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让音乐回归音乐课堂 论文关键词:音乐新课程透视探索回归 论文摘要:音乐课程标准在其实施建议中提出“以音乐为本”。“以音乐为本”就是要突出音乐学科自身的特点。我们应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更有效的途径,让音乐回归音乐课堂。一、透视新课程下的音乐教学情境一:一位老师在教学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时,让学生合着音乐模仿骑兵骑马的动作。学生一听可乐坏了,有的搬挪着板凳,有的跑到教室角落里开始不亦乐乎的表演,有的嘴里还高兴地大声喊着“驾驾”教室里热闹非凡,但是音乐呢?音乐已经被学生嘈杂的声音所掩盖,欣赏教学毫无音乐性可言。情境二:在一节躲猫猫的歌曲教学中,教师只让学生跟唱了一遍就开始进行创编,学生歌曲还没有唱会,就开始了对他们而言艰难的创编。而教学对象却是汉字掌握量很少的一年级小朋友。学生由于对歌曲的不熟悉,兴趣也渐渐低落,致使整节课听不到优美的歌声。我不禁感慨:我们的音乐哪里去了?情境三:在一次优质课评比中,一位教师采用的是乡土教材,认识欣赏木偶戏。教学内容非常吸引学生,学生的兴致很高,手中扯着线绳玩得不亦乐乎。但是整堂课中我们听课者没有听到音乐,没有歌曲教学,亦没有音乐欣赏教学。这样的课姑且只能说是综合活动课,音乐离学生太远了!情境四:在一次公开课上,老师以晨曲为主题,以小闹钟为切入点。让学生编创旋律、歌词来表达自己对小闹钟的喜爱与感激。可是在编创时,老师却将自己的作品打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学习”。可想而知,学生在展示作品时,出现了依样画瓢的现象。作品单一枯燥,“音乐”显得乏味至极。以上几个情境现象,都突出了新课程、新理念,也强调了最时尚的学科综合、教学的创新。但是我们从中可以发现:音乐课堂丢失了最本质的东西音乐。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1注重了动感课堂,忽略了音乐常规学习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音乐学习效率的前提。在新课改下许多老师只片面注重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学习积极参与性,忽略了学习常规。认为学生只要是积极表现自己那就是好的,是新课改所需要的。所以许多音乐教师都纷纷感慨,现在的音乐课学生越来越“皮”了。其实,这都是教师自身的观念所致,在理念上走“歪”了。造成了学生只为动而动,而不是为音乐所动。2强调了教学出彩,忽略了学习主体歌曲学唱已是低段音乐教学的难点,何况是歌曲创编呢?许多老师在音乐教学上推陈出新,课堂上创设亮点让教学出彩,来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3强化了学科综合摒弃了学科本质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中有句很重要的话,即:“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这就是说,无论音乐课怎样与其他学科的综合,音乐课堂自身的特点必须凸显,音乐课堂自身的任务必须完成。4重视了音乐创造,丢失了音乐美感音乐新课程十大理念中提出:鼓励学生创造。音乐创造能使学生更自主地去从生活中发现音乐美;从音乐中感受音乐美;从音乐实践中体验音乐美;从音乐创作中创造音乐美。二、探索有效途径,让音乐回归课堂音乐课程标准在其实施建议中提出音乐教学应“以音乐为本”。“以音乐为本”就是要突出音乐学科自身的特点。虽然,现在提倡音乐本位现象的改革,但音乐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却是任何时期都不容改变的。音乐课决不能上成语文课、历史课、美术课,更不能上成“拼盘课”“四不像课”。在音乐课上听不到音乐,那又能从哪儿找到音乐呢?因此,我们应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更有效的途径,让音乐回归音乐课堂。1用音乐说话,让学生聆听音乐音乐能给我们美的感受、美的熏陶。音乐更是没有国界的语言,她能在人们彼此之间架起七彩的桥梁。2从学生出发,带学生走进音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应从学生出发。这也正是新理念所倡导的。但在具体实践操作时,很多老师忽“左”忽“右”掌握不好这个度。这个度也包括学生的实际学习程度。假如说,像情境二这位老师,一味地强调教学效果,高估了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揠苗助长式的教学。久而久之,学生常常因此丧失了对音乐的兴趣,甚至会产生厌烦音乐的逆反心理。因此,我们应主动去了解学生需要什么,从而去因材施教化学生“够着学”为“主动学”,将学生带进音乐的殿堂。3以“音乐为本”中,让教学有效“综合”新课程改革就像一轮初升的朝阳,给我们广大音乐教师带来了一线曙光,也给我们音乐教学指明了道路。音乐教师的理念得到了更新,课堂也发生了变化。可在教学实践当中,我们的音乐教学却有了过分强调音乐课学科综合的倾向,出现了音乐教学“非音乐性的强调”。这就等于超越,甚至于淹没了音乐本身。音乐课成了挂羊头卖狗肉的“假象课”、“傀儡课”。也失去了音乐教育的价值与音乐课程本身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遵循新课程所提倡的“以音乐为本的综合”。将音乐与其他姊妹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综合;以及音乐教学中不同教学领域的综合;以音乐学科为主体的综合;以音乐学科为切入点的综合。在教学中凸现音乐性。4以音乐实践为“径”,让学生“创造”音乐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鼓励学生运用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交流思想。实践是最好的学习,而一切学习的本质其实是创造。所以我将注重音乐实践、以音乐实践为“径”,在音乐实践中抓住学生每一个创新的小火花,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只有在充满音乐的音乐课堂中,才能使学生在音乐中发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