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先孕1047例状况调查分析.doc_第1页
未婚先孕1047例状况调查分析.doc_第2页
未婚先孕1047例状况调查分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未婚先孕1047例状况调查分析【关键词】 未婚先孕调查分析资料来源 统计我站2004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门诊早孕登记,共计2454例,其中未婚先孕1047例。对其发生率、年龄、职业、人员居住、妊娠次数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 果 年龄分布:20岁以下351人,占未婚流产人数的33.52%;2122岁432人,占41.26%。22岁以下占74.78%。 妊娠次数:1047例中首次妊娠596例,占56.92%;第2次妊娠339例,占32.38%;3次以上112例,占10.70%。 职业情况:以农业人口占多数,其次是城市居民,两者占未婚流产总数的91.99%。 人员居住分布情况:本地人员824例,占78.70%;外来人员223例,占21.30%;在调查中发现登记本地住址的人群中有部分居住在城乡结合部,属流动人口。 讨 论 原因:社会开放,性观念发生改变。性成熟年龄提前,性心理成熟相对滞后。我国当前性知识教育方式落后,导致生殖健康知识缺乏。性成熟和结婚之间时间延长,在客观上增加了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可能性,避孕意识淡薄,避孕知识匮乏。高危人群受教育程度较低,社会接触面狭窄,缺乏获取相关信息和知识的渠道,缺乏面向流动人口提供避孕和咨询服务。 危害:未婚先孕具有隐秘性,流产后往往得不到必要的休息,流血时间延长,防病意识又不强,极易发生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严重者导致婚后不孕。一些青少年未婚先孕后,害怕被家长、老师、同事知道,不到正规医院去做人流,而去私人诊所甚至游医处手术。终止妊娠后没有高度重视自身生殖建康而引发子宫穿孔、流产不全、大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未婚先孕人工流产当事人身心易受到损害,产生忧郁、焦虑、紧张和不安等不良情绪,对当事人恋爱、婚姻和家庭生活带来难以消除的阴影。再孕后由于负性情绪通过中枢神经及内分泌系统影响胎儿的发育,不利于优生。婚前性行较为普遍,未婚同居、异常性行为、多个性伴侣是造成未婚先孕、性病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也可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 建议: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动员社会力量对青少年进行性、避孕及生殖健康教育,消除青少年对性的神秘感,让他们了解未婚妊娠和人工流产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开展性道德和法制观念的教育,传授社会和道德准则,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性观念,增强责任感,应鼓励青少年婚前禁欲,提倡安全、健康及负责任的性行为,并与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相结合。开展婚前健康教育,使广大青年自觉地遵守伦理道德规范和法律,避免婚前性行为和未婚先孕的现象发生。在婚前性行为还不能完全避免的情况下,如: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安全流产环境的同时,应加强对这些意外妊娠而导致流产的青少年开展宣传教育,提供避孕服务信息和全面的避孕方法指导、生殖健康知识等咨询服务,尤其要加强有关紧急避孕知识的教育,如:无保护性性行为后如何采取补救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方面和有效避孕方式的运用,避免多次流产的发生。要避免因社会和心理因素制约,影响避孕知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