如 京剧爱好者通称为票友 4 第一章张卫东与昆曲 第一节概说昆曲 昆曲原名昆山腔 简称昆腔 明中叶嘉庆年间又称为昆剧 据明朝玉峰 今昆山 张 光德所撰 真迹日录 卷二中收入文徵明的写本 娄江 太仓 魏良辅 南词引证 中记载 元朝有顾坚者 虽离昆山三十里 居干墩 精于南辞 擅作古赋 自号风月散人 其著有 陶真野集 十卷 风月散人乐府 八卷行于世 善发南曲之奥 故国初有昆山腔 由此推断昆曲渊源约有6 0 0 余年 明代嘉靖 隆庆年间 江西豫章 今南昌 北曲清唱家魏良辅流寓吴中太仓地区 开始 研习南曲 园 愤南曲之讹陋也 沈宠绥 明 遂与张小泉 张野塘 周梦山等曲家在 昆山腔的基础上化入海盐腔 余姚腔的优点 又吸收了北曲的部分唱法 使 率平直无意致 魏良辅 明 的南曲唱腔 尽洗乖声 别开堂奥 调用水磨 拍捱冷板 成为 功深镕 琢 气无烟火 启口轻圆 收音纯细 水磨调 沈宠绥 明 在伴奏方面也有所发展 除 沿用了原来的弦索 三弦 琵琶 月琴之类 之外 又加入了笛 笙 箫 管 使昆曲伴奏 弦 管具备 在中国戏剧史上是一个大的进步 傅雪漪 1 9 6 0 当时昆曲的演唱方式是 清 唱 魏良辅称之为 坐冷板凳 演唱内容除散曲外也有戏曲曲词 大约嘉靖末至隆庆年 问 昆山曲家粱伯龙接受了魏良辅的唱曲理论和方法 经过不断的钻研 积累了自己的经验 心得 形成一大流派 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 浣纱记 昆曲被搬上了舞台 这对于昆腔 的发展与传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陆萼庭 1 9 8 0 p 3 4 此后昆曲逐渐扩大影响 文人学士 争用昆腔新声撰作传奇 后传入北京 逐渐发展为全国性的剧种 称为 官腔 中国大 百科全书出版社 1 9 8 3 p 1 8 6 经过历代文学家 音乐家 表演艺术家不断的研究 创作与 完善 昆曲逐渐发展成为集文学 音乐 舞蹈 美术 戏剧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是中国 戏曲艺术高峰期的代表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 昆曲剧本除戏剧成分外 还承袭了中国自先秦 汉魏以来的词赋创 中国大陆出版的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 卷所载独立辞条是昆山腔 昆曲 昆剧辞条均标注 见 昆山腔 中国太百科全书出版社 1 9 8 3 p 1 8 4 1 8 6 台湾地区出版的 昆曲辞典 所载独立辞条足昆曲 昆山腔 昆腔 昆剧辞条均标注 见 昆曲 条 洪惟助主编 2 0 0 2 p 2 由此町见 昆曲 昆山腔 昆腔 昆剧等称谓并无本质区别已属公认 也有学者认为三种称谓备有所指 见武俊达著 昆曲唱腔研究 p l 6 口众香主人 清 所著 j 学 就是跟着学 学完后多听录音去 练 练 完了会唱了 下一步 就是 默 就是把学的东西消化了展示出来 这段话大致描述了学习昆曲的几个要点或环节 从其教学实践来看 这几个环节是相互作 1 4 用 相互推动的 熏 即熏陶 中国传统艺术学习都看重这一阶段 就昆曲面言 是初学者在反复聆听老 师或其他学员的演唱 逐渐熟悉昆曲演唱风格 吐字发音与表演程式 不断积累感性经验的 过程 熏 还包括了长期置身于昆曲艺术圈中 通过与曲家 曲友们习曲 聊天 观摩 评 论昆曲剧目以及其他艺术门类 从而加深对昆曲的认识 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的过程 张氏要求初学者先在昆曲课堂上多听老师和老学员的范唱 如果是踏戏就要求多观摩别人 怎样学 老师怎样教 不要急于张口唱曲 下场学动作 习曲 踏戏间隙张氏采用 聊天式 的口吻谈昆曲历史渊源 理论文献 昆曲名家轶事 乃至书画 中医 明清家具等与昆曲看 似 不沾边 的话题 如果教学场所在户外则 见景生情 把相关的人文地理掌故尽数道来 其意是引导学生在了解昆曲的整体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去唱昆曲 张氏自己诸多的知 识都是在老师们用这种看似非常规的教学方式 在非常规的教学情境中铭刻于心的 在 熏 的过程中 教学活动其实已经悄然展开 模 指模仿 用张氏的话来说是先 不求甚解 的唱 不要过多思考 先模仿老师再说 在这个阶段里 要求学员尽量模仿老师的演唱风格 身段动作 润腔方法 音色乃至口型 表情 眼神运用等 模仿是继承与吸收前代艺术精髓不可或缺的环节 也是积累感性经验的 重要途径 中国书法与绘画也同样重视模仿 即临摹先辈留下的经典书画作品 有时甚至达 到真假难辨的地步 从而掌握书法 绘画的规律与技巧 其后再根据个人修养与生活志趣逐 渐形成个人风格 可见模仿是使艺术生命得以绵延不绝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 与 练 并不孤立存在 熏 与 模 其实已经包含了二者的成分 只不过 熏 与 模 强调从感性上初步了解昆曲 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使学员能继续全面 学 昆 曲的唱 念 身段 并通过 练 努力贴近其风格与演唱规范 如果说 熏 与 模 稍有 被动与无意识的意味 学 与 练 则强调的是主观的努力与追求 所谓 默 是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上揣摩与思考 逐渐吸收所学知识 从刻意的 模 逐渐 能够融入人物性格与曲情并通过唱与表演使之外化 也就是由 画 到 化 模 强调的 是先 不求甚解 地追求形似 默 则是在 知其然 的基础上又 知其所以然 的神形兼 备 以笔者学习 牡丹亭 游园惊梦 为例 第一步笔者首先观摩张氏为中央音乐学院的程乾踏戏 然后开始在旁边模仿身段 张氏听 任笔者在旁边自由活动 不予任何指导 第二步笔者对整套动作造型有了较深刻的记忆并能够单独把动作串下来之后 张氏开始通 过讲解剧情对关键的几个动作表情进行启发指导 逐渐提高要求 如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1 5 要通过动作表现出 看到 了一派春光的情景 要面带喜色 音量不要放开 为下面的感情 处理留下余地 第二句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表现出杜丽娘因这般美好春光落得无人知 晓 进而引发出青春易逝的伤感 故表情应转愁闷等等 第三步笔者在课下单独练习 这个过程也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在练习过程中努力回忆动作的先后顺序 无暇顾及其他要求 第二阶段 动作已经非常熟练 开始回想老师对动作的规范要求与表情声音的处理并尽量 模仿老师当时的示范 第三阶段 表演时能瞬间回忆起老师提出的具体要求 并及时修正自己表现有误差的地方 直到达到 自动化 或 无意识 状态 第四阶段 揣摩人物的性格与心境并尝试用声音 动作 表情来表现音乐与曲词的意境 在这个阶段里 笔者根据自己的体会 对个别动作进行了处理变化 如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 中把后半句用左手指向远处青山的动作改为双手向外推开 表示看到满山杜鹃的顾盼之意 第四步张氏在第二次辅导时观看了笔者的表演 对笔者的个人处理并没有全盘否定 而 是对符合曲词的合理部分予以保留 不合理的地方讲明原因后再加以修正 在以上的学习过程中 第一 二步可看作是 熏 模 与 学 第三步是 练 与 默 的结合 需要指出的是 默 也是发挥个人理解能力和创造力的过程 其中包含了创新的因 素 但这种创新是在充分理解人物 曲情 表演程式的基础上的创新 不是没有根源的 自 攥 张氏认为 由于个人理解的差异 同一段曲子可能会在表演上有不同的处理 只要合情 合理就应该肯定 合情 是指人物的身份 和曲词的意境 合理 是符合艺术本身特有的 规律 二 循环滚动 循环滚动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拍生曲与复习熟曲相结合 二是指老学员带新学员 复习熟曲是昆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2 0 0 5 年3 月至2 0 0 7 年6 月的内容安排可以看出循环滚 动的方式 2 0 0 5 年3 月 2 0 0 5 年7 月 新拍曲目 西游记 认子 复习以往几个学期所学 牡丹亭 游园惊梦 长生殿 惊变 曲名略 2 0 0 5 年9 月 2 0 0 6 年1 月 新拍 玉簪记 琴挑 复习 西游记 认子 牡丹亭 游园惊梦 长生殿 惊变 所 有曲子 曲名略 1 6 2 0 0 6 年3 月 2 0 0 6 年6 月 新拍 浣纱记 寄子 复习 玉簪记 琴挑 两游记 认子 牡丹亭 游园 长生 殿 惊变 的所有曲子 曲名略 2 0 0 6 年9 月 2 0 0 7 年1 月 新拍 牡丹亭 惊梦 复习 玉簪记 琴挑 浣纱记 寄子 曲名略 2 0 0 7 年3 月 2 0 0 7 年6 月 新拍 长生殿 惊变 复习 牡丹亭 惊梦 等 曲名略 具体到每堂课来看 每次上课都要复习前次课所学内容 每学完一支新曲子 就有一到两 次课的复习时间 然后再向下进行新曲 学生在一堂课 学期甚至数年的时间里有机会反 复在课堂上练习每支曲子 最终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张氏常说 一番拆洗一番新 意在不 断复习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对曲情的理解 获得新的体验 还强调 熟曲生唱 生曲熟唱 熟 曲生唱 意为唱熟曲时要像唱生曲一样一丝不苟 不能依仗熟练而失于油滑 以至不能传情 达意 生曲熟唱 意为唱生曲要像唱熟曲 样放松自然 不要心存畏惧而影响表现力 循环滚动 方面也是为了适应昆曲课学员的复杂来源 张氏在北京的几个授课地点都是开 放课堂 几乎每一堂课都有校内外的新学员旁听 造成新老学员混杂 张氏会让新学员经历 熏 的过程 先听老学员唱熟曲 然后小声跟唱 熟悉旋律后再按照老师每堂课的要求不 断校正自己的谬误之处 三 群体 帮 带 帮 与 带 是指学员之间通过互教互学 取长补短以实现共同进步 5 人以上的集体 拍曲是通过 熏 和 滚动 来实现 帮 带 在个别辅导时表现为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 张氏所说的个别辅导不是单独给一个人上课 而是人数在5 人以下的 小群体 辅导 他经常 告诉想要单独辅导的同学决不只给一个人上小课 至少两人 多n 3 到5 人不等 以一人 最 多两人 为主 其他人为辅 他认为 教学时如果有观众 学员就会更加集中注意力 旁边 有人陪伴学习能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 学习气氛会比较轻松 以中国音乐学院的个别辅导为例 2 0 0 6 年1 2 月期间 张氏应张澄宇 陆艳 曾振宇 笔者的要求排身段踏戏在学期末 同期 h 汇报表演 四个人所学角色身段不同 张氏每次都把时间分为若干段 每个时间段以一人为 主 其他同学旁观 他要求旁观的同学先当观众 多看 等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后再学习 这样会提高学习效率 在这个阶段 主要学习者实际上是在一次次的示范 使旁观者逐渐熟 关于同期的解释见本章第四节 教学评价 1 7 悉表演套路 而旁观者充当观众也是在帮助主要学习者集中注意力 一段时间后 旁观的同学就可以在不干扰教学的情况下在一旁模仿 如曾振宇与陆艳学习 牡丹亭 游尉惊梦 步步娇 的身段时 笔者与张澄字在旁边模仿 笔者与陆艳学习 牡 丹亭 游园惊梦 皂罗袍 时 张澄字与曾振宇在旁边观摩模仿 张氏依然只辅导主要学习 者 并不刻意指导其他人 任其白己揣摩 这一阶段 主要学习者仍然是在 带 观胯者 使其动作逐渐连贯 一旦张氏观察到旁边的同学达到了一定熟练程度 就会让其单独表演 让主要学习者坐下 观摩 在这 阶段里 哪位同学的动作掌握最熟练 就会临时充当老师的角色 张氏自己在 旁边观看 只是在必要时加以指点 张氏认为 主要学习者与模仿者交替表演 互教互学 充分体会对方的长处和不足 从而改进与提高自己的表演 在教授他人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 的表达能力和熟练程度 需要强调的是 群体 帮 带 还有一个目标是要让学生 学 的 同时学会 教 观摩教学过程也是学习教学方法的过程 张氏时常邀请学生参与他的教学 活动 促进学生积累教学经验 笔者参与身段教学 四 口传心授 与 言传身教 左起 亮子 张欣 杨芬 朱传栩参与 北师大讲座 口传心授是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方法 口传 比较容易理解 昆曲有完各的工尺曲谱 不 完全等同于那些没有曲谱完全靠记忆传授的音乐 但曲谱无法传达的韵味 依然要靠老师1 3 耳相传 在拍曲踏戏时常用这种方法 心授 从表面上可以理解为领悟艺术的深层内涵 但 1 8 是这种解释是针对学习技能层面而提出的 张氏认为 心授 的更深层涵义是 如果想让学 生领悟艺术真谛 基础是师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心灵相通 从而互相信任 配合 中国 一直流传着 师徒如父子 的俗语 就是在强调这种由内心而发的深厚感情 作为老师是无 私的倾心传授 作为学生按老师的教诲诚心的配合 因此 心授 更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情 感与默契 张氏曾说 口传心授 比较侧重于艺术传习 其实更应该看重 言传身教 即通过自身 的言行让学生领悟学习方法以及艺术和生活的关系 他主张唱昆曲应该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最重要的是真正理解曲词曲情 去燥求雅 修养身心 不要把它简单的看成是学音乐技巧 除此之外还要有广泛的业余爱好 他自己就是 身教 的范例 除演出和传习昆曲外 他还 组织八角鼓票房并编辑4 0 期 八角鼓讯 季刊 同时也从事八角鼓传习活动 还深谙北京的 人文地理掌故 金石书画 品茗赏花无所不好 他主张生活中的知识要在 玩儿 中学 聊 中学 因此 课堂 就应该在生活中 例如课堂可以是家中 如果学生到他家中拜访 就一 起品茶 唱曲 谈天说地 也可能是在公交车 出租车以及北京的大街小巷 看到沿途的人 文景观时把其历史变迁娓娓道来 另外他还会随季节更替邀请有空闲的同学一起春游赏花 参与社会艺术活动 还鼓励学生看画展 参观博物馆 学习书画 阅读中国经史子集等 其中最常光顾的 课堂 是餐馆 到他家中求教的学生 大多都经历过这种课堂的熏陶 张氏认为饮食也是一门艺术 因此他常常会邀请来访的好友与学生共同进餐 若到餐馆 必 亲自研究菜单点菜 一边点菜一边介绍所点菜肴的特色 若在家中招待学生 即使是简单的 打卤面也要精心炮制菜卤 在烹饪过程中也不忘告诉大家怎样做才能可口入味 进餐时师生 相互交流艺术观点 倾诉人生感悟 成为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享受 张氏认为钱多有钱多的吃 法 钱少有钱少的吃法 餐馆档次可高可低 只以荤素凉熟搭配得当 营养均衡 能品到风 味特色为佳 若一味燕翅鲍鱼 分不清品质高低 品不出滋味好坏 不理解饮食的妙处 就 不算是 会吃 之人 他对不同地方的饮食特色也颇有研究 还为 北京纪事 撰写了关于 北京时令饮食的系列专栏文章 见附录二 第三节 拍曲 习曲 昆曲的教与学 一 传习形式与地点 张氏根据传习对象的年龄与传习地点会采用多种传习形式如 短期讲座 长期选修课与 曲社活动 人数在5 人以上 以拍曲为主 另外还有个别授课的形式 人数一般是3 5 人 内 1 9 容多为辅导身段表演 论文写作 如果授课对象是高中 初中 小学 幼儿园的青少年儿童 会采用课外活动辅导与昆曲赏析课的形式 内容会更灵活 如编排舞蹈 昆曲戏剧 学习诗 词吟诵等 1 昆曲讲座 昆曲讲座的授课对象大多对昆曲比 较陌生 需要在有限时间里尽可能全面 介绍昆曲的相关知识 通常分为三个部 分 1 谈昆曲的历史渊源 风格特点 艺术价值 2 回答同学提问 3 拍曲 拍曲内容根据听众的年龄和文化 层次来选择 常用曲目有 牡丹亭 游 园惊梦 皂罗袍 好姐姐 长生 殿 惊变 粉蝶儿 采用讲座形式的 如清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等 右图为中国传媒大学讲座 昆曲之夜 现 场 高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程度的知识与思辨能力 故也采用讲座形式 但课堂导入方式 与成人略有区别 以某中学讲座为例 1 首先问学生是否会背唐诗 得到肯定答复后 让学生选出一首大家喜闻乐见的唐诗 然 后问大家是否知道这首诗可以唱 同学们表示惊讶 张氏就用吟诵调唱所选唐诗 激起学生 的学习兴趣 2 问同学们是否知道宋词并让大家随意选出一首由张氏演唱 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3 引出昆曲 讲解昆曲的音乐与唱词与中国文学的密切关系 从而使学生长生学习愿望 4 选取短小 活泼的曲牌教唱 让学生体会昆曲的演唱风格 2 昆曲选修课 选修课针对的是中国音乐学院与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 每周一次 在一个学期 一年或数 年的时间里依照 大雅之音 昆曲艺术研习课教程 安排教学内容 不同进度的学生混合 在一个班 用循环滚动的方法授课 3 曲社活动 曲社活动如西山采蒴曲社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曲社 传习内容与讲座 选修课基本相同 拍曲间歇可以品茗 闲谈 尤其是西山采蒴曲社更注重在自然的生活情境下习曲 不同于一 般意义上的课堂教学 4 个别授课是指学生向张卫东先生学习清唱 身段表演和论文写作的教学活动 是根据 学员的学习愿望 嗓音条件 相貌身高 表演基本功来安排 原则是 就其所长 据不完全统计曾经个别辅导过身段的有 北京大学 徐鹏 徐德亮 田嫒 丁智勇 王汐 李响 阎志 李响 徐法寅 黄少杰 刘呖 温静雅 樊百乐等 图片见北大京昆社简介部分 中央音乐学院 程乾 王黎中国艺术研究院 董飞 张艳 中国音乐学院 牡丹亭 游园惊梦 刘海燕 杨芬等 下左 长生殿 惊变 张澄宇 下右 2 1 5 课外活动辅导 初中 小学 幼儿同多采用课外活动辅导形式 以排演舞蹈和编排小型昆曲故事为主 幼 儿园的学生年龄较小 活泼好动 就偏重于身段舞蹈 编排简单的昆曲身段 随着昆曲音乐 不断变换造型 小学初中的同学多是编排小型昆曲戏剧 唱 舞结合戏剧表演 以某小学的 昆曲戏剧 汤显j f l 的故事 为例 地点是古代北京的一家客店 一位店主人先上场 口称自己店中住了一个人名叫汤显祖 整天在房中写文章不见出门 也不交店钱 今天要把他叫出来问问看他到底写些什么东西 汤显祖应声出场 把自己所写 的故尊向店主人介绍 自己所写的故事名为 牡丹亭 内容是写一位美丽的姑娘在花园中游 玩之后 内心伤感 染病而亡 后来几经曲折 终于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 然后汤显祖向后 场一指说 你看 杜丽娘来花园赏花了 二人退下 杜丽娘 9 春香上场 表演 牡丹亭 游 园惦簪 另有1 6 位同学饰演众花神起舞配合表演 以f 简介2 0 0 1 年 2 0 0 7 年张氏定期拍曲的北京大学京昆社 清华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西山采蒴曲社 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传习情况 以求管中窥 豹 一 北京大学京昆社 北京大学京昆社是学生社团组织 1 9 9 2 年张氏开始义务为学生辅导京剧与昆曲 拍曲与踏 戏兼顾 每周一次 学习成员多为校内各院系本科学生 均为青年 每年学员都会更新 老 学员保留较少 排演剧目有 天官赐福 牡丹亭 学堂 牡丹亭 游园惊梦 西游记 认子 西游记 胖姑 长生殿 弹词 跳加官 男 女 丑 报台 等 部分剧照见下图 长生殿 弹词 曲游记 认子 跳加官 西游记 胖姑 天官赐福 二 清华大学 牡丹亭 学堂 清华大学陈为鹏教授每年邀请张氏在自己担任的音乐赏析课上讲授昆曲 学员以本校各专 业本科生为主 以普及昆曲知识为目标 三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在2 0 0 1 年面对研究生开设昆曲选修课 每周一次 2 0 0 2 年至2 0 0 3 年改为本科 选修课 学员以本院音乐学系 器乐系本科生为主 2 0 0 3 年因课程调整 昆瞌课暂停 四 中国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的昆曲选修课由中国音乐学院研究部的刘小平老师申请开设于2 0 0 2 年9 月 到2 0 0 7 年6 月已经有十个学期 每周一次 每次二到三个小时 起初是研究生选修课 2 0 0 6 年 调整为面对全院学生 这里的昆曲课是开放的课堂 具有兼收并蓄的特色 学员除本院师生 外 也有其他学校学生 校外曲友 本院访问学者 有时外校学员人数超过本院学生 年龄 层次是老 申 青三代同堂 青年人比例约占9 0 左右 下图中国音乐学院授课场景 截止到2 0 0 7 年6 月 拍过的曲目有 牡丹亭 游园 单刀会 训子 硅游记 认子 玉簪记 琴挑 浣纱记 寄子 长生殿 惊变 等 踏戏内容 牡丹亭 游园惊梦 长生殿 惊变 五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的昆曲活动是在2 0 0 5 年由本校传统文化学社开展的普及型讲座 两周一次 学员多为本校各院系学生 也是常有教师听课 每次听课人数百人左右 授课内容是介绍昆 曲历史 风格特点与习曲 2 0 0 5 年以后活动停止 下图北师大授课场景 六 北京西山采藐曲社 西山采蒴曲社由一些北京地区爱好中国古典艺术的人士于2 0 0 6 年7 n 联合发起 两周活动 一次 截j i 蛰j 2 0 0 7 年5 月将近一年时间 曲社成员以几个家庭为主体 兼有亲朋好友不时加入 参与人数基本保持在1 5 人左右 年龄层次老 中 青 幼兼有 中 青年居多约占7 0 这个曲社追求古典风格 拍曲 习曲地点在社员家中 之后一起用餐 餐后是读书交流活 动 每次邀请一位学者举办讲座 内容以文 史 哲为主 拍过的曲目有 长生殿 惊变 牡 丹亭 游同惊梦 曾举行过封排仪式 七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的昆曲活 动在几位研究生的组织下于2 0 0 6 年1 1 月 1 9 日开始活动 截止多j 2 0 0 7 年6 月大约有 一个半学期 每周一次 每次三小时左 右 学习成员主体是本校或外校戏曲 音乐 曲艺 美术 中文专业的研究生 兼有校外曲友不定时前来加盟 年龄层 次以青年为主 学员最多1 6 人 最少5 人 所拍剧目有 牡丹亭 游园惊梦 长生殿 惊变 右图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