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黄疸的干预作用.doc_第1页
微生态制剂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黄疸的干预作用.doc_第2页
微生态制剂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黄疸的干预作用.doc_第3页
微生态制剂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黄疸的干预作用.doc_第4页
微生态制剂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黄疸的干预作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态制剂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黄疸的干预作用作者:廖志勤,杨少芬,林宁,江月明,和强单位: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广东湛江 524003【摘要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微生态制剂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黄疸的干预效果。方法 60例需经鼻胃管喂养的早产适于胎龄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30例。对照组予常规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微生态制剂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测定两组早产儿生后第1、4、7、14天血清胆红素水平,并记录高胆红素血症发生例数和黄疸持续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早产儿生后第4、7、14天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减少(23.3% vs 50.0%,P<0.05),黄疸持续时间明显缩短(8.34±1.60)vs(12.14±1.90),P< 0.01。结论 早期应用微生态制剂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可有效降低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缩短黄疸持续时间。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非营养性吸吮;早产儿;黄疸Interventional effect of microecological preparation and nonnutritive sucking on jaundice in premature infantsLIAO Zhiqin, YANG Shaofen, LIN Ning, JIANG Yuemin, HE Qia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jiang, Zhanjiang 524003,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early application of microecological preparation (MEP)and nonnutritive sucking (NNS)on jaundice in premature infants.Methods Sixty premature infants 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 undergoing nasogastric feedin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control group (n=30)received conventional supportive treatment, whereas treatment group (n=30)accepted additional intervention with MEP and NNS.Serum bilirubin was detected 1, 4, 7, and 14 d after birth, and the occurrence of hyperbilirubinemia and duration of jaundice were recorded in both groups.Results Serum bilirubin level decreased 4, 7, and 14 d after birth, and the occurrence of hyperbilirubinemia and duration of jaundice reduced in treatment group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0.01 or 0.05).Conclusion Early application of MEP and NNS can improve the occurrence of hyperbilirubinemia and duration of jaundice in premature infants.Key words: microecological preparation; nonnutritive sucking; premature infant; jaundice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症状,由于未结合胆红素的神经毒性作用,处理不当可引起智力、听力及运动发育异常,严重的导致后遗症1。早产儿由于肝功能不成熟,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等因素,黄疸出现早,持续时间长且早产儿血脑屏障不完善,更易发生胆红素脑病2。因此,早期干预早产儿黄疸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用微生态制剂联合非营养性吸吮(NNS)对30例早产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与分组研究对象60 例均为我院2006 年1 月至2008 年1月期间新生儿病房住院的早产儿,符合以下条件:(1)早产适于胎龄儿,体质量<2.5 kg,胎龄<35周;(2)无感染、胃肠道并发症、窒息、脑室内出血等;(3)其母为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者;(4)需间断鼻胃管喂养。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和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胎龄2935周,平均(32.3±2.6)周,出生体质量1 4002 450g,平均(2 150±56)g。两组早产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在出生24h内口服(或经胃管)微生态制剂即粪链球菌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散(妈咪爱),每天2次,1次半包(0.5 g),共用2周,同时联合NNS。具体方法为在每次鼻胃管喂养之前、喂养过程中及其之后给予治疗组早产儿吸吮无孔橡皮奶头各5 min ,每次吸吮15 min ,每天78次共2周。1.2.2 监测方法 采用美国Beckman 公司Synchron CX5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两组早产儿生后第1、4、7、14 天的血清胆红素值,并由专人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早产儿黄疸发生的例数和黄疸持续时间。1.3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和配对t检验;两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治疗组和对照组早产儿不同日龄的血清胆红素含量两组早产儿生后第1天的血清胆红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早产儿生后第4、7、14天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见表1。表1 两组患儿不同日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2.2 两组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和黄疸持续时间的比较治疗组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为23.3%(7/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15/30)(χ2=4.593,P<0.05);治疗组的黄疸持续时间为(8.34±1.60)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14±1.90)d(t=8.379,P<0.01)。3 讨论第3期 廖志勤,等.微生态制剂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黄疸的干预作用我国目前早产儿的出生率逐年增加,如何减少早产儿黄疸引起的脑损伤和听力损伤,已是当务之急。早产儿,本身就是核黄疸的高危因素,比足月儿更易发生胆红素脑病3。引起早产儿黄疸的原因很多,其中肠肝循环的重吸收增多是主要原因之一。早产儿肠壁内β2葡萄糖醛酸苷酶(β2GD)活性较高,早产儿肠腔内pH偏碱环境,可使结合胆红素分解,脱去葡萄糖醛酸基重新转变为脂溶性的未结合胆红素,迅速从肠道吸收,进入肝肠循环。早产儿由于生后喂养困难,摄入不足,肠道内正常菌群建立晚,肠蠕动减少,胎便排出延迟,可使肠道内结合胆红素排出量减少,致使肝肠循环增加,这是早产儿黄疸的重要原因。早产儿肝脏对血清间接胆红素的摄取能力差,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与间接胆红素的结合能力差,致血清胆红素增高。早产儿由于血脑屏障不成熟或感染、缺氧、低血糖、酸中毒等易引起血脑屏障开放,常发生以往认为比较安全的“正常”或轻、中度黄疸时出现胆红素脑病或亚临床胆红素神经中毒症状,远期导致智力低下、听力损害等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4。因此,早期干预早产儿黄疸更有必要。针对这一特点, 应设法让早产儿肠道早期生长细菌并尽早建立正常菌群平衡。口服活菌制剂可让其在肠道内生长繁殖、定值。妈咪爱散剂内含粪链球菌、枯草杆菌、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酰、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乳酸钙和氧化锌,本品冲服后9 min即能在回盲部以上定居、增殖, 进入稳定期为16 h, 使肠道在短时间内维持正常菌群的最佳状态5。目前观点, 对早产儿黄疸应积极早期干预, 以降低早产儿脑损伤。NNS是最近几年用于不能经口喂养的早产儿的辅助喂养方式,有研究显示NNS能促进胃泌素(GAS)、胃动素(MOT)的分泌6,促进胃肠道生长发育,胃肠道功能成熟,促进胃肠蠕动,促进胎粪排出,减少肠道胆红素的重吸收。NNS还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7,促进肝、胆、胰的活动,改变胃肠道调节肽的水平,促进胃肠道功能成熟,增加奶量,迅速排出胎粪,减少胎粪中胆红素的吸收,减轻了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降低了因胎粪排出延迟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从而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由此可见,微生态制剂联合NNS是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而本研究应用微生态制剂联合NNS的方法早期干预早产儿黄疸,结果显示,治疗组早产儿生后第4 、7 、14 天的血清胆红素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黄疸持续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0.01),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联合NNS可降低血清胆红素值,减轻早产儿黄疸程度,以及缩短早产儿黄疸的持续时间,从而达到早期治疗黄疸、防止早产儿发生胆红素脑病的积极作用。本临床研究显示,微生态制剂联合NNS 对早期干预早产儿黄疸具有积极的作用,且妈咪爱口服方便,口感好,无副作用,NNS简单有效可行,易被家长接受,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杨敏,张萍,林国飞.肠道水疗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2):8991.2李云珠,夏振炜.早产儿黄疸的特点与管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0 ,15 (12):720722.3Cashore W J.Bilirubin and jaundice in t he micropremia J.Clin Perinatol,2000,27(1):171179.4董淑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远期预后的影响 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