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处理课程设计.doc_第1页
大气污染处理课程设计.doc_第2页
大气污染处理课程设计.doc_第3页
大气污染处理课程设计.doc_第4页
大气污染处理课程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集气罩的设计集气罩是用以捕集污染气流的。其性能对净化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是有直接影响的。由于污染源设备结构和生产操作工艺的不同,集气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按罩口气流流动方式可将集气罩分为两大类:吸气式集气罩和吹吸式集气罩。利用吸气气流捕集污染空气的集气罩称为吸气式集气罩,而吹吸式集气罩则是利用吹吸气流来控制污染物扩散的装置。本设计中采用吸气式集气罩中的外部集气罩来收集污染气体。由题设条件可知,本设计适宜采用外部集气罩中的冷过程上部集气罩。对于外部集气罩排风量的确定多采用控制速度法。控制点控制速度Vx的确定本设计中,污染源产生轻矿物粉尘,从轻微速度发散到上述平静的空气中,所以污染源的控制速度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表13-2可得,取0.51.0m/s之间。本设计选用vx=0.6m/s。集气罩排风量、尺寸的确定;由于气体只能从侧面流入罩内,为避免横向气流干扰,要求H尽可能0.3L,由于题设中已给出H=0.6m,因此,L2m,取L=2m。为提高集气罩的控制效果,减少无效气流的吸入,罩口加设法兰边。上 部集气罩的吸气流易受横向气流的影响,所以靠墙布置,在罩口四周加设活动挡板。由于墙厚240mm,污染源中心距离墙中心630mm,因此污染源距墙边B=630-240/2=510mm,由此可知集气罩宽2B=1020mm=1.02m。为保证罩口吸气速度均匀,集气罩的扩张角不应大于60,本设计中取为60。则其排风量按下式计算:第一节 外部集气罩排风量的计算对于外部集气罩的计算,常用的方法是控制风速法。即有害物扩散时会产生一定的扩散速度,为捕捉、控制有害物,集气罩就必须在有害物扩散地点造成一个吸入速度(控制风速),根据这一速度计算出所需的排风量。控制风速的大小与工艺过程及其位置有关。表1 外部集气罩控制风速vx有害散发情况vx实例在相当平静的状态下产生极低的扩散速度0.25-0.5某些化学槽的液面蒸发,如去油槽等在较稳定的状态下,产生较低的扩散速度0.5-1.0低速输料机,如检选胶带机;粉料装袋;摩擦压砖机压砖喷漆箱;焊接台;电镀槽 及酸洗槽等在空气快速流动的状态下,大量产生有害物1.0-2.5破碎机;高速胶带运输的转运点;物料混合;粉料装卸等在空气流动很快的状态下,有害物以很高的惯性速度扩散2.5-10磨床、砂轮机、磨砖、切砖机、喷砂、喷漆等集气罩设计示意图根据设计要求所示,集气罩口据污染源的竖直高度H至少为600mm,本设计中即取竖直高度H为600mm。两个污染源的尺寸相同,所以设计使用两个集气罩,均是相同尺寸和相同流量。第二节 外部集气罩的设计要点1. 在设计外部集气罩时,应尽量减小吸气范围和避免横向气流干扰。2. 罩口上的速度分布应尽可能均匀。对伞形罩,其扩张角应不大于。当罩口平面尺寸较大时,可用一下方法加以改进,使罩口上的速度分布均匀。a) 把一个大的排风罩分割成几个小的排风罩b) 在罩内设均流挡板c) 在罩面上设条缝口3. 在不妨碍操作的条件下,集气罩应尽量靠近有害物质,并使气流从操作人员一侧流向有害物源。第二章 管道的初步设计在净化系统中用以输送气流的管道称为风管,通过风管使系统的设备和部件连成一个整体。该段设计主要是根据集气罩的流量以及净化设备的要求来完成必须的管道的参数设计。这主要包括:管内流速的确定;管道直径的确定;弯头的设计;直管长度的确定;三通设计计算。本设计采用圆形风管来进行连接。第一节 管道内流速的确定一般排风系统风管内常用流速见表2根据除尘管道的最低流速分步表可知,本设计中的轻矿物粉尘的管内流行最低速度为:垂直管为12m/s,水平管为14 m/s。表2 除尘管道内最低气流速度粉尘性质垂直管水平管粉尘性质垂直管水平管粉状的粘土和砂1113铁和钢(屑)1820耐火泥1417灰土、砂土1618重矿物粉尘1416锯屑、刨屑1214轻矿物粉尘1214大块干木屑1415干型砂1113干粉尘810煤灰1012燃料粉尘14-1616-18湿土(2%水分以下)1518大块湿木屑1820铁和钢(尘末)1315谷物粉尘1012棉絮810麻(短纤维粉尘、杂质)812水泥粉尘8-1218-221.1管道的初步设计及压损的确定 设计管道的布置位置 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注上管段的流量与长度。 按最大压损原则选择计算环路,本设计由管段1开始计算。 本设计中,污染物为轻矿粉,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表14-2,得水平管内最低流速为14m/s。 计算管径和压力损失管段1 :,据,查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设计计算表选用 =530mm,/d=0.0308,实际流速 ,动压为则摩擦压力损失为各管件局部压力损失系数(查手册)为:集气罩1,=0.11;90弯头(R/d=1.5),=0.18;30直流三通,=0.020 =0.11+0.18+0.02=0.31则局部压损:管段2:,据,查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设计计算表选用 =530mm,/d=0.0308,实际流速 ,动压为则摩擦压力损失为各管件局部压力损失系数(查手册)为:集气罩2,=0.11;90弯头(R/d=1.5),=0.23;30合流三通旁支管,=0.21 =0.11+0.23+0.21=0.55则局部压损:管段3:,查表,=700mm,/d=0.0217,实际流速,动压为153.8Pa则摩擦压力损失为局部压力损失为合流三通对应总管动压的压力损失,其局部压损系数=0.11,除尘器压力损失为980Pa。则局部压力损失。管段4:气体流量同管段3,查表,=700mm,/d=0.0217,实际流速,动压为153.8Pa则摩擦压力损失为该管段有90弯头(R/d=1.5)两个,由手册查得=0.18则局部压损:管段5:气体流量同管段4,查表,=700mm,/d=0.0217,实际流速,动压为153.8Pa则摩擦压力损失为该管段局部压损主要包括风机进出口级排风口伞形风帽的压力损失,若风机入口变径管压力损失忽略不计,风机出口=0.1,不设风帽,出口损失=1.0。则总损失=0.1+1.0=1.1则局部压力损失。 并联管路压力平衡: ,故节点压力平衡。 除尘系统总压损失: 1373.32管段编号流量Q管长l/m管径d/mm流速m/s/dm-1动压/Pa摩擦压损/Pa局部压损系数局部压损/Pa管段总压损/Pa1. 1109608.9053014.00.0308117.532.250.3136.4268.662.109602.2853014.00.0308117.58.240.5565.7973.053.219202.6270016.00.0217154.68.740.11995.921005.664.2192013.6570016.00.0217153.645.400.3683.04128.455.219208.0970016.00.0217153.626.901.1169.17196.18 1.2选择风机和电机:A 选择通风机的计算风量:) =25120B选择风机的计算风压:= =1670.54其中:Q-管道计算总风量, -管道计算总压损,Pa -考虑系统漏风所附加的安全系数,除尘管道取0.10.15 -考虑管道计算误差及系统漏风等因素所采用的安全系数,除尘管道取0.150.2 根据上述风量和风压,查除尘设备风机样本上选择,排尘离心通风 机4-72型,机号8,转动方式C,转速1600r/min,全压2472-1844Pa,风量 17920-31000 配套电动机为Y180M-2,22kW。复核电动机功率:=21.90 Kw配套电机满足需要。第三章 有关说明第一节 室内布置 数字化监控中心 根据现代工业的要求,需要对整个的工艺流程进行实时监测,现代化的仪器完全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所以本设计中在原有污染物控制设备的基础之上加入数字化监控中心,实时监测烟气进口和出口的密度以及粉尘浓度,以此来衡量收集的尘粒量。在此套设备的作用下,既可以满足随时调节使满足环保部门的空气排放标准,也可以衡量尘粒的收集量(即生产量)。同时,数字化监控中心只与车间的大门相连,不会有尘粒进入监控中心,保证了室内的整洁和工人的安全可靠性,进入工厂车间的工人需要戴口罩。注:此套设备的安装比较适合两种条件:1. 经济能力好的企业;2. 环境保护意识强烈的企业;3. 收集的尘粒即为其生产原料或初产品的企业;4. 具有高技术人才的企业。 同时在本设计中还设有工作室1、工作室2、净化室、排气式、办公室。让整个工艺车间丰满和完整,结构简单但是内容丰富。第二节 除尘器的选择 袋式除尘器主要由滤袋、箱体、灰斗与清灰结构、排灰机构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对粒径为1m的细微颗粒净化效率可高达99%,压力损失为1.0-1.5KPa,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稳定,便于回收干料,可以捕集不同性质的粉尘。但占地面积大;不适宜净化黏性强及吸湿性强的粉尘,入口浓度不宜大于15g/m3。本设计中的除尘器选择为袋式除尘器,其具体型号和参数如下:选择LD14-84型布袋除尘器过滤面积:168最大风量:25200第三节 除尘器地面标高由于管段的敷设原因,导致与袋式除尘器的衔接处有部分问题,需要通过提高除尘器的地面高度来进行调节,以满足除尘器与风管的连接,在除尘器下侧筑一平台,高约500mm。第四节 烟囱设计本设计中的烟囱高度有设计条件给定,不用进行计算,为H=12m。第五节 有关尺寸墙厚:240mm 方块柱:300300车间大门可取:25502410窗台到地面距离:工业用房 1.02.0 m结束语这次课程设计对我来说是受益匪浅的。从设计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上网搜索资料这方面,比如文档排版这方面。所以以后这些方面我一定要好好加强。同时我也认识到了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没有理论知识是不行的,光有理论知识也是不行的。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团结就是力量,这话说的很对,单凭个人的力量要完成一个课程设计时很难的,如果同学们一起收集资料,一起讨论研究,什么困难都能克服。然后就是从这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大气污染时多么的严重,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同样的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制定相关制度保护大气环境。在这里也特别感谢老师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