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下《诗五首》复习资料整理成文.doc_第1页
人教版语文八下《诗五首》复习资料整理成文.doc_第2页
人教版语文八下《诗五首》复习资料整理成文.doc_第3页
人教版语文八下《诗五首》复习资料整理成文.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语文八下诗五首复习资料一、 文学常识积累:饮酒(其五)作者是陶渊明,东晋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行路难(其一)的作者是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人称他为“诗仙”,著有李太白全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作者是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诗圣”,与“李白”并称为“李杜”, 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岑 参,他是著名的边塞诗人。“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一首送别诗。己亥杂诗的作者是龚自珍,他是我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二、识字辨形:金樽() 投箸() 歧路 (q ) 怒号(ho ) 挂罥(jun) 沉塘坳(o) 恶卧( ) 丧乱( sng ) 突兀( ) 大庇() 岑参( s) 羌笛(qing) 琵琶( p p ) 狐裘() 锦衾() 风掣( chng) 辕门( yun ) 己亥()三、字词释义: 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尔(这样) 日夕(傍晚) 相与(相伴) 珍羞(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箸(筷子) 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济(渡)呼不得(喝止不住) 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 向(渐近) 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安得(怎么能得到) 广厦(宽敞的大屋) 庇(遮盖、掩护) 突兀(高耸的样子) 锦衾(丝绸的被子) 控(拉开) 瀚海(沙漠) 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掣(拉、扯) 落红(落花)四、理解性默写。1、饮酒中体现陶渊明爱菊同时也体现出诗人主观情感与外界客观景物融为一体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我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饮酒中与这句话意思相似的句子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行路难中表现诗人远大抱负与坚定自信的名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诗人的政治出路遭堵塞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暗用典故的诗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具有博大胸襟、崇高理想与无私奉献精神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从视觉角度,色彩鲜明红白相映的句子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有相似意境的句子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己亥杂诗中,表达作者辞官南归的复杂心情和豪放洒脱的气概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被后人形容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精神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五、诗歌理解与鉴赏。1、饮酒一诗中,诗人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闲欣赏,表现自己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然,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一词是心灵超脱尘世的意思,它是全诗的诗眼,这一句诗抒发了作者置身世外、超凡脱俗、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是千古名句,刻画了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 “采菊”在这里不是一个一般的动作,实际上是诗人自我高洁的表现,它包含着诗人超凡脱俗、热爱大自然的志趣。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 字不能改成“看”、“望”等字,因为“见”是无意中看到,这个字把诗人悠然自得的情态十分传神地表现了出来,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破坏了整个意境的气氛,以至悠然之态荡然无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这两句属于景物描写。字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 深层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黑暗污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字面意思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古人往往以所喜爱的花来表明自己的志趣。你觉得诗中的“采菊”与“真意”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采菊”一方面说明作者爱菊,追求菊那样高尚的品格;另一方面“采菊”这种自得其乐的生活正体现出作者的清高自洁,不慕荣利。作者认为具有菊花般品格的人和拥有“采菊”这种闲适生活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2、行路难一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来比喻人生道路的坎坷,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反映了诗人为追求理想而顽强斗争的精神和不畏困难险阻,积极进取的坚定意志。诗人面对华美的酒席,却用_停_、_投、_拔_、_顾_四个连续的动词,形象地表现了自己_内心苦闷、抑郁_的心情。诗人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以“冰塞川”“雪满山”比喻奸人当道,仕途艰难,借此含蓄而形象地表明了_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充满了艰难险阻,政治出路被权贵阻挠堵塞_。 诗人在“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中用了吕 尚(姜太公)和伊 尹两个典故,诗人用典的作用是暗用姜太公和伊尹最终都得到重用的故事,表示自己对重回朝廷仍然抱有希望。在行路难一诗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乐观坚信。 请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进行简要赏析。 赏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终会有一天,自己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冲开险阻,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诗突出表现了诗人对远大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实现自己愿望的坚定信念与乐观精神。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的诗作,从多方面了解到了李白复杂的经历与性格。如: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读出了孤单寂寞的李白”; 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中,读出怀才不遇的李白;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读出了思乡念家的李白;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中,读出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从“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读出自信乐观的李白。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运用写实的手法,通过自己对贫苦生活的真实感受,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襟和济世情怀,抒发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人间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本诗第一节的韵脚是号、茅、郊、梢、坳;第一、二节写出了诗人焦虑怨愤而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心情;“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两句写景的作用是渲染出一种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悲惨的心境;诗歌最后一节的作用是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理想,点明题旨;诗人的人生理想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全诗从塞外冰天雪地的绮丽风光着笔,通过对特殊环境背景的描写,抒发了雪中送友的深挚感情和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从一个侧面烘托出边塞将士和诗人自己的豪迈气概和壮烈胸怀。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写送别。“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渲染出一种悲凉凄苦的气氛,为下文送别的场面作了铺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成为千古名句的原因是因为诗人运用比喻,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动人。本诗以“雪”为线索,“雪”共出现了四次,依次组成四个画面,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四幅画面的内容。八月飞雪苦寒图;军营饯别奇寒图;东门临别惆怅图;别后雪地思乡图。5、己亥杂诗是龚自珍辞官南归时所作,诗中作者用落花自比,抒发了辞官离京时的复杂心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的顽强精神,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始终要为祖国效力的坚定决心和献身精神。本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不得已辞官还乡的无限愁思,而最后两句却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积极思考。 怎样理解“浩荡离愁白日斜“一句中的“离愁”? 这里的“离愁”是指当时作者离别亲朋好友,愤然辞官回家所产生的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为什么不说“夕阳斜”而说白日斜? 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思是落花并不是没有情感的东西,她怀念大自然,即使已经凋谢枯萎,她也要化作春泥,培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了,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饮酒中表现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千古名句是:采菊东篙下,悠然见南山。行路难中运用典故写出诗人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句子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人们常用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激励人们战胜挫折,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奋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奇特的想象写“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夸张地描写胡地异常寒冷的诗句是;瀚诲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己亥杂诗中,作者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诗人推已及人的博大胸怀和他的美好理想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透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我们脑海里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位瘦骨瞵峋的老人,手拄拐杖,仰天长叹曰:“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问您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因为自己的精神超凡脱俗,所以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