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14_4.doc_第1页
unit14_4.doc_第2页
unit14_4.doc_第3页
unit14_4.doc_第4页
unit14_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2 微分方程模型实验学习目标1. 会求放射性废物处理问题中的微分方程;2. 能求解阻滞增长人口模型中的微分方程;3. 会进行油气产量和可采储量预测问题中的计算;4. 能求解价格竞争问题和除雪机除雪问题中的微分方程。一、 放射性废物处理问题1. 问题 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以往处理浓缩的放射性废料的方法,一直是把它们装入密封的圆桶里,然后扔到水深为90多米的海底。生态学家和科学家们表示担心,怕圆桶下沉到海底时与海底碰撞而发生破裂,从而造成核污染。原子能委员会分辨说这是不可能的。为此工程师们进行了碰撞实验,发现当圆桶下沉速度超过12.2m/s与海底相撞时,圆桶就可能发生碰裂。这样为避免圆桶碰裂,需要计算一下圆桶沉到海底时速度是多少?这时已知圆桶重量为239.46kg,体积为0.2058m3, 海水密度为1035.71 kg /m3。如果圆桶速度小于12.2m/s,就说明这种方法是安全可靠的,否则就要禁止用这种方法来处理放射性废料。假设水的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例,其正比例常数k=0.6。2. 问题建立的模型 圆桶的位移和速度分别满足下面的微分方程: (1) (2) 考虑受到的阻力,这时圆桶的速度应满足如下的微分方程: (3)3. 模型的解答 根据方程(1)和(2),加上初始条件v|t=0=0,s|t=0=0,以及题设的初始数据。通过Mathematica就可以求出圆桶的位移和速度的方程,具体步骤如下: m=239.46;v=0.2058;g=9.8;p=1035.71;k=0.6;ChopDSolvem st = = m g p g w k st, s0 = = 0,s0 = = 0, st,t DSolvem* vt = = m g p g w k vt, v0 = = 0,vt,t 得出位移的方程为: s(t)= - 171511+429.744t+171511e-0.00250564t (4) 速度的方程为: v(t)= 429.744 - 429.744e-0.00250564t (5) 通过方程(4)及s(t)= 90m,利用下面Mathematica程序: FindRoot90 = = - 171511+429.744t + 171511/Exp0.00250564t , t,13求出时间t = 13.002s,再把它代入方程(5),求出圆桶的速度为v=13.7729m/s。 显然,此时圆桶的速度已超过12.2m/s,可以得出这种处理废料的方法不合理,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已经禁止用这种方法来处理放射性废料。 根据方程(3),加上初始条件v| t=0 = 0,可利用下面的Mathematica程序:DSolvem vt= = m g-p g v k (vt)2, v0 = = 0,vt,t 求出圆桶的速度:v(t)=。 若把题设中F,k(仍设为0.6的话)和m的值代入上式,可得圆桶的速度为: v(t)=20.7303Tanh(0.0519426t) 这时若该速度要小于12.2m/s,那么利用Mathematica可得圆桶的运动时间就不能超过13s,位移不能超过84.8m。对应的Mathematica源程序如下: FindRoot20.7303*Tanh0.0519426t= =12.2, t,12 (*求时间*)Integrate20.7303*Tanh0.0519426t, t,0,13 (*求位移*)从这个模型,我们也可以得出原来处理核废料的方法是不合理的。二、 阻滞增长人口模型 假定人口数量p(t)满足微分方程p=ap-bp2(这是最为著名的Logistic人口模型),以下使用Mathematica解这个方程,源程序如下: 首先求出满足初始条件 p(t0)= p0 的解的一般表达式。 In1:=DSolvept = = a pt - b pt2,pt0 = = p0,pt,t Out1=p(t)= 再求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即求使p(t)=0的时刻t,由于解出的表达式比较复杂,下面没有列出,但在Out4中给出该时刻的人口值。 In2:= p = pt / .% 1; In3:= SolveDp,t,2 = = 0,t; In4:= Simplifyp / . % 1; Out4= 以下代入具体数据,其中p0是1961年的世界人口数量,求出人口极限值大约是98.6亿,In7是绘制p(t)曲线的语句,得到如图14-5所示的图形。 In5:= a = 0.029;b = 2.941*10( - 4);p0 = 30.6;t0 = 0; Limitp,t Out6= 98.6059。In7:= Plotp,t,-100,500,PlotRangeAll,AxesOrigin0,0图14-5 人口增长曲线三、 油气产量和可采储量的预测问题1 问题 根据某气田19571976年共20个年度的产气量数据(见下表),建立该气田的产量预测模型,并将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年份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产量108m31943598292113138年份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产量108m3148151157158155137109年份197119721973197419751976产量108m38979706053452 问题分析与建立模型 我们将指数增长模型用于油气产量预测,并试着假设增长率r随时间t变化,即r是t的函数,从而得到油气田的累积产量Np与开发时间t的关系: 如果开发时间t以年为单位,则油气田的年产量Q=,方程可改写成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寻找油气产量的增长率r(t)了。1995年有人通过对国内外一些油气田开发资料的统计研究,得出结论:油气田的产量与累积产量之比(Q/Np),与其开发时间t存在着较好的半对数关系,即 Log=A-Bt 或写成 其中a = 10A,b = ln10B = 2.303B。 设油气田的可采储量为NR,相对应的开发时间为tR,由此,便得到预测油气产量的微分方程 这是一阶线性齐次微分方程,其解为 由于tR很大,。所以得到预测油气田累积产量的模型为 对上式求导,即得油气田年产量的预测模型为 为了确定油气田的可采储量N,我们对前一式两边取常用对数: 其中 3 计算过程 第一步:根据油气田实际生产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求得截距A和斜率B,进而计算出a、b之值。 第二步:计算出不同时间的x(=e-bt)和logNp,并进行Np与x的线性回归,求得截距a和斜率。 第三步:计算出油气田的可采储量NR =10。 第四步:将a、b和NR的值代入,即得预测油气田的累积产量和年产量的计算公式。 第五步:利用所得计算公式,计算相应年份累积产量Np和年产量Q的预测值。 Mathematica源程序如下: In1:=data1=19.0,43.0,59.0,82.0,92.0,113.0,138.0,148.0,151.0,157.0,158.0,155.0,137.0,109.0,89.0,79.0,70.0,60.0,53.0,45.0; In2:=data2=Table0,n,20;i=2; Fordata21=data11,i=20,i+, data2i=data2i-1= data1iIn5:=data3=Table0,m,20,n,2;Fori=1,i=20,i+, data3i=i,Log10,data1i/data2i In6:=Fitdata3,1,t,t Out6= - 0.0215995-0.0809426t In7:= aa = - 0.0215995;bb=0.0809426; a=10aa;b=Log10.0*bb;c=a/b; In12:=data4=Table0,m,20,n,2; Fori=1,i=20,i+,data4i=Exp-b*i, Log10,data2i In13:=Fitdata4,1,x,x Out13= 3.36832 - 2.35678x In14:=alpha=3.36832;beta=2.35678;Nr=10alpha; In17:=Qpt_ :=a*Nr*Exp-c*Exp-b*t-b*t; In18:=Npt_ :=Nr*Exp-c*Exp-b*t; In19:=data5=TableQpt_ ,t,1,20; In20:=data6=TableNpt_ ,t,1,20;In21:=compdata1=Table0,m,20,n,2; Fori=1,i=20,i+,compdata1i= data1i,data5i;In22:=compdata2=Table0,m,20,n,2; Fori=1,i=20,i+,compdata2i= data2i,data6i; In23:=ListPlotdata1; In24:=PlotQpt,t,0,20; In25:=ListPlotdata2; In26:=PlotNpt,t,0,20; In27:=Show%23,%24 Out27:= Graphics(略) In28:=Show%25,%26 Out28:= Graphics(略) In29:=MatrixFormcompdata1 Out29:= (略) In30:=MatrixFormcompdata2 Out30:= (略)实际值与预测值对照表年份T(a)Q(108m3/a)Np(108m3)实际值预测值实际值预测值19571190266471901958243045457620693561959359068603121012611719604820935272030207160196159201171862950312745196261130136899408044020719637138015089754605846261964814801524926940739855196591510159935845089955219661015701561161002010579701967111580148242116001210430196812155013758013150135352019691313701252821452014850501970141090112298156101603860197115890993511650017096601972167908694717290180275019731770075409179901883840197418600649141859019539101975195305553419120201404019762045047265195702065350从上面图表中可以看出,预测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四、 价格竞争问题 位于同一条公路的甲、乙两个加油站彼此竞争激烈,同一城市中还有其它加油站。当乙站突然宣布降价后,甲站需要根据乙站的售价来调整自己的售价,以求获得尽可能高的利润。 下面引入一些指标: x 甲站的销售价格(便士/升); y 乙站的销售价格(便士/升); w 成本价(便士/升); L 价格战前甲站的日销售量(升/日); P 标准销售价格(便士/升); e 甲站的利润(便士/日)。 问题化为已知y,求x使e最大。 设甲站的日销售量线性依赖于双方价格的变动,于是得到公式: In1:=L1=L - a(x-y)-b(p - y)+c(p - x); e =(x - w)L1; 其中L1是甲站的日销售量,而e是利润。已知y时,e是x的函数,求e的最大值点就是求驻点: In3:=e1=(e)x Out3= L+c(p - x)+(-a - c)(- w + x)- b(p - y)- a(x - y) In4:= x = x/.Solvee1= =0,x 1 Out4= In5:=SimplifyeOut5= 其中Out4是驻点,Out5是利润的最大值。接下来代入具体数值进行计算:In6:= L= 20000;p = 40;w = 30; y = 37.0,38.0,39.0; a = 4000;b = c = 1000; x Out9= 35.5,36.,36.5 In10:= e Out10= 151250.,180000.,211250. In11:= y = 39.0;x = 35,37; e Out12= 200000.,210000. 这里一次给出3个y值,计算结果表明,当y = 37时,求出x = 35.5 ,总之必须低于对方的价格,结论合理。Out12表明,当y = 39时,求出的x = 36.5确实是最大值。五、 除雪机除雪问题 有条10km长的公路,由一台除雪机负责除雪。每当路面雪的平均厚度达到0.5m时,除雪机开始工作。但是雪仍在下,路面雪的厚度在不断增加,除雪机的前进速度会不断降低。当雪的厚度达到1.5m时,除雪机将无法工作。问除雪机能否将整条公路的积雪清除?当然这与降雪的速度有关,以下在一些合理的假设下进行讨论和计算。 已知:在无雪的路面上除雪机的行驶速度为10m/s;雪下了1时,雪最大时路面积雪的厚度以0.1cm/s的速度增加,前半小时雪越下越大,后半小时越下越小。 假定除雪机的速度v随雪的厚度h线性变化,利用已知条件可得v=10(1-2h/3)。而h是时间t的函数,假定前半小时h(t)匀速增加而后半小时匀速减少,可得 (单位:m/s), 再积分得到: ,注意h(t)也是分段函数。 下面可以利用Mathematica进行计算了。In1:= h1 = 0.001(s /1800 UnitStep1800 - s + (2 s /1800)UnitSteps - 1800); h = Integrateh1,s,0,t; v = 10(1 - 2h /3); h / . t1800 Out4= 0.9 In5:= h / . t3600 Out5= 1.8 在In1中的h1是h(t),对它求定积分得到雪的厚度h(t)。Out4给出t=1800 s时雪的厚度是0.9m,Out5表明t=3600 s时雪的厚度是1.8m。 除雪机从雪的厚度是0.5m时开始工作,直到雪的厚度是1.5m时停止,以下求出它开始和停止工作的时间,再积分得到它前进的距离。 In6:=FullSimplifyh,t1800 Out9= - 2.7777810-7 (-6145.58+t)(-1054.42+t) In10:=Solve%= =1.5,t Out10= t2560.77,t4639.23 In11:= t1 = t / . %1 Out11=2560.77 In12:= Integratev,t,t0,t1 Out12=3859.94 由于函数h(t)是分段的(表达式中含有函数UnitStep),解方程的函数Solve对它无能为力,只好分段求解。In6通过有条件的化简,成功地得到当t 1800时h(t)的表达式。接下来,使用Solve求除雪机开始工作的时刻t0,并从解集中提取出合理的答案。同样再得到除雪机停止工作的时刻t1,最后In12求除雪机前进的距离,Out12表明除雪机只能清除大约4km的积雪。 使用Solve求解不方便,如改用求数值解的函数FindRoot,则容易的多: In13:=FindRooth= =0.5,t,900 Out13=t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