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doc_第1页
江西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doc_第2页
江西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doc_第3页
江西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doc_第4页
江西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师大附中2011届高三年级10月月考历 史 试 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孔子 苏格拉底1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东西方哲学思想流派纷呈,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代表人物。右图两位人物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下面对他们思想的相同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B都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C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主张“知德合一”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2美国学者伊佩霞女士在剑桥插图中国史中指出“胜利者将敌人的耳朵割下来献到祖庙;战俘的鲜血被涂在典礼所用的鼓面上;盗贼被砍去双足;国君被刺的危险也总是存在。但这同时又是一个认真钻研和完美实践外交艺术的时代。”以上材料旨在表明那时:( )A频繁的外交活动促进了国家的统一B思想活跃,百家争鸣C社会动荡,战争残酷 D战争中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31371年太祖对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120进士抱怨说,朝廷诚心寻求才能之士,但得到的只是空话连篇的人。他不仅停止了科举考试达十几年之久,而且重编了孟子,删去了其中85条内容。原因可能是孟子主张:( )A君轻民贵 B君舟民水 C仁政爱民D人性本善4“儒家学说取得了非凡成功。一个原因,它在道德上为当局和社会不平等所作的辩护,很受统治者和富人欢迎。而且,其高度的道德原则为现状提供了较纯粹的世袭权力更牢固的基础,从而,对改善政治和社会关系起了不断的促进作用。”以下最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人合一”“天人感应”C“格物致知” D“心外无物”5汉密尔顿说:“将十三个不同的州以友好、联合的共同纽带联结在一起的共同契约,必然是许多不同利益的倾向互相让步的结果。此种原则安能制出完美无缺的成品?”此话旨在说明: ( )A独立宣言不是完美无缺的 B1787年宪法是维系十三个州的共同纽带C1787年宪法充满错误的偏见 D独立宣言是十三个州相互妥协的结果6阅读统计表1750年至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年1830年1860年1900年中国328%298%197%62%英国19%95%199%185%美国01%28%72%236%日本38%28%26%24%依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以下各项,对统计表解释正确的是:19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产量急剧下降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优势缩小 废除奴隶制有利于美国制造业的起飞 明治维新并没有使日本工业获得增长A B C D7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比欧美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优越之处在于他提出了避免“欧美强矣,其民实困”现象的纲领。下列孙中山的主张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B“核定天下地价”、“土地涨价归公”C“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D“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81924年,孙中山在他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二讲中提到“民生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所以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主张民生主义的人应该要细心去研究的。”这说明:( )A孙中山决定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B民生主义具有鲜明的反帝色彩C孙中山推动贯彻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D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已无原则区别9被称为“茶圣”的唐朝人陆羽在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由此可以得出的准确判断有:( )唐朝时瓷器已形成青、白两大系列 唐朝时白瓷质量不如青瓷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陆羽推崇越州青瓷A B C D10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枢密院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以上材料可看出:( )A枢密院使与中书分掌军政和财政 B枢密院使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C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D充分分割军队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11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蒸汽机提供动力,工业生产进入机器大生产时期蒸汽机的使用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蒸汽机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欧洲列强以武力侵略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A B C D12中国人民早在古代就创造过世界航海壮举。中国古代对外交通经历了由西北陆路转向东南海路过程,实现这一转变的根源是:( )A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B海上交通比陆上方便C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向南转移 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13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A社会形态转变 B政权发生更替 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里的“模仿”主要是指:( )A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西方“福利国家”的建立C英美“混合经济”的出现 D中国对经济体制的改革15直至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拥有“思想的天空”方面主要成就是:( )拜伦创作西风颂 薄伽丘写出十日谈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乐 康德创立“批判哲学”A B C D16有学者认为,政治体制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又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C毛泽东模式具有全面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性D邓小平模式既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和制度创新的能力17“17世纪和18世纪初叶,中国对欧洲的影响比欧洲对中国的影响大得多。西方人得知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中国由于其孔子的伦理体系、为政府部门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对学问而不是对作战本领的尊重以及精美的手工艺品如瓷器、丝绸和漆器等,开始被推举为模范文明。而到了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中国社会动荡,政治腐败 B欧洲启蒙运动的开始C工业革命的出现 D欧洲各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8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19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家张骞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这主要得益于:( )A洋务运动的诱导B群众性的反常爱国运动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0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有人认为该法典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仅次于圣经,其原因不包括 ( )A它是欧洲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基础 B其基本原则已融入西方各国的法律中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它为近代欧美国家法律制度影响深远21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对此以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西用”思想最早是由地主阶级提出的B“西用”以“中体”为前提主要是天下“多为泥古而顽梗之人”C“中体西用”的观点受传统的夷夏之辨的影响D由于缺乏依托“西用”最终没有进入中国的大门22伏尔泰赞扬中国“几乎没存丝毫地虚构和奇谈怪论,绝无埃及人和希腊人那种自称受到神的启示的上帝的代言人。中国人的历史从一开始便写得合乎理性”。伏尔泰对中国的赞美反映出的主张是 ( )A倡导君主立宪制 B反对古典希腊文化C倡导天赋人权学说 D理性地反对封建神权2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这里的“独特实验”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社会主义工业化24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B否定基督教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25通商口岸在近代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对以上材料反映的史观排列的正确的是 ( )A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B现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C革命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D现代化史观、革命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二、材料题(26题11分,27题12分,28题12分,共35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昔汴都(按:即开封)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按:即是煤炭),无一家燃薪者;今驻跸吴越,山林之广,不足供樵苏。 庄季裕鸡肋编材料二 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中国古代史材料三 很明显,不管是低收入阶层还是高收入阶层,在开封城内租一间房子都是租得起的。只是低收入者只能租一到两间房子,要想住宽敞一点儿,恐怕就得跑到远郊了。醒世恒言里收录有一篇卖油郎独占花魁,这篇故事的男主角秦重在南宋都城杭州挑担卖油,平时租房居住,“在众安桥下赁了一间小小房儿”。“众安桥”是闹市区,房租必高,秦重是低收入者,所以只能租一小单间。 网易博客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你是怎样看待这一材料?试作简要说明。(4分) (2)根据材料二扼要概述开封的经济发展状况,指出开封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4分) (3)材料三反映开封的什么行业发达?这与材料二有什么关联?(3分)27(12分)古代东西方都注重人文主义,但二者差别极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而人民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为欺诈。材料二 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是怎样。由此又断定“知识就是感觉”,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即可获得知识。他根据这种观点,对传统宗教神学提出了怀疑:“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象什么东西”。材料三 冯天瑜等著的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材料四 14到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地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请回答: (1)简要概括材料一中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2分) (2)根据材料二普罗泰戈拉的观点,概括这一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2分) (3)列举材料三中汉代和两宋时期“帝国文化”形成过程中儒学家们的独特贡献。(4分) (4)材料四中欧洲启蒙思想和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各自的前途命运迥异,试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不同的原因。(4分) 三、选做题(请在29、30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穆罕默德阿里材料二 在我第二次(1833-1835年)访问埃及时,乡村中体格健全的人已经少见,不是缺一两颗门牙(这样就无法咬住子弹)或断一节手指,就是一只眼睛或双目失明,这样就可以不被征召入 英国旅行家兰恩材料三 穆罕默德阿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材料四 穆罕默德阿里是“惟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指奥斯曼土耳其)的人”。他统治下的埃及成为当时“奥斯曼帝国惟一有生命力的部分”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阿里是如何“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的?(4分) (2)依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客观地评价阿里改革。(11分)30【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二 夫卢梭诸大哲之微言大义,为起死回生之灵药,返魄还魂之宝方。金丹换骨,刀圭奏效,法、美文明之胚胎,皆基于是。我祖国今日病矣,死矣,岂不欲食灵药投宝方而生乎?苟其欲之,则吾请执卢梭诸大哲之宝幡,以招展于我神州土。 邹容革命军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卢梭对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等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9分)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的影响。(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CABBBBCCBDC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ADBCDCCDDCDA二、材料题(26题12分,27题12分,28题16分,共35分)26(1)反映:北宋都城开封住有几百万家人口;家家都以煤炭作生活燃料。(2分)看法:材料“开封人口众多,已经使用煤炭作燃料”;但有过分夸张。(1分)说明:北宋的城市是不可能拥有“几百万家人口”的;中国当时没有先进的采煤与运输设备,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用煤需要。(1分) (2)概述:开封商业繁荣,商品种类繁多、商业规模很大;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手工业发达,拥有各种作坊(2分)。原因:北宋社会政治安定;政府放宽对商业的管理,不再直接监管等。(2分) (3)行业:房屋租赁业。(1分)关联:开封商业繁荣,人口众多,为房屋租赁业提供的客源;房屋租赁业维持着开封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转。(2分)27(1)主张和谐,倡导仁爱,提倡礼治,重视道义,倡导诚信。(2分) (2)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2分) (3)汉代董仲舒提出了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新儒学;宋代的二程、朱熹等糅合了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