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一年级了,家长,您准备好了吗?.doc_第1页
孩子上一年级了,家长,您准备好了吗?.doc_第2页
孩子上一年级了,家长,您准备好了吗?.doc_第3页
孩子上一年级了,家长,您准备好了吗?.doc_第4页
孩子上一年级了,家长,您准备好了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孩子上一年级了,家长,您准备好了吗?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上午好!作为一名母亲,我非常荣幸能够坐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与交流我的教育思想。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父母,无论是哪一代人,在现有的中国国情基础上,孩子都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如何教育孩子,让孩子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是为人父母者共同的心声。从幼儿园迈向小学,这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拐点,走好这一步,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常常说: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就摔跤,这会跟以后的人生带来很大的负累。家长朋友们,当我们的孩子挥手告别幼儿园,迈向一所新的学校,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孩子即将迈向一个全新的生活。因为小学教育不再是以活动教学为主体,小学教育任务更明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目标更具体,所以,当面临不同教育性质、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时空的小学教育时,我们的家长是不是应该从观念到行为都作一些相应调整呢?所以,接下来,我站在孩子上一年级了,家长应从思想与行为上的准备两方面做个交流。一、孩子上一年级了,家长在思想上应该树立的几个观念:1、成绩不是孩子的全部:一想到上小学,家长最担心的往往是害怕孩子成绩考不好,所以,还没有进小学就开始补课了,原本幼儿园天真烂漫,一到小学因为成绩不理想,就显得老气横秋,一无是处,讨人厌了。在这里,我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在5、12地震期间,在东汽中学救援时,我们一个志愿者朋友发现救援现场有三类学生,一类是积极救援的,其中多数是成绩很差的学生;一类是吓得发呆的,成绩多半是中等的;一类是惊慌失措,情绪激动的,这类多半是高三最优秀的学生。志愿者就问这些优生:此时,你们最担心什么?这些学生多数回答,不知道今年高考能否加分或时间延后,而此时,他们的同学、亲人多数生死未卜。成绩固然重要,然而,如此快速发展的社会,若干年后,我们学到的多少书本知识能派上用场呢?我们需要的是有社会生存能力、适应能力与发展能力的人才。不是有专家做个这样一个实验,专门跟踪调查各省市的高考状元的后续发展力,结果表明,这些所谓的高考状元走到最后发展都不是最好,对社会的贡献都不大,所以,作为家长,有时候我们还得庆幸我们的孩子没有得第一名。2、不要拿孩子做比较:孩子天生就有差异,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上帝是公平的,为孩子打开一扇窗,就一定会关上另一道门。所以,同样在幼儿园生龙活虎的孩子,到了小学阶段,可能成绩有好坏,发展有偏差,家长千万不要有心理包袱,不要苛责孩子。3、承担起孩子的全部责任:孩子是家长的唯一或者是全部,但对于教师而言,只是全班同学的几十分之一。因为在一个班级中,无论贫富,每个孩子都同等重要,教师得把爱平均分给每个孩子,可能在此过程中对孩子的关照有不到位的地方,家长要吃持一颗宽容的心,要积极主动的去沟通和交流,在一年级时,要与教师保持密切的联系。4、千万不要把孩子全托给学校:无论你的孩子多么聪明出色或是多么糟糕后进,对于小学教师而言,伴随教师的只有六年,但这个孩子却将伴随家长一生。从这个角度讲,家长对于孩子的责任比学校更重大,因此,在小学一年级阶段,千万不要把孩子放手给学校而自己不问不管。5、聪明永远比不上好习惯:聪明从某种程度上说比较的是一个人的智商,而我们知道这个7080%取决于家长的遗传基因,我们今天在座的父母,我相信绝大多数都是80后或者是70年代后期的家长,谁能说自己不聪明呢?但是,我以为:聪明永远赶不上良好的习惯,所以我们才说:好习惯决定好人生。我曾经带过一个班级,现在这个班级学生已经上初中二年级了。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全班所有任课教师公认的最聪明的三个男孩(因为他们思维的敏捷度、记忆的速度和牢固度等都表现出非同凡响的能力)但是发展到今天,却是完全不同的三种结果。第一个男孩,现在就读棠中外国语实验小学,学得轻松快乐,而且一直稳居全年级前6名;第二名同学就读东升中学,成绩平平,在班级中处于中等偏上,第三名男孩今年春节的时候他妈妈遇见我,希望我给他办理休学证明。什么原因让三个公认的男孩在初中二年级就呈现这样的发展趋势呢?问题在于孩子从小良好的习惯培养。二、孩子上一年级了,家长应该具体做什么?思想支配行为,具备了这样的观念,具体是我们做父母的该做些什么准备呢?1、做好孩子心理准备,引导孩子从或新奇或惧怕到喜欢和向往:(1)、语言沟通。让孩子从心理上觉得上一年级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家长要经常对孩子说:真好,宝贝要上一年级了!回想爸爸(妈妈)上一年级的时候,真有意思!然后可以结合自己上学的有趣故事讲述给孩子听。这些故事要是正面的,比如自己上课表现出色,受到老师的如何如何表扬啦,比赛获奖,得到怎样的奖励啦等。让孩子对上一年级充满一种神往感。(2)、环境营造。孩子要上一年级了,要开始为孩子准备书房了,比如带着他去商场逛逛,选择什么大小的书包、文具盒、购买什么样的书桌,放学回家要做作业了,准备一盏什么样的台灯、小书架等,孩子从这些看购过程中自然充满着无限的向往。(3)、定向学校。利用一些闲暇时间,带着孩子走访一下即将要上的学校,让孩子熟悉一下从家到校的路线、以及提醒孩子要注意的安全事项等,了解一下要就读学校的环境和这些学校进行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从心理提前有个适应,避免孩子开学第一天的紧张感和陌生感。 2、做好能力准备,促使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喜欢上新的学习方式:(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孩子学习自己系鞋带、穿袜子、穿衣服、洗脸、刷牙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学习用刨笔刀削笔、学会包书皮、学会整理自己的书包、学会独立正确的语言表述(遇到什么事情,向老师和同学把事情说清楚,说话说完整)的学习能力。(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游戏中,任务的量和达成度随意性强,不需要科学评估与检测,但是孩子在小学一年级开始,进行的是班级授课制,上课时间为40分钟,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任务清晰,而且功课门类繁多,孩子要在这个时间段学懂学会,才能日积月累得提升知识和能力,所以压力自然很大,因此,提升孩子注意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其实,我这里的注意力主要是指培养孩子上课专心的态度。教师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听到老师说:孩子上课不专心,打慌,走神等。所以,培养孩子上课集中注意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家验证:两岁的儿童,平均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度为七分钟;四岁为十二分钟,五岁为十四分钟。孩子年龄越大越会逐渐懂得将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而日渐增加专注的时间。怎样培养孩子的注意能力呢?第一:试着给孩子读或讲述故事,故事越来越长,而且要边讲边段追问:讲的是谁?怎么样呢?在哪儿呢?让孩子有这种任务意识。第二:在孩子自主游戏的时候,比如自己翻看画报呀,玩耍某项玩具呀或者和小伙伴做游戏呀等,家长不要去打扰、干涉或是打断他。让他逐渐养成聚精会神的习惯。第三:家长做什么事情尽量表现出专注的神情,做到以身作则,发现孩子做什么事情专心,要给予不断的鼓励和赏识。(3)、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学着主动与其他小朋友建立友好关系。如果您的孩子可以在陌生的环境中很快结交新的同龄伙伴,那么,家长不用担心孩子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孤单、胆怯。如果孩子还不具备这种能力,那么家长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主动与人打招呼,主动与其他小伙伴分享玩具、食物,懂得谦让等品质。举例:有个女孩,很聪明,但是个性强,什么东西别人触摸一下,大呼小叫的,班上没有朋友,越大越自闭,后来严重的影响到成长,以致于发展到逃课的境地。(4)、奠定良好的知识储备:孩子起点高,才会觉得小学轻松,没有压力,才能得到更多的赏识与赞美,学习才更有兴趣。因此,家长适当的加强孩子听、说的训练,加强早期阅读的培养,比如经常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陪着孩子看画报,走迷宫等书籍,利用生活中的知识,适当的进行一些汉字的认读,数量关系的认识、分清左右等,对于孩子顺应小学阶段的生活是非常有帮助的。(以我的儿子为例:上小学之前,家长名字、家里家电的名字、孩子的名字会写会认、利用吃肯德基的时候,教会他鸡腿、汉堡等汉字,进商场的时候,认识“新一佳”、“好又多”等借助生活识字,利用阅读绘本的听读识字等方法,在上学前教会认识500个字左右,上学会相对轻松,适应快捷。切忌心急求多,每次一两个,而且在不同场所巩固出现,不断强化,以表扬为主。注意读音标准。反对教写、教拼音。因为家长不准的发音会影响孩子一生。3、培养孩子好习惯,为孩子良好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1)、睡眠习惯:早睡早起,确保睡眠时间10个小时以上。而且在暑假的时候要准备好小闹钟,和上学时间同步,而且家长要和孩子一同养成良好习惯。(2)、饮食习惯:早起必须刷牙、洗脸,而且是营养丰富的早餐,反对家长一个蛋糕一杯牛奶打发掉孩子一顿早餐,孩子早上足够的营养,上午学习孩子精力才旺盛。不吃零食的习惯,(3)、学习用具的收拾整理习惯:回家书包放在固定的地方、在固定的地方做作业,做完作业立刻收拾归位,一开始就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孩子终身受益。避免孩子在学习中丢三落四,一会儿作业忘拿、书忘了、笔忘了等。(4)、学生做作业,家长要在身边守护,计时限制,避免孩子作业拖拉:孩子作业时,家长守护在旁边,不要过多的去参与,去干涉,可以静静的做自己的事情,但一定要有具体的规定。坐姿、握笔姿势、书写工整干净、时间限制,而且要求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做作业,做完后才去玩。而且以表扬鼓励为主。坚持一学期,孩子的习惯自然养成。(5)、培养孩子放学回家交流问候的习惯:宝贝,今天上学有没有开心的事情?今天快乐吗?有没有什么有趣的活动啊?有不高兴的事情发生吗?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主动给家长交流的习惯,家长自然了解孩子在学校学习的情况,孩子心态也会更健康。(6)、不懂就问的习惯:孩子没有弄明白的地方,鼓励孩子多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