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doc_第1页
高一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doc_第2页
高一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doc_第3页
高一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doc_第4页
高一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基础知识(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3分)A攻讦(ji) 汗涔涔(chn) 虎兕(s) 勖勉(x)B渲染 (xun) 巉岩(chn) 吮血(yn) 创伤(chung) C数罟 (g) 喧豗(hu) 胸脯(p) 毋宁(w)D衣帛 (y) 缱绻(jun) 骄横 ( hn ) 鱼凫(f)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庠序 脉膊 诲人不倦 叱咤风云B曳兵 影牒 鸡豚狗彘 飞湍瀑流C孝悌 惘然 草菅人命 呕哑嘲哳D崔嵬 蜕变 残羹冷灸 历尽沧桑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A历史无数次地证明,大凡在艺术上独树一帜的大师往往能虚心求教,吸纳百家之长,同时又能师心自用,别出心裁,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创造。B伟大的马克思虽然研究的领域很多,但是每一个领域的研究他都不是浅尝辄止的。C老舍的四世同堂里写到:“他和瑞丰原来差不多,他看不起瑞丰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D谈起三聚氰胺,许多奶粉用户深恶痛绝。当有关媒体记者探访生产有毒奶粉的企业负责人时,他们往往三缄其口,讳莫如深。4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3分)A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长篇小说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B孟子一书为孟子及其门人所著,是记录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C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在文学上积极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D曹禺,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著名作品,原名万家宝,1933年大学即将毕业前夕,曹禺创作了话剧雷雨。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瑞士同意签署一项有关自动交换信息的全球新标准,这一举措象征着瑞士将结束几百年来坚持保护银行客户隐私的做法,对全球反腐有积极意义。B国务委员杨洁篪要求越方停止干扰中国企业在中国西沙群岛海域的作业,全面驳斥了越方有关错误言论,表明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维护西沙群岛主权。C马德里竞技在客场力克切尔西,这意味着在5月24日的里斯本光明球场,两支来自西班牙马德里的球队实现了会师,这是欧冠决赛历史上首次出现同城德比大战。D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在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失乐园之后,很多媒体评论评论他是受了川端康成的影响,认为他写出了一种让人感受渗透到骨子里颓废的美感。二、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一)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选自伶官传序)(二)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甚,赐以金帛,劳其良苦。周匝对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雠德源之力也。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庄宗皆许以为刺史。郭崇韬谏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逾年,而伶人屡以为言,庄宗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二人。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卒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节选自伶官传)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B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者。C然当为我屈意行之 行:走路。D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 愿:希望。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抑本其成败之迹 B可以知之矣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C自其为王 然当为我屈意行之D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 其战于胡柳也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相关课文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3分) (2)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二人。(2分)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分) 三、古诗鉴赏(10分)9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 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1)人们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你认为本诗第二联的两句诗中,“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4分) (2)诗歌没有一句描写楼高,却处处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可谓浑然天成,巧夺天工。试作简要分析。(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寡人之于国也)(3)飞湍瀑流争喧豗, 。(蜀道难)(4)艰难苦恨繁霜鬓, 。 (杜甫登高)(5)夜深忽梦少年事, 。(白居易琵琶行)(6)此情可待成追忆, 。 (锦瑟)(7) ,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恋花)(8) ,于我如浮云。 (孔子论语述而)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背水的日子 桃 花(1) 怀念背水的日子。(2) 一路咕咚、咕咚背回来的水多甜啊!(3) 水井为一林老树掩映,水井岩上常年绿树葱茏。初夏时候,漫山的野百合,在风中摇曳飘香。秋天黄昏,那一树一树的黄连树叶,宛如天边的晚霞,红得似火,燃碎一寨的宁静。冬天下雪时,山崖上零零星星的积雪仿佛百合又开花。(4) 背水,要清晨去。那时,井边好热闹,木水桶一溜儿排放在哨台上,背水的人们在井边嬉闹着。只有舀水的的人静静地蹲在井边,埋下身子,用木瓢从井里一瓢一瓢地舀水,身影在井里晃晃悠悠。待舀满一桶,轻轻地跳下井台,将麦秸编的垫圈放在桶底和后腰接触的部位,桶绳往肩上一挂,微直起身子,便一路咕咚、咕咚将井水背回去了。(5) 父亲总是去得最早。背回一桶一桶的水倒进水缸,家里便有了一天的清凉。(6) 待井边慢慢地静了下来,寨子里升起了袅袅炊烟。孩子们陆陆续续从家里出来,背着各色小花布书包,唱着歌上学去了,学堂里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7) 这时,寨子里开始闹起来了。放牛的将牛群赶到水井岩边,用木瓢将井里的水沿着井沿边的一个暗槽泼出去,井水从这水槽里流到岩边路下一个大水塘里,牛群便滋滋地喝着这甜甜的井水。(8) 磨豆腐不用这井水。离寨子更远的一个山崖下有一股细细的泉水,得到那里去背水。沿着细细的山路盘旋而去,那有一个小小的山洞,水就从洞里星星点点地浸出来。把木桶接到下面,一会儿,桶就满了,背回去用来泡黄豆,磨出来的豆花特别甜、特别香。(9) 很多年都过去了,井水总也舀不完。(10)记不清是从哪一年,我们那里开始修盘山公路,整天都能听到隆隆的土炮声,那是在炸山开路。人们都盼望着那长长的、宽宽的路从自己门前经过,终于一条大路绕着我们这个山寨又蜿蜒着向更高的山寨盘去了。通车典礼那天,各寨的人都跑去山顶上的那个寨子。好闹热啊,大人们唱着歌,围着火堆、咂酒跳起欢快的锅庄。那天放了好多部电影,大家坐在晒场上,看到大半夜。天上的星星特别多,我们一大帮孩子,就在那寨子疯跑了一个通宵。第二天早晨,站在山顶看下去,一条大路象一条银蛇,盘旋在山腰。过年的时候,更闹热了。队里买了一辆手扶式拖拉机,村里的舞狮队舞得更勤了,白天,在晒场上搭几张桌子,那狮子居然跳到桌上去翻滚。然后,由拖拉机开路,笑头和尚牵着狮子在后面随着锣鼓队有节奏的舞摆,孙猴子一会儿跳到车上去抢了敲鼓人的帽子,一会儿跑到后面来抱起一个孩子,长长的队伍沿着盘山公路舞着、闹着、唱着、笑着。(11)日子,好像就这么热热闹闹地过着,有甜甜的井水润着,有长长的盘山公路绕着,唱不完的山歌,喝不够的咂酒。(12)当水井岩上的百合越来越多,黄连叶越来越红的时候,大家突然发现,井里的水不够了。有一天早晨,听父亲在对母亲说:怪了,今天早晨谁比我去得早呢?我去背水的时候,井里的水怎么少了呢?(13)慢慢的,放牛的把牛赶到山梁深处那条小溪里去饮水了。井边那个大水塘也慢慢的干了,长了一片野草起来,倒也茂盛。早晨起来排队背水的人越来越多,轮到最后的,桶也装不满了,只得到那个小小的山洞去接水,可那里的水很少,再走一个来回,一个早上背回两桶水,太阳就出来了。(14)父亲说,也许是修公路的时候,放石炮惊了水路,水浸往其它地方去了。有一阵子,村里吃水很紧张,早晨,一家人合用一盆水洗脸,姑娘们也不敢三天两头都洗头了,小伙子脸上好象也没那么光彩了。(15)后来,乡政府从山梁深处引出一股水,在村后修了一个大水塔,为每户村民安上了自来水,日子好像又滋润起来了。(16)从水笼头里放出来的水总有一股铁味,没了井水的甘甜。但是,不用起那么早去排队舀水、背水了。水井边那林老树终日静悄悄的,只有不时跑过的拖拉机吵吵闹闹,井里慢慢地生出一些蝌蚪和小水虫。(17)日子也变得静悄悄的了,往日那个大晒场冷清了,舞狮的好象也累了,过年的时候,只能听到一些零零星星的鞭炮声了。(18)学堂里,依然常响起琅琅的读书声。 (选自文苑2010年12期,有删改)11文章第(1)段十分简洁,这样的开头有什么作用?(2分) 12第(3)段描写水井四周的秀美景色,第(4)段描写背水的生动画面。这两段文字在描写上各有什么特色?(6分) 13文章以“背水的日子”为题,第(10)段却以较长的篇幅写“闹热”的场景。请分析这样安排的作用。(4分) 14作者对背水的日子深深地眷念,请探究文章的深刻意蕴。(6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学问与趣味梁实秋一个人在学问上果能感觉到趣味,有时真会像是着了魔一般,真能废寝忘食,真能不知老之将至,苦苦钻研,锲而不舍,在学问上焉能不有收获?以梁启超先生而论,他后期的著述如历史研究法,先秦政治思想史,以及有关墨子佛学陶渊明的作品,都可说是他的“趣味”在驱使着他。可是在他在年青的时候,从师受业,诵读典籍,那时节也全然是趣味么?我想未必。大概趣味云云,是指年长之后自动作学问之时而言,在年青时候为学问打根底之际恐怕不能过分重视趣味。学问没有根底,趣味也很难滋生。梁先生的学问之所以那样的博大精深,涉笔成趣,左右逢源,不能不说一大部分得力于他的学问根底之打得坚固。我尝见许多年青的朋友,聪明用功,成绩优异,而语文程度不足以达意,甚至写一封信亦难得通顺,问其故则曰其兴趣不在语文方面。又有一些位,执笔为文,斐然可诵,而视数理科目如仇雠,勉强才能及格,问其故则曰其情趣不在数理方面。他们觉得某些科目没有趣味,便撇在一旁视如敝屣,怡然自得,振振有辞,略无愧色,好象这就是发扬趣味主义。殊不知天下没有没有趣味的学问,端视吾人如何发掘其趣味,如果在良师指导之下按部就班的循序而进,一步一步的发现新天地,当然乐在其中,如果浅尝辄止,甚至躐等躁进,当然味同嚼蜡,自讨没趣。一个有中上天资的人,对于普通的基本的文理科目,都同样的有学习的能力,绝不会本能的长于此而拙于彼。只有懒惰与任性,才能使一个人自甘暴弃的在“趣味”的掩护之下败退。在初学的阶段,由小学至大学,我们与其倡言趣味,不如偏重纪律。一个合理编列的课程表,犹如一个营养均衡的食谱,里面各个项目都是有意而必要的,不可偏废,不可再有选择。所谓选修科目也只是在某一项目范围内略有拣选余地而已。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犹如一个科班出身的戏剧演员,在坐科的时候他是要服从严格纪律的,唱工做工武把子都要认真学习,各种角色的戏都要完全谙通,学成之后才能各按其趣味而单独发展其所长。学问要有根底,根底要打得平整坚实,以后永远受用。初学阶段的科目之最重要的莫过于语文与数学。语文是阅读达意的工具,国文不通便很难表达自己,外国文不通便很难吸取外来的新知。数学是思想条理之最好的训练。其他科目也是各有各的用处,其重要性很难强分轩轾。总之,我们在求学时代,应该暂且把趣味放在一旁,耐着性子接受教育的纪律,把自己锻炼成为坚实的材料。学问的趣味,留在将来慢慢享受一点也不迟。(选自梁实秋小品,有删改)15.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16.作者认为学问与趣味是什么关系,根据全文做简要概括。(6分) 17.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它是如何论证作者的观点的?(6分) 七、红楼梦阅读(5分)18简述刘姥姥三次进荣国府的过程,并简析其情节安排的意义。 八、作文(70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高一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参考答案(2014.6)1C( A涔cn /B吮shn2/D缱绻qun) 2C(A脉搏/B影碟/D残羹冷炙)3A(褒贬色彩不当,且与前文虚心求教矛盾。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4C(白居易提倡的是“新乐府运动”)5.(3分)A(B、成分残缺,在句末后加上“严正立场”; C、“同城”和“德比”,语意重复; D、结构混乱,把“在”放在句首)6C项,行:实行。7答案:D于:介词,“在”。A其:副词,表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应当”;代词,“他”B以:介词,“凭借”;介词,“用”C为:动词,“做”;介词,“替”8(1)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兴”、“亡”、判断句各1分)(2)我已经答应周匝了,(你)让我见到这两人时感到很惭愧。(“许”、“惭”各1分)(3)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负或头顶重物行走了。(“谨”、“申”、“孝悌”“颁”、状语后置各1分)9(1)“诗眼”分别是“引”“衔”。“引”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4分)(2)首联写“岳阳尽”、“川迥”、“洞庭开”,极写渺远辽阔的景色,形象地表明诗人立足之高。颈联写诗人在岳阳楼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里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岳阳楼高耸入云的状态。尾联写诗人醉后的感受。楼高风急,凉风四起,着笔仍然在写楼高。(每个要点2分)10(1)而在萧墙之内也(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3)砯崖转石万壑雷(4)潦倒新停浊酒杯(5)梦啼妆泪红阑干(6)只是当时已惘然(7)欲寄彩笺兼尺素(8)不义而富且贵11开门见山,点明题旨;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2分,每层意思1分)12第(3)段:采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从视觉、嗅觉多角度描写;反映了不同季节景物的丰富多变,秀丽迷人。(3分。每层意思1分)第段:运用了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2分)把背水的情景描写得生动细腻、惟妙惟肖。(1分)13 通过描写“闹热”场景,表达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生活改善后的喜悦(2分);与下文出现缺水的生活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使文章有波澜,避免平铺直叙(1分)。14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改善生活的同时也要尊重和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人对自然哪怕是不经意的伤害也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生活应该安稳、宁静、和谐、甜美;对未来的日子应充满希望。(6分。每层意思2分,答对任意3层即得满分)15.首先,指出博大精深的学问主要得力于年轻时打好的坚实的根底。其次,批评青年中以趣味为借口而放弃打好坚实根底的错误行为和认识。最后,指出学生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科目全面认真学习,把学问的根底打得平整坚实。16.所有的学问都有趣味。只有具备一定的根底,才能感到学问的趣味。享受到学问的趣味能使人孜孜不倦于学问。17.(1)戏剧演员在刚学戏时要苦练好各项基本功,然后才能专攻自己喜爱的行当,(2分)求学也是如此,必须先全面地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学有专长。(2分)(2)运用类比论证法,把求学和演员学戏进行类比,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2分)18.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是通过周瑞家的见到了王熙凤,让王夫人认下了这门亲戚,并在王夫人的授意下拿回二十两银子并一吊钱;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装疯卖傻,逗得贾母与众人开心,得到了许多的银子、衣服之类;第三次进荣国府,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已经死了,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把自己的独生女儿托付给她,刘姥姥挺身而出,成为重要的收场人物。(3分)意义: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见证了贾府的繁荣、鼎盛和衰落,是贯穿红楼梦的重要线索;并且借助这样一个穷苦人的切身感受,显示出封建社会的贫富悬殊,拓宽并深化了小说的主题。(2分)19. 关于审题,通过一则小寓言老鱼和小鱼关于水的不同认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去感知周围的世界,如何从身边平凡的生活中体味到丰富的情感,如何从司空见惯的事情中挖掘出深刻的道理。从构思角度,关键点是要抓住“水”和“鱼”的关系。水是鱼赖以生存的环境,然而越是重要的越容易被忽视,鱼长时间生活在水中,也就不知道水的重要性,甚至水的存在性。生活中,我们常常对极熟悉的事物熟视无睹,这也提示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珍惜身边的人或事物。比如说,我们依赖的父母、老师、身边的人、学校、社会乃至国家,还有像自然、环境以及作为人所应具备的良好的品质德行等等,都是我们应该珍惜,应该关注的对象。从文体上看,写成议论文,可批评生活中忽视“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的现象,提倡珍惜、爱护。写成记叙文或散文,可写“珍惜生活中最高贵的东西(如亲情、友谊、幸福等)”。 参考译文: (一)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留的仇恨;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