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剖宫产术98例临床体会.doc_第1页
新式剖宫产术98例临床体会.doc_第2页
新式剖宫产术98例临床体会.doc_第3页
新式剖宫产术98例临床体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式剖宫产术98例临床体会【关键词】新式剖宫产术 自新式剖宫产术在我院妇产科开展以来,其手术便捷、出血少、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切口愈合好、瘢痕小且美观的特点,为广大产妇所接受,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1年2月2003年2月收治的孕妇中,随机选择新式剖宫产术98例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同期传统式剖宫产术98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指征、子宫大小等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且均选择本市固定居民,以便术后随访。1.2 方法 (1)麻醉方法 两组病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2)手术方法 采用(Joel-Cohen切口)位于髂前上棘连线下约3cm,直线行切口,长约1012cm,切开皮肤,撕开脂肪,剪开筋膜,钝性分离腹直肌,在腹膜上撕开1个小洞,横向撕开腹膜。于子宫下段肌层中央切开23cm横口,术者左右手向两侧撕开子宫肌层约1112cm;常规步骤取胎儿,肠线全层缝合子宫肌层一遍,不缝合子宫膀胱反 折腹膜;缝合筋膜,缝合皮肤及皮下脂肪,整个伤口仅仅缝合2或3针。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用Xs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X 2 检验。2 结果2.1 两组术中比较 新式剖宫产术采用撕拉式进腹步骤,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见表1。2.2 两组术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病人排气早,病程短,母乳喂养满意率高,术后随访切口愈合好,瘢痕形成少。见表2。表1 两组术中情况比较 (略)表2 两组术后情况比较 (略)3 讨论3.1 下腹部横切口顺应了皮肤张力线,因此伤口的愈合优于下腹部纵切口。采用撕拉皮下脂肪的方法,腹壁浅层血管往往可以完整保留,减少了血管神经的损伤,减少出血,减少了脂肪液化及伤口感染,利于伤口术后恢复 1 。3.2 位于子宫下段的肌纤维多呈环形走行,且相互覆盖似屋顶的瓦状,因而在切开子宫下段肌壁时,先切开一个口,再以手指向两侧撕开肌肉对组织的损伤最小。同时,由术者一人操作,利于完整的保留子宫肌层的血管、神经,减少出血,利于子宫肌层的恢复。而传统的方法是术者与助手同时向相反的方向撕开子宫肌层,如配合不好,裂口靠近子宫动脉,则出血较多。子宫动脉的分支与剖宫产术的手术方式有密切关系,因弓状动脉和放射动脉均系水平方向进入肌层,故子宫横切口较纵切口出血少 2 。另外,子宫壁之中线,为较细的弓状动脉吻合支,故切口愈接近中线出血就愈少。3.3 不缝合腹膜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减少粘连,疼痛轻,术后46h可下地活动,减少血栓形成。整个伤口仅缝合2或3针,在缝针间将皮肤对合并分别钳夹Allis钳钳夹5min。这种方法节省时间,减少肉芽组织生成,减少瘢痕形成,利于伤口愈合。横切口小,位置低,不用放置纱垫排垫肠管,对肠管刺激小,利于术后排气。由于进食早,产妇不适感轻,母乳喂养率高,满意率高,同时也减少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综上所述,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组织损伤小,利于子宫的复旧和产妇的身心健康,当然,其在并发症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注意。总之,新式剖宫产术目前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参考文献1 马彦彦.新式剖宫产术,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2 张.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切除术108例临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