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产后抑郁症中的护理观察.doc_第1页
心理干预在产后抑郁症中的护理观察.doc_第2页
心理干预在产后抑郁症中的护理观察.doc_第3页
心理干预在产后抑郁症中的护理观察.doc_第4页
心理干预在产后抑郁症中的护理观察.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干预在产后抑郁症中的护理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预防产后抑郁症中的效果。方法:将36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84例,对照组176例。观察组采取心理干预的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两组病例在发病率及抑郁症状出现时间、持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症状出现时间、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心理干预的护理措施可明显减轻抑郁症状,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心理干预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通常发生在分娩后的数日或数周1。发病率国外报道为3.5%33%,国内12%16%2。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的自身健康,对婚姻、家庭以及母婴关系、婴儿的喂养等均可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起杀婴和自杀行为。因此,为了促进产妇的心理健康、减轻抑郁症状、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本研究对184例孕产妇实施心理干预的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资料与分组收集2005年6月-2006年12月,孕35周来我院检查并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360例;纳入标准:初产妇。年龄2232岁之间。具有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孕35周孕检正常者。排除标准:有精神病家族史或个人史。有妊娠合并症及胎儿畸形者。有脑部疾病及智能障碍的。近期有重大生活事件者。由专人对符合上述标准的孕妇360例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评估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心理干预组)184例,平均(250.2)岁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176例,平均(240.6)岁。1.2 方法1.2.1 心理干预的护理措施对照组进行产前、产时、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采用心理干预方法。选取2名有产科工作经验(产科工作三年以上,对产科有关知识进行过系统培训的)的护师采取集体和个别心理干预结合的方式。产前:采用集体培训、个别指导、电话随访、孕妇学校、印发有关书面宣教资料等方式进行。开展孕妇学校,进行孕期有关知识(如妊娠、分娩、胎儿等)的宣教,鼓励孕妇做好自我调节、保持愉悦心境,对孕妇进行放松训练,自信心训练,提高应对各种应激问题的能力。争取家庭与社会支持,与孕妇的丈夫及家属进行沟通,为孕妇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定期培训、个别指导与孕妇面对面交流,解答各类问题。产时:采用一对一的产程陪护制度,营造温馨舒适的待产环境,介绍有关分娩产程的知识,进行腹式呼吸训练,以降低分娩时的疼痛体验,指导产妇稳定情绪,调整心态应对分娩带来的痛苦。产后:采用健康教育指导、电话咨询或随访的方式进行。介绍有关母乳喂养及育婴的常识。动员家属关爱产妇给予心理安慰。指导产妇尽快适应母亲角色。进行产后体形恢复训练,使产妇保持自信。出院后每周12次电话咨询或随访至产后42天。1.2.2 评价方法自产后3天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每周两次对产妇抑郁症状进行单盲评定3。42天采用爱丁堡抑郁量表(EPDS)进行单盲评定,总分≥13分者可诊断为产后抑郁症4。表1 两组产妇出现抑郁症状、抑郁症发生率比较例(略)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2 结果 轻度抑郁:仅有抑郁症状不足以诊断抑郁症者;重度抑郁:可诊断为抑郁症;P0.05,两组比较。表2 两组产妇抑郁症状出现时间、持续时间比较 (略)3 讨论 整体护理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运用现代化的护理程序,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我们针对产后抑郁的不同病因加强心理干预,分别于产前、产时、产后为孕产妇提供具体的心理护理措施。目的在于改善她们的心理状态,加快角色的适应,缓解抑郁情绪,促进孕产妇的心理健康。3.1 心理干预的护理措施对产后抑郁症状的影响有关资料表明大约50%70%的产妇易于发生产后抑郁症状,有的可持续数周,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睡眠不足、有犯罪感、严重者不能照顾婴儿,给产妇及家庭带来危害。本研究通过采取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减轻了孕产妇因缺乏相关知识而引起的焦虑与恐惧,通过调动其家属的主观能动性为孕产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产时一对一的服务形式,给产妇以心理安慰,增加战胜疼痛的信心,产后健康教育的实施使产妇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来接受角色的转变,如表2所示,观察组抑郁症状出现的时间晚于对照组,持续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P0.01有显著性意义。3.2 心理干预的护理措施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影响产后抑郁症主要是因为孕产妇对妊娠分娩这一生理过程缺乏认识,传统的生子观念、婴儿的健康状况、家庭的氛围及孕妇的自我调节能力差等诸因素均可导致产妇的情绪波动。通过开展心理干预的护理措施,根据孕产妇的信息与资料,了解孕产妇现有及潜在的心理问题,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来迎接妊娠、分娩这一生理过程,减轻了抑郁症状,降低了抑郁症的发病率。如表1所示:观察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7.1%,与对照组15.4%相比,P0.05有显著性意义。 随着生理-心理-社会整体化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在疾病转归中日益受到重视,而心理护理是推行整体护理中的重要一环5。本研究针对不同心理状态的孕产妇,采用不同的心理干预方式,满足孕产妇的心理需求、融洽了家庭关系,减轻了孕产妇的心理压力。从而减轻了抑郁症状,降低了抑郁症发生率,对产后抑郁症的康复也非常有利。同时注重人性化护理及心理护理,体现了护理的连续性,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并且心理干预这种非药物性治疗尤其对哺乳期妇女更适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周昌菊,陶新陆,丁娟.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15.2曹缵孙,陈晓燕.妇产科综合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1.3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42.4曹泽毅. 中华妇产科学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