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期中复习讲义201011.doc_第1页
文言文期中复习讲义201011.doc_第2页
文言文期中复习讲义201011.doc_第3页
文言文期中复习讲义20101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期末复习大讲义2011.1古代寓言二则一、文学常识郑人买履选自_韩非子_,作者韩非,_战国_时期哲学家,_法_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刻舟求剑选自_吕氏春秋_,这部作品是战国末秦相_吕不韦_组织编写的论文集。二、注音1、先自度其足(量长短 )2、吾忘持度(量好的尺码)3、遂不得履(最终)(鞋子)4、宁信度(宁可)5、遽(立刻)契其舟( 雕刻) 三、通假字1、而置之其坐 坐”同“座”,座位 2、反归取之 “反”同“返”,返回 四、一词多义1、度:(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3)宁信度( )2、之:(1)而置之其坐( ) (2)何不试之以足( ) (3)至之市( )(4)入水求之( )3、市:(1)至之市( )(2)市罢( ) 五、划线词语解释1、而忘操之( ) 2、及反( ) 3、遂不得履( )4、宁信度( )5、无自信也( )6、遽 契其舟( )( )7、是吾剑之所从坠( )( ) 8、不亦惑乎( ) 六、重点语句翻译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2、宁信度,无自信也 3、是吾剑之所从坠 4、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5、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6、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七、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两则寓言的寓意。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_ 八、寓言,就是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浅显的故事情节中。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如: (列举4个)幼时记趣一文学常识:幼时记趣选自_ ,作者_,字_,苏州人,_代作家。本文围绕“_ ”这一中心生动地描述了儿童时代_ 、_ 、_ 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二给划线的字注音。土砾( )凸( )者 鹤唳( )云端 凹( )者为壑( ) 癞( )三解释划线的字词。1、拟( ) 2、项为之强( )( )3、素帐( ) 4、果如鹤唳云端( )( )( )5、以丛草为林( ) 6、方出神( ) 7、鞭数十( ) 8、驱之别院( )9、徐( )10、明察秋毫( )11、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 )( )1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13、昂首观之( )( )14、常蹲其身( )15、凸者为邱( )16、凹者为壑( )( )17、观之正浓( )18、拔山倒树而来( )四一词多义:之:时有物外之趣( ) 昂首观之( )心之所向( ) 项为之强( ) 观:昂首观之( ) 作青云白鹤观( )以:徐喷以烟 ( ) 以丛草为林( )为:项为之强 ( ) 以虫蚁为兽( )故:故时有物外之趣( ) 温故而知新( )其:常蹲其身 ( ) 神游其中( )五翻译下列句子。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译:_ 2、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译:_ 3、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_ 4、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_ 5、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译:_ 6、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译:_7、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 译:_ 8、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译:_ 三峡一、 给划线字注音。1.叠嶂( ) 2.曦月( ) 3.沿溯( ) 4.素湍 ( ) 5.飞漱( ) 6.属引 ( )二、 解释划线字的意思。1.略无阙处( ) ( ) 2.不见曦月( ) 3.夏水襄陵( ) 4.沿溯阻绝( ) 5.乘奔御风( ) 6.素湍绿潭( ) ( ) 7.晴初霜旦( ) 8.属 引凄异( ) ( ) 9. 自非( )三、 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沿溯阻绝( ) 巴东三峡( ) 自三峡七百里中( )哀转久绝( ) 猿鸣三声( ) 自非亭午夜分( )四、 翻译下列语句。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5.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梦溪笔谈二则一给下列汉字注音1喙( ) 2穰( ) 3梵( ) 4肤( ) 5箧( ) 6履( ) 7贻( ) 8蝎( )9钳(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1千万蔽地( ) 2悉为两段( ) 3旬日子方皆尽( ) ( ) 4岁以大穰( ) ( ) 5患其塔动( ) 6故如此( ) 7未布瓦( ) 8贻以金钗( ) 9匠师如其言( ) 10盖钉板上下弥束( ) ( ) ( ) ( ) 11人履其板( ) 12伏其精练( ) ( ) 13乃以瓦布之( ) 14但逐层布板讫( ) ( ) 15人不知而不愠( ) ( ) 16诲女知之乎( ) ( ) 17何以谓之“文”也( ) 18不耻下问( ) 19默而识之( ) 20必有我师焉( ) 21不愤不启( ) ( ) 22则不复也( )三、分别指出加点的词所指代的内容1钱帅登之( ) 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 3匠师如其言( ) 4此易耳( )四、填空:以虫治虫中,文章一开始就用一个“ ”字显示虫害的紧迫,治虫实为当务之急。接着介绍子方虫的天敌,用 “ ”说明为数众多,用“ ”说明它剿灭害虫时威力大。最后用“ ”的结果突出了“以虫治虫”的成功。五、论语是记录 的书。“论”是 的意思。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 的创始人。六、翻译句子1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译: 2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肤箧。译: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译: 4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译: 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 6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译: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 9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译: 10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译: 狼一、解释词语: 1担中肉尽( ) 2止有剩骨( ) 3缀行甚远( )( )4一狼仍从( ) 5屠大窘( ) 6顾野有麦场( )7积薪其中( ) 8苫蔽成丘( )( ) 9弛担持刀( )( )10眈眈相向( ) 12目似瞑( ) 13数刀毙之( )14意将隧入( ) ( )15断其股( ) 16一狼洞其中( )17假寐( ) 18狼亦黠矣( )19盖以诱敌( )20意暇甚( ) 21犬坐于前( ) 22屠暴起( )二、一词多义: 恐前后受其敌( ) 两狼之并驱如故( )其 一狼洞其中 ( ) 亦毙之 ( ) 以攻其后也 ( ) 之 久之 ( ) 其一犬坐于前(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复投之 ( ) 犬坐于前 ( ) 恐前后受其敌 ( ) 前 敌 狼不敢前 ( ) 盖以诱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