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注水井测试落物原因分析、预防及处理(张丹).doc_第1页
分层注水井测试落物原因分析、预防及处理(张丹).doc_第2页
分层注水井测试落物原因分析、预防及处理(张丹).doc_第3页
分层注水井测试落物原因分析、预防及处理(张丹).doc_第4页
分层注水井测试落物原因分析、预防及处理(张丹).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采油厂2008年论文发布会 专业:地面工程分层注水井测试落物原因分析、预防及处理张丹(第二油矿测试队)摘要:在油田注水井分层测试过程中,经常会由于注水井管柱、仪器、人为操作等原因造成井下落物,如果不能打捞成功,就需要井下作业处理,不仅影响正常测试进度,还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测试过程中落物井的统计分析,找出了造成注水井落物的四方面主要原因,即注水井管柱变形、结垢、出砂问题,测试仪器脱扣、小配件掉落等问题,钢丝绳断的问题以及测试操作不当问题。本文不仅对产生落物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针对不同落物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和整改意见。同时针对不同测试落物井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方法。关键字: 注水井分层测试 落物 预防措施一、注水井落物原因分析1.井况问题造成落物11分层注水井管柱普遍存在着结垢严重、污油、出砂等情况,造成测试仪器下井不通畅,出现因刮卡掉落物的情况。12在投捞堵塞器的过程当中,也经常会因偏心堵塞器偏孔有泥砂或生锈而拔不动造成井下落物。13注水井发生套变,也是造成仪器落物的重要原因。2.设备问题造成落物21钢丝问题2.1.1钢丝质量不好,有砂眼、裂痕等。2.1.2钢丝使用周期过长,疲劳过度,没有及时更换。22仪器问题2.2.1堵塞器凸轮失灵,洗井时窜出,卡入工作筒。2.2.2反复投送堵塞器不进偏孔,造成销钉松,投进后,销钉脱落。2.2.3仪器母扣磨损严重,仪器从中间连接部位断开。2.2.4捞偏心堵塞器时,偏堵已捞住,但因偏堵凸轮失灵、偏孔有泥砂或生锈而拔不动造成打捞杆脱出。3.操作问题31操作者执行制度不严,对测试工具疏于检查致使没有及时发现转数表失灵,造成仪器撞堵头将钢丝拉掉。32操作中,由于起仪器时没将钢丝拉紧,钢丝跳槽卡断。33测试中防喷管被拉到,造成钢丝断或仪器被井下压力顶起,造成仪器窜入钢丝,与缠在一起。3.4操作不平稳,造成钢丝打扭或跳槽3.5投捞或打捞操作反复进行,上下往复次数过多,钢丝扭力大,发生倒螺纹现象3.6仪器在使用中未及时清洗连接螺纹中的污泥和砂粒等使螺纹磨损。37投堵塞器操作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不平稳造成堵塞器未投入配水器中,卡入工作筒。38测试仪器小配件下井时紧固螺钉没紧好或扣已坏紧不住,卡入工作筒。39压送头销钉没拧紧造成脱落。3.11仪器某连接部位没拧紧,钢丝旋劲大,导致仪器松扣造成井下落物。3.11打绳结不合要求,在绳帽中转动不灵活,在起下过程仪器转动易造成卸螺纹脱扣。3.12误操作将井口阀门关掉切断钢丝。二 、注水井落物井处理方法1、井下落物打捞方法:1.1钢丝断造成井下落物处理方法:首先下铅模探明钢丝落井具体深度及状况,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或制作不同的软钩打捞工具。打捞过程要由浅至深,逐步进行打捞,禁止将软钩下到井底,由下之上进行打捞,这将容易造成钢丝抱团无法打捞。当捞住钢丝后,缓慢平稳的将钢丝起到井口,然后与地面钢丝连接,将落物起出。目前测试队自行研制的打捞工具有打捞钢丝软钩和钢丝助推器。 打捞钢丝软钩钢丝助推器1.2仪器遇卡造成井下落物处理方法:仪器遇卡时,不要强行上起,需打井口定滑轮,然后将钢丝从绳帽盘断。判断遇卡原因,如果是管柱内结垢造成仪器卡掉,可以下振荡器打捞。如果是堵塞器等小配件卡住,可以采用加重杆往下砸的办法,砸倒井底后,再用振荡器打捞。1.3仪器脱扣掉井造成落物处理方法:发生脱扣落物后,先要检查掉入井底部分是公扣还是母扣。待查明情况后方可用公(母)扣打捞器进行打捞。1.4测试小配件造成井下落物处理方法:1.4.1堵塞器掉入井底时,目前采用堵塞器专用打捞夹进行打捞。强磁打捞器打捞夹1.4.2测试仪器小配件掉入井底时,采用强磁打捞器打捞。1.4.3压送落入井底时,要针对发生压送头落物的情况,采用新型压送头和压送头落物打捞工具,配合使用,可实现成功打捞。压送头落物打捞工具新型打捞头2、打捞落物时的几个注意事项2.1打捞前必须经铅模印证清楚落物深度及状态。2.2仪器下行时遇卡判断后打捞时切忌用加重杆猛砸。2.3仪器上行时遇卡首先要用加重杆向下砸,砸下去后再选择打捞工具打捞。2.4起下钢丝的速度一定要匀速,严格按照偏心注水井分层流量调配操作规程所规定的100m/min的速度匀速起下,避免速度过快,造成遇卡时打捞负荷过重而卡死打捞不成功。2.5若管柱有轻微变形,打捞仪器过长难以通过,可用卡瓦在加重杆与振荡器间做变向活动短接。 三、分层注水井落物的管理预防3.1建立落物井档案和测试井况一览表,加强动态管理。3.1.1建立档案详细记录落物井的落物种类,落物时间及解决方法和详尽的落物打捞操作过程,为今后落物井处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为落物打捞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分层注水井落物情况登记表 序号井号落物种类时间落物打捞过程自制工具名称经济效益1北2-2-540堵塞器压帽拔脱2008.01该井在测试调偏2水嘴时,堵塞器捞不动,下振荡器反复起震,堵塞器压帽被捞上来,堵塞起落井,利用新发明的子弹式打捞器打捞成功。子弹式打捞器4万元2北2-3-F53小物件落物2008.01该井在测试时,投边测边调堵塞器,偏2反复投未进,投捞器提出后,发现堵塞器已飞,打铅模认证堵塞器横在偏2层位上,用自制堵塞器打捞夹将其捞出,避免作业。堵塞器打捞夹4万元3北3-J4-38钢丝砂眼落物2008.01该井因钢丝砂眼断使投捞器落井,经使用自制钢丝打捞器,打捞成功,避免作业。钢丝打捞器4万元4北2-3-侧斜444钢丝落物2008.01测试大队测该井静压时,测试仪器落井,井下为1米钢丝带测压仪器,且该井在800米处有轻度变形,经认真分析,首先,用加重杆将绳帽处钢丝砸断,下震荡器,加重杆,为防止变形处遇卡,中间多连接一个绳帽起万向节的作用。使打捞一次成功,避免作业。钢丝打捞器4万元5北3-3-436空筒落物2008.01该井在验封时,因井脏,在偏2闷车,密封段落井,提出仪器发现仪器和密封段分离,仪器和密封段之间是一根直径为10mm的连杆,丝扣长时间震荡造成脱扣,密封段上部为密封圈没有丝扣,经认真研究,自制钎式打捞器打捞成功。避免作业。钎式打捞器4万元3.1.2由于井下的情况具有复杂性、多样性、不可视性,在日常管理中掌握每一口井的详细井况,是减少落物井必不可少的前提。例如北3-4-142,该井吸水能力差,容易产生管垢、砂埋情况。测试过程中,由于各层配水器处结垢严重导致仪器下井遇卡,极易发生井下落物状况。所以,每次对该井测试前,都要求采油队进行洗井,以减少造成落物的诱因。事实证明我们对该井所采取的防范落物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该井进行了两次测试均无落物情况发生。为了更明了的掌握注水井的井下情况,应建立测试井况一览表为每口注水井建立一个动态管理档案,使测试班组上井测试有据可依。在了解井况的前提下,制定测试工作计划,把该井测试工作中有可能出现的意外状况加以预想,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造成井下落物。注水井测试井况一览表序号队别井号作业时间测试时间井况小件落物情况洗井类别112北2-J5-更242006.12.222007.10.26良好无一级22北1-312-P312007.05.302007.8.20良好无一级312北2-342-P332007.05.212007.06.15良好无二级49北3-4-1442008.01.082008.03.27良好无一级5112-J6-P142006.12.192007.02.11良好无二级备注:无需洗井为一级。正常洗井为二级。3.2、加强设备保养和检查,提高设备可靠性。3.2.1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要求测试工按时对测试工具进行检查保养维护。制定仪器操作检查细则要求员工在仪器下井前,必须对仪器进行细致的检查,避免因仪器丝扣未拧紧或紧固螺丝松动造成井下落物建立。3.2.2严格仪器定期校检制度,定期将仪器送仪表室校检。3.2.3建立钢丝更换台帐,及时更换有问题的钢丝,杜绝因钢丝老化造成井下落物。队领导带领有经验的老工人组成设备安全检查小组,每月对各班组车辆、测试设备、测试仪器进行逐一排查,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注水井测试钢丝更换台帐班组更换日期检查情况更换日期检查情况备注一班2007.12.3良好2008.3.3良好二班2008.3.15良好2008.6.15良好三班2008.6. 1良好2008.9.1良好四班 2008.1.22钢丝老化2008.4.22良好3.3.提高测试操作水平,确保无人为事故。3.3.1加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不断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提高员工素质,增强岗位责任心。3.3.2加强职工技术培训和岗位练兵,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实际操作水平。3.3.3收集整理测试老工人的小发明、小窍门进行推广使用,不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 目前,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