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理管理研究论文.doc_第1页
ICU护理管理研究论文.doc_第2页
ICU护理管理研究论文.doc_第3页
ICU护理管理研究论文.doc_第4页
ICU护理管理研究论文.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U护理管理研究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利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66例ICU患者参与该次探究,就诊时间是2015年8月2016年8月,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组别是两组,研究组33例患者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23、10例,患者年龄在1788岁不等,中位年龄为(66.323.25)岁,患有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术后心肺复苏治疗、其他疾病的患者例数分别是9、8、6、4、2、4例;参照组中患者例数是33例,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22、11例,患者年龄在1887岁不等,中位年龄为(65.014.05)岁,该组患者中主要包括重症肺炎患者、呼吸衰竭患者、感染性休克患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肺复苏术后并发症患者、其他疾病患者,分别是10、7、5、3、3、5例。该科室中共计40张床位以及80名护士,男女比例是10:70,最大年龄是38岁,最小年龄是21岁,中位年龄是(26.543.21)岁,学历是在读研究生、本科、大专的护士分别是1、20、12名。利用统计学分析办法将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组间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给予参照组患者传统护理管理:进行床外分配时,告知每一名护士需要负责的工作是患者相邻床位的管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 在研究组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具体措施如下。利用甲乙丙丁分级方式给予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分级,甲级:病危患者,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实施床边专人护理;乙级:病重患者1,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给予对症护理干预,1名护理人员最多可负责34例患者的护理工作;丙级:病情稳定患者,1名护理人员最多可负责56例患者的护理工作。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实施各项风险评估并建立床头风险警示标识,分别以不同颜色以及不同文字给予跌倒标识、压疮标识、过敏标识、禁食禁饮标识以标注区分2,详细告知患者标识重要性和必要性,各个标志需在风险解除或者患者出院后实施有效清除处理;对利用微量泵输入的药物使用情况设置标识,例如氯化钾以及镇静剂等,利用不同颜色标签给予不同药物加以区分并在注射器、导管末端等部位标好标记;设置耐药菌隔离标识的时机是在接到检验科多重耐药菌报告后,待患者阴转后或者出院后实施标识解除3,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名护理人员不可同时护理感染患者和需进行保护隔离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分级情况实施全面有效评估并将护理人力分为:很忙、较忙、中,若同一名护理人员可对2例乙级患者实施护理可判定为很忙,若平均1名护理人员可对3例乙级患者加4例丙级患者实施护理则判定为较忙,若1名护理人员平均给予单纯给予4例乙级患者或者2.5例丙级患者护理,判定结果为中4。对护理人力进行评估,给予各位护士患者床位合理分配时需要遵循轻重搭配原则,一般情况下,1名护理人员搭配34例患者,在其余岗位中,护理人员可以给予已经合理搭配的护理人员辅助。完成床位分配后,密切观察是否存在护理人员分配不均衡现象并给予及时纠正和调整5。 1.3判定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时利用医院自拟的调查问卷并将统计结果进行组间数据对比分析。1.4统计方法对66例ICU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对比结果时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组患者更低,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将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明显更高,对比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据相关性文献报道,给予ICU患者护理分级管理的临床优势很多,不仅仅包括可以促使患者得到整体性护理和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还包括可以促进护理排班的可靠性和科学性进一步增强,给予患者标识管理,对显著增强ICU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质量以及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病区管理质量均存在积极作用6-7,可以促使护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并显著提升护理文书质量等,对显著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起到极大促进作用。护理分级可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准确且稳定的区分并可对ICU护理工作人员工作量进行有效均衡,需要注意的是,若ICU科患者出现特殊情况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方案的有效调整,例如转出患者、新收患者、患者病情恶化等,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护理方案有效调整对显著提高护理人员资源有效使用率存在积极促进提高作用,可有效预防护理人力不足情况,可促使护理工作顺利完成并显著提升患者护理质量。该次探究中,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是12.12%,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分别是(98.101.54)分、(94.242.57)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 综上所述,在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促使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护理质量评分较高,值得在临床上作为有效护理管理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熊小玲,黄苑玲,何绍敏,等.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4(4):59-61. 2杨中气.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2):162-163. 3周丹.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9):285. 4江晓君,莫清清.护理标识对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45):168. 5刘爱婵.颜色标识化管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